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崇宁五年,春。

    徽宗自登基以来,在政事上并未有过多改善,前朝遗留得问题也在新王统治下彰显出疲态。每朝每代,君王思想推演出得政治景象都大不相同。徽宗依然保持重文轻武,对清流一派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赞赏有加。大宋武将地位在朝堂上日渐萎靡,使之军队整体战斗力逐渐下滑。再加之,徽宗此人天性喜文浓墨,对日常起居饮食要求极高。崇宁四年,徽宗不顾清流一派阻碍,新建行宫别院多处,在扬州,临安,两地安排建造。尤其是对林园景观格外热衷,下令收集天下奇珍异石运往新修别院,各地官员为求自保,大肆收寡上贡,一时间朝堂怨声载道。清流一派为求眼下利益自保,也选择顺应新君喜好。

    在朝堂大势所趋之下,蔡京此时提出花石纲政策,以十船为一纲,马匹五十为一纲,建立运输团队。并建议在苏杭建立应奉局,用以搜罗奇花异石,此外,为便于运输和建造由,命将以秦淮一带为中心,将水路重新修建,拆毁沿河所建大量桥梁。此举一出,百姓怨声载道,沿岸百姓对此苦不堪言。此政策还要求凡是运输花石纲船队马队所有支出由当地官员百姓支付,地方官员当然不会出一分一毫,所有支出都已朝廷行事夹杂到苛捐杂税之中,冥冥中加重农工两者压力。

    在蔡京得推行下,徽宗逐渐将朝堂权柄交予以蔡京为首得中立派手中。蔡京也在此番之后独掌苏杭应奉局,此等肥差不知眼红了多少人。一时间蔡府门庭若市,每日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都想在这位司徒大人手上讨得一杯羹。

    “爱卿啊,朕今日来夜梦太上老君,上仙托梦告知朕,朕将不久之后得一贤人相助,得此贤臣,可保我大宋无忧。朕因此事揪心已久,只是这应梦闲臣何时才能出现在朕面前。”

    “陛下无需对此事过于忧心。微臣建议,陛下可择日于九霄宫上香请愿,想必国师必有良策,此外此等天机,冥冥中必有定数,陛下也不必急于一时。”

    “蔡爱卿所有有理,来人啊。”

    内侍闻声前来,行礼跪拜,“陛下。”

    “朕欲前往九霄宫上香请愿,作礼部择选良辰吉日,安排相关事宜。此外朕也欲与国师详谈,此事也交予礼部一同办理。”

    五台山,福圣观。

    “转眼间,已有五六年光景了。蔡旭,你上山至今,可有什么感触吗。”

    “老师,师兄们待我很好,吃住也习惯,并未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我并非之的这个,是问你心境。”

    “心境?这个我并没想过,只觉得这里一切我都挺喜欢,要是一辈子都待在这里也不错。”

    “一辈子?你不想下山去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况且你的家人尚在世上,你也想见见他们?”

    “想见是想见,现在见不到必然有见不到的原因,有缘自会相见,道法曰顺其自然,至于外面的世间。”蔡旭不言,双眼之中掩饰不了的憧憬。“我也不想去。”

    “如此这样也好,你去吧。”王茂端点点头。

    山里的日子让世间过得缓慢,每日生活单调乏味,不停重复着前一天得事情,一天一天就这样过着。蔡旭早已习惯,每天做完应该做之事,便到藏书阁,这里有王茂端多年来寻访得各地名圣典籍。也算是在蔡旭无聊得山野生活的一种调剂。

    蔡旭看书也不挑,伸手能够得到就看,什么医学典籍,文人诗词,野史话本照单全收。每每看到不懂之处,便苦了几位师兄和王茂端。小孩子对事物理解有自己的一套,原本深奥难懂的词句,在大人的解释后更加难懂。不过这也难不倒蔡旭,不懂便不懂,所谓不求甚解。看书并非要看懂,实在懂不了就跳过,反正多看书不会有错,这也是王茂端告诉他学习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