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白衣武圣 » 第九章.庙约三事

第九章.庙约三事

    看着眼前的坟茔,刘吾六神无主道:“阿爹不在了,我的家没了,我该怎么办?”正在少年茫然无措间,一只温暖有力的手掌落在他的肩头。

    刘吾转过头来,正对上秦少君注视而来的目光。他不禁红了眼眶,扑倒在秦少君怀中,放声大哭起来。秦少君能够感觉到少年心底深藏的无助,因此并未阻止他的发泄。

    哭过一场之后,刘吾的情绪也终于稳定下来。秦少君见状说道:“害死你父亲的那些人是南平侯府的家将,我除掉了他们,南平侯府决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派出更多的高手前来。因此,刘家村你是不能在待下去了。”

    刘吾闻言,抬起头愤恨道:“大哥哥,南平侯府的人究竟为什么要害死我阿爹?”秦少君轻叹一声,道:“此事全因玄武派而起,南平侯府世子想要习得玄武派内功,却又不愿受戒出家,故而便打起了偷师的心思。他们买通了道录司的官员,得知了你阿爹曾是玄武派弟子,因此便打算请你阿爹前往侯府教导世子内功。谁料你阿爹并不会武功,竟被他们生生打死。”

    听秦少君讲了前因后果,刘吾终于明白了这场无妄之灾的由来。此刻,他只觉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着,强烈的仇恨几乎摧毁了他的理智。

    刘吾跪了下来,向秦少君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声音有些嘶哑道:“求大哥哥传我武功,让我能够报仇雪恨。”

    秦少君看着刘吾血红的双眼,不禁皱眉道:“你要报仇?”“我要报仇!”刘吾斩钉截铁道。秦少君摇摇头,问道:“你可知你的仇家是谁?”

    刘吾一字一句道:“南、平、侯、府。”秦少君又道:“南平侯要请你爹去教导世子内功,他的本意绝非是要害死你爹。害死你爹的是那些南平侯府的家将,而他们已经被我结果了。如此,你还要报仇吗?”

    闻言,刘吾不禁反驳道:“那些人都是南平侯豢养的恶犬,恶犬伤人,难道主人便没有责任吗?”“这…”秦少君一时竟无言以对。

    刘吾又道:“他们害死了我爹,一定也不会放过我,你虽然武功高强却终究无法护我一世,只有习得武功,我才能够自保。若是你不肯传我武功,倒不如现在便杀了我罢,能够死在你的手中,也好过将来被南平侯府的恶人抓住受尽折磨而死。”

    秦少君知道他此刻已被仇恨蒙蔽了心智,又想到自己终究不能一直看护在他身边,因此传授他武功的确是唯一的办法。只是,他深知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一旦习得武功势必会走入歧途。

    秦少君思虑再三,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将刘吾送往太和山拜入玄武派。玄武派毕竟是道教大宗,门中尽是有道全真,或许他们可以化解刘吾心中的戾气,引导他走上正道。

    拿定主意后,秦少君便同他讲道:“你既然决心习武,我便不再劝你,只是你爹曾在太和山出家,此事也是因玄武派而起,有这一段渊源,你自当拜入玄武门下,你看如何?”

    刘吾心道:“大哥哥为我除了那伙恶人又安葬了阿爹,已经仁至义尽,我却不能在连累他同南平侯府作对了。只是但靠我一人想要报仇,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若是能拜入玄武派,说不定便能借玄武派的力量去对付南平侯府。”于是,刘吾便欣然同意。

    未免夜长梦多,两人稍稍收拾一番,便启程向太和山而去。

    刘家村距太和山不过三百多里路,秦少君的那匹大宛驹却是日行千里也不在话下。当下虽说载着两人,脚力仍旧不慢。

    两人未时出发,一路上未作停歇,行至夜半丑时,便已来到太和山地界。秦少君见夜色还深,怀中刘吾业已熟睡,便牵马来到了附近一处庙观前。

    他将怀中熟睡的刘吾轻柔地放在平缓的马背上,便腾出手来轻轻叩响了门环。见观中许久未有回应,秦少君便施展轻功翻了进去。

    查遍观中无人后,秦少君自内将门打开,把马牵了进去。寻了座偏殿,把马拴在殿外,秦少君便将刘吾抗在肩上,一手提着行囊,走了进去。

    透着窗外照进的几缕月光,秦少君点燃了殿中的一架烛台,微弱的烛光总算驱散了一些黑暗。秦少君从行囊中取出铺盖铺在地上,又将刘吾放在上面,为他盖好被子,自己这才寻了处空地盘坐下来,闭目运功调息。

    真气自奇经八脉行功一个大周天后,秦少君缓缓收功。他正欲起身乘着月色演练一番剑法,忽见睡梦中的刘吾突然痛苦的呢喃起来。秦少君回头望去,只见刘吾那稚嫩的面庞上恐惧与恨意交织着,小脸已经皱成了一团。侧耳静听,他口中所言也尽是杀人报仇之类的胡话。秦少君见此,哪里还不知他是做了噩梦,又念及他白日里所遭遇的事情,心中越发担忧起来。

    他担心刘吾心中仇恨太深,若是连太和山上的道长都开解不了,恐怕反而是给玄武派带去了麻烦。思及此处,秦少君也顾不得太多,他从行囊中找出了那本玄圣赠予他化解心魔的道经。

    秦少君自从得到这本张三丰祖师亲手所书的道经后,便时常翻阅。全书两万三千余言,他已牢牢记在心中。每当行功之时,他便下意识的想起书中所言。数月下来,运功行气间确有不同,真气运行再无滞涩之感,内功修为也更加扎实几分。

    此书既有如此效用,秦少君便想着将它转赠与刘吾,或可化解他心中仇恨。秦少君将手放在道经封面上轻轻摩挲了几下,神情便坚定起来。

    唤醒了深陷噩梦中的刘吾,见他清醒过来,秦少君便对他言道:“你明日便要拜入玄武门下,有些事我便要提前吩咐与你了。”

    刘吾闻言,又见秦少君神情严肃,连忙正襟危坐,侧耳静听起来。

    只听秦少君缓缓言道:“我送你往玄武派拜师学艺,一是要你托庇与玄武派以求自保,二则是希望道家经典能够化解你心中仇恨。无论你今后选择放下仇恨静诵黄庭也好,又或是习武有成选择下山报仇也罢,我都要你依我三件事才好。你愿意吗?”

    刘吾略一思索,便点头道:“大哥哥尽管吩咐,只要不是阻止我为父报仇,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都依得。”

    秦少君满意道:“好,那你便听好了。这第一件事,我要你上山之后尊敬师长,不得触犯门规,你可依得?”

    刘吾问道:“若是门规不许我为父报仇呢?”秦少君答曰:“若你学艺有成后,仍要为父报仇,便尽管归俗而去,到那时自不必在遵守门规了。”

    刘吾点点头道:“好,那我依得。”秦少君又道:“这第二件事,我要你上山之后,不仅要习武练功,也要通读道典,用心研习道家经义。这件事,你可依得?”

    刘吾皱眉道:“我若分心去学那劳什子的道典,何时才能武功大成,为父报仇?”秦少君摇摇头道:“你岂不知玄武派乃道教大宗,门中武功多是根据道家经义创出,研习道经本就是习练道家武学的必要条件。你爹在世时也曾言过,玄武派十分看重弟子对道经的领悟。况且,只有博得门中师长欢心,你才有望习得玄武派上乘武学。”

    闻言,刘吾思索一番,最终道:“既如此,那我也依得。”秦少君点点头,又问道:“这第三件事,你既然拜入玄武派学艺,那便需牢记玄武派授业之恩,终生不可做出对玄武派不利之事,哪怕归俗亦是如此。这件事你可依得?”

    刘吾郑重道:“大哥哥放心,刘吾虽出身乡野,但亦知有恩必报,忘恩负义之事,我刘吾宁死不为。”

    秦少君见他言辞诚恳不似作伪,心中稍慰,便道:“你既已依我这三件事,今后便不得违背,若教我知道你有违此约,天涯海角,我也绝不饶你。”

    刘吾点点头,道一声,“我记住了。”秦少君脸色这才和缓起来。他示意刘吾站起身来,随他来到殿外。

    看着天边皎洁的月色,秦少君转身言道:“玄武派武学自是高明,但却对悟性心性要求极高,未免你日后不得要领,趁着今夜月色正明,我便传你一套简单易学的拳法,你可看好了。”

    言罢,秦少君便摆出了一个拳架,缓缓打了起来。刘吾见状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动作,生怕自己看漏了一招半式。这套拳法是秦少君结合大随太祖所创三十二路长拳、万年寺护法拳以及昆仑散手中的拳法部分编创而来,其中又隐含了秦少君对张三丰祖师所书道经的理解,为的便是让刘吾通过习练此拳法后能够压制心魔。

    很快这一套拳法便演练完毕,秦少君缓缓收起架势,向刘吾说道:“这套拳法,常习之可助你磨练心性,打熬气力。怎么样,你记住了几成?”

    刘吾一脸认真道:“都记下了。”秦少君眉头一皱,道:“那你便在此试演一遍。”刘吾闻言,便一板一眼的打起了那套拳法。秦少君盯着他打出的一招一式,神色渐渐讶异起来。

    只见刘吾所演练的动作招式虽然十分僵硬,但从中仍可看出他的确是全都记住了。秦少君暗道:“未想到,这娃娃在拳脚上竟然颇有天赋,加之他根骨不凡,看来此番倒是为玄武派送去了一个好苗子啊。”

    一边想着,秦少君一边上前纠正了他的动作,并手把手的教他打了一遍。看着刘吾继续演练起那套拳法,动作已经连贯了不少,秦少君有些欣慰的笑了。

    这时,忽听得远处传来一声鸡鸣,两人这才恍然惊觉,天空中不知何时已露出一抹鱼肚白。

    鸡鸣过后已是卯时,秦少君喊住刘吾,将怀中那本张三丰祖师手书道经交到他的手中,并对他嘱咐道:“此书乃玄武派祖师张三丰手书,你上山之后定要好好研读,知道吗。”

    刘吾接过道经,看着那有些古朴的封面,心中也是十分惊讶。张三丰的大名他自幼时起便没少听父亲提起过,因此他也深知此书价值几何。

    刘吾有些感激的看了秦少君一眼,却见后者此时已经走入殿收拾起了铺盖,刘吾也只好将感激之情深埋心底。

    两人吃过干粮后,秦少君先是取出一锭银两作为香火钱放在大殿香案上,这才牵起马带着刘吾离开了这间庙观。

    路上,刘吾问起秦少君那套拳法的名字。秦少君心想这拳法本是为了刘吾能够压制心魔所创,因此便随口答道:“这拳法唤做守正拳法。”

    “守正拳法。”刘吾听了名字,在心中默念几遍后,便将它牢牢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