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2044之王母重生 » 第十四章 昆仑蟠桃

第十四章 昆仑蟠桃

    对我们这一行而言,被动失踪的人相对好找,比如被绑架、在外出事故这些都比较好找。难的是找主动失踪人,那相当于在和主动失踪的人斗智斗勇,更难的就是像陶教授这种,知道如何清除邮件信息,关闭手机定位,甚至大半年前就开始做失踪准备。面对这样的人更是难找。

    而从某种意义来讲,陶教授也算是我们同行,二十年前,他仅凭生辰八字就找来了两位女儿。他比我更高级更具实力,面对这么一位又高级又有实力的前辈,我真的是毫无头绪,无从下手,过往的经验与技能根本用不上。

    我已经可以确定的是,陶教授凭八字去找的女儿,目的不是算女儿合不合适进家门,而是真的是按线索去找人,跟我的工作一样,只不过他的线索是生辰八字,条件是一处胎记。

    唯一不同是,我找到了人之后会物归原主,一切归源。

    陶教授找到之后,收养为女儿,却也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根本不像是一位父亲。

    我看着面前的陶阳,和窗边的陶羽,心里突然蒙生一个想法。

    陶教授是否会把这两位女儿在三个月之后交回给真正的主人,女儿们口中的妈妈,王西瑶?从而结束这单长达20多年的业务?

    如此一念生起,我知道自己要从哪里开始寻找线索了。

    于是大步走上二楼,直奔工作室那三个柜子。身后脚步索索,知道是陶阳紧紧跟随。

    请陶阳打开左边柜子,把里面所有东西搬出来,找一处空地一一打开观看。

    柜子里面的东西除了相片之外都是之前看过的那种手册,展开就是一张大的纸,共有十九张,不一会儿就全部展开来。

    除了最上面三张之前看过的,其余大多也是类似的图案,请陶羽上来仔细辨认,却都不认得。

    看到最后,总算有一张是看的明白,上面画着一系列罐子的图案,跟那个逆天宝罐的样式差不多,旁边密密麻麻写了好多内容,也是那种神秘的字体。

    我猜这可能是陶教授画的罐子的式样图,拿给老范照着做。难道老范认得这些字?

    我不禁犹豫,要找到陶教授,难道要先学会这种语言吗?小董学唇语花了两个月,他来学这个要多长时间?

    罐子旁边的语言图案相对其他张纸上的没有那么多重墨,许多笔画都是一笔到底,没有虚笔,如同一列列蝌蚪,最后在传统落款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符号,一对翅膀,跟我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样。

    我拿相机拍下翅膀的样子。对陶阳和陶羽说:“你们之前有见过这个翅膀的符号吗?”

    陶阳摇摇头,陶羽想了好一会说:“爸爸把妹妹抱回来的时候,好像妹妹身上穿着的衣服上面有这个图案。”陶阳侧着头看陶羽,我说:“那个时候你应该还很小,没记错吧?”

    陶羽说:“妹妹刚回来的时候是我照顾的,我记得很清楚。”工作室的灯光很亮,照的陶阳的眼角亮晶晶的,仿佛有泪水一般。

    我竖起大拇指。示意陶阳和陶羽把地上的纸张收一下,便继续查看中间那个柜子的资料。

    此时小董走了进来,趁两位姑娘弯腰的时候冲我眨眨眼,意思是监控系统都已经到位了。

    中间的柜子都是些文物标本,陶阳介绍说,这是征得国家同意,放着这工作室研究用的,非陶教授所有。

    我点点头,我对考古这方面没怎么接触,从小到老博物馆都几乎没怎么去过,历史探险类的节目也很少观看。

    便请陶阳首先打开最边上的一卷有点发黑的竹简。竹简展开约半米长,目测分量不轻,但陶阳轻松捧起打开,毫不费力。

    竹简保存良好,版面清晰,全是些不认识的图形符号用毛笔书写。我和陶阳面面相觑,不明就里。陶羽移步过来,一边看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我大拇指一竖,不愧是手持两个博士学位的人,心想还好同意了两位姑娘都留下来。

    陶阳问:“上面是什么内容?”

    陶羽思索一番,说:“这里写了一个故事,但好像没有结尾。”她看着我缓缓的说:“这是西周金文,记载的事情应该是在西周,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写的。”

    小董打断说:“那不重要,故事说了啥?”

    陶羽看着竹简说:“上面说大王摆宴,请有功之臣吃昆仑蟠桃。”

    小董又说:“就你那两句话这里能写了这么长?”

    陶羽说:“主要内容是记载了蟠桃的样子滋味和这个作者的感受。”轻轻念道:“龙涎奇香,甘甜如蜜,入则化气,烁烁金光,非人间能见。”

    这昆仑蟠桃“奇香”、“如蜜”也就罢了,这个“化气”还发“金光”做何解?

    我正琢磨这几句话的意思,却听到小董吞口水的声音。

    陶羽继续念:“受之若宝,暗存桃心,随风成木,十年未果。”

    我听懂了,那人偷偷把桃仁藏好拿回家种,树是长出来了,十年都没结果。

    陶羽看着我说:“就这些了。”

    我点点头,想到罐子里面碳化发黑的发出桃香的东西,不会是桃仁吧?

    放回竹简,我掏出特制眼镜戴上,继续请陶阳和陶羽打开另外的几卷竹简。其余竹简是独立的内容,记载着一些祭祀的事情,我茫然不知其解。其他那些陶土、残瓷片也找不出什么线索。

    我注意到柜子里面的灰尘是正常的,甚至陶阳和陶羽留在竹简上的手印都能看到。

    合上中间柜子的柜门,我看了看右边紧锁的柜子,突然发现在今天看过的几道指纹旁边,又多了几道指纹。

    一阵鸡皮疙瘩顺着我的额头一路延申到了脖子,我看看右边柜子里面的灰尘指纹,又看看窗边空空如也的工作台,突然觉得这个灯光明亮的工作室,处处充满了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