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秦间客 » 第三章:道境

第三章:道境

    道,是修行的终始。

    这个‘道’,代表的是天道、大道。

    天道无情,大道无形。

    诸子百家,各门各派,虽修行的起点不同,但却都殊途同归。

    正因如此,无论哪一学派,当修为至一品时,往上,都只有一个境界。

    道境!

    道境者,感天地之造化也。

    于凡人而言,道境高人已同真仙无异。

    东郡文院有十三,白水文院排第九,中等偏下。

    但即便如此,白水文院中,除山主外,也有两名教习,修为已至道境。

    颜方,便是其中之一。

    他是白水文院儒堂的总教习,年轻时,曾在儒家三圣地中的小圣贤庄求学问道。

    今日儒堂的课程,也是由他来讲解。

    对普通学子来说,能修得入品,便已知足。

    如今,一位道境高人公开阐述经典,那真是天大的机缘。

    所以,现在的儒堂中,座无虚席。

    不仅儒堂学子,其他学堂,也有不少学子前来瞻望。

    教习还未至,台下人已满。

    姜离坐在蒲团上,身前放置着一张案几。

    与其他人的兴奋不同,他面容平静,心神安宁,保持着不喧、不扰、不焦躁的状态。

    门外传来稀疏的脚步声,堂内喧嚣顿止。

    一名三尺长髯的老者,手拿戒尺,走了进来。

    他年过七旬,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但眼神深邃,包含了无尽风霜与智慧。

    “我名颜方,添居白水文院教习。”

    他的声音是平静的,却带有种道不清的沧桑。

    学堂很安静。

    上百名学子一语不发,谁都知道他是何人。

    讲台前,颜方的声音继续响起:“今日,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孟子》。”

    孟子,为儒家亚圣。

    他主张的思想很简单,只有一个字——义!

    《鱼我所欲也》中记载。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孟子主张的思想,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才让孟子养出浩然之气,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儒修。

    如今,天下修儒者,皆将浩然正气列为了儒修之基础。

    不修浩然正气者不曰儒。

    “修身、正心,品行端正,才不会被欲望轻扰。”

    讲台上,课程继续,颜方以《孟子》为起点,向一众学子阐述着儒家大道。

    从九品养气,到如今的八品修身,接下来,恐怕还要讲更深层次的境界。

    台下一众学子痴痴如醉,姜离亦如此。

    尤其是在讲到‘修身’时,他更是不敢错过一个字。

    待修身讲完,姜离终于忍不住,举手提问:

    “夫子,敢问何为正心?”

    颜方道:“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著也,操存久则发见多;忿懥、忧患、好乐、恐惧,不得其正也。”

    姜离豁然开朗,体内的浩然正气一阵涌动,距离八品之境,更进了一步。

    他微微垂首,行以弟子礼:“多谢夫子解惑。”

    八品修身讲完,下一步,便是七品德行境。

    可惜,姜离还未接触到那个境界,所以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

    他巡视一番,发现学堂中大多人都是抓耳挠鳃,听的迷迷糊糊。

    唯有小部分,依旧神情不变,认真听讲。

    到正午时,院外铜钟三鸣,讲课声方才戛然而止——

    “今日的课程到此结束,尔等回去后好好消化今日所学。”颜方道。

    “恭送夫子……”

    一众学子纷纷起身,拱手作辑。

    颜方摆了摆手,撵着胡须,就此离去。

    ……

    青竹居。

    姜离手持一口木剑,来到院落间,开始演练起儒家剑法。

    儒家虽修文,但不代表不会武。

    事实上,儒家的剑术传承在整个诸子百家中都算一流档次。

    早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便是以一手剑术震慑四方宵小。

    只是,孔子曰仁,主张仁爱,并不怎么动用武力,也不造杀孽,大多时,都是以理服人。

    也正因此,孔子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与肯定。

    姜离修行的儒家剑法,自然不是什么高深的剑法,只是基础的剑术精要。

    剑法很简单,共有七招剑式:‘刺、劈、砍、撩、挥、斩、挑’。

    七招剑式,姜离只练习一招,也是最简单的一招——刺。

    后世科学研究,刺是所有剑式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杀伤力最强的一招。

    当什么时候,他可以用木剑刺穿飘零的落叶之时,他的刺字诀,才算有所小成。

    时间如水,总在不知觉中飞快流逝,就这样平淡的过了两天。

    ……

    两日后。

    一则重磅消息爆出:

    墨堂弟子云阳,与儒堂弟子姜离,将于今日下午,在演武场上一决高下。

    这个消息的传出,打破了文院这两日的平静。

    一时间,所有的新生学子都被吸引了目光。

    同为当世两大显学,墨学与儒学之间的争斗,孰强孰弱?

    文榜第一与第二的较量,谁能笑到最后?

    不仅是新生学子,便是一些文院的老生,以及教习也被惊动了!

    未至下午,演武台附近便聚满了人,除了儒堂与墨堂外,其余兵、法、农、医、名等各堂吃瓜群众也纷纷赶至……

    墨堂,阁楼中。

    一名身穿黑衣,面貌威严的中年男子盘坐在地。

    他的对面,有一名同样是一袭黑衣的青年,眉目冷峻,赫然正是云阳。

    “这次演武,不仅关乎了你修为入品,还关乎了我整个墨堂的面子,你必须要赢,明白吗?”中年道。

    云阳一笑,显然信心十足,道:“教习放心,论斗文,我或许差那姜离一筹,但要论演武,他必败无疑,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他在入院之前,根本就没接触过修行之法,如今不过短短十天,他能感应到浩然正气的存在就不错了。”

    “嗯。”

    ……

    另一边,儒堂。

    “谁都可以输,就是不能输给墨家那群王八蛋,咳咳……”

    这位儒堂教习刚说完,忍不住咳嗽了两下,脸色苍白,浑身一副病怏怏的模样。

    “王教习,您没事吧!”

    姜离开始担忧起他的身体。

    “没事……咳咳。”王教熟练的咳嗽两声,道:“我可是儒家一品修为,区区咳嗽……咳咳,奈何不了我,刚刚说的话,你可……咳咳,记住了?”

    姜离微微一笑,背上的肌肉隐隐凝聚成一个‘德’字,一脸善意的说道:“教习放心,弟子定不会令你失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