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舞锋令 » 第十二章 人心惶惶

第十二章 人心惶惶

    转眼大年三十便到了,在这被群山环绕的村落中并未响起辞旧迎新的炮竹声。

    或许是因为先前村中携伴前往城里置办年货,被那成千上万流民涌入城中的景象所吓住了。

    生怕孩子放炮竹的声音吸引了潜伏在黑暗中那可怕的猛兽。

    说来也是,历年燃放炮竹都是为了吓退传说中凶残无比的猛兽夕,使得这头凶猛的巨兽不会下山拖走谁家的小孩吃掉。

    可面对人们眼中青面獠牙同样吃人食骨的契丹人,炮竹显然已经失去了他震慑的作用。

    到是会惧怕那如惊雷一般的响声会惊扰了他们的美梦,惹得他们不喜,骑马前来用怒火将整个村庄付之一炬。

    牧阳辰一家正屋里在围着桌子吃饭。今年的气氛明显的与往年不同,少了炮竹声和孩童们的欢笑相伴,年夜饭感觉吃的也有些冷清。

    还有放在父亲身边倚在桌上的那把环首刀,母亲显然对这个东西甚是不喜坐的离它稍远了些。

    可这些事情在十三四岁的牧阳辰看来并未感觉到有何不妥,埋头啃着父亲夹过来的猪骨头啃的满脸油花。

    母亲则微笑着在一旁看着叮嘱他慢些吃锅里还有。

    父亲牧卿云在一旁端着碗吃着碗里的饺子。

    只是包饺子的面有些发黄,就这还是拿了猪肉与邻家换了一些白面。若非是牧卿云之前打了一头野猪回来,怕是这个年便不会有今日这么好过。

    家中省下的白面一些拿去送给了老夫子,一些又赠与了隔壁杨秋霜家,适逢契丹人到处抢掠,大量流民涌入城中使得不能进城买卖山货这个年关定是难过的很。

    像穷苦人家那样为了让邻居知道家中备有年夜饭,拿起菜刀在空案板上一阵敲打到是不至于,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般能让孩子吃的满脸油花。

    将碗中的饺子吃完又喝了些饺子汤的牧卿云拍了拍肚子对娘俩道:“今晚你们早些休息,今年少了炮竹声你们娘俩也能睡个安稳觉。”

    说罢便做势起去拿身旁倚在桌上的环首刀。

    见牧卿云动身要走母亲赶忙站起道:“别急着走。”说着便朝着屋外走去。

    闻言看着老婆走出屋牧卿云便又坐了回去对着抬头看向自己的牧阳辰笑了笑问道:“肉香不?”

    嘴里还咀嚼着肉无法说话的牧阳辰便小鸡啄米一样点了点头。

    此番举动惹得牧卿云大笑,接着又低声凑到牧阳辰耳边轻声道:“等爹伤好了带你山上打猎去,也让老子见识见识你的百步穿杨。”

    牧阳辰闻言眼中闪着光使劲的点了点头。

    抚了抚牧阳辰的头牧卿云道:“快些吃,凉了就不好吃了。爹去守夜家里可就靠你守着了,过了今晚便又长大了一岁,我家阳辰再过些年便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时母亲从屋外回来手中拿着粗布小包,看到凑在一起说话的爷俩笑问道:“你们爷俩说啥悄悄话呢。”

    接过老婆递来的小布包牧卿云笑道:“爷们聊天女人懂啥?”

    母亲笑着握着拳头去锤牧卿云的肩膀被牧卿云躲开,母亲便翻了个白眼坐了回去道:“包里给你装了些肉干,守夜若是饿了能当饥。”

    将布包揣进怀里牧卿云笑道:“还是婆娘疼我。”说着便拿起身边的刀准备出门。

    似又想起了什么母亲又起身叫住牧卿云从床边柜子里拿出一件破厚棉袍为牧卿云披上,又为他挤上一根粗麻腰带以免冷风灌入。

    出门前还将门后的竹编笠帽给牧卿云戴在了头上说是以防夜里下雪,牧卿云此身装束虽说破棉袍上的补丁显得寒酸了些,可到是显得很有一番江湖游侠的味道。

    牧阳辰放下手中的骨头准备起身送父亲出门,被给父亲系帽带母亲劝阻。母亲则出门把父亲送出院外,几句叮嘱后便用厚实的方木门栓关上了院门。

    出了院门的牧卿云顺着贯穿整个村子的小路向着村口的方向行去,临街的家家户户也都紧闭着院门。

    回头望去就连村子最后边的李家府上,那长年发着红光的大灯笼都灭了灯,但隐隐能看到有火光在空中摇曳,想必那边是李家的护院在村的另一头矮坡上烤火取暖吧。

    村里在这本该充满爆竹声的夜里显得十分静谧,仿佛整个村子都在寒夜中睡了过去。传入牧卿云耳中的只有自己踩在雪面上发出的沙沙声。

    到了村头见路旁矮坡上燃着火堆,两个汉子正在那里围坐取暖。见牧卿云来了便摆手打了个招呼。

    抬手示意的牧卿云则顺着路一直走到了矮坡下,坡下的路被截断挖出了一条不足一丈宽的深沟。

    沟很深差不多一丈有余,把这条唯一出入村中的路从中断开。当初修路时是将这两座矮坡交汇处凿穿,修成了如今这条从两丈有余的夹缝中伸出的小路。如今这条深沟加上两侧的矮坡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防御工事。

    这便是为了防止契丹人袭击村庄所做的准备,听流民所说契丹人都是骑着马来村中杀人抢粮。听闻此事的牧卿云便提议村里组织人手挖沟设哨以防契丹人来袭。

    毕竟村中人们都见过被契丹人洗劫流民的惨状,大家对于这件关乎身家性命的事自然无比上心。

    才两天功夫村里男女老少其上阵便在村庄前后都开挖出了这样的深沟,村民还一同上山从李家老爷贡献出的山头上砍了两颗巨树拉了回来,做成了厚实的木板放在深沟前的路上用于通行之用。

    木板上绑有绳索,若是村民想要外出便需结伴而行,到时合力将木板搭在沟上做桥便可。负责轮番看守此处的人则需要利用绳索在将之拉回。

    虽说十分麻烦且费力气,但在生死面前大家却觉得此法最为稳妥。

    踩着脚下的木板牧卿云探头查看深沟,见深沟积雪不多依然很深便顺着深沟又来回走了两趟,又检查了一下与地面颜色混在一切一段没入地下的几根麻绳。

    确定没有不妥之处便向坡上的火堆走去,山坡不是很陡牧卿云只是斜身向前便可徒步而上。

    围坐火边的二人见牧卿云过来两人便站起身打招呼。

    其中一人便是先前在林中一箭射中秦雨救了自己的李大哥。

    起身的李大哥递过来一个皮囊道:“夜里寒,喝两口暖暖身子。”

    接过皮囊的牧卿云打开塞子一股酒香便散发出来,拿到嘴边闻了闻是那种山里人自己酿的酒,便笑道:“这好东西都舍得拿出来了?”

    闻言指了指坡下李大哥笑道:“牧家兄弟有本事联合大家搞了这些,若是没有牧家兄弟在,怕是契丹人那帮禽兽不知道得把村庄霍霍成什么样。这点就睡算什么等闲下来我家喝个痛快。”

    仰起头喝了口酒的牧卿云递还酒囊苦笑道:“都是为了活命被逼的,吃的亏多了便长心眼了。”

    李大哥并未收回酒囊而是从怀里又拿出一个来笑着道:“你且拿去,我这里还有。”

    见李大哥又拿出个酒囊牧卿云笑道:“李大哥是要灌醉我不成?”

    李大哥打开自己手中酒囊喝了口递给身边的人道:“守夜哪能喝醉,自家酿的酒不上头,冷时喝口暖暖身子便是。”说着将身边人喝过递还回来的酒囊揣进了怀里。

    见状牧卿云笑着也将酒囊塞进怀里道:“那我可就收下了,李大哥做事果然有分寸,我还怕你今天要来个不醉不归可就不妥了。”

    李大哥笑了笑道:“待明日轮守不忙,牧家兄弟定要来我家找我,到时候咱俩来个不醉不归。”

    牧卿云笑着点头,应了声好便往坡前走了几步看着脚下的山坡沉默不语。

    见状李大哥走上前来道:“牧家兄弟怎不一同坐下取暖?”

    指着脚下的山坡牧卿云道:“还是不够陡啊,契丹人的马若是全力奔跑怕是能冲上来。”

    看着牧卿云指着的脚下山坡李大哥心里也生出了担忧,若是契丹人策马狂奔杀上来便无险可守,到时岂不是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念及此处李大哥开口问道:“牧家兄弟可有法子?”

    只见牧卿云摇了摇头道:“咱这毕竟不是城墙,肯定防不住千军万马。若是大军前来这点天险宛若无物。”

    李大哥听闻此言变的更加忧心忡忡。

    见状牧卿云笑着拍了拍李大哥的肩膀道:“我说的是挡不住千军万马,听说那些契丹人都是三五成群,最多不过四五十人到处流窜。真正的大军都在关外正在跟朝廷对峙咱们不必害怕。”

    听牧卿云这么说李大哥还是有些担忧道:“可这四五十人骑着高头大马冲上来咱也顶不住哇。”

    牧卿云笑着指了指路两边的矮坡道:“那边的山坡也就五六丈长再往后连着峻山,这脚下的山坡也就三四丈往后也是连着峻山。

    过几日找些人手过来,多砍些树在这坡上打上木桩,再斜朝外架上木刺横着再用木梁连接加固,马队便冲不上来。

    除非来上一二百号人冒着被木墙这边的人还击杀死的风险将木墙推到,否则便过不来。”

    听了牧卿云的计策李大哥便笑道:“果然牧家兄弟有见识,明日定要来我家喝酒才行。”

    牧卿云则笑着同李大哥回到火堆边坐下。

    边上的同乡见二人走到坡边谈话,便一人下坡不知从哪里又背来一大捆柴木将火堆点旺了些好取暖。

    三人围坐烤着火又都抿了口酒暖身,随后便都没了言语。或许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心事便都沉默了下来,场间只时不时火堆发出的噼啪声,让这种安静显得更是明显。

    或许场间众人此时的内心也如这火焰一般,在微风的吹拂下有些杂乱,但又包含着几分炽热。

    这个本该来由孩童们一边放着炮竹一边守着夜的除夕,并没有响起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让人猛然心惊的炮竹声。有的只是在夜幕笼罩下的静谧,还有那村庄两头山坡上代替孩子们提着刀的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