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太一书 » 第三十五章 过去事

第三十五章 过去事

    杜子虚端详了一下,疑惑的开口:“海通法师?”

    “是。”老僧第一次回答了杜子旭的问题。

    一千多年前的海通法师,为何会重现在这儿?他又是怎么度过的神秘消失的那段时间?他是否已经成为了高位存在?或是被某位高位存在所同化?

    杜子虚的心中闪过无数的问题,却听到面前的海通法师对他说:

    “跟我来吧,施主,答案就在前面。”

    海通法师转过身去,在前方带路,杜子虚抬脚跟了上去,面前是一条十分宽阔的泥土道路。

    然而道路的两侧和前方只有一片虚无,凄凄的冷雨不停的落入虚无之中,没有任何回应。

    海通禅师在前面开口:“不要离开道路进入心渊,小心被祂吞掉你的形质。”

    “心渊?”

    “这是祂心中痴怨所化,最能消解凡人的形质,呼吸之间即为虚无。”海通法师继续解释道。

    二人继续前行,前方的道路随他们脚步不断延伸,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

    杜子虚问出了一路以来的疑问:“你一遍遍的引导我来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海通法师没有停下脚步,背对着他反问道:“施主,相信世上有命吗?”

    杜子虚没有回答,继续问道:“何出此言?”

    法师抬手指了指自己完好的右眼:“我看到了你,只有你能解决掉祂,拯救这无辜苍生。”

    杜子虚似笑非笑的说:“我?怎么可能?法师都不敢直呼其名,你所说的应该是一尊神明一样的存在吧?”

    杜子虚虽然不知道海通到底有多强大,但至少比他要强出不知道多少,就是这样的海通居然都不敢直呼其名,一直以祂代替。

    杜子虚是想让太一书吸收点高位存在的力量不假,但他绝对不会直面这些恐怖的存在去,他还没活够呢。

    海通法师平缓的声音继续传来:“世间万物,因缘际会则成,因缘散尽则灭,此事已定,施主不必担心,不过是一点痕迹罢了。”

    不等杜子虚继续询问,海通法师就停下了脚步:“到了。”

    杜子虚看着面前的一片黑暗,刚想问到怎么到了,就发现世界渐渐亮了起来。

    仿佛舞台上的黑色幕布被揭开,一切渐渐显露身影,杜子虚看到了令人难忘的奇观。

    无数重叠的巨大蓝色水晶包围了他们,形成了一片千米方圆的土地。这些水晶以种种奇异的形状折射着光芒,将整个天地都照成了一片梦幻般的蓝色,映照着空气中的雨滴也变得晶莹剔透起来。

    这些水晶还在不断的蠕动和扩张着,仿佛一头巨兽体内的血肉,为眼前的画面带来了更大的精神冲击,美丽诡异又窒息。

    在见到这些水晶的那一刻,一股悲哀就充斥了杜子虚的全身,那是跨越千年的痛苦,他仿佛看到自身被一点点消磨的,又由高居宝座上的神明沦为痛苦囚徒。

    这股悲哀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杜子虚的形体都开始崩解,皮肤、血肉和骨骼上同时开始生长蓝色的水晶。就在他将要无法反抗的变成一块人形水晶时,太一书又一次出现了。

    巨大的吸力从杜子旭的身体之中传来,所有的悲哀一瞬间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体内的蓝色水晶也消失了,不仅如此,周边的蓝色水晶也像流动的光带一样进入他的体内,第三页的经文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实。

    随着蓝色水晶开始迅速的减少,空气中响起了无数的哀鸣声,仿佛千千万万个人在同时被无情的切割,发出绝望的哭泣,无边的细雨也随之密集起来,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场正常的泼盆大雨。

    旁边的海通禅师无视了所有的哀鸣,微微一笑,早有预料一般的说道:“交给你了。”

    然而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巨大的水晶聚合体摇动起来,从高处如同陨石流星一样砸向了二人,眼看着就要将这里夷为平地,海通法师的身上放出了一道金光屏障,任由那些声势巨大的水晶不断的冲击着,却只能徒劳地化为虚无。

    刚刚拔腿跑出了上百米的杜子虚又一次疑惑的看向了眼前的禅师,由于问题太多,甚至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

    海通法师继续微笑着,他明白他的疑惑,于是他开口说:“施主想要听一听这一切的缘由吗?”

    杜子虚看着太一书迅速凝聚的咒语,慢慢的点了点头。

    于是海通法师走到近前,在湿滑的泥土地面上盘腿坐下,杜子旭也跟着盘腿坐了下来,听他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清莲曾经是个很快乐的人。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生来就心无杂念,纯净聪明,而且长的清秀俊俏,白嫩可爱。

    他仿佛世间最美好的宝玉,朋友、家人、先生,没有人不喜欢他;路人、父母,甚至是仇人,没有人会讨厌他。

    就连山林里的动物都乐于跟他玩乐,凶恶的老虎都会温柔的让他躺在自己的肚皮上,可恶的人熊也会为他捧来野果,试图把他带走做自己的孩子。

    是的,清莲生来就是这样受到全世界的宠爱的。

    直到他12岁那年,被房玄龄称为“东方菩萨”的慧净大师云游时发现了这个孩子。

    他对青年的家人说,这孩子是天生的佛种子,赤子无垢,慈悲天然,希望能带他去研习佛法,以继承他的衣钵。

    面对着这个在整个大唐都享有极高威望的高僧,他的家人半是欣喜、半是不舍得将清莲送到了师父的手中。

    于是师父带着他来到了国都长安,在师父的禅院中修行。

    在长安,清莲获得了他的法号,海通,并在此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光。

    在长安修行的过程中,海通也参加过几次辨经。

    十五岁那年,他辨胜了一位久负盛名的高僧,让对方归依在自己师傅的座下,从此名动长安,成为了无数达官贵人争相结交的小佛陀。因为俊俏的外表,甚至有不少贵女向他暗送秋波。

    海通不爱惜这些虚名,他心里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不装,他只是一日复一日的修行佛法。他天生赤子,从不知道人世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