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君主离线治 » 第五章 其乐融融

第五章 其乐融融

    清平殿距离楚离的住所不是很远,半个小时的路程就到。

    楚离一路上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目露惊奇之色不住打量路上的黄墙青砖,使得闻香大感好奇,怎么感觉殿下像是没见过这些东西一样,不过想到殿下刚大病初愈,这一切好像也能解释得通了。

    不过闻香不知道的是,楚离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金碧辉煌的景色,上辈子其实也没去过什么地方,以前总想着要是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去京城,看一看故宫啊什么的,去看一下历史的兴衰,可是这个梦想还没来得及实现,他已经到了这个世界,并且还出现在真正的皇宫,不对,王宫里。

    下午询问闻香时,楚离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君王并不是称呼皇上,所以不存在皇帝老儿的这种称呼,他们统称为主君,这个世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有点类似群雄割据,自立为王的年代。

    可能某一天你经过某个名不经传的村子,然后里面就会有人跳出来说是某某国,也可能是某某国的遗孤什么的,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

    君王们一般自称孤、寡人或者不毂(gū),只是自称不毂的不多,他们更多的认为自己就是孤寡。明明后宫佳丽三千,却非要说自己自己是孤寡,果然是地位越高,越不容易满足。

    至于群臣怎么称呼最高统治者,最初大多称呼大王,王上,然乱世多盗匪,占山为王,盗匪们将其头目称为大王,统治者们感觉臣民也称呼他们为大王的话,就好像在叫一个盗匪头目一样,所以就摒弃了大王这个称呼。

    后来,统治者们认为‘君’更适合他们,‘君’者、尹口嘛,古时尹代表掌握权力者,口表发号施令。君既是权力者,也是话语着,一国之主既为君,于是从那之后,臣民称呼统治者便以主君称之。

    为何主在前,君在后,因为只有成为了一国之主,才具备最高话语权。

    还有一点就是,主嘛,比王多一点。

    瞬间格调就上来了不是。

    呵,幼稚!

    不多一会,清平殿到了,此时殿内已是人声鼎沸,宫女太监不断引导人员入座,期间也有人给楚离行礼,楚离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礼,也只能点头示意。

    其实之前闻香有交代过他一些需要注意的礼仪,但他当时脑子里想的是其他事情,也就没怎么关注,反正不需要行跪拜礼,基本就是遇到那种级别比自己高,或者对国家有大功什么的,你需要主动行礼,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了。

    至于说级别比自己高,按楚离的理解,除了皇帝老儿,还有皇帝老儿的几个老婆,应该没几个人比自己高了吧。

    随后便有人讲他领到座位上,然后发现不对啊。

    皇帝老儿的儿子,怎么说也应该坐在前面一点吧,可楚离发现他坐的位置,好像有点远,前面甚至都还有十几个位置,并且这位置还是两排。

    也就是说,单论座位排身份的话,他居然都排到十几个之后了,要是见面行礼,那不得给那么多人行礼。

    ???

    这什么情况?真不把殿下当个人物了?

    楚离不知道这其中的说法。

    这就需要说一下楚国的官制了。

    天大地大,当然是君王最大,因此最上首座位肯定是一国之主,宴会座位自上而下成南北排列,以北为尊。

    楚国的房屋也基本在坐南朝北。

    楚国的官制主要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门下省、中书省以及尚书省,各高官官谓之令,即门下令、中书令以及尚书令,三省副手成为仆射。

    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长官称为侍郎,六部下设二十四司,各司长官称员外郎,然后下面属官有主事.....

    此外还有三公,分别是相国、御史台及护国大将军。

    楚国的官制主要是九品官员制,从大到小是一品到九品......

    其中一品官职设有相国、御史及护国大将军,相国乃文官之首,御史负责监察百官,护国大将军乃武官之首。

    二品官职设有门下省、中书省及尚书省,三高官官称为令,与太子、将军5人及后宫贵妃3人同列二品。

    三品官职有大学士1人、御史台下副官左右御史、六部侍郎、太医院院长;武参将(级别相当于军区长),王城都统1人负责王城安危,后宫嫔妃9人,同时设置内务府,负责传达主君旨意以及王宫的衣食住行的资源分配,设总管两名。

    公主、殿下等同于四品;御史台下设巡察使,因为共有24州,所以巡察使有24人,一人管一州,各州最高行政长官为州牧,共计24人;六部下设24司,长官称员外郎,共计24人;大学士下设翰林院,翰林院讲师人数不定,负责给王公贵族子女授课;军中武将设师长,王宫负责东南西北四门安全的副都统4位。

    州牧副手州通判及州主簿,州下设府,各府行政长官称为知府,古时候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种说法,六部24司设主事协同员外郎工作;军中设置先锋官,与公主及殿下侍卫长,内务府副总管等一同位列五品官。

    府下设县,行政长官称为知县,与知府副手府主簿、府通判,太医院御医,军中校尉,千夫长(团长)同列六品官,

    府下设乡,行政长官称为乡长,与县主簿、县通判,王城城门领、军中副尉及百夫长(营长),后宫美人若干(就是那种皇帝什么时候不小心看到某个宫女好像还不错,然后后临幸此人,之后给一个名份)等同列七品官,

    最小级别为村,设村正,与军中十夫长(小队长),王城城卫军等同列八品官。

    村协同人员、各乡、县、州普通吏目、太医院吏目。御史台吏目及二十四司普通人员官列九品,相当于基层有编制的工作人员。

    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编制的人员,只拿工资干活。

    另外设有钦天监,掌观察天象,仆算,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由监正执掌,钦天监不入官序品级,内部自成体系,不参与朝政。

    但谁都不敢小瞧,毕竟钦天监监正可以直达天听的人物,要不然之前楚离那些胡言乱语也不至于因为钦天监一句话就躲过,虽然有殿下的身份做掩护,但钦天监那些话才是重点。

    (特么的,太多了,还有一些官名也不再一一赘述,遇到了再说,不然可以水几万字,还有考究党也别深究,因为是小说,所以作者做了一些改变)

    ......

    所以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楚离的座位这么远了,从官员等级来看,他也只是四品官员而已,虽然有一些官员没到场,但坐他上面的人也不少。

    等到楚离落座后不久,随着一声“主君驾到”,各位官员起身行礼,楚君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堆,说什么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各位辛苦了的什么话,在文武百官高声赞扬全靠主君治理有方什么什么的话语。

    觉得没多大意思,也就不管他说什么,等到楚君说道各位吃好喝好的话时,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坐下开始大快朵颐了。

    也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清楚今天晚上为什么会举办这个晚宴,所以有些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也在打量楚离,但楚离好像什么都没感觉到一样,仍然自顾自吃东西。

    没办法啊,首先是不认识,其实是万一有人找自己说话,自己说什么好?

    反正说了你也不知道,要是再蹦出一个男女平等的话语,那不就吓死个人了吗?

    楚离通过闻香了解到,‘他’说的那些惊世骇俗的话语,也只是在小圈子流传的原因,因为听到那些话语的守卫,都被咔嚓了。

    他旁边不远处还有个小姑娘在不停的像他眨眼他也没心思理会,不过通过询问闻香,他知道那个小姑娘是七殿下,好像这个小姑娘以前喜欢和自己玩来着。

    还有一个英气逼人的女子也看了他几眼,那是长公主。

    虽然无聊,但楚离也不是没有一点点收获,宴会期间,闻香一直站楚离身边,即便他没有专门去观察宴会上的各方人物,倒是在他不经意转头的时候,闻香就会细心的小心告诉他刚才眼光看往方向的人是谁,他就记住了好些人物,比如太子啊,几位公主和殿下什么的。

    当然,闻香不认识的,他也不认识,有些闻香认识的,他也没记住。

    这次君臣相爱,兄妹和谐的宴席,在载歌载舞中,一直持续到差不多九点,即便有吃有喝,还有宫女跳舞什么的,楚离还是感觉很无聊,都快睡着了,然后听到宴会结束,可把楚离高兴坏了。

    群臣终于开始退去,楚离也准备跟着离开时,有太监到来告知他等一下。

    主君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