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月蚀天河 » 第17章

第17章

    接下来的几日,大宁军都在忙碌安置俘虏的事情。征讨二王子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

    这一日,安陵雪正在大宁府衙处理政事,却见伊明弘一路小跑进来。不管何时,伊明弘从来都是一副气定神闲、波澜不惊的形象,安陵雪从未见过军师有如此失态的表现,此刻她着实吓了一跳。待看清伊明弘脸上并没有慌乱的表情,安陵雪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伊明弘见到安陵雪后,也不搞那些繁文缛节,直接道明来意:“郡主,刚接到秦将军的急报,探马发现裕和军放弃边境阵地,全线收缩,退往梓阳城了。”

    不等安陵雪回应,伊明弘紧接着出声道:“敌方出现了重大指挥失误,机不可失。郡主,赶紧下令吧。马上让大宁军衔尾追击。只要能把裕和军顺利围堵在梓阳城,那讨伐二王子的战事极有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安陵雪听到这个消息,惊喜不已。但很快,她又有点迟疑地提问道:“确定是对方指挥失误吗?该不会‘司南庭’又在从中谋划什么吧?”

    伊明弘愣了一下,思索一会后,他坚决地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能的。昭昌正跟洛流全面开战中,在分出胜负前,他们没有理由继续挑拨梁殷的内乱,这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伊明弘抬起眼眸,自信地继续说道:“我反而是相信,是因为前几日的浴凤关大捷,大宁军赢得干净利索,给了裕和军很大压力。以致于他们的主帅指挥失误了。”

    “郡主,为帅者,要有善于发现对方纰漏的眼光,更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虽然现在还不明白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撤退了,但他们这个撤退动作,对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打开局面的机会。我觉得应该好好利用。”

    安陵雪脑中权衡片刻,很快下定了决心,利索地对伊明弘说道:“就依军师所言,即刻召集能出战的大宁军衔尾追击,把裕和军围在梓阳城!军师速速到前军帮秦栎将军出谋划策。我留在大宁府,与剩下的大宁军一道,维持整个大宁府的后方安稳,还有弹压俘虏,以免生乱。通知秦栎,前线将领可灵活调度,我不为遥制。”

    “遵令!”伊明弘应声道。

    伊明弘拿了令信,匆匆赶往大宁军营的路上,想到郡主颇有条理的安排,不禁老怀大慰。郡主在失去父亲之后,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了啊。而且,越来越有武安侯那种为将为帅的气势了。

    ----------------------------------------

    裕和镇。

    梓阳城。

    裨将军府。

    何正正在大发脾气,训斥二王子乔翰哲。

    “我派人传信告诉你浴凤关之战的消息,是让你清楚敌军的形势,不是让你自乱阵脚,惶惶不可终日的。更不是让你自作主张,胡乱插手军务,遣人到前线营盘门口高呼让我军火速撤退回来据城而守!”

    乔翰哲委屈地回道:“我派去传信的人,是因为进不了前线军营,才在营盘门口高声呼喊,她只是想把我的口信传达给你。”

    何正气得鼻子都歪了。“当然进不去了!一没有令信,二找错营盘。你的信使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找上的是后备辎重营。重要战略物资都在里面,守卫怎么可能让不认识的人入内!”

    何正指着乔翰哲继续怒道:“你派的人还真是忠心耿耿啊!没能进去营盘,就在营门口大呼小叫,说什么大宁军所向披靡,我军该避其锋芒!”

    “这一喊,整个辎重营都乱套了。一天之内,这消息就传到了前线的一二大营。闹得人心惶惶!”

    “浴凤关的战况,我在前线是给众将领下了封口令的,严禁军中兵士知道。你这一手,直接一杆子捅破天,把消息全漏了个遍,搞得前线士气全无。”何正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口气喷了好多话出来。可见他确实是气上了头。

    何璐在一旁,见何正还在气头上,自己儿子委屈巴巴的又不敢作声,就出言相劝道:“哥,你外甥也是为你好。你自己领军才这么点兵力,在前线那无险可守的地方,多危险啊。敌军如狼似虎的,一看就不是善茬。退回来据城而守不失为稳妥之举。不是常听那些武将说吗,围城之战,攻方必须有十倍之数,才能稳操胜券。我们守着城墙,耗尽敌军兵力就是了。”

    “你懂个屁啊!你以为打仗就是哪方人多,哪方就胜么!”

    “本来我领了一半裕和军在前线,抵住大宁军的兵锋。余下一半裕和军,在大营坐镇筹建新军,并监军各路大家族组织家丁、乡团来助战,后续援军只会越来越壮大。结果你这好儿子搞的这一出,把我好好的规划砸了个稀巴烂。你知不知道,你大嫂,二嫂娘家那两大家族,前段时间就在极力配合扩军,组织团练了?现在前线一退,裕和各大家族都举棋不定,开始观望起来。”

    “既然这样。舅舅可以不退的。继续在前线防守不就好了吗?”乔翰哲还是觉得自己委屈。

    “士气大降!如何坚守?”何正被乔翰哲气得暴跳如雷。自己亲妹妹,自己亲外甥,对军事都是一窍不通,何正感到无比的腻歪。再怎么跟他们讨论都是无济于事了。想通此节,何正重重哼了一声,一摆衣襟,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

    伊明弘,随同秦栎带领的4000多轻骑,只备了3天干粮,快马加鞭一头就往裕和镇境内冲去,兵锋直指梓阳城。后续第二队列的是600重骑,再后面的是不到3万的步卒营,最后面的才是辎重部队。不管是哪个部队,接到的命令都是尽最快速度赶往梓阳城。

    所以边境百姓看到的景象是,整个大宁军分成了好几拨人马,仿佛在一个完全不懂兵事的将领指挥下,埋头急哄哄地往梓阳城赶。这些大宁军,对于裕和境内的乡村、市集、郡城完全是不闻不问的状态。

    是伊明弘托大了吗?并不是。伊明弘非常清楚,裕和军刚刚撤退,只要大宁军紧追不舍,裕和军是没有空余能力沿途设伏或者组织抵抗的。大宁军的最重要目标,是趁着裕和军撤往梓阳城的时候,把他们堵在梓阳城,一战定胜负。只要裕和军主力败了,整个裕和镇就会瓜熟蒂落,轻松掌控在手。

    大宁轻骑,在第二天的黄昏到达梓阳城郊外。

    前锋到达的时候,正碰上梓阳城关闭城门,一个个身背令旗的传令骑兵从四个城门疾驰而出,散往各个乡镇。

    轻骑大部队到齐后,在秦栎的命令下,在梓阳城西门和南门分别扎下营盘。面对防守状态的城池,骑兵部队是攻打不下来的。秦栎第一时间就召了伊明弘到中军营帐商量下一步策略。

    伊明弘听了秦栎的简况介绍后,不以为意地说道:“秦将军布置很老道。我军目前只有4000余轻骑,扼守梓阳城两个城门已是极限。贸然围住整个梓阳城,就太分散兵力了,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现在只断去梓阳城西门和南门的通路,进可攻退可守,非常稳当。”

    “梓阳城东门、北门都没有我军阻碍,裕和军可以从容进出。不过我想,如今的裕和将领,八成是进退维谷。”

    “若想战,他们的兵卒刚退回梓阳城,现在就选择出城跟我们对决,士气不盛,估计他们是不敢的。”

    “若想退,梓阳城是裕和镇最大的城池,没有比这个城池更适合坚守的地方了。估计他们也不敢再退了。”

    “那剩下的,无非就是坚守了。所以秦将军的布置,完全没有问题。只要等我军后续部队赶来,围困之局就稳固了。”

    刚商量着战局布置,轻骑前锋来报,抓住了一个裕和传令骑兵。秦栎让人带他到中军营帐问话。

    裕和传令骑兵被押进营帐后,已经是脸色发白,脚步踉跄快要站不稳了,明显是失血过多迹象。

    早前轻骑前锋赶到梓阳城的时候,正好碰到裕和传骑令兵四散而去。全部截留是不可能的了,因而就随便就近找一个传令兵追击,恰巧就是这个倒霉鬼,后背中了一箭摔下马来。轻骑已经搜过传令兵的身了,没有书信,那他要传的,必然是口信了。

    伊明弘吩咐军医先对这个传令兵进行救治。待传令兵脸色转缓之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始对躺在地上的传令兵问话。

    伊明弘指着秦栎,对传令兵轻声说道:“他叫秦栎。是这个军队的最高统帅。你的生死,现在就掌握在他的手上。”缓了一下,确保传令兵听明白了之后,伊明弘继续说道:“现在有几个简单的问题,你只需要如实回答,就能活下来。你考虑一下罢?”

    传令兵听完话语,痛苦地闭上双眼,仿佛后背的伤痛牵动到全身。他的表情挣扎一番后,缓缓再次睁开眼睛,虚弱地出声道:“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

    “你受命要传达的口信是什么?”伊明弘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通知各郡县集合团练,各大家族集合家丁,各乡村集合保甲,五日内赶到梓阳城一同迎敌。”

    “其它传令兵的口信是什么?”

    “都一样的,只不过派去的地方不同而已。只有去裕和军大营的命令有差别。要求是三日内赶到梓阳城。”

    伊明弘眼睛亮了一下,追问到:“裕和军大营,现在有多少人马?”

    “一万余人。还有新军若干,数目不知。”

    “梓阳城有多少守军?”

    “城守军1千5。还有前线撤退回来的裕和军1万4千余人。”

    伊明弘又问了一些问题,确保没有遗漏后,吩咐军士把传令兵带下去看守休养。

    看着伊明弘跃跃欲试的表情,做为长时间共事过的搭档秦栎,明白伊明弘已经有了谋划。他出声问道:“军师可是有了良策?”

    伊明弘略有兴奋地说道:“秦将军,这传令兵透露的消息,该是可信的。你看,这团练、家丁、保甲,都不是正规军队,战力不可能很高,而且他们的集结速度绝无可能这么快速。梓阳城现在最大的外援,其实就是裕和军大营的那部分兵力。”

    略微停顿下之后,伊明弘继续说道:“如果这三天,我们就扼守在梓阳城。那三天之后,我军的后面部队该到齐了,而裕和军大营的部队也该到达梓阳城。他们要么进城,要么在外围扎营,与梓阳城构成犄角之势。那样就变成毫无花巧的正面攻城之战。而且我军还会受到裕和军大营的牵制,不能全力攻城。这对我军来说,并不有利。”

    伊明弘在营帐内踱了几步,对秦栎说道:“去裕和军大营的传令兵,肯定会把梓阳城的命令传达到位。也就是说,裕和军大营的部队会立刻动身赶来梓阳城。现在有个计策,我军轻骑,今晚休息一晚,明早天亮前出发往裕和军大营方向,半道进行截击。裕和军大营那边估计正埋头赶路,不会料想到我军的突然发难。而我军如果天亮前拔营,梓阳城守军不清楚我军的去向,估计不敢轻易出城。就算对方守将想通了我们的去向,是前去截击裕和军大营部队,但有了时间差,守军想在短时间追上我军,也是不大可能的。这样我军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进攻裕和军大营部队。只要时间控制好,先一步吃下裕和军大营部队还是很可能的。”

    听了伊明弘的诉说,从戎多年的秦栎知道这个计策很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他思考了一番,出声道:“现在唯一担忧的,是我轻骑部队刚赶到梓阳城下,只休息一晚,怕是战力恢复不足。”

    不过秦栎仅是犹豫了一会,然后坚定地拍板:“罢了。哪有万无一失的战事。这场仗,我赌了。不行险大战一场,只怕后面的围城战,要牺牲更多大宁兵士性命。就按军师的计策,我马上去安排。”说完就召集诸将领布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