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元身 » 第四章 城隍又托梦于我

第四章 城隍又托梦于我

    这场雨,也给姜瑾带来了活的希望。

    牛仨见当真下雨,激动得对姜瑾大呼小叫,连说走了狗屎运。

    还不忘让姜瑾以后少骗人,可不是每次都这么走运。

    姜瑾长舒一口气,道:“大牛,咱们不日便可以出去了。”

    牛仨自然不信,刚刚才让鬼哥少骗人,还没几十息的时间,鬼哥又犯毛病了。

    姜瑾不想辩驳,忽而大叹可惜。

    牛仨问其有何可惜,姜瑾道:“可惜没被雷劈!要是刚刚在外头,给雷劈了那该多好。可惜!”

    牛仨只作鬼哥胡言疯语,殊不知姜瑾认为既然遭遇雷击而来到此处,那只要再被雷劈一次,便可回故乡了。

    这场雨连下了两天,之后渐弱。

    赵右换上布衣,惯例巡察了胤相城,体恤了一回民疾,一次次地被丁民群呼好官。

    赵右口头嘉奖了知县一干人等,以公务繁忙不便久做逗留为由,在夹道欢送中启程回了州府。

    求了这场雨后水库充足,今秋不至于缺收,又因通感鬼神,实乃鼓舞人心,此事很快便被报送朝廷。

    不出所料,赵右独自居功,并未提及游翁庭分毫。

    但州府的天平,在赵右的主观意识中,多少向着胤相县倾斜了半点,按下不表。

    当所有人都认为守侯大人器重游知县,游翁庭施政也变得通畅无阻。

    先前姜瑾对其所言,也被其奉为信条。

    当姜瑾正在奇怪为何黄堂大人迟迟不重审李家案,游翁庭也正头疼。

    正因极其重视,卷宗他阅了好几遍,又派人将案情相关人等亲自问话,甚至酒肆店家都传唤了三次,虽说证据链薄弱,似有漏洞,但又无从突破。

    即便不杀人,但有私藏管制物,罪之。

    若是无盗抢,却又多人言证,亦罪之。

    走问坊间,皆言姜鬼先前行径卑劣,乃无信小人,多行不义。

    唯独问到原主姜鬼那口子时,竟无明怨,甚且因此后命途多舛而落泪。至于家中为何有管制物硫磺,其亦不明所以。

    因原主被捕,赌坊握着押条,倒也不急着上门逼债。

    “周硕,你说这城隍岂不是为难本县?这姜鬼多罪并举,本县与你都看了许久,尚无可知其清白,那泼皮又能如何自证清白?”游翁庭既然应了‘城隍’,不想失信。

    周硕迟疑,道:“会否是李怀仁非他所害,则死罪可免。而私藏管制物在龙王看来并不是罪,则可大可小。如此一来,便是失窃物,黄堂您但判之归还,可赦免数罪。”

    “难则难矣。以其泼皮无赖,得了钱财大抵不见踪影,如何归还?况且城隍本意其自证,以这般情况,难上加难。”游翁庭得了‘城隍’大恩,姜瑾是间接之人多少居功。

    “一旦提审,若其糊涂耍泼,便无回头路。周硕,那李家祖传玉观音如此大,你可仔细盘问过了没?另外近日可有携带大件物品出城者?”游翁庭身为一方黄堂,之前何时需要过问这般琐碎。

    周硕道:“属下已查过记录,出入并无携带大件物事者,窃物应该尚在城内。”

    “李怀仁尸身呢?”

    “那日大人应了城隍话语,属下没让李家领回去,尚在停尸房。”

    孰料他们这般为姜瑾着想,姜瑾不自知,以为事情变卦。

    待狱丁送来饭菜,姜瑾叫住,称昨夜城隍托梦于他。

    狱丁不敢懈怠,连忙通传。

    游翁庭让问姜瑾,城隍可有破解之策?

    姜瑾不想被动,直言道:“城隍爷已然留下线索,须得小民作那解铃人。”

    见其既有把握,游翁庭阴霾尽散,再无疑虑。

    衙门,升堂。

    听说黄堂大人要重审李怀仁案,衙前聚集了不少好事者。

    李家大房李周氏不顾甥舅使眼色,当是泼妇吵闹,说李怀仁死的苦,留下孤儿寡母,现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犯事泼皮无赖必须偿命。

    酒肆店家、李家数人、当日同饮者俱传庭审。

    待传姜瑾上来,不少人皆是唾骂其无良,尤其李家人,恨不得啖其肉。

    典吏先是复述卷宗,大意是姜瑾因困顿而临时起意,窃物被发现,纵火灭口,有人证及硫磺物证若干,云云。

    说罢,托盘呈上瓷白色皿器,皿中有硫磺若干。

    念了案情,典吏问话。

    “人犯可有辩驳?”

    姜瑾不卑不亢道:“丁民冤枉。还请大人明察!”

    此话一出,引起哗然,有好事者当即鄙夷其卑劣。

    游知县示意左右尽听其言而书之。

    “那你可曾杀人,抑或使用硫磺纵火?”典吏知道知县有意淡化私藏之罪,便不做提问。

    这刑讯太有水平了。

    姜瑾不接话,绕开提问,反而问道:“行人可曾尸检,又如何断定李怀仁死于大火?”

    行人者,仵作也。

    李家人当即破口大骂,人死为大,死于火中,难道还不是被火烧死的?

    这泼皮罪无可赦。

    典吏看向知县,游知县老神自在,不想决断。

    城隍既然托梦于这泼皮,那就由他自辩,免得鬼神责备。

    李周氏忍不住了,欺身而来,一把抓住姜瑾的头发,狠狠扇了一巴掌,嘴里兀自哭腔道:“我家相公死的冤,因为你这肮脏无赖,他至今无法落土为安,你到底是何居心?”

    越说越气,左右开弓,连扇了姜瑾五六耳光。

    姜瑾伤体未愈,哪是李周氏对手。

    忍着屈辱,嘴角溢血,这贼婆娘下手真狠。

    心里如是道,姜瑾怒喝:“城隍爷托梦于我,害死你相公的另有其人。”

    游翁庭见姜瑾直言城隍,只好惊堂一声,皂班连忙把李周氏拉开。

    “黄堂大人,丁民可否按照指引,验一验尸身?”姜瑾道。

    “尔敢!”李周氏盛怒。

    盛怒也改变不了游翁庭的主意。

    但今日衙门行人因假回家,并无可替代者。

    姜瑾当即表示城隍教了他方法。

    见他点头,姜瑾斜眼道:“谁说验尸须得只有解剖无体面之法?”

    要来七根软签,缠上白纱,姜瑾顺着已经李怀仁烧焦发臭的尸身七窍各自伸了一遍。

    舒了一口气。

    深陷囵圄之时,姜瑾问过牛仨所知关于李怀仁的一切,其中便包括李怀仁的体格。

    李怀仁体大如牛,大活人怎会任由火势烧身,除非当时并不清醒或被搏斗放倒。

    寻常人如何能不动声息便搏倒李怀仁,那只能说明当时李怀仁并不正常。

    原主不可能搏倒李怀仁,所以姜瑾早就想好了对策,先把杀人的罪名洗脱,再徐图其他罪名的摘除。

    “回大人,还是得解剖。”

    此言一出,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重,众怒纷起。

    李家人目眦欲裂,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