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寂寞浮生 » 第十六章:陈孝诚入股建粮行,马振隆身死五龙沟

第十六章:陈孝诚入股建粮行,马振隆身死五龙沟

    余德满将余殿兴送到陈孝诚开办的小私塾里,自己转身离去,却正碰见陈孝诚,陈孝诚见到他,只寒暄了两句后,就将他拉到角落里。

    “听说你发了”

    “哪有的事啊叔,就挣几个小钱”

    “还小钱,在奉天开了那么大个饭庄,当叔不知道呢?”

    余德满笑笑

    陈孝诚埋怨着“德满啊,你爹跟吴广海贩马,不带我,说是有风险,留着我给他压称,我也就认了,他赚他的钱,我也不说什么。可你要是也有赚钱的生意,要是再不带上你叔,那可就是你们余家不地道了,你说说,上次你要借车,我二话不说就去给你张罗,结果你赚了大钱,连告诉都不告诉一声,你还拿不拿我当你叔啊?”

    余德满小声道“叔,这个事,不是我不告诉你,是怕牵连了你”

    “什么意思?”

    “前些日子,你没听说过马振隆?”

    “听说过,马贼啊,奉天城都给他攻破了啊,咋了,跟他有关系?”

    余德满点点头,陈孝诚环顾四周,将余德满带到僻静的地方

    “你跟叔说说,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马振隆是流寇,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因此他的人马打一仗就少一点,他需要人手补充,但是又碍于义军的面子,不好抢人,也不好自己出面买人,很苦恼。上次我们贩粮,撞见了他,他看见我的粮车里有不少十四五岁的孩子,就跟我约定,让我跟进战乱区买人,然后提供给他,他给我付钱,就是这样”

    “他能付多少啊”

    “没有准数,但他出手一直很大方,一来他抢官府和贪官,本身就不缺钱。二来,他也想让我一直给他供人,所以给的利大。”

    “哦哦,是这样”陈孝诚点点头,转而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再做这个生意啊”

    “不一定,马振隆跟我说,只要我有他打仗的消息,就组织人手跟进战乱区,他的暗哨和斥候会注意我们的粮队,只要发现我们,就会跟我们联系,自从他在十方寺跟文祥打那一仗之后,我就听说他去了西面,再就没了他的消息,直到昨天,我才听说马振隆好像在热河打了败仗,现在在向东边败退,已经过了宁远了”

    “德满啊,这样,叔也老了,没法亲自到战乱区帮你,但是叔可以给你拿钱啊,办粮食进灾区,处处要钱啊,这样,你算叔入一股,怎么样”

    “叔,不是我不肯带您一起,要是说您要入德盛居的股,我一百个乐意,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个生意,它不是个正经生意,您要是入,将来万一出了事,牵连到您,我怎么对得起您呢”

    “现在的朝廷可不是以前的朝廷了,南方天天打仗,洪秀全的事情还没整利索呢,朝廷哪有闲心管这种事情啊,再说,襄平还有王明章,出不了事的,这真金白银的大生意,你要是真不带上你叔,你那良心可真就都让狗吃了”

    “那,您出多少?”

    “五百两,这是第一次入股,将来干大了,还有的入,怎么样”

    “那要是这样的话,下次给马振隆的人数可能要翻一番了”

    “那是多少”

    “可能要四五百人了”

    “这么多人,都要男孩,这上哪去整啊?”

    “我为了做这个生意,一直慢慢的在攒,我还在周庄子地下挖了一条地道,现在在里面有四十个,曾五那里有几十个,人不够,可以慢慢来”

    “嗯”

    “而且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得先把粮行正式的建起来,有了粮行打掩护,我们做起事来方便的多”

    “那好,咱们尽快在奉天把粮行开起来,奉天城四通八达,人口众多,不管是粮食生意还是人口生意都好做”

    “恐怕是不行了,上次我在奉天城贩粮,用王明章的关系偷运,又不打招呼抢先放粮,犯了大忌,奉天的粮行不可能让我回去了”

    “那你的意思呢”

    “咱们就在襄平干,能吃下襄平附近的市场,也足够了”余德满说道

    “你什么时候去找马振隆做生意,提前告诉我,我可以再给你找几个道上的人,跟着粮队,省的路上出危险”

    “我再等几天,等曾五把他手里的货给我送来,我就该出发了,慢慢往北边走,赶着走呗,争取能跟马振隆的队伍碰上”

    “路上千万得小心啊,走漏了风声也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千万别让货跑了”

    “知道,我这些天一直在研究把粮车改装一下,四面竖上挡板,上面也都盖上,弄成个大大的王八壳子,人装在里面,看不见摸不着,鬼也出不来,等粮行办起来了,我就去找王明章,让他给粮行开个条子,省的路上遇见各府的兵丁还要被盘查”

    “好,这样最好,大不了今年南湾的地里,在给王明章让个一分的利”

    “行,有这一分利,他八成能同意,最好能给我开一张供应军需粮草的条子,那样的话,我能堂堂正正的穿街过市,不用绕路,还能节约点时间”

    “对”

    等曾五将自己手里的一百个男孩送来的时候,余德满又凑了几十个,三百多个十五六岁的男孩被装上带有襄平通济粮行字样的大车,西去的路上余德满向着送别的妻子挥手,余殿兴站在林氏身后。

    余德满这次出发却没有带上余德法,一来是家里实在需要有人管,二来襄平的粮行刚刚建立,很多事情还需要操办,

    林氏没有跟余德满说什么,只是默默送走了他,她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丈夫离自己越来越远,当初余庭恩给他的承诺好像也成了一纸空文,她感到自己好像像一颗荒原上的树籽,没有人在意它的渺小,没人在乎它的生机,在荒凉的世界里,生命本身就是瘟疫。

    男人上车了,带着他的弟兄们,沿着他父亲和吴广海两个月前出发的路,向着一个自己从未去到过的地方前行。

    余德满眯着眼,靠在马车的横杆上,他不知道马振隆在哪里,更不晓得自己要去哪里,所以,当吴老七问他时,他只是淡淡的说道“赶好你的车”

    当天晚上,余德满的十几辆大车就进到了杜家台。

    余德满悻悻的从车上下来,问道“小疙瘩怎么还没回来”

    “大哥,您早上让小疙瘩打马先去长春打前站,刚才不是都听人说了吗,那边好像在打仗,情形复杂,这一来一回也不近乎,要不咱们先歇了,我看弟兄们也都累了,小疙瘩且得晚点儿呢”吴老七答道

    余德满茫然的看向他,迟疑了许久,“你说我该来吗?”

    “哥,这种事我不懂,我就知道跟着您走”

    余德满望着北方呆呆的说道“吉林啊,一万多义军路越走越窄,文祥也带兵来了,现在整个吉林都夹成了一条大坟场,每天都在死人,听说朝廷把都兴阿的骑兵也调来了,事情复杂了”

    “这么多人来,马振隆不会被弄死吧”

    余德满看了一眼吴老七“我怕的就是这个”

    吉林东部,五龙沟,五月,狂风呼啸

    马振隆带着他的最后一支骑兵到达高坡上时,面对着山岗上一眼望不到头的清军骑兵时,他却突然感到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他的身后二十里的山脚下,是文祥亲自为他布下的火枪阵,还有一条绵长的江水。

    都兴阿,他早有耳闻的一个名字,早在几天前,他的暗哨就已经向他报告,合围自己的不仅有文祥的步军,还有清廷刚刚从南方战场调来的南军主将都兴阿。

    马振隆看见那人了,一副亮闪闪棉甲,骑在一匹青花大马上,周围青龙旗招展。

    “看来那就是了,都兴阿”马振隆自言自语道

    他看见远处山脚下转出一小队人马,旗号擎天,猎猎作响,为首的一员年轻的尉官嘶喊着冲向自己,他认得那人,那是前两天在青岩河旁阻击自己的左宝贵,他想,这人还真有意思。

    马振隆看看自己奔逃无措的部下,默默的抽出刀来。

    他驱马向前缓缓走去,慢慢的跑起来,越来越快。升起的朝阳径直的照射在马振隆右侧的脸上,迎着朝阳,迎着新生,迎着心潮,迎着数不尽的刀枪和那人高高在上的目光,他心想“死亡,不过如此!”

    远在战场外围的余德满仿佛感受到了淡淡的暖意,不仅仅是新出生的太阳给与的温度。他听闻小疙瘩报来的马振隆战死的消息。

    “老哥,一路走好吧”他看着远方的群山,暗暗的说道。

    其实,也不必等到小疙瘩说出死讯,当他听到小疙瘩向他报告清军的凌厉攻势和清军统帅时,他就知道,马振隆难逃一死了,无论是将领的素养还是士兵的素养,两方都差的太远了,这个纵横来去二十年的人,终将死在这片广袤的群山峻岭中,他的部众也大多会被剿灭。

    消失吧,这个世界从未无视过你,你也从未薄待过这个世界。

    马振隆死了,当都兴阿走过那堆满尸首的高坡,眼前的景象与多年前南方战场一般无二。

    “将军,马贼的尸首找到了”

    说着,士兵们抬上来一个血肉模糊四肢不全的尸体,那尸体曾经的魂灵,至死都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

    都兴阿看着眼前这个死去的男人,默默的说

    “我真希望他再活几天”

    士兵们看着眼前这个面容平静的统帅

    “去从他投降的部下里再找一个马振隆出来,凌迟的架子都准备好了,没主角怎么行呢”

    士兵们一脸错愕的答应了,便去按照马振隆的身高和体型去找新的马振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