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汉英雄传 » 第二十二章双刘初会

第二十二章双刘初会

    当刘毓正准备去卢植处报捷时,却接到一个消息,卢植已被朝廷罢官免职,押送洛阳问罪了。

    刘毓得知消息大吃一惊,急忙拉起报信人问道:“怎么回事,卢公自到冀州,屡败黄巾,连战连捷,眼看就要胜利在望,为何临阵换将,不知卢公犯了何罪?你且如实讲来。”

    那来报信的人说道:“只因卢中郎……”

    原来卢植自的冀州,屡破张角,将张角打的只能窝在巨鹿,后来卢植又在巨鹿连胜张角三阵,将张角围在广宗县,只因张角身边皆是其信众,个个拼命,人人死战,卢植一时没有攻下广宗。朝廷差派黄门(即宦官)左丰前来询问战况。左丰来到卢植军营,颐气指使,对卢植多有苛责,卢植以大局为重,对左丰百般忍耐,其实卢植心里明白,左丰是想要好处,可卢植生性刚直,只当做不知。左丰见卢植不上道,干脆直接朝卢植索要贿赂。

    左丰对卢植言道:“卢中郎,朝廷对你到现在还没有擒获张角,颇有微词,故派咱家前来询问,卢中郎你说咱家回朝之后,该如何回复?”

    卢植答道:“左黄门照实回复便是,何须来问我?”

    左丰阴声道:“咱家若是实话实说,只恐怕卢中郎官印不保啊!若能回家养老就是陛下开恩啦,咱家只怕到时卢中郎会在牢狱之中度过余生。卢中郎是聪明人,怎么就听不明白?咱家要的不多,也不挑食,金银首饰玉器都行,这对你范阳卢氏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吗?”左丰还要在劝,却听卢植怒道:“住口,汝身为陛下亲信,不思以身作则,上报皇恩,怎敢公然向我索贿,我军中钱粮尚且不足,没有余钱奉承天使。卢某还有军务在身,汝自便吧!”

    左丰索贿不成,反被卢植臭骂一顿,心中火气更添三分。当日便回转洛阳,不狠狠参卢植一本,实在难消心头怒火。

    左丰回到洛阳之后,来见皇帝刘宏,诉说:“卢植不尊陛下之意,一味与黄巾深沟高垒,消极避战,惰慢军心,不严惩不足以正朝纲。”皇帝刘宏因此震怒,派人到冀州将卢植押解回京问罪。

    刘毓听完报信人的话,仰天长叹:“阉竖误国,卢公忠肝义胆,拳拳报国之心,世人皆知,陛下怎能听信谗言,难到不知,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呀!此极有可能让张角死灰复燃呐!难到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劝谏的嘛?何大将军便由得陛下如此?”

    站在一旁的卫仲道接话道:“陛下宠信宦官,满朝文武能如何,要是劝的了,又哪来的黄巾之乱,何进不过是凭着国舅身份才坐上大将军,能有什么大局,在他认为不过换了一个人而已,而且此人还可能是他何进的亲信,不比卢公可靠的多。”

    刘毓这才想起问那报信人道:“你可知朝廷派来何人接替卢公挂帅?”

    那人说道:“朝廷抓走卢公时,那人就已经到了,乃是中郎将董卓。”

    卫仲道言道:此人我到听说过,是陇西临洮人,字仲颖,官拜河西太守,自来狂傲。听说他在西凉时,曾数次带兵与羌人交战,是个能打仗会带兵的。

    刘毓听卫仲道说董卓曾带兵打过仗,这才稍稍放心,当日率领部下拔营往巨鹿去。

    刘备跟随朱儁杀败张梁之后,朝廷传来旨意,要皇甫嵩领兵驻扎兖州,伺机收拾那些打着黄巾名义四处作乱的盗匪,同时命朱儁南下豫州坐镇,因为朝廷安排战后难民不妥当,敷衍了事。所以豫州黄巾有复起之势,朝廷只能派朱儁前去震慑那些黄巾余孽。

    刘备得知朱儁要回豫州,来向朱儁请辞,要回冀州自己老师卢植处,协助攻打张角,再立功勋。一路北上,来到冀州,再往巨鹿去的半路上,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车中之囚,正是卢植。刘备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

    卢植答道:“我围张角于广宗,未能立即破城,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查探,问我索取贿赂。我说: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陛下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刘备急忙拦住道:“朝廷自有公论,你岂可造次?”军士簇拥卢植去了。张飞道:“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暂且先回涿郡。”刘备听从张飞之言,引军北行。

    董卓自到巨鹿,因怕朝廷说他高垒不战,不想布了卢植后尘,所以每日催兵攻打广宗,广宗没攻下,反到弄的将士们疲惫不堪。

    张角自得知三弟张梁战死徐州后,便大病了一场,刚要有所好转,又得知张宝兵败九门,又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忧愁满面,想到三弟身死,二弟兵败,如今只有他这一路孤军被围广宗,想当初豪气冲霄,起兵反汉,一声令下,九州响应,何等风光,如今被围广宗苟延残喘,不禁泪流满面。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张宝没死,跑回来了,兄弟二人只能死守广宗,等待机会。当张角得到卢植被罢免,高兴不已,只道:“天无绝人之路,”本来已经病的无法走路的身体,竟容光焕发,能到城墙上观察敌营了。黄巾军见已经有一段时日未曾露面的张角现身来到城头,顿时士气高涨,导致董卓几番攻城,均以失败告终。

    张角见董卓攻城不利,士气低落,便决定趁夜劫营。

    董卓没想到黄巾会来劫营,没有防备,在加上连日攻城,将士疲惫,个个睡的如死猪一般。被张宝带领黄巾轻松杀入大营,被杀死的官军不计其数,尸横遍野。董卓抵挡不住只能带领自家亲军,独自逃生。张角、张宝看见董卓逃走,不顾其余官军,只一路追杀董卓,追的董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天光大亮之时,董卓已经被黄巾追上,正当董卓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时,黄巾后阵传来喊杀之声,原来是刘备正巧路过此处。听到远处有喊杀声,和张飞到一处山岗上眺望,见汉军大败,张角正在攻杀董卓。只见漫山塞野,黄巾铺天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刘备道:“此张角也,我等可速去助战。”刘备、张飞,飞马引军而出,攻打黄巾军后阵,将黄巾杀的大乱。

    而此刻西北方向也杀出一支官军,打头四将,威风凛凛。正是刘毓带领关、徐、赵三将杀出。刘毓也是恰巧路过此地,见到黄巾正在攻打董卓,赶来助战。

    只见赵云冲锋在前,关羽、徐晃在左右,刘毓在后,冲入黄巾阵中,士兵们紧跟在后,赵云手中长枪银光闪烁,黄巾军纷纷落马,关羽青龙刀划过,带起蓬蓬血浪,徐晃开山大斧挥动,当真是磕着便死,碰到便伤,刘毓龙头点钢枪,如灵蛇出洞,招招不离黄巾军要害,每一枪刺出都有一名黄巾应声倒地。四人如同收割生命的死神,杀的黄巾军纷纷避让,张角军顿时被冲散,溃退五十余里,撤回广宗。

    董卓本以为今日必死无疑,没想到峰回路转,小胜黄巾一场,对朝廷也算有个交代了。看着追击黄巾的两波人马得胜归来,董卓满面笑容的赢了上去,道:“多谢诸位英雄相助,请随我回营,我略备薄酒相谢,还请列位英雄赏光。”

    刘毓、刘备两波人随董卓回到军营,筵席上董卓向在做诸人敬酒,感谢救命之恩,随后问道:“不知诸位从何处来,现居何职啊!”

    刘毓道:“在下刘毓,从常山郡九门来,承蒙陛下恩典,荫袭白水乡侯,任杨县县令,安东校尉。”

    董卓高兴道:“原来是破张宝八万黄巾军的刘乡侯,在下失敬,将军大名我在河西时就有耳闻呐!失敬,失敬。”说罢看向刘备问道:“不知这位英雄现任何职呀!”

    刘备起身道:“在下刘备,涿郡人,现在乃是白身。”

    董卓一听刘备是白身,当时就变了脸色,放下酒樽,对刘备道:“我等皆是朝廷要员,爵位在身,你一白丁岂配与我等同列,还不出去。”

    下首坐着的张飞听闻此言,就要起身拔剑,被刘备死死摁住,拉出了营帐,张飞大怒道:“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刘备急忙制止道:“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自杀害。”

    张飞道:“若不杀了这鸟厮,反而要在他手下听令,实在不甘!大哥要是留在此处,我自投别处去也!”

    刘备道:“我二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就是。”

    张飞道:“若是如此,稍解吾恨。”于是二人就要领军去豫州投奔朱儁。

    此刻营帐中,刘毓见董卓如此轻贤曼士,心中恼怒,可却不便发作,只对下坐卫仲道和关羽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出得帐外,见刘备正欲引兵出营,卫仲道急忙上前拦住道:“二位英雄何出去?”

    刘备道:“此处即不待见我等,自然投别处去。”

    关羽这时也上前劝道:“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董卓那厮不识真豪杰,二位不必见怪,何不到我家将军营寨暂作安身,待大破张角,同去朝堂请功,岂不快哉!”

    刘备见到关羽不知为何,只觉得倍感亲切,看了看张飞。

    张飞看关羽也是格外顺眼,见刘备有意留下,便说道:“如此也好,省的旅途奔波,只要不在那董卓手下效力便好。”

    刘备见张飞同意留下,对卫仲道和关羽道:“多谢收留,备叨扰了。”于是卫仲道将刘、张二人引到自家大营,设宴款待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