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勇者成为勇者之前成为勇者 » 反正死了

反正死了

    终归到最后大家都要死,其实有没有故事都是一样的。我只不过是看故事看入了脑,所以受不了故事外的真实,结果才成日以破防之姿态看待事物而已。

    即便如此也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好听的名号: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者怎么看待事物呢?其实最开始是一点小小的思考,比如说一栋楼,方形的么?它真是方形么?其实物理学总要讲到,分子是运动的,世间没有绝对。点也好线也好都是人抽象出的概念,现实中却并不存在。哪怕是那么一栋楼,它也不见得就是方形,它的形体总是在运动的,只是运动太过于轻微,让人误以为是稳定的方形而已。

    再这么想下去便发现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你说它是楼,楼里是你的家,可是这楼的意义与作用都是对你而言的,楼的本质实质上是一团雾气,不信的话你大可以把自己微缩到原子级别,看看你熟悉的家的港湾是不是一团庞大的雾气。

    所以便有了一个结论:本质上来讲,当你在心里认知一栋楼为楼时,真正发生的事,其实只是动能与电能等的转化而已。本质上来讲,你、我、楼,与空气、泥土、岩石无异。所以意义也就成了伪命题。

    只要不去持有唯心性的看法,你就会发现虚无主义确实合乎逻辑。无论你做什么,一定都可以总结出一个唯物的描述,比如你感到困惑,那么其实是一团被称为“神经系统”的分子以某种规律产生了一阵电脉冲,你很难证明电脉冲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它就像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一样,只是一种依照规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罢了,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是。

    这时你一定要问我为什么还不去死呢?既然一切没有意义,我又是以什么样的动机在行动呢?

    答案在这篇文章的最开始,我只不过是看故事看入了脑,所以受不了故事以外的真实而已。举例来说,小时候喜欢看喜羊羊,有一天午睡梦到喜羊羊,醒来时便觉得悲痛欲绝,因为醒来发现原来没有喜羊羊存在。后来上了中学,与电视绝缘,于是更加绝望,因为没有了故事,只剩下了普普通通的生活。

    我虽然叫自己虚无主义者,但却在“故事”这个议题上犯了糊涂。所以我便做了一个认定,我想意义就隐藏在故事之中,也许会有一个终极的故事,能够解答人在宇宙中的意义,也许只要讲出这个故事,就能证明人在宇宙中不只是区区一团分子雾,而是拥有灵魂且比普通分子更高一个档次的存在。这是我对自己的虚无主义看法的解救,正因为这种解救,我还活着,并且日复一日地编故事。

    今天也是郁闷的一天,对于郁闷有两种解答,其一的主旨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多巴胺分泌不足,而人又是激素的傀儡,所以郁闷。其二的主旨是我的郁闷才不是那种不自由的东西,我的郁闷该是由自身的意志自发产生的一种思考。其一是虚无主义的我提出的观点,其二是唯心的我提出的观点。

    不过说起来,我在这里,向你,大概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过日子的你说了这些话,想必除了浪费你的时间以外别无其他作用。无非是今天不想写故事了而已,我手中的两个答案,假设左边是虚无,右边是终极故事,今天就是靠近左边的一天。所以相比较写故事,更想宣泄情绪,也就是标题所说的,反正死了。

    说反正死了这四个字时,心里就会有一阵快感。反正我的故事里的人该死的也都死了,没死的也总要给他一死,不然身为虚无主义者,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主张?

    故事里的人们制造传奇,上蹿下跳毫发无伤,哪怕伤到了也转眼间就能痊愈,所以故事才得以成立。生活在现实里的我只摔了一跤,便躺床五日,整天哀嚎,疼痛却分毫不减少,现在也在一阵阵地胀痛。

    故事里的人们受了挫折,咬咬牙燃起热血便又成就了一段精彩的故事。哪怕没能战胜挫折,在绝望中的姿态也还是能成就一段精彩的故事。而现实里的我被孤单折磨得要死,发疯般语无伦次,也只是朝着小丑的形象靠近而已,甚至要上网写小作文宣泄情感。

    所以才说够了,若我能活在故事之中,活在幻想之中,该有多好。那时便不需要思考什么意义,意义自己就是意义,故事本身就是意义。但现实如今还不是故事,所以我依旧想讲一个终极的故事,让现实朝故事的方向靠拢。

    今天又是失落的一天,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烦分烦烦烦,还是全部都死掉比较好,反正没有区别,怎么样都好,疯了算了,疯了才好,好歹疯了快活,所以要疯掉最好,结果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