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三十四集 王启年

第三十四集 王启年

    据说这个王启年父辈就在经营采矿和冶铁,又在汉中城开了很大的铁匠作坊,生意做得很是红火,每年赚到的钱,还在周福生的珠宝生意之上。

    只是这几年兵荒马乱,流贼频繁过境,王家的采矿场和冶铁高炉被洗劫多次,终于干不下去了,现在整天龟缩在汉中城里,不敢再到沔县宁羌那一带活动了。

    在蓝采和他们想来,王启年既然是个开矿的,应该就是后世的那种煤老板形象,戴着粗粗的金链子,说话粗声大气,没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反正就是那种黑黑的矮胖子。

    不过第二天,当三人见到王启年本人的时候,却被结结实实地震惊到了,谁都不曾料到,还会有这样风度翩翩的矿老板。

    王启年三十岁出头的年纪,白净面皮,眼睛很大,眼角微微上扬,很有特点。

    他身材中等,穿着酒红色的绸缎长衫,手拿折扇,步履沉稳,看起来简直要比杨进士的两个秀才儿子更像读书人。

    邓通替双方做了介绍,又把科技道三道长的雄厚实力添油加醋地胡吹一番,什么半个时辰折服了杨进士父子三人,什么几颗夜明珠卖了瑞王府一万八千两银子,什么无敌法器,瞬间打翻了几十名蒙面大盗,直到蓝采和等人脸上发烫,已经扭捏听不下去了,才转入正题道:“三位道长要在华阳县造高炉炼钢铁,准备到沔县宁羌略阳那一带采办铁矿石,谁不知道那边是你王老弟的地盘,所以才把老弟请过来,喝喝茶,聊聊天,吹吹牛。”

    王启年拱手道:“多谢邓兄引见,有机会结识三位道长,小弟三生有幸,以后还要劳烦三位道长多多照拂。“

    邓通笑道:“王老弟无需客气,他们三位是我亲家那边的兄弟,说起来都是自己人。”

    蓝采和接口道:“是啊,王兄太客气了,其实是我们对那一带一无所知,需要劳烦王兄费心谋划谋划。”

    王启年点头道:“些许小事,小弟理当效劳。只是在华阳建炉冶铁,何必要到宁羌略阳那边去采办矿石?平白多了几百里的路程。华阳附近就有那么多矿山。”

    余杭的电脑里,有全国各地的矿产资源分布资料,洋县本地确实有铁矿铜矿分布,但按照后世的标准,这些矿山规模不够大,所以并没有太过清晰的标注,三人未必找得到。不像沔县宁羌略阳那个三角地带,金银铜铁铅锌之类的东西应有尽有,品位高,储量大,相关资料就详细很多,各个矿点的分布位置很明确。

    余杭问道:“王哥去过华阳?’

    王启年笑道:“当然去过,我们挖矿的人,汉中府境内所有地方都得跑遍才行。“

    余杭找来纸笔,让王启年画图示意一下。

    王启年看着桌上摆着的A4纸和绘图铅笔,赞道:“这纸和笔倒是挺稀罕。”

    说完刷刷几下,就在白纸上把汉中府的简略地图画了出来,先标上汉中城的位置,然后在汉中东边标出城固县和洋县,在西边标出沔县,还有沔县西南方向的宁羌,西北方向的略阳。

    看王启年地图画得熟练,余杭和何晓霞蓝采和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觉得在大明朝,能碰到王启年这样的人才,真是件神奇的事。

    王启年又在洋县以北,标出茅坪和华阳的位置,又在茅坪以东,标出栗子坝。然后指着栗子坝说道:“小弟之前和洋县的常家兄弟在这里建过冶铁炉,栗子坝一带有铁矿铜矿,还有石墨。”

    蓝采和道:“我们前几天在洋县见过常家兄弟,他们说那个铁矿被土匪毁了。”

    王启年叹气道:“唉,是啊,兄弟我的生意,栗子坝这边被土匪抢了,略阳那边被献贼毁了,宁羌那边被闯贼毁了,你们说,兄弟这日子可还过得?”

    邓通笑道:“咋不能过?我可听说,弟妹知书达理,温柔贤淑,老弟还有四房美妾,这样的日子可是羡慕死我们了。”

    余杭吃惊道:“真的吗?王哥你有四房小妾?那可真是神仙日子啊。“

    何晓霞看着余杭的猪哥模样,鄙夷道:“擦擦你那哈喇子。“

    王启年苦着脸道:“快别提她们了。前些年生意好做,那时候兄弟我年轻气盛,少不更事,就连娶了四房小妾。现在知道厉害了,实在是悔不当初。”

    余杭不懂,问道:“咋啦王哥?她们打你了?”

    王启年苦笑:“打我她们倒是不敢,但是她们会用软刀子扎我啊。弟兄们,一定要以我为戒,女人不能多啊。”他喝了一口茶,诉苦道:“这两年兄弟我不是走背运嘛,外面的生意都黄了,只好整天窝在汉中城里,每天回家,娘子都要过来嘘寒问暖,”

    他学着女人说话道:“老爷回来了?老爷辛苦了,今天生意忙不忙?有多少银子进账啊?”

    余杭赞道:“这不是很好吗?多温婉。”

    王启年爆了粗口:“好个屁啊。生意都黄了,每天有啥可辛苦的,有个屁的进账啊。受不了她的啰嗦,我就去找那四个小的,结果老大让我给她买衣服,老二让我给她添首饰,老三说娘家要盖房,让我表示一下,老四说娘家弟弟长大了,让我给寻个出路。各位哥哥姐姐,你们说说,兄弟我每天过的是什么日子?”

    大家被他苦成核桃皮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连何晓霞都感觉这家伙实在是个有趣的人,围着他看乐子。

    邓通道:“你少在这里装可怜,你不还有那么大的铁器作坊吗?手上还有那么多门面,日子只怕要比我们这些小买卖人好百倍。”

    王启年摇头道:“那些能赚几两银子?仨核桃俩枣的,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又叹气道:“唉,很多事情,老邓你也不是很清楚。我在宁羌和略阳那边,做的时间久了,各处衙门也都熟悉,生意不算很费力。大前年,献贼过境,抢了我略阳的矿,毁了我的冶铁炉,杀了我的工人和护卫。去年闯贼又来,声势更大,毁了我宁羌的矿,不但杀了我的人,就连宁羌知州周应泰,宁羌卫指挥使徐大行都被闯贼杀了,这才彻底要了我的命啊。”

    蓝采和迷惑道:“这又是咋回事呢?”

    王启年一声长叹:“你们是不知道啊,谁死都行,就是这个宁强卫的老徐不能死。”

    邓通问道:“咋啦?他是你亲戚?”

    王启年骂道:“狗屁亲戚,他是我亲爹啊。你们不知道,老徐和我一直关系不错,为了防范流寇,这几年老徐一直都在加强军备,前前后后让我帮他打造的刀枪和守城器械,超过一万两银子,就这还不包括去年打造的二百杆火铳。你们说,他不是我亲爹又是什么?他一死,我找谁讨银子去?“

    众人听了,都是摇头叹息不已。这王启年可真是命比黄连还要苦,矿山高炉工人都被张献忠李自成毁了,最后连大客户也被杀了,那这上万两的欠账自然是无处可讨了。

    大家都用怜悯的眼光看着王启年,却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

    王启年却又改成满不在乎的表情道:“老邓你们不用这样看我,我请算命先生算过了,说我今年就会转运。“

    邓通拍手笑道:’哈哈这是哪里的算命先生,算得这样准?他的话应验就在今天。有了三位道长的帮忙,我看你的生意还能做得更大。“

    王启年连忙拱手道:“那兄弟我就拜托三位道长了。“

    蓝采和笑道:“哈哈王兄不要这样高抬我们,受不起受不起。“

    众人一番笑闹过后,又说回正题。

    余杭问:“王哥,你是说我们直接从栗子坝那边弄铁矿石就行了?“

    王启年道:“栗子坝的铁矿山不错,还有铜矿和石墨,最早唐宋以来,那里就有官办的铸钱炉,大明朝撤销了。要说洋县一带的矿山,秧田和茅坪都有铜矿,你们华阳不是有个石灰窑吗?那个石灰窑再往北两里地,就有一个铁矿山,规模不太大,前朝时期就有人在那里挖矿冶铁。“

    三人听得目瞪口呆,羞愧不已。看来没有行家指点,单靠他们三个没头苍蝇般乱撞,很难成就大事。

    不过这铁矿石有很多类型,同一类型又分很多等级,要想用现在简陋的冶炼手段炼出好钢来,就必须找到最为合适的矿石组合。总之,沔县宁羌略阳一带还是要去看看,并且以后要用到的其他金属非金属材料,也是那边多。

    余杭把想法说了,王启年满口答应:“兄弟我没事,随时可以出发。“

    并且又在地图上解释道:“宁羌和略阳虽然远一点,但是都可以走水路,宁羌的矿石可以走玉带河,略阳那边走沮水河,在沔县码头换大船,走汉江一路到洋县,也是很方便。“

    三人心里高兴,点头不已。

    聊起其他的金属,王启年知道的也不少,他说见过重庆商人贩运的金属锡锭,还见过云南那边过来的白铜。

    白铜可是好东西,古人不懂,其实是云南那边产的锌镍铜合金。

    还说到铅和倭铅,倭铅就是锌,王启年说宁羌那边都有,冶炼方法和《天工开物》上面记录的差不多。

    王启年还知道《天工开物》?!这让穿越三人组很是惊叹。

    《天工开物》和它的作者宋应星在后世名气太大,但三人其实并没有看过原作,只知道是一本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百科全书,回头一定要买来拜读一下。

    蓝采和当即表示,邀请王启年担任华阳金属冶炼总厂的厂长,年薪一千两银子,赚钱以后还有分红。

    王启年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不过看这三个人的做派,也完全不像普通商人。他们嘴里说的很多话,还有不时冒出来的很多名词,他都不大明白,只是感觉很有学问的样子。再说自己只是拿薪水和分红,并不参与投资,风险很有限,所以没有多少犹豫,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