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三十五集 采购清单

第三十五集 采购清单

    既然成了合伙人,大家说话就更加亲热。

    叫了关盛言关盛闻兄弟过来,几个人围坐一桌,开始商量各项准备工作。

    余杭拿出拟定好的采购清单,交给几个人看。

    单子上林林总总,罗列了各种物资和事项,包括数量,品质以及其它要求,写满了几页纸。

    第一类是大宗物资。主要是铁矿石,煤炭,粗盐,纯碱,硝石,硫磺,石墨,铅,水银,等等这些工业原材料。

    第二类是能工巧匠。包括砌炉子的,炼铁的,打铁的,盖房子的,打家具的,修桥铺路的,特别强调要找几个南方来的做琉璃,水晶,玉器,铜器,金银器之类细致活的工匠。

    第三类是种子。三人准备买一些油菜籽,青稞以及豆类种子,加上从府衙弄到的红薯和玉米种子,当然还有各种蔬菜种子,回去做发展农业的试验。另外,蓝采和带来的烟就要抽完了,他还要在汉中买一些比较好的烟丝带回去。

    第四类是工具。主要是前期工作需要的铁锹,镐头,刀剪,锯子,尺子,绳索,车辆等等,还要采购一些可以做工作服的厚实棉布。

    第五类是特殊人才。主要是找一些男孩女孩,回去做学生。还要请几位大夫回去,最起码要有一位擅长跌打损伤的大夫,一位擅长号脉看内科的大夫。

    王启年埋头把清单来回看了两遍,指着大宗原料一项,道:“这些基本都能买到,不过市场上水银和碱的数量不大,需要慢慢收购。另外,咱们要这么多硝石和硫磺做什么?是不是要制作火药?”

    何晓霞道:“火药可以造一些,不过主要是生产三酸两碱要用。硫磺前期买一点,后面慢慢就能不需要了,所以主要还是要采购大量硝石。”

    王启年问:“啥是三酸两碱?”

    何晓霞笑道:“一时半会儿跟你说不清楚,回头再慢慢解释。”

    王启年又道:“硫磺和硝石的买卖官府有管制,大批量购买不容易,特别是硝石。其实这东西在四川和宁羌那边都有矿,不算稀罕。过两天咱们到了那边再想办法。”

    关盛闻道:“这些工匠在汉中城大半也都能找到,王老弟那里就有很多。这些干细致活的,如果一时找不全,那我就派人到襄阳那边去找。”

    王启年点头道:“我那边基本可以找全,还有这些工具,我作坊里打制的都有。”

    对于种子一项,旁边的关盛言仔细看了几遍,才问:“这些种子没有数量,按照多少买呢?”

    蓝采和道:“粮食每样种一百亩,蔬菜嘛,一共种一百亩。”

    何晓霞扑哧一笑,打了蓝采和胳膊一下,说:“你知道一百亩菜地有多大吗?就种一百亩。我觉得两亩菜地的产量就不少。”

    余杭插嘴道:“看你扣扣索索的。蔬菜嘛,多多益善,又不是光咱们这几个人吃。我估摸着,正常运转以后,咱们的工人得有一两千人,弄不好三四千都有可能。你算算一顿他们要吃多少菜?”

    何晓霞吧唧一下嘴,点头道:“也是啊,要是几千张嘴一起吃的话,咱们还真得多种一点菜。并且都是重体力劳动,光吃菜还不行,每天还要吃肉。”

    蓝采和笑道:“这些都是二妹两口子的事。让他们把养鸡,养猪,养羊都搞起来。”

    余杭插嘴道:“还要挖两个池塘,鱼也要养起来。”

    王启年听得发愣,很是诧异:“咱们这还是冶铁吗?”

    余杭笑道:“不要怀疑,大炼钢铁绝对是核心工作,只不过咱们的作坊比较大而已。”

    王启年问:“有多大?“

    余杭道:“反正很大,有史以来最大。“

    王启年又问:“年出铁几百万斤?“

    余杭笑道:“哈哈那也太小了,最少也得几千万斤吧?上亿斤是目标。“

    王启年不信,说:“这不可能吧?咱整个大明朝一年出铁也不过几千万斤。“

    余杭笑道:“不信你看着啊,明年咱们就能生产几千万斤,铁不算,得是钢才行。“

    关盛言看他俩说完了,皱着眉头道:“这许多重要事情都要交到二妹手上,我怕她那种急脾气,干不了细致的活。”

    蓝采和笑道:“大哥不用担心,不是说她家男人是慢性子吗?反正交给他们两口子,有事大家商量着来,问题不大。”

    老二关盛闻问蓝采和:“三弟,我看你还想买一点烟草,你是要烟丝还是那种大卷的烤烟叶?”

    何晓霞反对道:“买啥烟叶啊,每天拿一根烟袋锅子,看着多傻呀。再说了,吸烟有害健康呢。”

    蓝采和笑道:“咱就剩这么点兴趣爱好,你就别管了。”

    余杭凑趣道:’长烟袋确实没啥风度,我倒是觉得嘴上叼个烟斗挺有派的。我准备以后弄个烟斗叼着。“

    何晓霞无奈道:“好好好,抽吧抽吧,不管你们。“又问关盛闻道:”二哥,你说哪种好?据说烟丝越好,毒性越小。“

    关盛闻吃惊道:“烟草有毒?这我还不太懂呢。反正我说的就是最好最贵的,据说都是佛朗机人从欧罗巴贩运过来的。“

    蓝采和笑道:“没毒没毒,别听她的,她不懂,抽烟不就是图那点尼古丁嘛。那就把烟丝和大卷烤烟叶都来点,回头我也研究一下怎么做成烟卷。“

    这事说完了,关盛闻又问:“那你们要什么样的学生呢?“

    何晓霞道:“就找那种十二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孩子,太小了还得伺候他们,太大了不听话,不好带。总共要十来个,男女不限。“

    余杭补充道:“都要识字的,文盲不要。还有,女孩的话,不能缠脚啊,小脚的不要。“

    关盛闻道:“老五你这么说可就不好办了。一般读过书的女孩,多半都裹小脚,那些一双大脚的,多半不识字。“

    余杭道:“那我不管,反正不要小脚。“

    关盛闻点头道:“好好好,我让人到人市看看,应该能买到几个合适的。“

    正事说得差不多了,众人喝茶闲聊,抽烟上厕所。

    余杭尾随关盛闻到了厕所,一边尿尿一边给关盛闻交代道:“二哥,女学生的事,你一定要办好啊。买几个白净漂亮一点的,歪瓜裂枣可不行。“

    关盛闻心有灵犀地点着头:“老五放心,哥哥心里有数,包你满意。“还暧昧地冲余杭眨了一下眼睛,一副我懂得的样子。

    两人撒完尿,系好裤子,相携回到座位,继续喝茶,很默契地都不提刚刚达成的厕所协议。

    闲聊中,王启年突然一拍脑门道:“我想起一个事。蓝兄弟,那种猛火油,你们知道吧?咱们华阳那边能不能用到猛火油?“

    猛火油就是石油,古人用来制作守城用的燃烧弹,这个三人都知道。蓝采和问:“王兄,你手里怎么会有猛火油?有多少?“

    王启年道:“不是我的货物,是前两年的事。一个四川的客商,冒冒失失带了两百桶猛火油过来,想在汉中贩卖,结果一直卖不出去,就砸在手里了。后来辗转找到我,想让我帮忙卖给宁羌卫。再后来的事,你们不是都知道了嘛,宁羌卫的指挥使啊还有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什么的,上上下下都让闯贼杀了个干净,那二百桶猛火油就还在我仓库里扔着。“

    余杭道:“要啊,干嘛不要?他一桶一百斤还是二百斤?”

    王启年道:“一桶应该是一百斤。他原本想要二两银子一桶,后来卖不出去,降价到一两银子一桶,还是卖不出去。”

    余杭哈哈大笑道:“哈哈从四川翻山越岭运石油到汉中卖,这家伙还真是想得出。有机会见到这个人,我要亲口问问,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又说:“要是一百斤一桶的话,总共也才十吨货,不多不多,咱们都要了。拉回华阳去,何姐你给蒸一蒸,弄点汽油出来。“

    何晓霞白他一眼道:“你现在要汽油有啥用?我看三五年内你都鼓捣不出汽车来。“

    余杭皱着眉头作思考状:“嗯,你说得没错,三五年时间,我还真没把握搞出汽车来。不过嘛,咱们群策群力一下,帮汽油想一个其他用处。不能浪费了这些猛火油啊,人家可是千辛万苦,从蜀道运过来的。“

    蓝采和点头道:“是啊,汽油可是好东西。你们说,一上来咱就做煤油打火机靠不靠谱?“

    余杭一拍大腿,道:“靠谱啊,太靠谱了。打火机行销天下,钱景大大的好。“

    蓝采和问道:“仙姑,煤油能不能蒸出来?“

    何晓霞笑道:“那有啥蒸不出来的,馏分这东西,还不是随便切,再说啦,蒸不好还可以调嘛。“

    蓝采和又问:“煤油灯呢?“

    余杭道:“我觉得煤油灯不好,虽然量大,但卖不上高价,还得长期供应煤油,咱也没有那么大的产量啊。最好卖马灯,咱做成铜的,罩上玻璃罩子,一看就高端大气上档次,比灯笼有派头多了,咱一个就卖他十两银子。“

    蓝采和赞道:“马灯不错,是个好产品。“

    说完,随手在白纸上画了两个马灯的模样,一种挂在墙上,另一种可以拿着走夜路。

    大家看了,都说不错,提不出反对意见。

    何晓霞道:“其实煤油灯也可以做,回头咱们煤焦油多了,可以蒸一蒸看,油品数量问题不大,质量嘛,总比蜡烛要强吧。“

    蓝采和道;”产量没问题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了。其实煤油灯的最大优势,应该是它的火焰大小可调。平时火苗小一点,读书写字的时候,或者外出需要照亮的时候,就把火苗调大一点,还是比较实用的。“

    余杭总结道:“好啊,又确定一个项目。卫生纸是咱们的一号工程,那这个就算是咱们的二号工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