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恶咒之变法 » 30 罢兵令让庞涓功亏一篑 十年之约秦公与卫鞅踌躇满志

30 罢兵令让庞涓功亏一篑 十年之约秦公与卫鞅踌躇满志

    (魏·固阳城)

    对卫鞅而言:若城不破双方罢兵最好不过;若城破再罢兵为次;若城破自己被擒再罢兵为下。城破被擒,不过几日牢狱之苦,虽不怕魏及天下耻笑,唯怕秦之上下再不信服自己,变法就难以为继。故卫鞅提前命墨者及士卒挖好地道,以便城破之前逃遁。

    时固阳城已坚守十五日,司马错建议卫鞅迅速撤离,自己善后。

    “但鞅倒以为我方还可再守五日:其一、城内粮草、水、军用民用物资还可支撑近五日;其二、除去死亡、重伤人员,守城秦军还近五百余;其三、庞涓治下之军虽战力极强,但军队久攻不下在于攻城器械过于传统,只要我方守住四面女墙,城门一时还不能被撞开。”。

    司马错道“大良造虽言之有理,但魏军人多气盛,攻伐有序,我军人数太少仅以守城器械勉力防御,恐难以为继。请大良造速速撤离!”,卫鞅笑道“平子不信?可魏军折损几近一半,四倍于我。若非庞涓领兵,定八到十倍于我,故切不可小视武器器械之力。另将城内百姓二毛以下舞勺以上男子押往城上守城,告之如若不尽力,牢内亲人皆杀。如此可增加守城人数一百。”。

    卫鞅拍拍司马错肩膀“平子莫急,为将者关键时刻更要镇定如常。庞涓虽强亦不是神话,否则早已破城;秦魏此时应完成盟约,罢兵令已在路上,所以平子务必再坚持三到五日,五日后若城破,鞅与平子一同撤离。”,“诺!”。

    庞涓总是在攻城的关键时刻接到魏侯命令,难道此为庞涓之命?问谁会甘心?小小固阳在负隅顽抗近二十日后,终于不支。本可一举拿下,擒获卫鞅,一雪桂陵之耻,可一纸罢兵令又让煮熟的鸭子飞走!

    庞涓整肃军队,正准备撤离,突见远处城楼上一年轻男子身着华服便衣向自己挥手,虽看不清其面目,亦可感受到对方得意的嘲讽之意。那人定是卫鞅,他早知秦魏和谈,他等的援军就是罢兵令!可笑自己如同傻子一般,拼命攻城,白瞎了两万余精锐的性命!所以说此役我庞涓又输了?看来卫鞅之阴毒不在孙膑之下!

    想到此庞涓脸色铁青,不顾双方已罢兵言和,不由分说张弓搭箭,直射卫鞅。城楼上男子应声而倒…“就算卫鞅不死,也该被扒层皮!”庞涓恨恨地想。

    (秦·栎阳城外)

    秦公率百官于栎阳城外三十里迎接卫鞅军队归来,其排场规格之高,比当年迎接赢虔得胜而回更甚:秦公先在迎接处设坛祭天,杀三牲感谢上苍神明庇佑大军归来;数丈红毡铺地,数十面五色旌旗迎风招展,每张大旗上书大篆“秦”字;仪仗方队六个皆重甲骑士,肃穆、庄严。

    锣鼓声、号角声、黄钟大吕之声此起彼伏,其气势恢弘令人壮怀激烈,更兼百官官吏夹道欢迎。

    卫鞅下马,一身银色甲胄来到秦公面前躬身施礼“臣卫鞅拜见君上!请恕鞅甲胄在身,不能下跪。谢君上郊迎我大秦征伐将士!”,“大良造请起!此番征伐魏、韩,歼敌数万,得安陵城,迫使强魏与我盟约,彰我大秦军威、国威!此皆大良造及众将士之功!”。

    卫鞅作揖道“此乃天佑大秦,君上鸿福。请君上按军功赏赐将士,以昭新法之信!”,“大良造所言极是!寡人当祭天告祖,依新法在高台封赏立功将士!”。“大秦万岁!”、“君上万岁”、“新法万岁”秦军士卒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秦·栎阳·大良造府邸)

    由于新都已建大良造府,栎阳城的大良造府就是原左庶长府,按卫鞅的意思换个牌匾即可。

    大军归来,卫鞅随秦公宴请有功人士、封赏军功、慰问军属…几天下来,已疲乏之至。秦公倒也体谅贴心,允卫鞅告假五日在家歇息。

    卫鞅终于在熏了谖草香的自家府邸安睡了几天。经严格复核,此次征伐近三万余隶农、平民获初级爵位,其中两千名勇士升爵达到三级;战死的两万皆赐爵三级并于故乡设立牌位。

    内史府将此次出征的各项费用、耗费、赏赐等一一罗列,与大军掠夺安邑、固阳、上枳、安陵、山氏城财物相较,基本持平,尚略有盈余。

    时渭水渐渐解冻,天气依然寒冷,侍女小雪在书房置一火炉,备好粥茶,室内顿暖。卫鞅谢绝了一切人的拜访,只着浅色夹衣,散发赤足,熏香抚琴,好不自在。

    秦公着便服闻声而至,也不要家老、侍女等通报,一边脱去披风外衣一边道“琴声悠扬如行云流水,看来大良造不仅气色好,心情也不错。”。

    卫鞅止琴,将出征物资核算账目递与秦公“总算不负君上信任,鞅松口大气。”。秦公眼睛略扫了扫账目“哥哥没有被庞涓射中,我也松了口大气!”,卫鞅又递与秦公粥茶“也算射中,只射中了鞅的发髻,若箭簇再低一寸,鞅就以身殉国,再也见不到阿梁了。”。

    卫鞅说完,从怀内掏出一方绵帕,里面竟是断了的秦公发簪,“是它为鞅挡了一箭。”卫鞅包裹好发簪又道,“其时我方已准备弃城,然罢兵令至。想那庞涓必定气得暴跳如雷,鞅就想看看他七窍生烟的模样回来言与阿梁,于是趁魏撤兵便独自登城嘲笑于他,未曾想却激怒了他,此人果然小气也!”。

    见那断了的发簪,秦公颇觉心惊,可卫鞅却满不在乎地说笑,秦公于是沉下脸来“在战场上,你都还能调皮妄为,若真的中箭,我可…”。卫鞅收起笑容正色道“鞅答应君上,以后再不那样了…分开七月余,阿梁别不理我。”。

    秦公见其一副楚楚可怜,央求自己的模样,伸手抱住卫鞅“怎舍得不理你?哥哥别吓唬我就好…那庞涓果如传闻中那般厉害吗?”,

    卫鞅点点头“庞涓手下魏武卒与之前西河各城守军截然不同,其战力以一当二。为将者最重要的就是其治军能力,平心而论,庞涓之治军略胜我新军;庞涓个性坚韧亦有谋略胆识,成为当今军事名家绝非浪得虚名。只是其人心性傲慢,看重治军、上兵伐谋等能力,将改良攻城武器视为淫巧器械而不用,故攻城费时颇多。可即便如此,魏军攻城折损并不算大。”。

    “庞涓还有其他弱点吗?”秦公轻抚卫鞅头发问道,“有!”,卫鞅顺势坐于秦公怀内道“庞涓攻城,心无旁骛,有条不紊。待罢兵令到,鞅观其暴躁失望之色便知:魏庭内未有人将秦魏盟约之事提前告知于他。故鞅推测魏侯并不完全信任庞涓,而庞涓将兵亦不敢因地制宜便宜行事。其实一举攻下固阳,擒了鞅又如何?大不了再放了我。比之魏侯,还是我家君上好,能与鞅有商有量,能信鞅。为了我还禁足了太傅…君上实不该如此,鞅…对不住太傅。”。

    秦公刮了下卫鞅鼻梁“还算有良心,知道我的好。太傅的事我已处理好,你哪里对不住他?无需自愧…哥哥上封书信说接下来要二次变法,是指迁都么?”。

    “据司空赵彬来报,大约半年后新都可扩建完成。鞅欲趁搬迁新都发布第二批法令,此为二次变法。二次变法乃为彻底去除老氏族、旧勋贵之势力,将地方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至君上手中。如此遍秦之地莫非君命,君命所至可聚集更多民力、物力。待十年之后变法功成,便可一举收复河西也。”。

    “虽说老世族已被打压得无还手之力,可我总觉得他们绝不甘心定会伺机报复,二次变法或许更加凶险,哥哥需得处处小心。”,“我自会小心,阿梁亦不可大意。”。

    秦公点头道“如此,我与哥哥来个十年之约,可好?”,“十年之约,以何为约?”,“十年后提升十倍国力,收回河西。若做到,我就裂土分疆,与哥哥共享,若做不到就…”,“就如何?”,“就打哥哥手掌心也!”。

    “不对!《求贤令》中说好的‘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如今又说提升十倍国力才裂土分疆,阿梁太狡猾也!”,“何来狡猾?一年提升一倍,十年不就是十倍么?十倍国力才堪称强秦奇计,莫非哥哥怕了?若怕了,就乖乖伸出手心,接受惩罚。”。

    卫鞅一脸不屑道“十年十倍国力有何难?还费心思激我,鞅才不要你的什么疆土。”,“怎么说说玩话又急了?哪里是激你,若不要疆土,要秦公本尊如何?”,卫鞅扑哧一笑“那还不如要疆土。”。

    秦公闻言叹了口气“哥哥如今心也大了!送给哥哥的稀世珍宝、生辰之礼,还转赠别人,自然也不把我这个君上放在眼里了。”。

    “这话说得好没良心!若不是为了君上的大秦,鞅焉能如此?”,卫鞅又道“哪里转赠他人了,不过是先存放在那里,以后一并收回。阿梁给我的发簪,就算碎了,鞅都天天随身带着。说这话气我是何道理?”。

    “哥哥莫气,是阿梁说错话了。哥哥且看,我也把香囊随身携带。只是哥哥心细,将里面的谖草取出,故我身上未有谖香之味。总之大秦不能没有哥哥,阿梁也不能没有哥哥。”,卫鞅正欲回话,秦公一把捂住卫鞅的嘴道“别的话,以后再说。分别七月,可想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