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四十九集 誊抄教材

第四十九集 誊抄教材

    “咋的啦这是?”蓝采和两手交叉,放在脑后枕着,也没起身。

    何晓霞从兜里摸出一张纸,扔到蓝采和胸前,气冲冲道:“你看看!我觉得余杭这小子太不像话了。”

    蓝采和不明所以,伸手拿过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月例银清单”几个字,后面整整齐齐罗列着八个学生的名字,还写着“管家稻香”以及“小喜鹊”,每个名字后面都注明“月例银二两”,小喜鹊后面写的是一两,最后总计十九两银子。

    蓝采和看完,笑道:“挺好啊,这是咱们第一份内部文件嘛,值得鼓励。你咋看起来不太满意的样子?”

    何晓霞怒道:“好个屁呀。余杭就喜欢瞎胡闹,你也不管管他。这是稻香拿给我看的,说是余老爷的意思。你说气人不气人?余杭和咱们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给人家瞎许愿。”

    蓝采和问:“那你到底是为啥不高兴?是生气余杭先斩后奏,还是肉疼这些零花钱?”

    何晓霞拖过一张高背椅子坐下,小声道:“都有。我觉得这么大的事,余杭应该先和咱俩商量一下再决定。另外,这些学生都吃住在这里,平常也不用花钱,每个月肯定用不了二两银子,我看一两也就够了。”

    蓝采和看她气呼呼说话的样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何晓霞伸手在他胸口上拍了一巴掌,气恼道:“你小点声,别人在院子里都能听到。你笑啥笑?”

    蓝采和被她拍得呛了口气,不停地咳嗽,只好俯过身趴着。

    何晓霞凑近了,在他背上轻抚几下,说:“活该!让你发神经。”

    蓝采和缓过劲来,还在呼哧呼哧地笑:“唉呀唉呀,差点呛死我。你这人啊,真是太好笑了。你何仙姑现在是何等身份?以前咱只是老王手下的打工崽,可现在你是科技道开宗立派的祖师爷,是改造大明朝,建立工业社会的总设计师,你说你,何等崇高的身份,咋能为了这么几两银子,急赤白脸呢?”

    何晓霞又在他背上重重一拍,恼道:“会不会说话啊你,谁急赤白脸了?那你说,这事就这样,咱就不管了?“

    蓝采和盘腿坐在床上,指了指椅子,让何晓霞也坐下,说:“不是不管了,咱也要发表意见。“

    何晓霞问:“那说啥?’

    蓝采和道:“咱不但要支持这个方案,还要再加码。”

    何晓霞眼睛瞪起,低声怒吼:“你是不是犯病了?怎么把脑子都烧坏了。”

    蓝采和笑道:“你不要激动嘛,听我给你解释。你说咱们来到这个大明朝,举目无亲,如今和咱们关系最密切的,还不就是这个院子里面住的这些人嘛。要是不能彻底笼络住身边这些人,那咱们的处境该有多危险?不说砒霜吧,就是给咱饭碗里加几颗巴豆,也够拉几天的了。“

    何晓霞道:“你说这么恶心干嘛?不过也算是有一丁点道理。那咋办,给他们一人再加一两银子?“

    蓝采和道:“那倒不用。只是在单子上还要再加上大狗二狗,还有关家厨师王老二的两个徒弟,这两天他们就过来给咱们做饭。哦,对了,还有二凤,她可是老关的心肝宝贝。“

    何晓霞起身找了根笔,依言在单子上加上了这五个人,又问:“还有吗?“

    蓝采和笑道:“再有嘛,就是这个稻香既然是余杭封的管家,那就也要照顾一下。她拿来的单子,咱们要是不同意,那她回去阴阳怪气一下,余杭那小子还不恼羞成怒?所以嘛,咱干脆给她也再加一两银子,这样的话,余杭在她跟前也有面子。“

    何晓霞撇嘴道:“好吧好吧,就按你说的办。唉,没想到你这人这么阴险,整天脑子里都在算计别人。“

    蓝采和大笑:“这还用算计?这不是明摆着呢吗,稻香就是余杭的女人。“

    何晓霞马上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这事你可不要乱说啊,人家古代人最注重名节啦。“

    蓝采和笑道:“你敢不敢和我打赌?我看了了,他俩迟早睡到一块儿。像余杭这种思想单纯的小男孩,根本抵抗不住少妇的诱惑。“

    何晓霞啐道:“啊呸,越说越不上道了。唉呀你也别睡了,赶紧起来,咱们去那边看看他们抄书。“

    这所宅子,原本是华阳县巡检司衙门的后院,旁边还有一个小花园,穿过花园,就连着巡检司的操场。

    关盛言安排本地工匠,在上个月就对这些地方的破败建筑进行了修缮。后来还整治了水井,新建了厕所和浴室,在围墙上开了小门。

    这次回来以后,女学生被安顿在小花园里面的一排小平房里,男学生则住到操场上的军营宿舍。

    操场上还有一排仓库,房屋比较高大,其中一间,已经被布置成了教室的模样。

    教室里的几个人都在埋头抄书。

    他们都是主动要求参与誊抄教材的,因为做这件事有一个很大的福利,就是教材印出来以后,会在封面上留下誊抄人的名字。

    这么露脸的事,自然争夺激烈,最后是关盛若负责抄语文,方鸿渐抄算数,白素素白亮亮姐弟俩抄物理和化学。

    不过这项工作很有些难度,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还得加班加点,全神贯注才行。

    原稿里都是一些缺笔少画的简体字,誊抄人需要先把它们翻译成繁体字,再用蘸水笔,写成这个时代的标准字体,也就是“台阁体”。

    还必须使用标点符号,从左向右写。

    这些要求,对于习惯于使用毛笔,写字从右向左,从上到下的他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白家姐弟俩最是卖力。

    他们原本在汉中走投无路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为了保全弟弟的性命,白素素并不惧怕即将到来的各种羞辱。没想到不幸成为家奴以后,反倒过上了衣食无忧的舒心日子。

    姐弟俩对此十分迷惑,多次猜测三位老师的身份以及收买他们这些家奴的目的,但是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同来的杨锐是正牌的秀才出身,竟也放弃科举正途,一同上山拜在科技道门下,也让姐弟俩满心的好奇。

    如今有机会参与誊抄科技道的教材,姐弟俩自然要好好表现。

    看到老师来了,教室里的几个人马上站起来,躬身肃立,以示尊敬。

    何晓霞和蓝采和一进屋,关盛若就哭丧着脸跑过来,拉着他们去看刚刚油印出来的样稿。

    小姑娘带着哭腔:“你们看呐,好不容易写好的一页,印出来都是花的。“

    一张桌子上,摆着印出来的几张纸。效果很一般,页面上有的字没印出来,有的字又出墨太多,成了一个黑疙瘩。

    蓝采和安慰道:“你不用太着急,这事得慢慢来。”又招呼其他几个学生都过来,说说各自的想法。

    白素素快人快语道:“蓝老师,这些铁笔笔尖都不一样,有的稍粗,有的就细很多,写出来的字难免大小不一。“

    蓝采和点头道:“嗯,这是个大麻烦,必须标准化一下才行。你们挑选一根粗细合适的,等下我让余杭来处理,他是钳工,应该有办法。“

    关盛若指着样稿,仍然很着急:“你们看这几个字,明明笔画粗细差不多,印出来以后,有的就好,有的就洇了一大片。“

    蓝采和趴近仔细看了,不停地咂嘴,问何晓霞:“啧啧,唉呀,这是油墨的问题吧?“

    何晓霞道:“可能也有纸的问题。这样吧,我一会儿把这个油墨想办法再调一下,应该会好一些。你们再印的时候,纸也检查一下,把不匀实的纸挑出来不要。另外,印要印在纸的光面上,背面太毛躁,容易洇。“

    这些纸是前几天回程途中,经过龙亭时,从黄家纸坊带回来的。

    黄老实一家按照新教给他们的办法造纸,试验还没有做完,已经造出来的几种纸,虽然比他们之前的产品有进步,但距离后世的质量要求还差很远。

    穿越三人组挑了一种以竹子为原料的书写纸和一种以木头为原料的卫生纸,带回来试用。

    蓝采和又问:“好了,这些问题应该都能解决。别的还有什么?“

    方鸿渐道:“同样是“台阁体”,我们几个人写的笔迹其实也相差不少,是不是确定一个规范?“

    蓝采和在他肩膀上轻拍一下,表扬道:“嗯,说的没错!那就你来负责这个事吧。尽量统一每个人的书法,不行的话,那就在蜡纸上打格子,确保几本书的字体大小和风格都差不多。你看怎么样?“

    方鸿渐点头应诺。

    油印机其实很简单,就是用铁笔把需要印刷的内容刻写在蜡纸上,然后把刻写好的蜡纸覆在白纸上,用蘸了墨的滚子在蜡纸上来回滚动,油墨就会透过蜡纸,把上面刻写的内容印在白纸上。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很原始,效率很低,但其实在后世,直到电脑排版打印技术普及之前,各个学校还普遍使用这种办法,给学生油印辅导材料和考试卷子,以及广受欢迎的校刊校报。

    何晓霞和蓝采和过来,主要是要校对每个人已经誊抄好的内容。

    除了简体字繁体字的问题,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汉语拼音,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各种符号,在座的大明读书人完全是一窍不通,都必须手把手,一个一个地教他们怎么读,怎么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