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骁武 » 九

    前面说过,东河村里并非只有张浩一个人尽皆知的大人物,这个沿着东河两岸呈长条状分布的村落中,在它东面的许高远家同样是这里大名鼎鼎的存在,他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如今在东河村已经与张浩形成了双星闪耀的格局。

    许高远祖籍在AH,父母年轻时带着年幼的他落户到了这里,所以也算是地道的东河村的人,只不过自此他身边再没有什么亲戚罢了。在他十一岁时,父亲由于长期搬运水泥、墙体涂料等粉尘较大的的建筑材料而患上了严重的肺部疾病,早早的撒手人寰了,那时还年小力弱的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甚是不易。打小偿尽生活艰辛的许高远很早就学会了独立面对这个世界,在初中毕业后他立刻跟着当地的小包工头开始到处干活挣钱,从每年春天一开工到寒冬飘雪工程被迫停止,连续好多年从未中断过一天。原本清秀白皙的皮肤变成了古铜色,瘦弱单薄的少年逐渐长成了身体结实肌肉饱满的真正男子汉。也许是机缘巧合,从小就喜欢琢磨的他到了这个满是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反倒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每天在工地干活时,许高远总是对眼前建筑的设计和结构充满了好奇,而且随着整个行业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材料的愈发丰富,他逐渐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奇幻想象变成了现实,同时由于工作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加,他开始慢慢懂的了什么是建筑之美,什么是建筑艺术,并且又进一步从市场的角度发现这个行业还是一个真正没有天花板的事业,自此许高远便深深的爱上了这里的一切。

    每年冬天的那几个月对许高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这段时间里气温很低无法施工,所有人只能被迫在家休息,因而从第一年开始许高远就利用这个闲暇的机会买了很多关于建筑材料、施工、设计等各类专业书籍,像海绵一样充分、有力的吸收着里面的知识,而且经常是从早看到晚。许高远的母亲自从儿子开始跟着在外面奔波后,每次看到那些满身尘土,皮肤黝黑的工人时,眼中的泪水就流个不停。而如今许高远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里,却又紧紧地抱着书放不下来,一刻都不曾享受生活的闲适,在她每次劝说时,许高远却总是笑着说不累,这让她因此更加的心疼不已。多年的乐学、善学让这个只有初中学历,常年干体力活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谦虚有礼、文质彬彬的知识青年,不过也正因为此,后来才让他留下了终身的遗憾。许高远母亲年轻时身体就比较差,常年体虚气短干不了重活,这也是当年许高远放弃上高中的机会,早早将家庭的重担扛在身上的主要原因。那几年,他在外面拼命干活,回家努力学习,知识随之开始快速增长,思想也渐渐变的越来越广阔,整个人所蕴含的精神和力量不断增加,而这些显著的成长又进一步给他增添了巨大的自信和喜悦。但与此同时,母亲的身体却慢慢扛不住命运的摆布,变的越来越差了,不过为了让许高远不去牵挂自己,母亲总是在他面前保持着轻松、舒缓的模样,直到去世前半个月才终于撑不住了。许高远回首那段往事时总是懊悔难当,有时甚至突然的情难自已,失声痛哭,他陪伴母亲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许高远和他妻子唐遥是在自己二十五岁时认识的,那时的他在团队里虽然还没有什么像样的职位,但却已经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技术和进度的实际把控者了。不过这在他心中还远远不够,当然它不是指对工资和所处的位置不满,事实上与刚开始相比,现在他所拥有的已经足够使人羡慕了,其实真正让他苦恼和愤愤不平的是:无法将自己对建筑的完美想象融入其中。而唐遥那时则是一个刚从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女大学生,无论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她那青春秀丽、清雅脱俗的外表和气质总是时时刻刻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虽然在学生时代唐遥的追求者络绎不绝,包括既长的帅气又懂风趣的校草,又有虽不善言辞,但勤奋、专一的学霸。不过,这些她都委婉的一一拒绝了,因为她看不清,看不清他们在脱去天真和稚气后对人生的态度和趣味是否会与自己在同一条触手可及的轨道上,她不敢轻易地将未来与他们捆绑在一起。是的,在唐遥毕业后很少会有人相信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校花,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唐遥进入项目工作后,并没有像大多数刚毕业的同学那样被严酷的环境吓的只愿畏缩在办公室里对着键盘敲敲打打,而是每天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早出晚归的穿梭在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拿着仪表仪器测量并记录着每一个关键的指标数据。当然,这其中的辛劳并不会对谁免疫,只是唐遥觉得这些年课本上所学的一切东西好像在自己的大脑里沉积的太多太久而有些陈腐了,而在施工现场的每一根梁每一根柱仿佛都在重新唤醒着它们,那其中所产生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甚至是相见恨晚的感觉,是一股天生般巨大而美好的引力。没过多久唐遥就在团队中发现了整个工程里关键的存在—许高远,因为所有重要环节的交汇点就是这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年轻人,看着他如此沉稳、娴熟的指挥着工程的建设,唐遥心中顿时升起了无穷的钦佩与仰慕之情。而当后来她知道许高远仅仅只是初中毕业时,非但没有像其他几个同学那样表现出不屑与傲慢,反而让之前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刻了。

    后来促使两个人结为知己,成就美好姻缘的还是因为彼此间相似的身世,这种共通的现实存在使得他们更容易做到互相之间的包容与认可。唐遥虽然幸运地读完了大学,但却是一个从小受父母临终嘱托,被几个亲戚轮流养大的孤儿,当然,也许不能怨世道不公,更不能怪人情淡薄,她天生敏感、孤傲的性格注定得不到那几个家境殷实又深谙处世之道的亲戚们的喜爱。对他们来说这个小姑娘是一个无法理解并且难讨人欢心的小麻烦,一旦承诺抚养的时间到期后,就迫不及待的像一个皮球一样踢到了另一家。然而,虽然唐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但她仿佛并未因此而留下什么心灵的创伤,只是在离开的那一刻,她告诉自己:终于结束了。

    唐遥在与许高远认识不久后就发现这个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年青人身上有一种隐藏很深的焦躁与忧伤,直到后来她才明白,这是许高远志向久久不能实现时的不安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众人拾薪火焰高,在许高远与唐遥恋爱不久后,后者对生活强烈的热情和渴望所散发出来的情感便很快就将他对自己事业上自信心的空乏给填满了,两人自此相扶相持走上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当然,最初的道路是艰难的,记得他们接的第一个工程仅仅只是一个五间房子的农家小院,但就是这个院子成为了他们事业的起点,两人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装修,每个环节都反复讨论,力求精益求精,甚至在动工时由于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他们二话不说戴上手套就亲自干了起来。最终,这个院子完工后成为了十里八乡老百姓心中的样板,许高远和唐遥从此声名大振,项目的订单也因此如流水般向他们涌来。可是即便如此,两人却从未骄傲自满,不管工作多忙多赶,对于每一个工程,无论大小他们都务求完美,而这也反过来成为了二人的金子招牌。

    三年后,一起经历了无数苦辣酸甜的两个人,感情变的愈发真诚而坚定,终于在左邻右舍的注视下顺理成章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同时,在此期间房地产也很快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他们开发的项目逐渐由小到大,由农村到城市,由普通的高层楼房到个性十足并环保自然的高端别墅,而且在结婚三年后,他们还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为此两人特意建造了一栋二百多平米的三层小别墅,以便未来一家人可以在辛劳之余享受这宁静、私密的小花园所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别墅的外形完全是现代风格,外立面大部分被乳白色的大理石所覆盖,窗户采用全落地布局,二楼、三楼各有一个大露台,一个向阳,一个背光。屋内的装修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均简单而有趣,空间设计大气、舒适,整栋别墅只有地面算是比较奢华,全部采用高端大理石和质地优良的实木地板进行铺设。房子的左右两边和后面,做了一圈一米五高的围墙,所用的材料都是建造别墅时产生的破砖、烂瓦、用剩的石料、沙子和水泥,还有装修时切割剩下的边角料和破碎后的大理石以及部分废旧木料,这些东西经过许高远和唐遥的简单处理和摆放,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后便成了这个美丽的家庭中极具个性的一份子。而在院子的正面则用考究的铁艺栏杆做了一个透明的前栏,站在门口时,院内的很多景物都可以透过它一览无余。前院内除了两个停车位和步道外其它大部分地方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如牡丹、海棠、月季、玫瑰等,唐遥和许高远平时很少干预它们的生长,鲜花姐妹们因此可以在自由的空气里尽情的绽放。在步道的中间位置延伸出一条小岔路,它一直蜿蜒穿梭到花团深处,尽头是一个就地挖成的葫芦状的鱼塘,面积有二十多平米,里面铺着一层干净的白沙,上面摆了很多五彩的鹅卵石,鱼塘的斜坡上长满了轻柔的水草,它们随着波浪有规律的传动在里面翩翩起舞。水中养着十多条手掌般大小的金鱼,在上面看它们漫游其间时,好像显得略有些空荡,不过鱼儿们肯定不会这样想,因为他们的梦想永远都是广阔的江河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许高远和唐遥大概每隔一个星期,会将池塘中的水抽出一部分作为浇花之用,之后再注入清澈、新鲜的水源,以保持鱼塘的生机与活力。

    而后院就比较简单了,在它的西北角上移植了一棵直径约四十公分并向内倾斜的大杨柳,盛夏时它茂密的枝叶展开后足以遮住大半个院子。四周紧挨着围墙的是一圈柔软又活力十足的小灌木,在它们密密麻麻的身躯的包围下让人身在其间时充满了被呵护的安全和舒适。从树下的小石桌到一楼客厅的门口,是用大理石铺就的另一条步道,每两块条石之间相隔三十厘米左右,中间的留白和院里所有剩下地方全部种上了浓密且旺盛的草坪,那柔软、平坦的样子看上去就像一层天然的绿毯一样。当女儿许婧出生时,许高远和唐遥已经为她准备好了这一切,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又充满温情的家里,就像一株在和风细雨中长大的花儿,她的花瓣饱满而绚丽,叶片鲜嫩,看不到一点被炎阳灼伤的边角,茎秆清亮、优雅,宛如晶莹剔透的白玉。

    未来像东升的旭日,一切美好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