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剑覆 » 第十六章 骨子里的东西

第十六章 骨子里的东西

    课后,学塾里。

    没有叮铃铃的铃声响起,只有老人一句言简意赅的“下课。”

    “先生,先生。”

    望着成群结队兴高采烈离开这里的蒙童,程念起身,叫住了收拾书本准备离开的老人。

    “有事?”

    老人回过头,问道。

    “有。”

    程念打量了外面一圈,只觉得天光尚早,估摸从上学到放学,也才不到两个时辰,他有些疑惑。

    “这就放学啦?”

    “不然?”老人一摊双手,反问着,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

    “会不会太简单了点?”程念试探性开口,继续解释道,“总不能一直教这些个吧,怪不得先生教书这么多年,门下连个考取童生功名的人都没有。”

    老人面对男孩的挑刺,不以为然,只是开口问道,“你想要博取功名?”

    按照老人的本意,他并不是不愿意教这些孩子们更多,只是教着教着,总会有人学着学着,就半路没了踪影,再一看,原来是由于随着年龄渐长,因为家境的原因,跑去地里地挥舞起了锄头,年纪轻轻就娶妻生子,过起一代又一代枯燥乏味的生活。

    久而久之,老人便也就对此习以为常,不再刻意去强求。

    “呃……不不不。”程念断然拒绝,赶忙摇头。

    关于功名一事,他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尤其是大计在前,他还要赶着去赚钱,也就没有心思去念些那些之乎者也,更不可能去花时间研读四书五经。

    老人眉头一皱,“那你想做什么?”

    “我想,为这个村子里,做点事情。”

    “哦?做什么事?”

    “让这个村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哦?比如说?”

    “让这个村子里的人,以后一日三餐,不用饿肚子。”

    “哦?怎么做?”

    “我想让孩子们学点以后会用得到的东西。”

    “哦?学什么?”

    “例如……微积……哦不是……”程念止住了过于遥远的话头,开始问道,“不知道先生……有没有听说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这些学科?”

    老人一摇头,“我只知道君子六艺,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这些。你说的那些,能让人,吃饱饭?”

    程念点头,斩钉截铁道,“能,不仅能让人吃饱饭,还能让人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上九天揽月,下九洋捉鳖,驱策雷电,翻云覆雨,日行千里,留声存影,即使相隔万里,也能互相沟通。”

    老人失口直言,问道,“修行?”

    “不是。”程念下意识否认,随后看向了老人,目光中带着怀疑。

    按照常理来说,一般接不去接触那些不同世界的事物,常人一般不会往那个方面想。

    难不成?这位先生还是个修行者?

    感觉比王大锥靠谱啊。

    不管了,先问他一问,“先生懂修行?能做到我上面所说的这些?”

    “大致了解一点,不多,曾在外游历,有见过这类人,但我对这些,不感兴趣。”老人也不掩饰,问道,“怎么,你有兴趣?”

    “不不不,别吧。”程念直接开口拒绝,一想到那个满脑子可能都想占据自己身体,行事可疑的窃贼,怕是一踏入修行就身不由己了,“我说的那些,与修行无关,与普通人有关。”

    老人一愣,正视起了男孩,“你是说?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做到你前面说的那些事?”

    程念点头,“可以。”

    “不信。”老人直接摇头。

    “那先生稍等,我给先生看个小玩意。”

    程念没打算和老人争辩,而是摸起了袖口夹层,那里,有他随身携带的几枚铁针,是村里赵铁匠打造,他去验收成果的时候带走的,为此,作为报答,他给赵铁匠冶炼铁具的风箱画了一份设计图纸,手把手地教给赵铁匠怎么去改造风箱,加大了气流流通速率的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加装了类似电梯配重块的东西,使用起来别的不说,火是真的大,也嘎嘎省力。

    高兴得赵铁匠差点一个激动,把自个的女儿许配给他。

    他觉得此子以后,必成大器!

    程念摸索了一会儿袖口,在夹层里掏了一会儿,摸出几根铁针,随后找来一碗清水,用一张纸折了个小船,将一根铁针随意放在小船上。

    不一会儿,载有铁针的小船悬停在碗中,一动不动。

    老人看了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而,开口发问。

    “什么意思?”

    听着老人的疑问,程念默不作声,只是用手指将船头微微拨转,然后松开。

    没多久,随着铁针自带的力的作用下,小船的方向又掉转回来,指着原来的方向。

    老人还是没明白,狐疑的目光望向男孩。

    程念不再卖关子,开口解释道,“先生没发现么,这只纸船的两头,始终会指向南北啊。”

    老人闻言愣住,陷入了沉默,随后看了一眼外面,借由阳光确定大致的方位之后,再回过头看了一眼小船,发现还真是。

    老人不再说话,也没有露出惊奇,而是陷入了思索。

    他开始思考,这能分南北,定方向的物件会带来的作用。

    “先生,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便处在一种力当中,这种力所涵盖的区域,我将它称之为……磁场……这种力由世界的最南方生发,去往世界的最北端,我们能够借助外物,将他的一部分功能显现出来,这艘载有磁针的小船,便是此理。

    而有些天生对这种力的场所作用敏感的生物,能够感知到这种力的存在,例如利用信鸽来传递消息,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某个器官,对此高度敏感。只不过鸽子不会说话,也就不会告诉人们有这样一种现象。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我们身处这种力所作用的场中,而不自知,大多数人一生碌碌无为,可能到死都不能明白这种……磁场的作用和原理。

    其实它早在冥冥之中,为我们指引好了方向,通过借助外物,可以一探它的表现形式——让这种力场的作用,为人们指引方向,无论黑夜白天,阴雨昼阳,它都比简单的用肉眼,通过日月光线辨别的方向来的更加准确,为迷途的人,指引方向。”

    程念神色平静,指着那只小船,将老人拉回现实,开口问道,“试想一下,这个东西,谁会需要?落在那群需要它的人手里,又会怎么样?”

    老人回过神来,不再继续思考,他知道,他有答案,于是直接开口问道,“谁会需要?”

    “旅人需要,他们会握着一份地图,去到他们想去到的地方,发现一些不曾有人发现的地方。

    商人会需要,他们会拿着地图对照,无需担心阴天有雨多云,更快速地将他们的货物流通到不曾去过的地方。

    军人会需要,他们会借此制作出更准确的地图,以方便它们的斥候,将敌人的方位明晰地标注出来,然后借此制定战术,提高行军打击精确度,连夜奔袭,不出差错。”

    男孩面容平静,像是在述说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所以,这是你一早就打算好的是么。”老人开口问道。

    程念点头,“是的,造一些小东西,让村里的大家有活干,能够赚取的,远比他们在地里刨出的,更多一些。”

    老人笑了,他明白这些东西会带来的影响,但还是本着考教的心态,继续问道,“你说,这东西能赚到的,比他们在地里能够种出的食物更多,那你可曾想过,到时候谁来种地?”

    “让其他人来种,每一种好的新事物的出现,带来的生产力解放,才是质的变化。这里种地的人少了,别的地方种地的人会变得更多。而因为物价会上涨,反而会避免谷贱伤农。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有调节价格的机制,终究会使供需关系达到平衡。”

    “那如果这里出现极端情况,发生灾情,颗粒无收怎么办?百姓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而原本应该耕种的地,是可以救活更多人的。”老人正色,继续开口询问,他虽然不懂男孩所说的市场的准确含义,但也能推测出个大概。

    “先生不要偷换概念。既然是极端情况,那这就需要当地官员出手了。他们应该在物价低的时候入手谷物,确保市场价格,在物价高的时候开仓放出部分粮食,确保出现市场乱象——商人趁机哄抬价格的时候,有所作为。”程念缓缓答道,略一思量,继续开口,“况且,先生怎么就知道,我没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

    先生,怎么就知道我没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老人不可能不明白,如果是真的,那这句话,其所承载的重量,将会无可比拟。

    哪怕农田亩产量提高一成,不,半成!那也能多养活多少人口!救下多少生灵!

    纵然运筹帷幄,一手敲定大素律法的老人,在幕后指点江山,成为真正影子皇帝的大素国师,也没能掩盖住失态的神色,大吼开口,“你从哪里学的这些!!!”

    时至今日,见到男孩的所作所为,他已经不愿意去相信男孩说的是假话。

    此刻,他才明白,皇宫里钦天监里,那一群身为女人的望龙士耗费无数心血,推演出来的那一句谶语。

    是他远离大素京城之前,有位在钦天监任职,身份为大素望龙士一族的女人,给出的一句谶语。

    原话是……

    “见先生此行,大素兴也。”

    里面有一个“行”字……

    此行,可以解作程字……

    程念当然不明白这些,只是随口“哦。”了一声,说出了三个字。

    随即,又继续开口……

    “一位德高望重,兼济天下的老前辈在书里教会我的。”

    “一位真真正正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的老前辈教会我的。”

    程念语气坚定,缓缓扬起头。

    种地?

    怎么可能不种地。

    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刻在骨子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