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装不上人生巅峰 » 第三十二章 送福袋

第三十二章 送福袋

    一个人吃饭的时间能有多长,往往是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定,老人吃的很慢,也吃的很细致,随着时间流逝,老人刚吃完,病房外就已经挤满了人,有老人的晚辈,也有亲朋故旧,往往这个时候来的人,都是最亲近的人,可却没有一个人闯进病房,都在外面等着。

    随着老人放下筷子,病房外嘈杂的声音明显让她感觉不快,只是把碗筷放到一边,随口道:“让他们都回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我先睡一会儿。”

    他没有违背她的意思,默默的收拾碗筷,等到病床上传来均匀的呼吸声,才小心的开门走出病房,看着有些拥挤的走廊,哽咽的低声道着感谢。

    也许老人太过伤感,大部分是他晚辈的人们哪敢接话,一些有眼色的人开始对着老人,小声说着吉祥话。可之后的事情开始发生变化,医生们换着人来了三四趟,都说病人生命体征正常,不像有生命危险。

    大多数重病的人,在生命最后时刻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回光返照,就像烟花般绽放出生命的最后芳华,老人的子女也是先问过主治医生,才决定通知亲朋好友。可这次的回光返照有些反常,时间跨度有些大,大多数病人返照的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这股精神头一过去,人就已经药石难救。

    可现在病人吃了东西,又安稳的睡了2个多小时,属实不像病危的样子,走廊里的人心态也在变化,之前流泪的慢慢变得平静,之前平静的慢慢变得无聊,之前无聊的慢慢变得烦躁。

    最后一波医生也是拿不准情况,开始询问家属意见,要不要现在停药。

    从午饭点拖到了快晚饭点,好多人午饭都没吃,家属最终商量还是让人都散了,又叫来了医生,让医生再检查一次。简单检查已经无用,医院也乐的上项目,就这样折腾到傍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出现了,癌细胞消失了,就连之前病变的肿块都肉眼可见的减小了。

    这个检查结果一下子成了新闻,就连院长都加了班,想要核实检查的真实性。随着传说一起流传的还有一个神秘的福袋,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老人从福袋里得了一粒仙丹,纯中药的,给老太太中午吃了,癌症下午就好了。

    石子祺并不了解敖宁做了什么安排,只是以为将福袋给了老人,老人就会给他介绍一份工资高、待遇好、环境不错、内容轻松的工作。他知道将福袋送出,“活”就完成了一半,剩下的等电话就行了,索性也去了次医院。

    他跟老人前后脚进了医院,只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时隔三十多个小时,石子祺终于在黄猫不屑的神情下,打完了第一针狂犬疫苗,虽然超出了黄金24小时,但五针的数量不会因此减少。

    当他走出医院,突然觉得有些伤感,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凄凉又孤独的活着,没人知道他,没人记得他也没人在乎他,就算上医院也只有他自己。这种伤感的情绪来的莫名奇妙,石子祺就傻傻的在医院门口,随便找了一片树荫,将黄猫抱在怀里,轻轻的抚摸,用脸蹭着猫毛,才让他心中有了些安慰。

    可黄猫对这种精神寄托并不感冒,寻了一个空隙,跳出魔爪掉头就跑。

    石子祺不担心外星人的安危,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是急忙追上前,追到医院侧门才停住脚步,三四十米外,一个老道正盘膝坐在地上,一杆高高的云帆上书“寻道”二字。

    对于第二次见到这个不伦不类的道士,石子祺心里是有些欣喜,真是瞌睡送来枕头,他正愁没地方买丹炉,就遇到一个专业对口的,三两步追上前面停步不前的黄猫,将它拦腰抱起,问道:“你怎么知道他在这的,是不是可以找他买丹炉。”

    敖宁在有人的情况下,基本都是不说话的,一人一猫用眼神交流了半天,无奈默契还没那么深,就像一人在说这人好奇怪,另一个接收到的则是机会在等待。

    反正石子祺觉得他懂了,将猫装入包中,朝着算命道士走去。

    和在村口那次相遇不同,现在的道士面前门庭冷落,就算是有看热闹的,也就驻足一下,不等好奇心被满足,就被各种缘由促动脚步。道士面前只有一对母女,女儿像是孕妇,小腹微微隆起,而母亲正喋喋不休的说着,“这都算不准,是男是女不就是这两种可能,说什么生下来就知道了,生下来还用你说,我是看你可怜才照顾你生意,让你随便说个什么宽宽我的心,就你这种不懂事的,非扯七扯八的,漂亮话都不会说,活该你这辈子吃不上四个菜。”

    石子祺好不容易等这对母女走了,才上步问道:“道长你好,请问你会炼丹吗?”

    姜道人此时脸黑的和锅底一样,他昨晚被信号理论吓到,没选择当场离开已经耗尽了心神,辗转反侧的在副驾驶凑合了一夜,一清早就和一组的人分道扬镳,官方说法是年纪大了,要去找个酒店休息一下,打定主意离风暴漩涡越远越好,做出租车经过这个医院时,突然心生感应,犹豫再三还是在医院门口支起卦摊,可接下来遇到各种奇葩事情,让他原本就不好的心情更加糟糕。有人让他当b超,算算生男生女也就算了,还有人问他买不买情报,暗示他如果做局就要三成回报,还表示认识很多住院的有钱人。赶走了这群苍蝇,又来一个要炼丹的。

    “我炼你个仙人板板,有这个工夫不去尝试摸电门穿越,不比在末法时代修仙来的更容易。”

    可是发牢骚归发牢骚,外表还是要装的仙风道骨一些,“贫道是内丹一脉,不求外丹。”

    道家分五脉,正一、天师、全真、太一、茅山,现实世界是不是如此石子祺不知道,可小说里基本都是这么划分的,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只有金火的道士才会开炉炼丹,石子祺初中没肄业之前对此十分痴迷,然后被班主任化学老师训了一顿。

    “修仙需要灵气,你猜灵气是啥?空气中主要成分,氧、氮、氢、二氧化碳都是不灵气,灵气有没有可能是一种雾霾。”就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话直接给幼小的心灵打击不清,自此以后,凡在小说中读到灵气复苏、灵气充裕的言语,就只能想到雾气蒙蒙中满嘴土腥味道。

    不过对道家内外丹的区别,小时候也有个模糊印象,外丹当然是炼药了,内丹就是在身体里修炼出一个如牛黄狗宝般的舍利子,听着就挺疼的。

    既然老道不会炼丹,说不定会知道谁会,或者哪有卖丹炉也行,顺嘴追问道:“那道长你知道哪里卖丹炉吗?”

    姜道人终于忍不住赶人了,“滚滚滚,你tm不如去图书馆查查怎么立地成佛,白日飞升。”

    也不知道哪根筋搭的不对,石子祺莫名奇妙的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算不知道去哪买一个丹炉,可以去图书馆查查怎么造一个,加上当下的图书馆包罗万象,各种题材的小说也是应有尽有,几年前他没事时也会装上文化人的样子,跑去免费的图书馆,借阅过《盗墓笔记》还是其次,是真的在图书馆见过好几个长得好看的小姐姐。

    石子祺礼貌的鞠了一躬,递了5块钱过去,然后晃晃悠悠朝图书馆而去。

    树城市图书馆,在连台区鼓山路上,一个集文化、教育、科研、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占地9.3万平方米,有纸质文献318.6万册,电子书刊五百余万,主体建筑是一栋白色框架建筑,大面积的玻璃外墙,让室内采光十分充足。

    在进入图书馆之前,敖宁有些意外,破天荒的使用了它的能力,在那间小小的民房单间里,敖宁使劲的嘱咐了半天,让石子祺进去多看看中医方面的书籍,记得带纸笔,多抄些中医药配方,也可以找找丹药典籍,看看古人是怎么炼丹的。

    石子祺无奈,确实忘记了市图书馆不让带宠物进入,反正他现在有钱,索性一一应承下来。

    买了纸笔之后进入图书馆,发现中医药的书籍还真不少,有三四个架子,可关于炼丹的书就一本没找到,更不要说类似《丹炉的原理及制备》《丹炉的种类及发展历史》《如何更高效的使用丹炉》,这些制作原理或文化发展的书了。在黄猫的提醒下,石子祺并没有太纠结找不到的书,开始在中医书籍区转悠。

    只是半天过后有些失望,作为一个外行人看,各种中医图书内容都有些虚空,从《黄帝内经》衍生出来的就有好多,全是理论,很少有介绍实际案例的,也没有根据不同情况增减药量的实际型书籍,翻了半天,找到本六十年代版的《丹方大全》两本出版时期不详的《石成金长生秘诀》《皇汉医学丛书第九册》,这其中一本还是竖版繁体排序,让石子祺觉得这一定就是他的机缘,说不得他就从此时开始,开启了炼丹天赋,很快成为超品丹师,以后说不得能成祖成圣。

    就在石子祺埋着脑袋,一笔一划的抄书时,黄璟慧已经第三次揪起心了,她一边用手轻轻抚摸,一边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最后一个了,取出来就好了。”

    时间回到一天前,她和她姐姐狠宰了一个傻小子一顿后,欢欢喜喜的跑回家,收拾东西要搬去和她表姐同住。她高三学年是半封闭的住校,由于距离原因,她周末都是在爷爷奶奶家住,她表姐则是在宠物医院楼上有自己的公寓。两处地方虽然离的很近,其实一边是爸爸的爸爸,一边的妈妈的外甥女,关系上属于两个大家庭,平时来往并不密切。

    即便是自己拉着行李箱,黄璟慧还是难掩激动,已经全忘记了对逝去校园生活的留念,她一边哼着歌,一边蹦蹦跳跳的往前走,憧憬着没了长辈关注的自由生活。兴致上来,对着地上一个绿色物体,飞起就是一脚,随着一个漂亮的抛物线,东西掉在离垃圾桶一两米的距离,哈哈傻笑着,拉着行李箱赶上几步就要补上一脚,那绿色东西突然自己动了一下。

    时间是下午,加上黄璟慧也不是个怕事的人,好奇的走近打量那个东西,才发现被她踢了一脚的东西,居然是一只绿色蜥蜴,这只蜥蜴受伤很重,尾巴已经断掉,身上结痂的伤口混着泥土沙粒,被踢了一脚后又有新鲜的血液流出。

    黄璟慧顾不上那些血污,心疼的将小蜥蜴抓起,一边跑一边哭,朝着她表姐的宠物医院冲去,如果此时敖宁在这,一定能认出那只蜥蜴——宫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