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汉英雄传 » 第十六章定河东

第十六章定河东

    刘毓来到安邑已经两天了,本来是打算效仿破襄陵故计,等黄巾攻打安邑时,趁其不备,偷袭后军,与贾逵前后夹击取胜,不想杨凤到是个谨慎之人,安排了不少探子,刘毓领兵来安邑,早就被黄巾发现了,杨凤有了防备,偷袭已经不成了,只能在安邑一条河边扎下营寨,一面派人打探黄巾动向,寻找战机,伺机而动。不过杨凤看见刘毓到了安邑,就按兵不动了。两日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好的破敌之计,只能僵持。

    此时刘毓正在中军大帐和徐晃,裴潜,卫仲道商议破敌之策。

    刘毓首先说道:“我大军来安邑已经两日,本欲行奇袭之策,奈何黄巾已有防备,不知诸位可有良策破敌?”

    徐晃道:“据悉,黄巾知道我军到来之后,已龟缩营中,并未攻打安邑,只要我军在后牵制,其便不能安心攻打安邑,敌不动,我不动,黄巾久攻安邑不下,自然退走,安邑之围可解。

    而且黄巾不通军阵,若退必有破绽,我军到时候尾衔追击,必然可破黄巾。”

    刘毓则摇头道:“我此番平定河东黄巾,求的是速战,若长久对峙,我军粮草不足,于我不利呀!”

    卫仲道这时说道:“我粮草不足,彼亦不足,黄巾乌合之众未必能持久。”

    刘毓道:“不然,我军粮草只能依靠县中赋税,和士族支持,黄巾却能劫掠百姓富户,早一日破敌河东百姓便早一日不受黄巾之苦。

    而且河东还是洛阳门户,皇甫中郎眼下还在南阳,顾不上河东,若是黄巾见南路受阻,到时张宝引军自河北南下,河东怕是守不住,唯有速败河东黄巾,才能挡住河北黄巾。”

    刘毓见裴潜不说话,问道:“不知文行可有妙计?”

    “在下也无有良策,只是担心安邑,现在城中太守,郡尉皆不在,没有主事之人,时间长了,守城官吏见援军久久不至,恐生异心,我担心梁道压不住啊!”

    刘毓点点头,认为裴潜说的不无道理。

    “我也担心此事,安邑若出了变故,就更不好打了。”

    卫仲道接言道:“如此看来还是要速胜,只是那杨凤颇为谨慎,我军大部都是黄巾降卒,就是杨县军队也称不上精锐,强攻也不可取,奈何?”

    几人一时无计,都沉默下来。

    刘毓想了一会,说道:“既然没有办法,就在等等吧!看看黄巾会不会漏出破绽,还有一事,我必须知道安邑现在情况如何,守军有无决心守城,在做计较。”

    徐晃站起道:“末将愿去安邑打探消息。”

    “此事非公明不可,千万小心”

    徐晃对刘毓抱拳道:“将军放心,晃必不辱使命。”

    目送徐晃出帐,刘毓对着河东地图,沉思不语,看到永安时不由想到关羽。

    “也不知云长现在如何了。”

    徐晃接了刘毓将令,一路小心翼翼,穿过黄巾营寨,有惊无险来到安邑,见了贾逵,递上刘毓书信,并说了城外黄巾情况,和刘毓现在的难处,又询问贾逵安邑守军士气如何,能不能长期坚守下去。

    “安邑粮草充足,士气尚可,长期守城到是没问题,只是刘将军说的对,长期消耗,于我不利呀!”

    贾逵寻思了半日,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徐晃。

    “我这里有书信一封,有我的一些浅见,还得麻烦公明带回去,刘将军若同意我的意见,就在城外点燃两处狼烟,在下自会配合攻打黄巾。”

    徐晃接过信,匆匆出城,于傍晚时分回到自家营寨,见到刘毓将贾逵书信递上,并将安邑的情况跟刘毓说了一遍。

    刘毓接过贾逵书信,详细的看了一遍,信上写的是。

    “感谢刘毓能来救安邑,黄巾虽然按兵不动,但是我们等不起,万一河北黄巾下来了,腹背受敌,更难打。

    现在我军有兵五千算上安邑兵马比黄巾还要多些。

    装备上我军不说人人披甲可也有半数,且尽皆有利刃在手,黄巾不过粗布裹身,兵器多为竹枪木棒。

    我军虽是新兵降卒,可也能布军阵,识旗号,而黄巾不过是未经训练的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我军自出杨县三战三捷士气正盛,黄巾久顿坚城之下,已成疲惫之师。

    我军有此四胜而黄巾有此四败。

    此正是士兵用命之时,敢拼死者方能决胜,不可因一念之仁而弃河东大局不顾,将军不可犹豫,须知狭路相逢勇者胜。”

    刘毓看完之后,又递给卫仲道和裴潜、徐晃。

    “你们以为如何?”

    三人依次看完,裴潜道:“在下认为贾逵言之有理,我军自出杨县以来,每遇黄巾打的都是巧仗,故少了拼死之心,我觉得此次当与黄巾决一死战,胜则河东余下黄巾不足虑。”

    卫仲道、徐晃也点头称是。

    “既然都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传令,立即点燃狼烟给安邑报信,今夜三更造饭,四更发兵,直捣黄巾大营。”

    然后又吩咐裴潜领五百人在安邑附近一条谷口埋伏。

    “杨凤若逃,必从此过,”裴潜领命而去。

    安邑城头,贾逵见到城外两道狼烟,知道刘毓同意了他的建议,命令城中守军做好准备,夜里攻打黄巾。

    黄巾大营,杨凤见到刘毓营寨起了烟,询问于毒怎么回事。

    于毒抬头看了看,道:“可能是饭糊了吧!”

    四更天,刘毓大军在辕门之外列阵,浩浩荡荡开往黄巾大营。

    杨凤接到消息时,刘毓已经离其营门不足五里,他没想到官军竟然敢来攻营,急忙招呼黄巾军准备迎敌,同时令于毒防备安邑城中兵马。

    少时,杨凤见到刘毓大军来到自家营前。

    刘毓排列军阵,旌旗招展,秩序井然,阵分三列,刀盾手在前,长枪手在中,弓箭手在后,层层递进,向黄巾军大营攻击,此为天地三才阵。

    随着刘毓手中令旗向前一挥,大军踩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进,刀盾兵竖起大盾,长枪兵端起大枪,放在两名刀盾兵中间,弓箭兵来到射程之内,分三段射击。

    杨凤哪遇到过这样的阵势,有些不知所措,以往与朝廷兵马打仗,都是一拥而上,只要拿出不怕死的劲头,就能打的官军找不到北。

    可像现在这样两军对垒,以堂堂之阵战斗,杨凤不会了,只能下令让黄巾军放箭,可因为官军有盾牌在前抵挡,作用并不大,只对官军造成少量伤亡,可刘毓军的箭却对基本没什么防护的黄巾造成很大伤害。

    另一边贾逵也带领安邑军对黄巾发起进攻,黄巾军同样被贾逵压着打,贾逵面对的黄巾更不济,都是老弱,只一个多时辰,就被贾逵领军攻破营门,于毒被打的节节后退。

    刘毓这边刀盾兵在身披三层重甲的徐晃带领下,很快压到了黄巾营门前,奋力推倒营门,搬开栅栏,杀入营中。

    刘毓见大军杀入黄巾大营,将令旗交给卫仲道,挎上透骨火龙驹,龙头点钢枪在手,领着军中仅有的三十余亲卫骑兵冲向黄巾军。

    黄巾兵见自家大营被破了,又被刘毓带领骑兵不断放火骚扰,纷纷后退,杨凤见了,派自己亲兵为督军,大声吼道:“凡后退者,斩。”

    接连杀死二十余后退之人,黄巾军才止住后退之势,回身在战。

    战斗持续了半天,抵御安邑军的黄巾首先崩溃了,原因是于毒被一支流失射中面颊,死在乱军之中,黄巾失去指挥,全面溃散。

    前军见后军败了,再也坚持不住,四散而逃,督战队也阻止不了,杨凤见大势已去,带着二百余嫡系人马闯出军营,往河北方向跑去。

    杨凤一路逃跑,狼狈不堪,来到一无名山谷,进入谷口,走到中间之时,耳听得山谷两侧有巨石滚动之声,接着就见山上箭如雨下,顷刻间二百余黄巾全部死在谷中,杨凤被一巨石砸碎了半边身躯,见了阎王。

    在此埋伏杨凤的正是得了刘毓军令的裴潜,看了看死去黄巾,割了杨凤人头,命令军卒将黄巾尸体放火烧了,回营向刘毓复命。

    此刻刘毓大军正在打扫战场,收编黄巾俘虏,刘毓和贾逵正在安邑城头看着战场,听闻裴潜已经将杨凤等黄巾余部歼灭,大喜道:“杨凤、于毒是河东黄巾军首领,此二人已一死,余下黄巾已不足为虑,平定河东指日可待了。”

    此时有传令兵来报,言说:“关羽已经攻破永安,并攻下蒲子,现已领军南下准备攻打平阳附近的黄巾,再有半月就可以来安邑会师了。”

    贾逵笑道:“河东诸县余下黄巾多者不过五六百人,只需分兵一一剿灭即可,此番平定河东皆将军之功也。”

    “非我之功,襄陵靠仲道三寸之舌,才得来南下粮草。绛邑靠公明力战与我夹击黄巾方能得胜。闻喜若不是文行,也不能兵不血刃攻下。安邑更是你贾梁道才让我下定决心与黄巾决战,都是众将士不惜性命,才有今日之胜。”

    贾逵道:“将军谦虚了,若无将军指挥得当,下面之人再是勇猛,又有何用。”

    三日之后,刘毓命令徐晃领兵向东收复河东东路诸县,贾逵领兵向西收复河东西路诸县,再有关羽收复河东北部,如此一月之后诸县皆平,徐晃、贾逵、关羽纷纷回到安邑复命。

    刘毓命人到洛阳朝廷请功,皇帝刘宏听闻河东黄巾已被剿灭,大喜,加封刘毓为安东校尉,袭父爵为白水乡侯,余下众人皆有封赏,又赦免了关羽的杀人之罪,同时命令刘毓即刻北上并州,协助并州刺史丁原剿灭并州黄巾。并命大将军何进催促朱儁加速征剿颍川黄巾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