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四十三集 大生意

第四十三集 大生意

    谢若林急着找王启年,就是为了这批物资的事。

    他原本是想着自己卖的。他们谢家本就是商人出身,对这些并不陌生,但很快就发现难度太大。

    这些东西种类繁杂,需要联系的买家太多,来回看货,讨价还价,很是麻烦。

    他毕竟是本地驻军千户,首尾不干净的话,难免被有心人惦记上,保不齐就会招来什么祸事。所以他在勉强处理了一些绸缎,瓷器,食盐和茶叶,得了两千多两银子以后,就不敢再继续了。

    工匠也是个麻烦。

    这些人在给他重修了千户所之后,就无事可干了。谢若林又不甘心白养着他们,更不甘心白白放了他们,他就按照每个人十两银子的价码,派手下出去,四处通知这些工匠的家人过来赎人。

    结果半年过去,只有距离比较近的百来个人被赎走了。这些人家里太穷,谢若林刚开始还能坚持每人十两的赎金标准,到了后来,基本就是三两五两,给钱就行,结果到最后一共才收到四五百两银子。剩下的那些都是更远地方来的,他也就没有心情再去逐一通知了。

    现在谢若林的想法是,最好把这些物资,打包卖给王启年,能卖八千两最好,五千两也勉强可以接受,自己图个方便稳妥。

    谢若林把铜钱坝大捷和缴获的物资情况,向王启年和蓝采和详细讲述了一遍,道:“王兄啊,这些物资都是紧俏货色,市价总要两三万两银子。既然要发卖,我就想起你来了。毕竟咱们兄弟之间,相互知根知底,有话也好说。这种好处,咱不能让外人占去了。王兄,这批物资我打捆一万两银子给你,你拿去也可以赚上一笔。不知王兄意下如何?”

    王启年很干脆地摇头道:“没兴趣。你那几十上百种货物,一般人哪里弄得清楚?隔行如隔山,我就是个炼铁的,不熟不做嘛。再说啦,我又没有银子。”

    谢若林心里有些着急,脸上却不露声色:“倒手就有上万两银子的赚头,这样的好事你去哪里找?”

    王启年不屑道:“我又不是瓜娃子,你骗谁啊?即便是市价两万两银子的货物,商家的进货价恐怕也只有一万两,我到哪里去再赚一万两?你们宁羌卫的人,为啥老是盯着我一个人坑?是不是因为我这个人太老实?”

    谢若林笑道:“王兄说的哪里话,咱们这些年的交情,你还不知道兄弟我是什么样人?当这个千户以前,我就是个种田的农民,心眼都是直的,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和我打过交道的人,谁不说我实在?这样吧,我再给王兄让两千两,咱们一口价,八千两,满意了吧?”

    王启年还是摇头:“不要不要,你还是找别人吧。唉呀,老谢,你咋还不上酒菜呢?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我们可是听王老四说,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宴席,才匆忙赶过来的。”

    谢若林站起身来:“吃酒有什么打紧?咱们先办正事。”说完拽住两人胳膊,往外就走,嘴里说道:“走吧走吧,我带你们先去看看货。等到正事办好,我再陪两位一醉方休。”

    傍晚。

    铁矿场的一栋宿舍里,王启年与穿越三人组正在开会。

    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摆着一张方桌,四个木椅子,四个人围着坐了,喝着茶嗑瓜子。

    对于谢若林的提议,一开始王启年和蓝采和都是不感兴趣的。他们的目的是大炼钢铁,犯不着掺和到这种买进卖出的事情里。

    但是到了铸钱局大院,亲眼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物资以后,他们动摇了。

    现场的物资种类和数量之多,远超他们的想象,还有被囚的五百多各式工匠,也令他们颇为心动。

    犹豫之下,他们又派人把余杭和何晓霞也叫了过去,四个人在现场待了大半天,才算是把基本情况弄了个七七八八。

    会议由蓝采和主持。

    他喝了口茶,慢条斯理道:“事情嘛就是这么个事情,大家也都看到了。有啥想法,都说说。”

    余杭抢先道:“我怀疑这是一个阴谋,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会一直在这儿等着咱们?姓谢的该不是挖了个大坑让咱们跳吧?”

    何晓霞十分不屑:“切,你有啥呀?老害怕别人给你挖坑。”

    余杭有点不服气:“咱也不能妄自菲薄嘛。提高警惕总没坏处,阶级敌人那可是无处不在滴。”

    蓝采和边吃瓜子边说:“老王,我看你已经心动了,你觉得利润怎么样?”

    王启年在纸上把物资分成两组,一组是要拉回华阳的工业原材料,另一组是准备运到汉中城,交给关盛闻他们慢慢发卖处理的东西。

    他指着单子道:“丝绸,茶叶,瓷器,名贵药材,香料调料这些东西,价值很高,如果咱们不贱卖,正常价钱慢慢发卖的话,收回来上万两银子应该不成问题。”

    他又指着另一组:“硫磺硝石,食盐纯碱,铁器铜器,这些都是咱们原本就要采购的,还有布匹粮食,牛皮羊皮,木料这些东西,也是陆续要买的,这些总共也能值七八千两银子。”

    说完他推开清单,双手抱在脑后,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笑道:“如果单单是这些物资,其实也是可做可不做,两可之间的事。那五百多工匠虽然也是难得,但咱们在沔县宁羌略阳这一带也能招募得到。其实我最为看重的,是后面堆场上那两堆矿石。”

    王启年说的,是他们在铸钱局四处查看时,发现堆料场上还堆着两大堆矿石,都有小山那么高,由于好多年没人动过,已经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灰尘,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王启年爬上去看,发现大的一堆是铜矿石,小一点的是金银矿,都已经是拣选过,并且破碎好了的精细原料。也不知道当初铸钱局为什么会积存这么多,看样子足够他们用上两三年的。

    余杭问:“那些矿石品味怎么样?”

    王启年笑道:“当然好了,那是最好的矿石,都是铸钱局在附近各处精选的。一万斤这样的矿石,能炼一千斤铜,一二百两银子,一二十两金子。”

    余杭吃惊道:“这么厉害?那这两座小山,岂不是价值连城?”

    按照余杭的记忆,后世的金矿银矿,往往一吨矿石,也才只能炼出来几克金银,几十克就是很富的富矿了,没想到来了大明才知道,后世发现的那些富矿也许是前人已经炼过两遍的炉渣了。

    王启年点头道:“嗯,不错,按照我的估算,这两堆已经打好了的矿石,价值最少五万到八万两银子,兴许还更多。”

    穿越三人组很是吃惊,也兴奋起来。

    余杭一拍桌子,率先表态:“那还犹豫啥?直接干就是了。”

    蓝采和忙拍拍他的胳膊,道:“哎哎哎,别激动嘛。虽然是件大好事,可这是人家铸钱局的矿石,要是弄不好,给咱定一个盗卖国有资产的罪名,那可是妥妥的杀头大罪啊。”

    何晓霞有点被吓住了,讷讷地说:“要不还是算了吧,咱们现在有吃有喝的,犯不着担那么大的风险,不值当。”

    余杭倒是无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夜草不肥嘛。关键是要弄清楚,路上是不是真有人查。”

    王启年笑道:“也不用太过担心,此事其实风险不大。咱们本来就要采购铁矿石,这些东西混在一起运走,没有人会注意,他们都不懂矿石,你看谢若林就不懂,他还以为这就是普通的铜矿石呢。再说,路上的事,都交给谢若林去办就行了,这本来就是他的事。”

    大家一想也对,路上如果没人管,那就问题不大。

    何晓霞也是希望把这些物资拿到手的,因为今天过去看时,她不但又发现了一批猛火油,加上之前王启年仓库里的二百桶,总共就有二三十吨的数量了,以后开始加工时也好办些,而且她还在一间仓库里,发现了一屋子的毛毡毛毯和毛线。

    当时就把她高兴坏了。她一直以为古代是没有毛线的,实在是没想到,原来大明朝就有了。

    打听了才知道,这些可能是流贼抢劫了某个羌族市镇得来的,羌族自古就有使用羊毛纺线,制作衣服和毡毯的传统。

    何晓霞是上大学时学会的织毛衣。同宿舍半数的姐妹都有男朋友,经常聚在一起,给自己的男朋友织毛衣或者是围巾手套什么的,何晓霞也跟着学会了。

    因为她没有男朋友,所以只能织好了再拆掉,换个花样重新织。四年大学读下来,要数她打毛衣的水平最高。

    现在她已经计划好了,等拿到毛线,就把这门手艺再捡起来,给蓝采和先织一件毛衣,等到秋天天气凉了,就送给他穿。

    蓝采和点头道:“风险不大的话,那我也同意。只是资金上可能会有一点麻烦。你们算算,要给谢若林八千两,咱还要买一些其它原材料和设备啥的,还有运费,恐怕没有两万两银子也差不多吧?“

    余杭两个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双手捧着自己的胖脸:“蓝哥,这还没算五百工匠的开销呢。如果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的工钱,一个月就要一千两,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多两银子,这还不算他们的吃饭穿衣呢。据说这帮家伙能吃得很,一顿饭能吃两斤大米。”

    何晓霞笑道:“太夸张了你。两斤大米能做一盆米饭,谁能吃完?”

    王启年道:“别看这些工匠瘦小,真的很能吃。大米饭管饱的话,他们一个人一个月就能吃掉你一石大米。”

    何晓霞倒吸一口凉气:“唉呀妈呀,都这么能吃的话,这五百个人咱们还真养不起呢。”

    王启年笑道:“哈哈三位东家倒也不用过于担心,这事就交给我去办,保管妥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