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蔡旭,今日随你师兄出诊,你可有感悟。”

    “老师,弟子觉得,治病救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事,你说来听听。”

    “救人一命,不是积善行德的吗。”

    “不错,治病救人乃是善举,你可知学医可救一时却不能保其一世,能救之人也是三五几人,大点来说几百上千,于这云云众生之难,行医治病又能救得了多少呢。”

    蔡旭听闻低头。良久之后开口,“老师教我。教我救云云众生之法。”

    王茂端抬头看看天空,陷入沉思,“蔡旭呀,你自小聪慧,观里众人皆补如你,你可知为何吗。”

    蔡旭摇摇头,“不知。”

    “那你又可知为何我辈修道之人,虽一心修道却又时时挂记苍生。修道之人本应一心潜道,不问世俗,避世隐俗,为何我们还要做这些无谓之事。”

    蔡旭继续摇摇头,“弟子也不知。”

    “说起来,这本不该让你现在知晓,但既然已经说到这了,也就与你说道说道吧。”

    “你看这天空,你我二人和这云云众生皆如繁星点缀于天际。每一颗都在闪耀着光芒,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出生便有他出生得道理,只是有些星星璀璨,而有些则黯淡。即使偶尔有乌云遮挡,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继续闪耀。要是这满天繁星都消失了,会是怎么样得呢。”

    “那天空就一片黑暗无光。”

    “正是,若都消失了,那天空就一片黑暗,那换个角度想想,要是这大好河山得人们都消失了呢,这天下会是怎样得一番光景。”

    蔡旭张口不语,似乎回答不上来。

    “你不必急于回答,我让你看书学习,习武强身无非也是想让你明白,你自己处于天际之间,究竟应当怎样,找到自我。你并非与我这般修道,当然你若愿意也未尝不可,但你若不愿修道避世,又当如何。行医治病,纵情江湖?还是考取功名,入士登堂?未来得路还很长,这未来得天下也很大。你要在这广袤得天地间如何取舍,做一个怎样的人,还要你自己考虑。”

    “不着急,慢慢想,想好了就去做,至于做的好或者差,这并不重要,人生得道路上每一个脚印或许都有它独特得意义。不去计较,也不要忘记。问心无愧,顺其自然,但凡你竭尽全力,就已是最好得了。”

    蔡旭现在不知道,这番对话,会彻底改变他未来得选则,也正应为有了这次星夜对谈,将成就一番不世之举。

    大观四年,金陵。

    算起来宋徽宗登基已有十年,大宋内部看似繁荣,实则病态百出。朝堂之上文武不和,内部党争不断。江南地属百姓看似富庶,实则苛捐杂税日益繁多。沿海之地,匪患流寇日益猖獗,小股势力占山圈地,势力一日强过一日。对于此等情况,宋徽宗却沉迷歌舞升平的金陵之景,朝堂之上,各个派系为求各自利益,又加以笔墨遮掩,使得实情不得当朝天子所知。至于大宋周遭,金,辽两国各种修养生息,以战养战囤积兵马。大金耶律世家手握兵马大权,建议金主休养生息,毕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已静治动后发制人。对金国而言,大宋羸弱不堪,唯一劲敌乃辽国。大金兵马大元帅耶律雄齐建议逐步蚕食,先联宋灭辽,之后挥师南下吞并大宋。要想入主中原,首先必须清除旁邻饿虎。耶律雄齐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欲一统天下,第一步必须先解除后患。否则腹背受敌,前后挟制,大金将陷入两难,首位不相顾。此外辽国与吐蕃联合,控制整个关中之地。将矛头直指大金,但忌惮耶律铁骑,也不敢贸然出兵。此时天下处于格外奇特的安静期,大宋朝堂里对此情况,但凡有点认知之人都觉得这属于暴风雨前的宁静,安谧且诡异。然清流一派此事却歌功颂德,对大宋各种陈词夸赞,又让当朝天子进入甜蜜的美梦。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往往从美梦里惊醒的,才是最可怕,最恐怖的。只是此刻的大宋并未察觉,以至于后来很多年之后徽宗都会对此陷入悲痛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