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汉英雄传 » 第二十三章巨鹿之战

第二十三章巨鹿之战

    刘毓在董卓处,只略饮了几杯酒后,不愿多待,只推脱军中还有要事未曾处理,不能多饮,董卓再三挽留,刘毓只是不应,就告辞回营了。

    回营后,刘毓径直来到刘备等人处。刘备见到刘毓回来,急忙和张飞上前深施一礼,道:“多谢将军收留我等,备感激不尽。”

    刘毓回礼道:“玄德说的哪里话,大家同是为国效力,何必多礼,请坐。”

    落座之后,刘毓又为刘备介绍自己手下众人:

    “仲道与云长想必玄德已经认识了,就不多做介绍了。”

    刘毓看向裴潜,对刘备道:“这位是裴潜裴文行,在我军中做主簿,这一位是徐晃徐公明,为我军中大将,武艺超群,还有这位是赵云赵子龙,枪法出众啊!”众人与刘备一一见礼。

    刘毓又问刘备道:“我听闻玄德也是我汉室苗裔,不知是哪一支?”

    刘备答道:“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第十八代玄孙。”

    刘毓拍腿大喜道:“哎呀!不想竟然是兄长当面,真是失礼,请受小弟一拜,”

    刘备赶忙起身扶住刘毓,道:“备,哪敢当得君侯之礼,折煞我了。”

    刘毓抬起头,又问刘备:“我今日在阵中,见有一人,使的一手好蛇矛,不知是哪位英雄?”

    刘备走到张飞身前介绍道:“正是此人,乃是我结义兄弟,姓张名飞字翼德,与我是同郡人,为人豪爽仗义,嫉恶如仇,只是性如烈火,为人莽撞,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君侯莫要见怪。”

    刘毓连忙上前对张飞深施一礼,道:“原来是兄长的结义兄弟,那也算我刘毓的兄长了。我有一发小兄弟,也如兄长般性格,我平生最喜结交这样的人。”

    张飞见刘毓如此抬举自己,抬手抱拳,一躬到地,道:“俺张飞出身寒微,怎敢当君侯兄长,折煞俺老张了。”

    刘毓道:“今日只论长幼,不论官爵,况且出身寒微,不是耻辱,似董卓那般小人行径,方是我等大丈夫所不为。要不是为大局着想,岂能受此小人差遣只恨卢公受谗言所害,若不然焉能叫张角如此猖狂。”

    此时卫仲道插言道:“今日是为玄德接风洗尘,不谈国事,诸位快快就座,酒都凉了,快请。同时给徐晃使了个眼色。”

    徐晃会意,出去寻营,防止董卓安排人监视自己,也防备黄巾再次劫营。

    刘毓也知自己言语失当,若被董卓知晓,恐不好过,于是闭口不言,只于刘备、张飞饮酒。

    一夜过去,次日午时,刘毓找来刘备、张飞,亲切的拉住二人,道:“今日找二位兄长,有一物相赠。”说罢,命亲兵取来两副宝甲,说道:“此是我在河东破黄巾时,从杨凤手中得来,也不知他从哪夺来的,只有两套,一直没舍得拿出来,昨日见二位兄长甲胄破败,似我等沙场武将,怎能无好甲,我与二位兄长投缘,今天将这宝甲曾与两位兄长,此是我的一番心意,还望千万不要推辞。”

    刘备见那盔甲,玄色甲叶连环,前后有镔铁护心镜,腰部一条束甲玉带,肩头有青铜兽头护肩。张飞看见那宝甲眼里直冒青光,刘备道:“如此宝物,备实不敢收啊!”

    刘毓道:“我视二位为兄长,一套甲胄而已,有何收不得,莫非不拿我刘毓当兄弟?”

    刘备无奈只能收下,张飞得了宝甲高兴的不得了,立马让人帮他披上,张飞穿戴完毕,更显的威风八面。刘、张二人齐齐对刘毓拜谢。

    张角回到广宗,气闷不已,眼看董卓就要授首,可不知哪来的两处兵马,坏了他的好事,导致功亏一篑,反还折损了不少兵马,怎能不气。张宝这时走了进来,咬牙切齿对张角道:“大哥,今日助董卓脱困之人正是在九门覆没我八万黄巾儿郎的刘毓,另外一支兵马,我也查明,正是杀害三弟的刘备。”

    张角听闻大怒:“好哇!原来是这两个贼子,我正要寻此二人报仇,没想到其却自己送上门来,我誓要将此二人千刀万剐,为我三弟和死去黄巾儿郎报仇。”

    张宝问道:“大哥,如今要如何做?可要杀出城去,与彼辈决一死战?”

    张角道:“不可,董卓经此一败,已不足为虑,我只需紧守城池,寻找合适战机,定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董卓确实如张角所说的,自那一败之后,已不敢贸然发兵,只是紧守大营,与张角在广宗对峙。同时派人到洛阳,使钱财贿赂十常侍,为自己战败推脱责任。

    十常侍收了董卓财物,极力为董卓开脱,只说是卢植指挥不利,导致军心士气丧尽,董卓才为张角所趁,实在不怨董卓,皇帝刘宏信了此言,不予追究,只是派人传旨,要董卓尽快破贼。

    董卓接了旨意,无奈只能派兵再战,可是屡战屡败,未取得丝毫进展。于是便想要使计将张角引出城,用伏兵战胜张角,可又为张角识破,反而将计就计又败董卓一阵。

    如此过去两月,战事一直处于焦灼状态。有御史屡次弹劾董卓作战不利,要对董卓施以严惩,十常侍再也遮掩不住,于是皇帝刘宏下旨将董卓革职,贬为庶民。这还是十常侍屡屡为其求情的结果,不然董卓就跟卢植一个下场了。同时因为皇甫嵩已经平定兖州贼寇,所以朝廷任命皇甫嵩接替董卓职位,到冀州攻打张角,命曹操领本部兵马留守兖州,防止黄巾复起,再生祸乱。

    皇甫嵩星夜疾驰来到冀州巨鹿官军大营,找来刘毓、刘备二人询问黄巾情况,二人据实相告,皇甫嵩叹道:“若非那左丰,张角此刻早已授首,阉宦误国。”

    骂完左丰,又大骂董卓无能,说其早已没了昔日与羌人搏斗的勇气。又问二刘道:“朝廷命我速破黄巾,可是张角死守不出,攻城于我不利,你二人可有主意,将张角引诱出来?”

    刘毓答道:“先前董卓也曾用计,想将张角引出来再战,可是被张角识破,反折了不少兵马,皆因张角开始时屡败于卢中郎之手,已被弄的滑了,如今他缓过气来,再想要用计骗他,难呐!”

    皇甫嵩又问刘备,刘备亦称无计可施。皇甫嵩叹了口气:“朝廷那边催的急,长期围困亦不可行,如今又无好计破张角,看来只能强攻了。”刘毓、刘备相顾无言。

    次日,皇甫嵩亲自指挥全军攻打南门,刘毓为左军,刘备为右军,分别攻打东西两门。一日鏖战,官军虽屡次攻上城墙,无奈都被黄巾拼死赶了下来,皇甫嵩只能鸣金收兵。一连三日均是如此。

    大营之中,皇甫嵩对左右道:“黄巾箭矢、滚木雷石准备了无数,并且广宗守军皆是张角死忠,人人视死如归,强攻太难了。”皇甫嵩坐于帅位,闭目苦思无果,对众人挥了挥手,等众人退去,皇甫嵩仍旧思索破黄巾之计,过了一会竟传来鼾声。这几日他太累了,每天夜里只睡不到两个小时,此时竟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帐外亲兵听见鼾声,进帐为皇甫嵩披上一件披风。皇甫嵩睡了还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叫醒,睁开眼,见刘毓、刘备等人都在帐中,立马惊醒站起,问道:“可是营中出事?”

    刘毓上前一步犹豫道:“军营并无事,只是”

    皇甫嵩道:“到底何事?吞吞吐吐。”

    刘毓道:“朝廷派人来了。”

    皇甫嵩道:“定是又来询问战况的,如实说就是,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刘毓道:“来的是左丰。”

    皇甫嵩又做了回去,看见刘毓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道:“有话就说。”

    刘毓道:“将军,卑职以为当以大局为重,将军若是不愿如此,卑职愿意担此贿赂阉党之名。只求能打败张角,还我大汉百姓一个安宁。”

    皇甫嵩道:“你都不怕,我怕什么,若是真能求得陛下宽限些时日,待我军士气恢复,攻破广宗,只在翻掌之间。”

    张飞听不下去,扭头就走了,刘备急忙拉住问道:“何处去?”

    张飞道:“俺不是不知轻重之人,只是觉得憋气,出去走走。”

    刘备怕张飞惹事,道:“我和你同去。”

    刘毓对关羽道:“云长,你去看看。”关羽会意,也跟着出去了。

    皇甫嵩命人去请左丰,这时卫仲道出来说道:“将军乃是一军主帅,那左丰不过一介黄门,此等事岂用亲自出马,在下愿意代劳。”皇甫嵩见卫仲道愿意去做此事,也乐得清净,本来他也不愿意和宦官打交道。

    卫仲道领命而去,裴潜追出帐外,喊住卫仲道问:“仲道,别人对此事唯恐避之不及,你怎么主动去接下此事?”

    卫仲道笑道:“文行不必忧虑,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此去一为能为破张角赢得时间,二为刘将军谋利也。”

    裴潜道:“如此岂不背上了勾结阉党的罪名。”

    卫仲道言:“这有何难,到时只需将军上书一封,尽数十常侍之罪,自可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