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暴富前缘 » 第六十七章 风也有点大二

第六十七章 风也有点大二

    第二天一早,钱武就回了北华。

    企业管理就是这样,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说布置好就再也不用管了。内部都是活生生的人,状态好和不好时比,输出会差很多倍;更何况企业外部环境也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

    只能是调整好,稳定一段时间,已经不适宜内外部变化时,再做新的变化和调整。就这样,没有完的时候。

    吴佳灵跟那位那副总裁去了她们的分公司,也参加了她们的招股会,了解到的情况,综合研判下来,勉强算是可行。

    好华鑫因为现金充裕,财务状况很理想,顺利通过了北方物华电网公司的入股资格审查。因为是唯一候选,所以成功入股。

    但该分公司不仅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质量也是极差,水力发电机组都已过三十年的折旧期,竟然没有一次技术升级改造。而且八台套机组都在深山内(共50万千瓦),远离用电区和电网。

    按照传统电网的技术改造路线,需要近40亿的投资,才能彻底盘活这块资产。北方物华电网公司也是在拿这八台套机组,给好华鑫出考题。

    好华鑫入股时唯一的条件就是:2亿入股资金只能用于技术改造,且改造完成后必须接入好华鑫的无线智慧电网。

    北方物华电网公司盘算,这个大负担自己不花一文就可以实现改造,以后再投入运营时,好华鑫方面才占股20%,大头还是在自己这里,当然愿意。

    而好华鑫看重的是这八台套机组的5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几个月前钱武仅收购了10万千瓦的绿能机组,就花费2.6亿。北方物华的50万千瓦机组,只需要2个亿就可以拉入好华鑫电网。这样对价比较,从电网增容角度看,确实会感到划算。当然在财务收益上,预期回本的周期会很漫长。

    无论如何,这是与传统电网的第一次接触,钱武组织投入了强悍的技术力量去实施改造,由于水电机组相对结构简单,设备损耗也低。好华鑫的技术专家只在少量关键节点设施上做了更新。仅一个月时间,发电设备改造完成,无线电力输出装置安装到位,入网测试成功。

    如此,好华鑫的电网容量翻倍,已合计接入100万千万的机组。基本满足了现有用户的需求。

    这时候,林蕴依的电力销售公司也已启动,华南相对缓慢,在华东,在柴环宇的协助下,迅速拿下几家工业、商业用电大户。好华鑫电网的平衡又被打破。

    吴佳灵这边有了北方物华电网公司的经验,开始迅速转战西南水电市场(北方物华的50万千瓦机组,地处华国中部偏北的位置,每年冬季会有冰冻和枯水期,无法保障全年的满负荷生产)。

    一口气投入180亿,接连入股并实现转网好华鑫电网的机组,达到了1800万千瓦。

    对外投资和销售收入两头都在迅速增加,账务上好华鑫集团和销售公司是并表处理的,但电力销售公司是独立核算,没有并入好华鑫集团。

    司霞妹财务部的工作量剧增。

    钱武的计划是,万一现有渠道出现无法再补充资金的情况,凭借好华鑫业内良好的利润率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最后的办法就是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也就是公开上市。

    所以考虑,为了规避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将电力销售公司独立出来,没有与集团并表。这就意味着好华鑫电网业务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入被区隔了出来。

    司霞妹这里需要平衡:投资人(原股东和两家财务投资人)、三地税务部门甚至释水市佛海新能源产业园、集团三个核算单位等各方面的利益。财务报表一次次的修正调整,明确集团各公司间交易价格的匹配……

    钱武的财税知识早就不够用了,最后只好给司霞妹一个终极指示:在合法的前提下,匹配更多的利润留在电力销售公司。剩下的拿捏把握就完全交给了司霞妹。

    钱武甚至在几个关键财务指标上,都无法给出一个标准。因为数据一环套一环,不同的数据节点有不同的利益方,还都要兼顾,当然兼顾的侧重点肯定不尽相同(比如园区会希望驻园区企业利税能好一些,或起码营收能高些。税务部门是只要是归属它的绝对不能少)。

    这时候司霞妹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她在法律框架内,给各利益相关方确定了相应的权重,根据权重去倒推出一个核算结果。这样,一个完整轮廓就呈现了出来。

    然后,她在好华鑫集团各核算单位间,根据这个轮廓,做出一轮轮的测算,每轮测算间进行微调,不知道她调整了多少轮次。总之,在集团各单位六月财务数据出炉后,第五天,司霞妹报出了基本符合各方利益的一个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随着财务报表的确定,好华鑫集团内部一系列的财务基准数据就建立了起来,今后三个财务核算单位对外出具的所有财务相关的数据及数据背后的依据得以统一。而且完全合法合规。

    司霞妹发挥了核算的极致作用,完整的财务数据库建立以后,她在继续完善财务的另一项重要职能: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体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疏理,再对照经营数据,加上企业内外部的其他相关情况,三者的汇总就构成了所谓经营决策依据。其中三者中对决策影响最直接的最核心的就是财务数据,因为财务数据反映的是企业经过合规梳理后的,获得法律认可的经营过程和结果。

    报表出炉三天后,钱武正式行文,将司霞妹的年工资总额由不到一百万,直接调整为超两百万。不计奖金的话,司霞妹是好华鑫集团包括两个销售公司里最高的。比钱武高了40余万。

    好华鑫集团虽然是董事会制,但两位财务投资人是基本放弃决策权的,刘有德又签署了书面授权书,全权委托钱武行使股东权力。所以钱武现在基本上是一言堂的状态。但他还是一直坚持任何重大决策都提前通过司金凤转达刘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