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码农之死 » 第六章 往事 - 专家的脑筋不会转弯

第六章 往事 - 专家的脑筋不会转弯

    那天贾承孰因为感冒头疼,不到中午就请病假提前回了家。到家后冲罢热水澡吃了一片药,便睡了大半天。等到晚上醒来头疼依旧,便连饭也不吃,电话会议也没参加,捂着被子继续睡。转天早上起来却发现除了饥饿身体已无大碍,便如常来到公司上班,赶在9点半前进了会议室。

    中国小组每天早上9点半开一个会,这是跟国外团队合并后李羽白开始召集的,而且这个会议他也叫上了贾承孰。一早一晚两个会议,李羽白都没有把贾承孰落下。他觉得这是对贾承孰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样做对整个项目也必定是会有好处的,至于具体什么好处,一时半会也许看不出来,但到时候就会体现。

    由于前一天贾承孰基本不在公司,而且也没参加昨晚的会议,所以便只是听着,心里却盘算着Dono这边好一段时间没什么正经事了,是不是可以提一下Java的事,这事跟李羽白直接说是不是合适呢?

    谁知会议开始以后李羽白一上来就先向刘强明提了一个问题:“强明,昨天那个日本人的邮件回了没?”

    可以听出来李羽白是尽量放缓了语速,脸上也是微笑的表情,但把这封邮件作为第一个话题,说明他心里其实还挺重视。

    刘强明侧过身子斜对着李羽白,然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喉咙里先是发出了一声代表了人在思考时常常用来放慢节奏的声音,然后才说:“我昨天稍微看了一下他说的那个问题,这个问题之前没碰到过,所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还需要研究一下。”

    李羽白听了以后只是简单的“哦”了一下,但语调里带了点讶异。

    刘强明便赶紧接着解释:“昨天下午主要是着急完成公司要求的那个培训去了,昨天是最后一天,必须完成了,所以没有时间去研究那个日本人的事。今天没别的事,我抓紧给他看一看。”

    他说的培训是公司每年提供的众多在线培训之一,其中有那么两三样是年年重复,年年要求员工必须完成的,分别会在不同的月份发出。这几样强制培训主要涉及职场规则,或者公司保密规定,一般会提前一个月发出,并规定完成期限,逾期会邮件提醒直属经理也就是张红雷,以及再上一级经理。

    李羽白当然知道这种在线培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很多人都是拖着不到最后几天不会去做,自己也不过是上周才完成。像刘强明这种留到最后一天最后一个下午的不是大多数,但也不是少数。如果逾期,张红雷会被抄送提醒,这当然是不好的,再抄送到他的上级那里就更不好了,所以这确实也是件重要的事。以他上周的经验,完成这次关于保密的培训并答完最后的考题,虽然不至于花一整个下午,但也差不多要用去两个小时。

    不过李羽白还是不满意,原来这是一个日本业务部门的主管发来的邮件,说他在换了一台新笔记本电脑后安装了Dono客户端,却发现一个Dono应用里的某个功能不好用了,请求开发部门帮助解决。

    来自业务部门的用户,还是一个主管,这当然也很重要,毕竟整个部门的发展,都依赖业务部门的评价与口碑,如果昨天下午刘强明需要完成培训,那晚上的时间呢?

    昨天晚上的会议时,李羽白他们也根本没跟国外团队提这件小事。因为乔治也正在休假,这一周都是,临近退休,所有的假期乔治都不想浪费,况且现在也没有正在开发的正经需求,有的只是零零碎碎的像这个日本用户一样的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李羽白当然更不会要求伯纳德去处理这种小问题,他觉得这理应由开发来解决。除非必要,李羽白不想让架构师来干回老本行,从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维护中国组员的技术能力口碑考虑,如果一个小问题都需要架构师来解决,谁知道德怀特会怎么想,又会不会跟谁说呢。

    但现在刘强明的答复确实让李羽白出乎意料,甚至有了一点怀疑。不过他只是先接着刘强明的解释问:“那你那个培训现在已经完成了吧?”

    他想先确认强制在线培训这件重要但是简单的事不会让张红雷被抄送邮件。得到刘强明的肯定答复后,他便接着跟进日本主管这件更重要而且也让他觉得更不确定的事:“那好,那你今天抓紧帮日本人看看怎么回事吧。毕竟日本跟咱们时区接近,还早咱们一个小时,昨天他也是在他的下午给咱们发的邮件,咱们今天在他下班前争取回复他。”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你现在先回复一封邮件说咱们已经在帮他研究这个问题了,一有结果马上回复。咱们不能从昨天到今早一点反馈都不给他。”

    刘强明面带一点尴尬的赶紧赞同:“哦,对,有道理,我先回他一个邮件。”

    之所以昨天没有第一时间给对方回邮件反馈,是因为当时李羽白还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小问题到底要花多长时间解决,他本想等一等刘强明的初步研究结果,也许能很快找到原因并修复问题,这样再回复效果最好,用户最满意;差一点的结果是刘强明可以给出一个对问题解决时间的估计反馈给对方,这也是对方能接受的结果。

    可现在,刘强明显然连第二点也还没做到,至于原因,李羽白对刘强明的解释将信将疑,于是他再提了一个要求:“正好今天贾承孰也来了,要不这个问题你俩一起看看?”

    李羽白保持了一贯的微笑表情,先看了看刘强明,又看了看贾承孰。

    还没等到贾承孰把“好”字说出口,刘强明已经开口了:“好啊!”

    会后刘强明在会议室里先跟贾承孰大概说了说具体问题,其实也就是把邮件里的内容复述了一遍。日本人的邮件解释的很详细,还附带了问题截图。

    之后刘强明便说:“咱们分头看看吧,我先去给他回封邮件。”

    贾承孰回到临时办公区,便开始研究起这个问题来。

    问题的描述很清晰,贾承孰先根据截图找到出问题的按钮试了试,点击按钮工作正常,接着他便查看按钮代码,根据截图里的错误信息定位代码行数,发现代码里用了一个自己没用过的Dono功能。没办法,只能查看一下Dono技术文档来了解这个功能的用法,很快便发现了问题的可能原因。用户只是因为新装了电脑和Dono客户端,新装的客户端桌面上应该是缺少了一个目录应用的书签,从而导致按钮代码工作不正常,用户应该只需要把目录应用的书签添加好就可以解决问题。于是他便把自己桌面上的目录书签删除,又试了试按钮,果然报了同样的错,再把书签添加回来,又工作正常了。贾承孰赶紧来到刘强明的工位,跟刘强明报告自己的发现。

    刘强明很惊讶,自己的反馈邮件还没写好,贾承孰这么快就找到了原因?

    刘强明的工位旁边就坐着李羽白和Joanna。李羽白听到贾承孰说解决了,不由得站了起来,他也有点惊讶,有点欣喜。

    两人听完贾承孰的详细解释,又按照贾承孰刚才的测试方法在刘强明的笔记本电脑上试了一遍,也是一样管用,于是都同意应该就是这个问题所在,可以回复日本用户了。

    李羽白这时先发了话:“要不贾承孰你来回复这个日本用户邮件吧?把你的发现跟他解释一下,简单明了的说明一下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让他明白不是我们代码的问题,再把解决方法告诉他。然后让他如果还有问题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接着帮他处理。”

    贾承孰有点犹豫,之前他从来没有跟公司业务部门用户打过交道,不过李羽白接着说:“你发邮件前,我可以帮你看看,检查一下邮件写得没问题你再发。”

    这下贾承孰才放了心,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邮件一来一回,日本主管答复说按照这个方法问题真的解决了,并感谢称赞了开发团队的高效率及时帮助了他。

    李羽白因为之前的需求开发表现便对贾承孰印象不错,这次更加牢固了对贾承孰能力和态度可靠的认知。虽然贾承孰说这个Dono功能他也是第一次见到,但李羽白理解这是贾承孰的谦虚表现。他知道,以后如果再有任何Dono问题,第一人选该是谁。

    其实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没过多久李羽白就跟张红雷提起了这件事,从那以后释放一个Dono资源的话题,就没人再提起过。而贾承孰则在中国团队成员的潜意识里被安上了一个Dono专家的光环,以至于后来有一次朱峰还曾经带着其他部门的同事来向贾承孰请教Dono的问题。

    贾承孰知道自己的能力绝对是被李羽白有意无意地放大了,他觉得在国企时那个被用户折腾得死去活来最后撤回公司的开发组组长才算真正的专家。

    不过Joanna不这么想,她跟贾承孰说:“只要在这个部门这个领域里你是最厉害的,你就是专家!你太厉害了!”

    贾承孰对Joanna的前一句话不以为然,他觉得在这里专家的定义门槛也太低了点。不过他也承认在这里似乎就是这样,不要求你都懂,只要比别人多懂一些,碰到问题知道怎么找到解决方法就行。至于Joanna的后一句话,那是Joanna一贯的夸张表达风格,他早已习惯。于是他也开始奉承Joanna:“你现在也是咱们组里中国这边的Java专家了。”

    Joanna乐得捂住了嘴:“哪有?我哪是专家?”

    自从李羽白把贾承孰邀请进各种会议以后,贾承孰跟他们的关系便慢慢近了一些,也开始跟他们开起玩笑来。尤其是Joanna,虽是组里唯一的女同事,但开她的玩笑她也不在意。贾承孰说她是组里的中国Java专家,说是开玩笑般的奉承,却又是事实。因为按她说的,她就是中国这边唯一的Java程序员,那当然也是专家。

    Joanna知道贾承孰是故意拿自己刚给出的专家定义逗自己,一点也不在意。这时候李羽白正好走进茶水间听到了贾承孰的奉承,就补了一句:“对,Joanna就是咱们组的Java中国专家。”

    于是Joanna又捂着嘴呵呵呵地笑了起来。

    说起Java,贾承孰当然不会死心,但是他摸不准该不该再提。上次因为这个,他感觉自己是把李羽白吓出过冷汗的,再提不知道会不会让李羽白不高兴。

    于是等李羽白走了,他又问Joanna:“Java最近事儿也不多吧?”

    这是废话,从最近的会议上他也知道事情确实不多。

    Joanna明白他心里还在挂念什么,但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嗯,不多。”

    这时候Joanna问了个让贾承孰心里难受的问题:“你当时为什么不答应李羽白转正啊?”

    她确实很不理解贾承孰的脑袋当时怎么想的,急于搞清楚这个专家的想法。

    贾承孰心想要转正我何必留在这里?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要转正我何必留在这里?跟着孙泽平走不也一样有机会吗?”

    “啊?孙泽平?去了新部门那个?”

    Joanna也从别人那里听过部门简史,知道些名人事迹,这下她更不理解了:“他当时想带你走?你没去?你为啥没去啊?”

    贾承孰老老实实地说:“当时张红雷说我留在这里可以参与Java开发,孙泽平让我去是去做DB2,我想做Java。”

    听了贾承孰的解释,Joanna瞪大了她不太大的眼睛,又摆出了夸张的惊讶表情。她实在不能理解去新部门这种明显发展空间更大的机会居然会因为一门技术而被放弃:“那去做DB2不也一样吗?你不就是不想做Dono吗?”

    “不是,我想做Java。”贾承孰很坚定,一直很坚定。在他看来DB2就是一种数据库,可以替代的选项很多,但Java可以做应用开发,前途广阔。

    Joanna知道Java应用更广,她有点明白贾承孰的想法了,但她还是认为应该先把握住当下,应该把能得到的机会先兑现。

    Joanna没有留在Dono而转型Java当然有因应技术趋势的原因,但是以她的思考方式,如果说部门内Dono应用更多,发展空间更大,掌握了Dono技术领导就直接给她升一级,那她便会先投入精力到Dono里去。先把好处拿到手再说呗,好处拿到手以后该转Java那还是得转,找机会跟经理再谈呗。

    Joanna心想:还是不能理解这个人的思考方式,真怪。

    其实这是性格的原因,贾承孰还不够圆滑,很多事情脑筋不知道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