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1638 » 第五十五集同学们

第五十五集同学们

    教学就这样开始了。虽然工地上很忙,但是穿越三人组每天都会保证抽出一个人,为学生们上半天课。

    课程的进度非常快,两个月以后,语文和算数就换成了第二册课本,物理和化学两门课也开始了。

    杨锐始终是学习最好的学生。他到华阳以后,没有住到穿越三人组的小院里,也谢绝了方鸿渐想邀请他住到方家宅子的好意,而是一直住在男生宿舍里。

    杨锐到华阳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来打前站的,如果科技道的学问确实高深并且实用的话,他的大哥和父亲,也都会加入进来,为杨家的未来找一条出路。

    所以自从住进男生宿舍,杨锐就一直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每天除了跟着余杭到工地干活,亲自参与大炼钢铁的技术工作,其他时间都在上课和看书。

    杨锐对于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其实是颇为享受的。他从小就和大哥杨慎一起读书,早就习惯了简单和清苦,华阳这边虽然更加简陋一些,但基本的生活条件还是具备的。

    科技道的学问,刚开始还觉得晦涩,似乎是旁门左道,不过渐渐入门以后,才知道这些学问的体系完整,脉络清晰,无穷无尽而又彼此关联。

    语文课最简单,除了拼音字母,其他内容杨锐本不必学,但是蓝采和却会经常在语文课上,借题发挥,讲一些其它方面的学问,比如哲学,以及各种思维方式,逻辑与辩证法,还有诸如天文历史地理生物医学等等,以至于到了后来,杨锐反而更期待蓝采和的语文课了。

    穿越三人组随和的交流方式,给了杨锐很大的帮助。他的任何疑问,都会得到很明确的答案和解释,这让他的学业一日千里。到了三个月以后,他就可以在各种生产装置中间熟练穿梭,并向余杭提出非常专业的问题了。

    白素素白亮亮姐弟俩的成绩也很好。他们有家学渊源,人又聪明,学习起来比较轻松。难得的是,他们俩对于物理和化学,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自从跟着何晓霞做助理以后,进步神速,很快就上手了配制火药之类的简单工作,即便是石油和煤焦油的蒸馏工艺,也掌握得很快。

    据他们讲,对于石油,也就是当时说的猛火油,他们并不陌生。这东西四川多地都有出产,当地百姓拿来点灯。当时他们去锦衣卫和蜀王府的农庄放火,就是提着装有猛火油的小桶,做引燃用的。

    苏瑶的学习很一般。

    自从到了华阳,她的状态一直不太好,准确地说,她的内心有些失落。

    她以前在同知大人府上,虽是妾室,但毕竟也算半个主人,到了华阳这里,就完全和桃花杏花这些下人平起平坐了,稻香一个管家,也在她的面前指手画脚,这让她很是不爽。

    苏瑶原本擅长琴棋书画,歌舞戏曲,诗词功底也不错,她自认才艺出众,很有些心理优势。但是自从学习科技道之后,这些莫名其妙的学问,什么数学物理化学,让她从前的优势变得毫无价值。

    她不明白,对于一个女人,这些东西学来能有什么用?反正她是提不起多大兴趣。

    还有一桩烦心事。

    以前在苏州,后来在同知大人府上,她的一双小脚,都为她挣了不少面子。

    可是到了华阳这处穷乡僻壤,周围女人全是大脚,自己成了最特殊的一个。

    最近蓝采和老师在课堂上又多次提到什么男女平等,反对女人裹小脚,说裹小脚不好,会损害女人的身体健康。

    每当这个时候,苏瑶就会感觉周围的目光,都在有意无意地瞄着她,让她浑身不自在,只能把两只脚,偷偷地往裙子下面再收一收。

    她在心里骂过蓝采和无数遍,心想你一个大男人,整天把女人的小脚,女人的内衣什么的挂在嘴上,是不是有病啊你!

    青团就不同了,她完全没有她家小姐那么多烦恼,而是很快适应了华阳的生活,并且非常喜欢。

    最令她感到满意的,就是在这里,没有人责罚她。她们明明是被买来做下人的,但是到了华阳以后,她发现,每天的任务,除了上课,就是吃三顿饭,没人交代她还要干什么活,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人管她。

    在度过最初几天的惶惶不安之后,她大着胆子做了几次试验,比如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随便跑到街上去玩,有一次她还大着胆子,故意晚了一小会儿才去上课。

    结果呢,她就发现,不但没人打她骂她,就连最基本的训斥都没有,这让她很是不知所措。

    这也不是一个小丫鬟该过的日子啊,她想。

    不过,小丫鬟的稳重也没有坚持几天,很快她就膨胀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大了,有事没事也敢往老师的跟前凑了,还跟着余杭学了几段越剧,经常一个人哼哼唧唧地唱。

    心情好了,难免能吃能睡,两三个月下来,小丫鬟的身高长了一寸,体重起码也多了十几斤,小丫鬟迅速变成了青春靓丽的江南美人。

    青团的功课也不太好,但是勉强跟得上,似乎比她家小姐还要稍微强那么一点点。

    桃花杏花也是类似的水平。她俩都是佣人出身,识字而已,虽然学习比较努力,但基础太差,每次测验都会担心不及格。

    不过老师的脾气都不错,不会的东西,随时都可以拿去问,从没有被骂过。

    桃花甚至有几次故意在晚饭后,拿着课本去找余杭或者蓝采和,测试他们对于自己的态度。不过稻香看得挺紧的,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太好的机会。

    桃花和杏花在工作服打样一事上,颇为卖力,立下了一点小小的功劳,接下来的工作服和内衣制作,就顺理成章地交给了她们。

    蓝采和原本是想直接弄一个被服厂的,但是农忙时节,很难把一群家庭妇女集中起来干活,所以暂时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教室旁边的一间屋子,做了服装厂,由桃花杏花负责裁剪工作服和内衣的布料,然后分发给愿意干针线活的乡民,做好以后再拿成衣回来,领取加工费。

    消息传出以后,报名很踊跃,很快就有几十个农妇过来领取了衣料。按照她们的算法,每月的收入,起码也有一两银子,手脚利索的,二两银子也不是不可能。

    关家的十来个学生,普遍来说,男的都没有女的学习好。特别是关盛若和关二妹,基础虽然不咋样,但学习比较认真,再加上身份特殊,随时随地,都可以闯进穿越三人组的房间里去问问题,即使余杭蓝采和都睡下了,只穿一条裤衩,她们也敢进去把他们拽起来,所以,这几个女生的学习成绩都能达到中等的水平,超过她们的父兄一大截。

    方鸿渐的学习不用说,自然是不错的。他原本只是对科技道有兴趣,所以想跟着学一学。但后来看到大名鼎鼎的杨进士公子都来拜师了,非常吃惊,于是,赶忙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踏踏实实起来。

    不过即便是很努力了,成绩也还是赶不上杨锐。不但是杨锐,即便白素素白亮亮姐弟俩也很有实力,小测验经常超过他。为了面子,方鸿渐的学习更加刻苦起来,后来,干脆也搬到了男生宿舍,和杨锐做了邻居。

    孟三孟四兄弟俩,也是基础不行,学起来非常吃力,好在他俩是蓝采和的助理,蓝采和去哪儿都带着他们,不懂的东西随时问随时讲,哥俩本来也不算太笨,所以凑合着也能有一个中等成绩。

    六月底的时候,张氏也被接到了华阳。

    她是汉中的关盛闻,托人到兴安州的勾栏院,花了二十两银子,才赎出来的。

    娘仨再次见面,少不了一场抱头痛哭。

    张氏没想到,两个傻儿子虽然不听话,但是傻人有傻福,竟然找到了华阳这样的一个好地方。

    安顿下来以后,张氏没事干,稻香就安排她去帮着桃花杏花裁剪衣服。

    张氏见两个儿子在华阳,每天跟着老师上课,学本事,以后定然都是有出息的。

    自己呢,每天吃的也好,住的也好,活计也不累,每个月还能领二两银子的工钱,再加上两个儿子的例钱,算起来这些收入要比之前在西安府卖豆腐脑强多了,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要是以后在这里能再找到一个男人,就好了,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