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疆 » 第25章 出兵,惺惺相惜

第25章 出兵,惺惺相惜

    氏仪一行进入即墨数日,刘林一直在麻痹他。

    他经常宴请氏仪,好酒好肉招呼,一块饮酒作乐。或是让王修带他四处转悠,买买东西。

    一切花销,都由刘林负责,这令氏仪很是满意。

    不止如此,刘林深知氏仪喜好虚名,常常当着众人面前夸耀氏仪,逢人便讲“氏仪是当世奇才”。

    氏仪过得忘乎所以,连刘繇交托的使命都险些忘记了。

    直到消息传开,兖州刺史刘岱在东郡起兵十万,以“清剿黄巾军”张饶为名,走东平、济南等地,直奔临淄。

    氏仪一阵行色匆匆,闯入郡府大堂。

    此刻,除了主位上的刘林以外,文武谋士分列左右。左侧排开,依次是王修、滕胄。

    右边上首,分别是陈刚、陈到、太史慈。

    看见众人神情肃穆,氏仪伫立在门口,着急询问道:“刘林,你几时可以出兵?!”

    刘林心知氏仪为这事而来,挥挥手,示意他坐下休息。

    大堂内,氏仪看见两边首座都坐了人,一面缓缓喘口气,一面径直向着王修位置走去。

    王修明白其意,避免节外生枝,主动让出上座,径直到末座坐下。

    待氏仪坐下,屁股还没坐热,又紧追着询问:“刘将军,主公交托大事,断不可延误呀!”

    “子羽兄,且稍安勿躁。”宽慰氏仪几句,刘林正色扫视众人,念道:“今主公有令,要某出兵北海,谁愿为先锋?”

    陈刚闻言,一个抱拳,高声喊道:“俺愿往!”

    陈到坐在一旁,心里也不甘示弱,抢声道:“叔至也愿往!”

    望着他俩争先恐后,刘林内心高兴,脸上堆笑。但目前人少,自然不可能全去。

    刘林见他们二人,一面拖着下巴,一面沉思片刻。

    “叔至,你率五千人马为先锋。”权衡再三,刘林缓缓说道。“某自领兵五万为中军,子义、陈刚一同前往。”

    “明日一早,大军前往北海!”

    陈到等三人闻言,齐声喊诺。

    而后,刘林转头望向王修,声音微微放缓,轻说道:“叔治,家中之事,尽交托于你了!”

    说罢,刘林朝王修一记抱拳,聊表心意。

    看见刘林借‘家中之事’隐喻胶东、牟平城池,王修自然不敢怠慢,也回礼喝道:“请将军放心!”

    一切安排妥当,刘林点了点头,朝氏仪看去。

    氏仪坐在一旁,看到众人都已有所安排,忽然不急了,神情放松,只当所有事情和自己无关。

    见氏仪没有疑义,刘林便吩咐众人退下。

    须臾,当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离开大堂时,只见太史慈迟迟未动,口中一言不发,脸上写满疑惑。

    刘林看了一眼,直接问道:“子义,你怎么了?”

    “刘将军,那孔太守与某家有恩,子义断不可占他城池,有损大义。”太史慈抬头看着刘林,缓缓说道。

    过去太史慈在辽东避难时,孔融常常派人接济他母亲,此番恩情颇重。

    上次他为了帮助孔融解围,两度杀出黄巾军的包围,还找来了刘备作为援军,杀退了黄巾大军。

    看似像是报了恩情,可人情又岂是轻易能还完的。

    刘林也明白其中道理,但刘繇军令如山,更何况自己还签了军令状。倘若要是不去取北海,氏仪怕不会放过自己。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刘岱进青州一事。

    刘岱麾下十余万人,倘若要是被他先取下临淄城,与刘繇汇合一处,怕是青州就要易主了。

    “子义,不可胡思乱想!”刘林拿着茶盏,走到太史慈跟前,将茶盏递给他,宽慰说着。

    看到茶水升腾热气,太史慈眼底的光微微暗淡。

    他琢磨着,倘若跟随大军前去攻取北海国,杀敌建功不在话下。可对于有恩于自己的孔融,近乎于恩将仇报。

    想到这,他深深陷入了沉思。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犹疑不决!”

    看出来太史慈的犹疑,刘林装作摇摇头,一声长叹。

    这是书上记载太史慈临终时所说,为了激起太史慈的那一份斗心,他故意将话说给他听。

    果然,太史慈被这番话震慑了。

    没错,想着自己练就一身武艺,不正是为了能有所成就吗!现在却碍于恩情,险些丧失了志气。

    想到这里,太史慈猛地抬头,眼底流露一丝光芒。

    看见太史慈脸上又恢复神采,凑上前去,低声说道:“子义,待大军过了昌邑后,你我分兵而行。”

    “取北海一事,尽交托于你!”刘林诉说道。

    听到这里,太史慈又是一惊,同时心里又很诧异。

    为什么刘林要在昌邑分兵?而且,自己不过是刘繇招募的一介乡勇,他怎会如此看重自己?

    并且直接要将大事相托,难道不怕所托非人嘛!

    “子义初来乍到,将军万万不可这么做!”太史慈慌张拒绝道。

    这时,刘林眼神冰冷,目不转睛盯着太史慈看了一阵,一言不发。而太史慈眼神并未闪躲。

    目光对视,彼此却是惺惺相惜。

    突然,刘林放声大笑,说道:“今后之路,某愿与子义共闯,如何?”

    看着刘林眼射寒星,器宇轩昂,太史慈内心折服,走到跟前,下拜说道:“子义今后愿为主公纵马横刀!”

    刘林闻言内心大喜,迅速将他扶起,并且在耳边低声耳语几句。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吩咐完他便让太史慈自行下去。

    却说刘林这边积极准备,磨刀霍霍向北海。可自那日彭璆注意到氏仪藏入怀中的纸后,心中觉得不妥。

    当日,他便迫不及待启程回剧县。

    直到翌日上午,车夫才到达剧县。随后彭璆让车夫没有停留,继续赶路,风风火火向孔融府邸奔去。

    一路上,马车路过家门,他都未停下来。

    直到来到北海相府门前,车夫才用力勒停了马车。彭璆一下马车,等不及军士通报,便闯了进去。

    “府君,大事不好了!”

    孔融当时正在会客,远远就听见彭璆大呼小叫。待他进门后,厉斥道:“先生可还有读书人的仪态?”

    一眼看见堂内众人,彭璆才注意到自己失态了。

    不过也顾不上许多,他咽了一口唾沫,大声道:“府君,刘林要出兵打北海国了!”

    话语一出,震惊四座。

    孔融双眼眯成条缝,端在手中的茶盏顺瞬时掉落,颤巍巍道:“你...你说什么?”

    彭璆闻言,重复说道:“府君,刘林要率军打来了!”

    孔融闻言,心中暗自叫苦。

    原本他因为樊能占据了胶东一事,劳神伤心。后来又听闻刘林杀了樊能,觉得刘林是平民出身,可以借机拉拢。

    万万没想到,这事却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