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朋友的救赎 » 第三章:自杀存疑

第三章:自杀存疑

    熬过漫长的一夜,翟江简单的在楼下吃了顿早餐,便来到韩博生前治疗的医院,希望在这里能得到更多韩博的线索。

    这是一家私立医院,跨过医院的大门,便能看到里面装潢,大厅门口的侧边就是医院的护士站。

    “抱歉警官,梁主任现在有一场很重要的手术,暂时没有办法会客。”

    医院前台的护士,燕尾帽下面的眼睛伶俐,挂了电话很客气的警察解释。翟江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于是便又问道。

    “请问半月前有没有一位叫做韩博的患者,在这里住院,应该是癌症患者,我想找一下当时照顾他的护士。”

    “请问是已经出院了吗?”

    “是的,大概是几天前出院的。”

    “您稍等警官,我帮您查一下。”

    “好的,谢谢。”

    护士查阅了半个月前的住院记录,并且找到了韩博的就诊记录。

    “韩博是吗?”护士再次向翟江确认,随后道,“他所在是病房是三楼的3012,负责护士是李晓雪,她现在正在查房,您可以稍等一下。”

    “好的,谢谢。”

    翟江选择就近坐在护士站附近的休息区,等待那名护士的到来,毕竟打扰护士查房,而因此扰乱病人的状况,不是合适的事情。

    翟江打量着医院的前台,虽然不多,但总会有患者或者是家属,前往护士站询问一些事情,当然之中更多的,还是源源不断涌进医院的患者,似乎很多时候医院都是这样的场景。

    突然烟瘾席卷,翟江选择去医院外找一处可以抽烟的地方。医院实在不适合翟江办案,至少翟江这样以为,转了一圈翟江选在躲在医院外抽完这一支烟。

    附近垃圾桶扔掉烟头的时候,翟江看到了韩博葬礼上的一位,当时应该是搀扶朋友父亲的那位宾客,至于叫什么,翟江则是忘记了。

    对方的行为看上去有些仓促,不断地前后瞻顾,腿上的脚步不自觉的快起来。

    “你好朋友。”

    翟江突然的出现吓到对方,对方身体猛地颤抖一下,然后向后退两步,拘谨的看着翟江,眼球转动思量着是在那里见过对方。

    “您是那位?”那位谨慎的问道。

    “不记得了,韩博葬礼上咱们见过的,当时你在搀着他父亲,我就坐在你们身后。”

    翟江说话的同时,观察的对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在依旧还是惊慌的脸上多了一些恐惧,翟江看到他炸开的眼球。

    “记得、记得。“搓了搓手回答,眼睛张望着似乎在寻找什么

    “怎么来医院是有什么侍寝吗,还是家里人生病了。”

    “那倒不是,是来看望一位老朋友,刚接到电话,单位有些事得回去一趟。”对方解释的前后有些仓促,翟江虽然能明白对方表述的意思,但还是怀疑起对方,或许他就是在医院照顾韩博的那位朋友。

    “抱歉朋友,可能我要先走了,咱们改天再聊。”说话间,对方已经错开和翟江身为,接着往医院停车场走过去。

    现在的重点并不是对方,翟江没有选择跟上去,而是返回医院,当务之急是要从韩博住院的这段时间,试着找到韩博住院期间发生的事情。

    回到医院的时候,翟江来到梁主任的办公室,终于见到了韩博信里的梁主任,一位带着眼睛的中年医师,发白的头发和办公室堆积的患者信息,佐证这是一位优秀的医师。

    “您好梁主任,我是韩博的朋友,想询问一些关于韩博住院期间的事情。”翟江一如既往出示警官证,随后弯腰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两个人隔着一张就诊的桌子,如同医患关系的座位翟江倒是有些不适应。

    在翟江表明来意,并且询问有关韩博的事情时,梁主任的脸色很快暗淡下来,原本带着些和善的面庞也垮塌下来。

    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患者的身体健康是他行医的基本准则,如果因为这种事情令人怀疑,或者是家属来进行闹事,那对于任何医生来说,都可能会断送职业生涯。

    而这件事情最严重的地方在于,患者出院后,不久便选择了轻生,这不仅会令自己科室的其他病人质疑,其梁主任的医术水平。

    “您是有什么事情吗?”梁主任用着生人勿进的口吻。

    梁主任的态度转变的原因并不难才出来,对于这种事情,如果传出:警察找到某位患者主治医师,询问其患者轻生原因。一单传出这样的名声,那这名医师大概无法载从事这类行业。

    “梁主任您别误会,关于韩博的事情,是他嘱托我来见您的,所以我想他生前曾和您说些什么。”

    梁主任收起身上带着拒绝的气息,然后打量着翟江,语气有些生硬,“您并不是因为韩博轻生的事情吗?”

    “是因为这间事情,但韩博生前曾说过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师,您也是他生前的主治医师,所以如果他轻生的话,您应该了解一些原因。”

    “那实在抱歉,我并不了解。如果是在医院,我想这件事情无可厚非是医院的责任,可并不是在医院发生的这种事情。”

    “所以我想来询问一下,关于韩博自杀前,曾发生了什么。至少目前来看,我个人认为,韩博并不是因为轻生而去世,所以您能和我说一下韩博生前身体治疗的情况吗?”

    “看来警官您也对韩博的自杀存在疑虑。”

    “您为什么会说也?”

    “调查韩博在我这里住院期间,是否因病换导致抑郁,因此引发的自杀,这难道不是警官您来找我的目的吗?”

    “梁主任,您叫我翟江就好,确实是这样,对于韩博的死,我个人存在疑问,包括但是不限于您的治疗过程。”

    “翟警官,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韩博的癌症并非无可救药,或者是说不会到了轻生的那么严重。”

    “您是说,韩博的病症没有恶化,甚至是说不会导致死亡。”

    “从我们当时临床治疗来看,虽然当时院方保守估算韩博的病情比较严重,但是在后续的治疗我们发现,其实癌细胞扩散得到很好的抑制,至少从临床治疗的结果来看,不是那种无可救药的地步。”

    “那有没有可能是长期的化疗治疗,导致患者身心疲惫,诸如此类的心理状况,从而导致出现轻生的念头。”

    “不太可能,韩博这样的患者,会定期的会有心理医生进行询问,一方面的缓解患者心里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疏导患者,希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对抗病痛。”梁主任手掌摁在膝盖上,前后摩擦几下说道,“韩博的心里状态一直很好,包括院里的心里医生对他的情况也是非常放心的。”

    通过对话和观察,翟江能感觉得出来,这位梁主任并没有因为害怕翟江的询问,而影响自己声誉说一下假话之类的。

    “韩博在治疗期间有什么其他情况,或者是和您说过别的事情吗?”

    “翟警官,您是说关于轻生之类的话吗?”梁主任阴凉的看着翟江,似乎对于翟江提出的问题,存在着非常大的敌意。

    翟江解释“并不是,而是比如说住院期间他没有私自出院过,或者是问过您其他不应该是他问过的问题。”

    “私自出院是有的,大概他出院前两周的时间,韩博曾私自出院过一次,那一次并不是值班护士发现的,是韩博在医院陪护的朋友发现的。”

    “韩博没有说明是因为什么私自出院的吗?”

    “并没有,而且是韩博自己返回医院的,那时候韩博只是说了自己处理一些私事,因为这件事,韩博陪护的朋友似乎还同韩博吵了一架,似乎很迫切的想知道,韩博出去的地点是那里。”

    “最后结果不了了之,但从那之后,韩博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甚至出院前的一次化疗出现排斥的副作用。”

    “您知道韩博的陪护叫什么吗?”

    “好像是叫高鸣。”

    “梁主任,还请您仔细回忆一下,关于韩博有没有和您说过不应该是你们之间聊天的内容。”

    “我想想,”梁主任取下老花镜揩揩鼻梁,你搓了把酸胀的眼眶,睁开眼睛道,“好像是有过着这么一次。”

    “是这样的,韩博曾经在一次治疗的时候,问过我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溺水死亡和被人摁着脑袋呛水死亡的区别。“

    “我当时给韩博的回答是,溺水身亡从身体系统来看,人体机能是本能的自主的不会启用鼻腔呼吸,因为恐惧会迫使人张开嘴巴,灌进大量水源的同时,导致胃部肺部受到水源灌入,压迫肺部导致缺氧窒息,但那样的前提是死者肺部会存留大量水源。但如果是被人摁着脑袋呛水导致死亡,可能会因为惊恐,和突然刺入水中,导致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死亡。”

    但是不同的水源,导致的致死原因也不同,对此韩博问我,如果说是水源清澈的湖泊,被人摁着脑袋呛死的,是不是很容易检查出来区别。“

    确实很容易区别,但是这更像是警察的职责。

    这件事情之后,我问过一次,韩博只是说调查一间关于朋友的侍寝。“

    “只要这么多吗?”翟江询问。

    “确实,只能想到这么多,如果还有缺少的,那我在这里先抱歉了,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记不住了。”

    您已经说道非常全面了,梁主任,最后想问您一下,关于韩博陪护的朋友,您对高鸣这个人有什么印象。“

    “印象说不上来好,在我看来,似乎他也没有很关心韩博治疗进展,比较多的是陪护韩博。”

    “陪护还是监护?”

    “翟警官,似乎您的这个描述更为形象,韩博的这位陪护好像与韩博之间有什么交易,但是是什么交易,我想可能需要您去问一下高先生。

    “您为什么说两个人之间肯能存在交易呢?”

    “一次查房的时候,我无意间通道韩博和高鸣两个人指教交谈,似乎在谈论’蓝色袖扣‘,是韩博向高鸣询问的。”

    “另外翟警官,很抱歉,我应该查房了,而且我知道的事情,我想应该都和您说了。”

    “谢谢您的配合,梁主任。”翟江起身伸出手同医师握在一起,随后向对方道谢后,便离开办公室,但是翟江在医院的此行还没有结束。

    护士站那里,翟江了解到,那名曾负责韩博的护士,现在正在医院后面的花园。

    果然是私立医院的格局,住院楼后面的花园足够宽广,甚至是接近一个足球场的大小,花园内涵盖了树木草地和绿植等植物。

    花园内的患者很多在静养,或者是晒太阳。患者凑在一桌打着麻将。翟江找到李晓雪的时候,他的患者正在考虑这一把排是要糊还会要杠。李晓雪也正无聊的四处打量,融入不进去,却又不能距离患者太远,于是便似懂非懂的看着牌局。

    “你好,李晓雪护士吗?“

    因为在护士站曾看过照片,翟江很快知道李晓雪,一位三十多岁的护士。

    “您是那位警官吗?”护士并没有显得惊讶,大概是护士站的同事已经提前告知。

    “翟江,桥西区分局刑侦支队的已经警员。”翟江回答。

    “您是有什么事情吗?”医院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但是遇到警察上门,还是同样紧张,这与提前知道和警察见面,有没有心里建设无关。

    “是这样的,你是否还记得一位叫韩博的患者,是一位肝癌患者。”

    “哦原来是韩先生,我记得,那是一位有意思的患者。”李晓雪回答。

    “您是韩先生的朋友吗?”李晓雪问道,扶着身边患者轮椅的扶手,然后目光就开始变得警惕起来。

    “是的,”翟江注意到护士的神情,便又解释道,“我是来调查韩博生前在医院经历了什么,所以希望你不要误会。”

    “如果您是来问什么奇怪的东西,我想还是算了,我真的不知道。”护士回答。

    “看来您知道什么了,李护士。”

    “不知道。”

    “您知道韩博去世了吗。”翟江突然问道。

    “我知道,所以作为韩先生的朋友您为什么还要来找我,难道不是应该更关心其他的侍寝吗,比如说韩先生的家属,作为朋友,你应该去安慰他的家属,而不是在我这里问一些奇怪的话题。”

    “作为朋友,我正在努力做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调查自己朋友到底是因为什么去世的,是不是真的是自杀。”翟江选择耐心和护士解释,现在的翟江愈发的肯定,这其中一定存在不为人知的故事,如果真的不知道什么的话,那对于患者自杀这件事情,护士应该会尽力解释的。

    “您不是来问那枚袖扣的吗?”护士问道。

    “是韩博生前和你说了什么吗,还是说他将那枚袖扣交给你了,或者是你知道它在哪里。”

    翟江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刚刚放下的警惕瞬间又一次提起来,这个警察夸张的思路令她本能的紧张起来。

    “您是警察吗?”

    “是的。”

    “韩博的朋友吗?”

    “是的。”

    “您也认为韩博的去世并不是自杀吗?”

    “这也是我来见您的原因,所以李护士,韩博去世前,在医院到底和你说过什么。”

    翟江现在凭借直接推测,韩博很有可能将一起事情告诉了眼前的李护士,但现在却不能操之过急,也需在自己之前,还有一位韩博的朋友,来找过护士,也许就是刚刚医院门口遇见的那位。

    “李护士,虽然不知道因为什么,但还是请你相信我。”

    “警官,我真的不知道,您不要再问了。”李护士说着,已经准备离开。

    “李护士,虽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请你听我说完,”翟江决定告诉这名护士,如果韩博的朋友有问题,那么这名护士是韩博唯一能接触到的‘外人’。

    “十三年前锦川市南郊,一名十五岁的小男孩意外溺水身亡,但是除了死者的父母,没有人相信小男孩不是死于意外死亡。但是十三年后,我的朋友韩博发现了证明小男孩不是意外溺水死亡的证据,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所以他没有可以相信的人,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您是我朋友唯一可相信的人,但是他现再也去世了,所以现在您是知道真实情况唯一的人。”

    翟江在希望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如果护士真的不知道事情,那翟江的一番话,就是为护士平淡的生活就是为护士平淡的生活投进一颗石块,涟漪也会荡开。

    护士捂着嘴巴看着翟江,眼泪即将夺眶而出,原来知道十三年前那件事情的人,不只有自己和家人。

    “您真的认为十三年前的溺水案,不是意外吗。”护士声音粘稠,被口腔粘液堵住了声腔。

    “是的,至少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能够证明韩博的遇害与十三年前的案子有关,那也就可能从侧面证明,十三年前的案子不是意外。”

    “谢谢。”护士突然向翟江弯身鞠躬,令翟江有些吃惊,确实证明自己赌对了,朋友真的线索留给了这名护士。

    翟江证明了自己确实为了调查案件而来,李晓雪因为要照顾患者,于是告诉翟江,下班后她会将她知道的事情,全部告诉翟江,随后便带着患者返回病房。

    而翟江则是陷入思考,这名护士与十三年前的溺水案有什么关联,思考许久没有捋清楚线团,于是便决定一会等对方告诉自己。

    只是,我的朋友,你怎么就相信我一定能找到线索,并且证明呢。

    想到这里,翟江再一次陷入沉思。

    这家店的生意异常火爆,翟江感觉自己是唯一置身事外的食客。

    一壶茶水翟江喝了半个小时,咂了会嘴里的茶叶,然后搭配后厨传来锅包肉的香味咽下去,品了品发苦的舌苔,翟江又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

    这些食客多是来自附近的医院,都是患者的家属,对于医院寡淡的饭菜,来这里打牙祭的人不在少数。

    又是一口鸡肉塞进嘴里,上面的辣椒又麻又辣,食客辣的直吐舌头,不断噘嘴吸着周围的空气,然后端起冰镇啤酒一言而进,放下酒杯的时候,看到隔壁桌还在品茶叶的翟江,一个人一张桌子和一壶茶,于是食客目光便有趣起来。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饭店门口的位置,进来的并不是食客,而是翟江越的刘亚。显然现在的情况他需要和刘亚去人一番,并且需要知道,刘亚是否是值得信赖的。

    刘亚嫌弃的目光,褶皱的眉头以及翘起来的眉梢,表示自己对于翟江挑选的地方并不满意,至少应该是一个适合谈话对的地方,但看到靠着饭店窗户的翟江,他还是走了过去。

    “来了,刘律师。”翟江招呼刘亚坐下,但显然没有第一次见面的客气。

    “嗯。”刘亚拿出纸巾想擦拭一下凳子,又忍住了,相比卫生环境,有时候不那么异类也是很重要的。

    “吃什么,今天我请。”翟江给刘亚倒了杯茶水。

    “谢谢翟警官,刚吃过。”刘亚客气的回答,他从进门开始,就没有在这里解决午饭的思想。

    “那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翟江喊来服务员要了一份炒面,又觉得不合适,换成一个大份炒面。

    ”是有什么新的线索了吗?“刘亚屏住耳目,遮盖四周传来咀嚼或者是吞咽的声音。

    “确实有一点线索,所以需要找你确认询问一下。”

    “关于十三年前的案子还是韩先生。”

    “韩博,”翟江回答。

    “从你的表情来看,好像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刘亚正了正衣襟,准备看看翟江调查的线索。

    “我去见了韩博的主治医生,从他的那里了解到,韩博住院期间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没有轻生的可能。”

    “那就是说韩博很有可能不是自杀?”

    “韩博的那位朋友有线索吗,梁主任还和您说了什么?”

    “你去问过梁主任,是么?”翟江突然眯起眼睛,歪着脑袋翟江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刘亚。刘亚的这一句话让他警觉起来,有那么一瞬间,他不得不考虑刘亚是否是十三年前案件的一员。

    “您不要误会翟警官,我承认是确实去过医院,拜访过梁主任,但是并没有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刘亚解释。

    “您不要用这样的目光看着我,但我们同样的希望能找到当年和现在的真相。”

    “你觉得我应该相信你吗,梁律师。”翟江看着刘亚的眼神突然尖锐起来,那是一种警方审视犯人才会有的目光,作为律师刘亚清楚的知道这种眼神意味着什么,只有在警方怀疑的时才会有。

    “如果你不相信我,那我们两个就到这里结束,您可以以您的方式继续调查,我同样以我的方式继续调查。”

    刘亚从翟江这里得不到答案,起身准备离开,这样的怀疑令人心烦。

    “高鸣。”

    身体前倾,两支手臂打开撑在桌子上,十指交叉大拇指扣在一起,翟江突然说道。

    “您说的是......”站着身子的刘亚问。

    “高鸣,韩博住院期间照顾他的陪护。”

    “您确定吗?”

    “确定。”

    “原来是这样。”

    刘亚再次坐下,思绪凌乱似乎回忆起什么,然后自言自语的说着。

    “高鸣就是当年安暖溺水时,现场的目击者之一,”翟江说着。

    这是在卷宗上看到的信息,高鸣就是十三年前案件的目击者,如果韩博发现了什么,那无疑高鸣是嫌疑最重的人。

    “那如果是这样,也就是说,另外两名证人,要么是参与了溺水案件,要么也即将遇到危险。”

    对于刘亚提出的这一点,翟江倒没有肯定的想法,三个人如果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维护平衡,那么也不会突然打破这个微妙的关系,但现在韩博遇害,那层薄薄的窗户纸被捅破,那便不能保证剩下两个人会不会因此发生危险。

    “现在警方会保护另外两名目击者吗?”刘亚似乎更关心这个问题。

    “不会,”翟江摇头“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两件事情存在直接关联的证据。”

    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两个案子,难道是因为韩博的事情还没有立案吗?但是,好像确实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韩博的去世,是属于谋杀的刑事案件。

    “还有了解到什么吗?”刘亚问。

    “那枚蓝色的袖扣确实存在,并且与十三年前的案子有关,,但现在袖扣不知所踪。”翟江如实回答,李晓雪没有解释之前,他确实不知道袖扣的踪迹。

    “您是从哪里知道的。”

    “照顾韩博的护士哪里了解到的。”

    “那您下一步的侦查方向是哪里,翟警官。”

    “还不知道,只能根据现有的信息进行剖析,希望能总结出有用的其他线索。”

    一大份炒面端上桌子,饥肠辘辘的翟江抄塞进嘴里一大口,又放下筷子拨了两瓣蒜头塞进嘴里。刘亚对于这种味道有明显的抵触,翟江看到他将食指放在人中的位置,堵住刺鼻的酸味。

    “希望我们能在高鸣之前找到袖扣,并且能得到些有用的线索。”

    “我一直以为刘律师是唯物主义者。”

    “您不是说过,有时候法律不是人行为的底线。”

    ”这就是你仍然接受这件事情原因?“

    “您知道的。”

    翟江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吞咽着。

    “翟警官,希望再次见面,会有好消息。”刘亚说着起身。

    “会的。”

    翟江含糊着回答了一句,然后目送刘亚离开餐馆。

    翟江擦着嘴上的油渍,突然后悔饭馆免费的纸巾应该多拿上两张,不过医院的洗手间也可以解决。

    再见李晓雪的时候,是刘亚走后不久。

    再次返回医院的时候,是李晓雪午饭的休息时间,对于打扰护士吃饭,翟江表示歉意,并邀请对方去医院门口的餐馆边吃边聊,但李晓雪拒绝了。

    “翟警官,您脸上的水不用再擦一下吗?”李晓雪意有所指的说着。

    “不用麻烦了,还是先说正事要紧。”翟江用袖口擦了擦脸,有用手指做梳子捋顺了头发,“打扰吃饭休息的时间已经很抱歉了。”

    “没关系的,是我自己的选择。”

    “那抱歉了,”翟江正了正脊背,坐直了身子,又拿出记事本开始记录,“现在我们来说您知道的事情。”

    “好的,”李晓雪回应,“能看得出来,您是为好警察。”

    “为什么这么说,李护士。”翟江回问,”难道还有不好的警察吗?“

    “翟警官,您知道有句话叫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吗?”李晓雪突然有些正式的看着翟江,问着让翟江不解的问题。

    “李护士你是想表达十三年前的案子吗?”

    “如果所有警察都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情被搁置。”

    “时至今日,或者说自我从警以来,司法系统一直在完善,这也是十三年前案子被重新发现的理由,至少今天的时间,你可以相信司法系统。”

    “谢谢。”

    “李护士您和韩博是怎么认识的?“

    “大概是一个月前,梁主任让我照顾他开始认识的。”

    “也是从他那里了解到十三年前的案子吗?”翟江虽然这么问,但是他猜测或许李晓雪的答案不是这样的。

    “并不是,”李晓雪脸颊微皱,像是回忆起痛苦的事情,“十三年前就知道了。”

    十三年前就了解了吗?

    回忆卷宗上的人员名单,似乎并没有找到关于李晓雪的名字,难道是当时案件漏掉的人吗,翟江想着,又在记事本上记下李晓雪的名字。

    “您不必调查,”李晓雪似乎知道警官记下自己名字的意义,“安暖是我弟弟。”

    “亲弟弟吗?”

    “亲弟弟。”

    当年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生下李晓雪后,安暖的父母希望能再要一个男孩,大概是在那个年代,仍旧还是相信养儿防老的封建思想,于是便将李晓雪过继到安暖父亲姐姐名下,四年后又要了李晓雪的弟弟。

    过继到姑父名下,李晓雪便和父母家断开了联系,一直到高中毕业的那年暑假,偶然得知弟弟安暖意外溺水身亡。

    真正知道弟弟的死亡不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是从意外叫做吴振林的警察那里。

    那警察在调查安暖父母的社会关系时,了解到李晓雪是安暖的亲姐姐,但是对于吴警官提出,凶手是否存在仇恨,将目标转移到安暖身上,吴警官向李晓雪明确的表示,不存在这样的可能。

    “只是我目前的调查没有找到这样的可能。”

    这是吴警官和李晓雪一次见面说的话,关于其如果安暖真的是被谋杀的杀人动机,吴警官表示并没有线索。

    吴振林表示目前仍旧三个孩子具有嫌疑,但杀人动机不知的前提下,他不会惊扰那三个孩子,至少在找到作案证据前不会。

    “抱歉李小姐,关于那三个孩子的名字我不能告诉你。”

    关于李晓雪问道的三个名字,吴振林表示不能告知,有时候保护嫌疑人遭受不合法的针对,同样是警方的义务。

    对于李晓雪对于同流合污的说法,吴振林表示接受但不接纳。

    第二次见吴警官大概是在一年后,那是吴警官在追查一宗大型的抢劫杀人的案件,因为案发地点在李晓雪当时居住的附近,所以当遇到警察上门时,对于遇到吴振林的到来,李晓雪一度以为是弟弟的案件有了新的线索。

    而这一年的时间,养父母和亲生父母对于警方长时间的不作为,已经放弃了申诉。

    “是我弟弟有什么新线索了吗?”

    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李晓雪便拒绝配合警员的询问,以至于当时其中一名警员说了那句让她记忆犹新的话。

    “你弟弟那案子就是意外溺水的小案子,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您也觉得是一件小案子吗翟警官?”李晓雪眼泪婆婆,声音发颤。

    “当然不是,任何一件存在可疑的命案,警方都会追查到底,”翟江回答,但是他同样理解,不是所有的案件警方都有足够的时间追查,很多时候警方只能先将一些线索不足的案件搁置,但关于这间案子搁置十三年之久,或许有什么另外的原因。

    “韩博和是三年前的那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韩先生就是吴警官最后锁定的三名嫌疑人当中的一位,我知道的时候,是他和朋友在医院争吵的时候知道的。”

    “他们说了什么吗?”

    “韩先生曾询问朋友,为什么还要留下蓝色的袖扣。”李晓雪稍微停顿,“那朋友回答,说十三年前的事情,没有人会记起。”

    “所以你确定了吗?”

    “并不是,是我问的韩先生的,他便将事实告诉了我。”

    “案件的事实吗?”

    “并不是,那是在医院的花园,韩先生只是告诉我,当年的事情他并不清楚,因为当时的他只是在现场,但是关于我弟弟溺水的过程他并没有亲眼看见。”

    医院住院部后面的花园,李晓雪从没想到十三年后,能再次得知关于弟弟当年溺水的事情。

    “您当时并没有在现场吗韩先生?”

    “不,我当时在现场,但是我没有看到那事情的过程。”

    “非常抱歉,当时我在考虑另一件事情,非常抱歉李护士,你知道情窦初开的年纪,当时我的注意力并不在湖边。等我回头的时候,小暖已经溺水了。”

    “那是说是您另外那两名朋友吗?”

    “并不能这么说,因为当时我们三个距离小暖都很远,他们两个在湖里玩水,我想是不太可能的,但是现在我却不这么认为,从看到朋友手上淡蓝色的袖扣我才怀疑,因为那袖扣我曾真实的知道那是安暖的额袖扣。”

    “这么说,您也不知道是您两位朋友中的谁是吗?”

    “目前是这样的,我会用剩余为数不多的时间努力找到一些线索。”

    “谢谢您,韩先生。”

    “如果有朋友问你,不要告诉任何以我的名义询问袖扣的朋友,那是安暖留下的唯一信物和线索。”

    “我明白的,韩先生。”

    讲到这里的时候,翟江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打断了李晓雪的叙述。

    “那枚袖扣现在有线索吗?”

    李晓雪摇头,“韩先生说还没有找到,但是他确实见过,但那是在五年前了,所以现在他也并不知道在哪里。”

    脸色袖扣是目前唯一能得到的信息,但没任何可以追查下去的线索。笔梢抵在下巴点头,翟江思考着,又在记事本上记下一些东西。

    “关于韩博还有和您说一些关于十三年前案子的事情吗?”

    “还有一件事情,“李晓雪说明显停顿了一些,说话犹豫起来,”韩先生去世前曾说过,有一位叫张民的警官曾调查过这件事情,但是案件并没有调查结果,或许您可以去他那里问问。“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