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绿林传说 » 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十四章 谋国筹划 计打连环

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十四章 谋国筹划 计打连环

    崔浩这个庞大的计划主要包括北定柔然、西灭姚、徐图胡夏,南扰江左,最终目的是一统北方,将大魏立为汉统传承下去。

    在这个计划中,北方的柔然幅员最为辽阔,却是智力低下、有勇无谋的“北狄蠕蠕”,并不放在崔浩眼中;姚秦近年来接连败给魏晋,加上赫连勃勃造反自立,已然实力大减,可笑的是还不自知,依旧在南北两线同时和晋、夏作战,已显颓势;至于其余碌碌小国在崔浩看来反掌即灭,并不在此计划之中。只有拥有雄主赫连勃勃的胡夏和风头正盛的江左晋国最为棘手。

    胡夏国小力弱,处于四战之地,并没有全面对抗大魏的能力,只因国主赫连勃勃骁勇善战、百战百胜,才能震慑周边诸国,不过此人残暴多疑,纵情声色,不是长寿之像,他的诸多儿子里只有赫连昌和赫连定看起来有点出息,但比起赫连勃勃来,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一旦胡夏皇位更替,将不可避免地迅速衰败。

    因此计划的真正关键之处,在于如何驱虎吞狼,挑动晋、秦两国甚至晋、秦、夏三国之间的相互攻伐,从而坐收渔利,且要用高绝的手段保证不被反噬,这才是谋若韩信、智比诸葛的崔浩重点谋划之处。

    听崔浩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后,拓跋嗣听后大喜,当即封崔浩为右弼,授命其全权运作此计划,并可自行决断,放手而为。

    在拓跋嗣的全力支持下,崔浩遂展开计划。

    在漫长的潜伏期中,有些“蚕”被顺利激活发挥了作用,但更多的“蚕”因种种原因殒命。

    目前晋国境内尚存十二只“蚕”,这些“蚕”或已成为各帮各派的中坚人物,或是在军中谋有一官半职,或托庇在朝廷要员门下做了清客......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就是崔浩完成计划的底气。

    王学言代号“蚕十七”,就是十二人中的一员。

    和崔浩一样,王学言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在江州筹谋十几年,当然不是只为做一个山寨的头目。

    王学言原名可频洪,出身鲜卑贱姓可频氏,可频一支历来地位卑微,鲜有入朝为官者,鲜卑诸国的《官氏志》中也从不予提及此姓。幼失怙恃的可频洪性情隐忍,所谋甚大,他期待建立不世之功,彻底改变自己和可频一支的地位。

    杜丰此时已入彀中,对王学言和欧阳十分器重。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崔浩离开江州返回魏都平城后,欧阳便已暗中开始对他下蛊。

    杜丰在交州长大,自小惯熟各种毒物,不说百毒不侵,却也很难被毒物所伤,不过对欧阳所下之蛊却是例外。

    此蛊名为“三千烦恼丝”,又名“千日蛊”。因施蛊条件太过苛刻,一向极少被蛊师使用,相传只有一些古老的苗族旁支才留存着它的使用方法,欧阳所在的“雷公苗”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三千烦恼丝”,是指此蛊要炼制千日,施放时需下足千日,蛊成后有效千日。条件苛刻可见一斑。

    不过世间万物,有其弊必有其利。此蛊一来炼制时成本投入不高,二来施放时可通过万物作媒介,称得上无色无味,无影无形,只要距离对方够近,时间又能保证,当使人防不胜防,并且只要施蛊不满千日或不唤醒蛊虫,受蛊人察觉不出任何异样。

    蛊成千日内,施蛊人可通过隐秘手段操控养成之蛊,牵动受蛊人体内各条经脉,造成不同后果,也可随时解蛊。

    义熙十年,杜丰第二次参加绿林大会,悍然挑战成名已久的云梦泽泽主“缠丝手”曹静远。两人大战三百招,杜丰一招险胜,自此在绿林中声名大振,远近好汉影从云集,望北泽趁机合纵连横,将势力扩张至整个彭蠡泽。

    刘裕闻讯大为高兴,于百忙中亲自手书一封派人送到江州,信中对杜丰大加赞誉,并许之将委以重任。杜丰向来视刘裕为父,对刘裕崇拜之极,接到信后激动无比,独自躲在房中痛哭一场,尽释几年来的委屈,一时间意气风发,只觉天下无事不可为。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噩梦即将来临。

    同年冬,欧阳的“千日蛊”对杜丰施放完成,但为了提高效果,确保万无一失,他把第一次蛊虫唤醒的时间放在了次年的“惊蛰”之日。

    从义熙十一年二月开始,杜丰就感到身体有些异样,常会无故犯困,或突然急喘,有时还会觉得疲劳乏力,反应也变得有些迟钝。

    起初他并不在意,认为是前段时间太过操劳所致,可没过多久就开始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浑身酸痛,不时还会出现抽搐的情况。习武之人多是半个医者,可杜丰无论打坐行气,还是周天搬运,都无法缓解症状,也找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数日后,杜丰开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说话口齿不清,他的心境由此逐渐恶劣起来,性格变得无比偏执,情绪也逐渐焦躁,经常神志不清,动辄大骂甚至殴打手下。

    终于有一日,杜丰因一件小事大发雷霆失去理智,不顾旁人劝解,掌毙了一个跟随他多年的兄弟。一时间望北泽内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自三月起,杜丰周身上下开始忽冷忽热,大小便时常失禁,面上涕泗横流无法控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杜丰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整天目光呆滞地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对任何事物均失去了兴趣,还要承受五脏六腑难以名状的剧痛,每晚都被折磨得死去活来,难以入睡,短短一个多月已然面容枯槁,不成人形。

    义熙十一年四月,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杜丰开始产生轻生的念头,他先后两次派快马向刘裕送去书信,信中言情切切,希望能在临死前再见刘裕一面。

    就在杜丰患病最为严重之时,刘裕从建康出兵,先占江陵再克襄阳,大破司马休之,使之逃往姚秦,尽复荆、扬二州。至此,恒玄之乱以来晋内的各大割据势力被清剿一空,刘裕也因不世之功获得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崇礼。

    国内安靖后,刘裕又将目光盯向了晋国宿敌——姚秦,此时秦帝姚兴病重,膝下数子为争皇位,各起刀兵,内乱频发,刘裕觉得机不可失,遂以讨伐司马休之为由开始准备北伐,根本无法抽身前往江州,只是回信安抚杜丰,并从台城派去一名太医为杜丰诊病。

    杜丰性情素来坚忍,等闲不受外界影响,但此时重病中的他无论身体还是感情都处于最为脆弱的时期,在得知刘裕不能来探视自己后,极度失望的他终于决定了却残生。

    就在杜丰欲自行了断之时,王学言适时破门而入,突然出手制住杜丰。在杜丰惊怒的注视下,王学言平静地割开了自己的手腕,接了整整一大碗鲜血强行灌入杜丰口中,然后扶起杜丰,自己盘膝坐其身后,伸出双掌强行输入真气为杜丰运转三十六个周天,刚运转完,立时委顿于地,人事不醒。

    接下来的三日,日日如此。

    三日后欧阳接手为杜丰疏通经脉,寨中众人眼见原来红光满面的二寨主变得形容枯槁,精神一天比一天差,强壮的身体也显得弱不禁风,走路慢腾腾,一副患了大病的模样。三寨主虽不像二寨主般憔悴,却也减少了在众人面前露面的时间。

    在绿林道上混,整日里刀头舐血,望北泽崛起得又快,仇家自然少不了。以往仗着几位寨主的强势,寨中众人在道上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如今大寨主二寨主相继患病,大家可就犯起了嘀咕。几个在寨里有点地位的小头目壮着胆子去找欧阳打问消息,发现三寨主并没有显得过于担心,但是对二位寨主的状况守口如瓶,一副讳莫如深之状,只能悻悻而回。

    半个月的时间在寨中众人惶惶不安中一晃而过,一个意外却令人惊喜的消息在寨中传递开来——大寨主杜丰即将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