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方寸剑 » 第十一章 尤有自量者

第十一章 尤有自量者

    “打狗之时,仍需看主人面色,真人这么做,莫非是要与我这位当地人撕破脸皮不成?”

    白鬓男子嗓音虽然不大,但仍旧掷地有声一般,竟生生逼停了那道杀伐手段。

    被男子反问到的店小二此刻,面色沉寂如水,双目微眯,心中则是思量万千。

    对于这位龙虎山天师府最有望执掌外姓大天师权柄的道门真人来说,一位有望返虚的剑修,哪怕在寻常修士眼中已然是高不可攀的大道天机了,但是在他眼中,仍旧是有些不够看的。

    龙虎山天师府有三印,一神霄嗣教宗师印,一都管雷公印,一天部霆司印,皆坚如铁石,非金非玉,传闻中乃是天师府初代大真人受神灵点化所篆刻。

    故而千百年来,世人仿佛只知晓龙虎山一脉以雷法著称,素来享誉五雷正法之名。

    想到这里,店小二不禁有些哑然失笑,随后伸出那双稚嫩得有些怪异的手,以一种大开大合八卦之势划开身前。

    下一刻,斗转星移间,原本还剑拔弩张的两人顿时闪身至一片非虚非实的空间中。

    仿佛占尽了地利的店小二,缓缓踱步,从一处虚妄中凭空摸出一柄古朴的桃木剑,讪笑道:“世人常说,与剑修对敌,无异于自降一境。”

    道音滚烫,惊起虚妄一片。

    如临大敌的白鬓男子,单手负后,微眯双眸,严正以待。

    “倒也用不着那么紧张,你都说了自己是此地的家乡人了,本座又岂会犯了忌讳在此截杀你?”

    店小二忽然柔和下了脸色,略带微笑道:“不过你王清峰如今已经是半只脚跨入返虚的修士了,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外乡人扎根在此地的缘由,或许或多或少也有了些自己的猜测,本座说的没错吧?”

    名为王清峰的白鬓男子点了点头,认同了眼前这位道门大真人的说法。

    “年来年去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当年你出走小城之时,还是个灰头土脸的黑娃,如今已然是这般两鬓斑白的模样......”

    店小二在王清峰周围踱着步,恍然间心生感叹。

    对于这位道门真人的言语,王清峰心中疑惑丛生,此番不远万里回到故乡,一来是到了娘亲的祭日,二来则是要彻底弄清楚这个所谓的家乡,究竟埋藏了多少的秘辛。

    离开小城之后,随着境界一日日的突破,王清峰对于这个看似寻常的家乡也是有了诸多的不解。只是,似乎自己从小到大的记忆中,仿佛缺失了对某些人的印象,而眼前这位隐藏在酒肆里的店小二,便是这其中之一。

    就在王清峰沉思之际,店小二突然嗓音清冷道:“既然叙旧的话已经说的差不多了,那么你顶撞我这件事,本座可就要好好和你清算清算了,当然你也不必担心,作为那处古老宗门的剑子,本座不管是出于情面还是此地的桎梏,都会对你网开一面......”

    店小二语气微微一顿,随后整个小天地开始逐渐坍塌,:“打到你道心碎裂,跌境即可!”

    无边的混沌开始收缩,原本仿佛局限于一处天地内的两人,此刻又如同置身在一片黑暗中,唯有一处光点熠熠生辉。

    眼下,手持木剑执符箓的店小二,宛如一位除妖荡魔的大天师!

    世人只知晓龙虎山天师府一脉的雷法享有盛名,无人可出其右,却不知道剑法符箓同样也是世间一流。

    “王大剑仙,本座这柄桃木剑,可配的上剑修一说?”

    王清峰望着眼前如同大日在上,惶惶耀目的店小二,脑海中不禁想起了一个天师府的传闻。

    “九天荡魔祖师......”

    这位本就天资不俗被一处古老宗门收入门下的王清峰,仅仅只是犹豫了一瞬就爆发出了浑身的修为,但似乎半步返虚的剑仙修为,在一位混元境道门真人的身前,无异于烛火之光对上皓月之辉......

    “碎我道心?灭我修为?尽管一试便可!”

    王清峰面色沉重,就在他强行提起一口真气之际,混沌中仿佛凭空出现了一只无形巨手,以一种极为霸道的攻伐之势,硬生生阻断了这场对峙!

    这股蛮横的力量在阻止了店小二之后,又以一种极其不符的姿态抽身而退。

    这种感觉,如同一场惊蛰春雷后的细雨绵绵,润物无声。

    偃旗息鼓后的两人,皆是各怀心思地朝着湘江的方向望去。

    随即,白鬓男子长袖一挥,带着身后女子转身离去。

    ......

    待到清点完手中铜板的陆长安抬起头来,酒肆里已然只剩下几个喝的稀里糊涂的酒客,只剩下自始至终都在打着算盘的掌柜和脸色阴冷的店小二......

    至于先前那雍容华贵的一男一女,眼下早已消失不见了。

    陆长安不作理会,下了柜台,亲自手打了一壶烧荒酒,揣在怀里。

    —————————

    不久前,刚给学童们放了晚课的上官先生,此时正独自一个人端坐在学塾里,正襟危坐,批改着学童们上交的作业。

    学塾里没有规规矩矩的文房四宝,因此批改学童们作业的墨笔也是先生自己掏了包袱,带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批改到了哪位少年顽童的作业,先生不禁哑然失言,盈着和煦如桃李春风般的浅笑,在文章末端,改上一句,

    “童言无忌”

    而在那堆作业一旁,有三枚被先生精心雕刻了“楷体小字”的鹅卵石,摆放的整整齐齐。

    —————————

    一男一女先后行走在小城中。

    身形靠后的女子忍不住的左顾右盼,流转美目中尽是压不住的好奇,丝毫没有表现出跌落一境的不悦。

    虽然说女子有前面那位名义上的大人压制着,收敛性子,可她这副初入林间般小鹿的模样,换做谁,都只需瞧上一眼便可以断定来者是个实打实的外乡人。

    走在前头的白鬓男子,端着副外出游子归家般,衣锦还乡的模样,对待周围的事物都充斥一个“平淡”二字。

    不单单是如此,他对小小城的街道巷路更是尤为的熟络,丝毫没有因为多年远游后的近乡情更怯。

    看罢了陌生风景的女子,莲口微张,似是有一口吞吐着少女韵彩的仙气飘然而起,悠悠然般攀附到了眼前白鬓男子肩头,却是传出美妇般的妖娆,

    “王大人,这里就是您的故乡?”

    俊白鬓男子一个微微掸肩的动作,随即便是死死盯住眼前的女子,目光清冷,

    “苏稚,先前酒肆门槛前,为何擅作主张,以神识窥探店内?你当真不想活着走出此地?”

    “如果再有下次,我一定亲手出剑将你钉杀!”

    唤名苏稚的女子,在面对身前那位转过身,裹挟了怒火的大人斥责时,反倒是丝毫没有要正面回复的模样。

    正好此时此刻的学塾迎来了午休,成群结队的学童在街边穿行。

    苏稚在人群中,随手一点,一抓,便是有一道芥子般的光团自孩童三尺神明处升起,随后苏稚将手心打开,打趣道,

    “王大人,您看。”

    苏稚顺势将手中的光团推到王清峰身前一拳距离,同时又腾出手抓取三四个少年的气运光团。

    端详了片刻的王清峰,沉默片刻,随后喃喃道,

    “这些孩子竟然真有气运?莫非我这辈子真的只能止步于半步返虚不成?”

    王清峰说的是实话,先前那场天知地知的对峙中,那位道号荡魔祖师的道门真人曾以心声向他传音,点破他此生的极限便是半步返虚。

    王清峰猜测过这是祸乱道心的手段,但如今还无法辨明其中真假,毕竟自己久困返虚桎梏已经数十年之久,据宗门长老所言,寻常半步返虚修士正式登临返虚也不过是数年光景。

    剑道一途攻于己身,求一个百炼成金,虽然说在这拳脚上的能耐,是寻常修士所不敢轻易接下的,可关于那些法相天地、敕神赦鬼之类的神通术法,则是一窍不通。

    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剑道天道俱修的天才也并非没有,不过这等行径,无异于寅吃卯粮,偌大一个宗门想要培养出一位来,至少也是元气大伤的代价。

    “苏稚,你应该知晓此次之行,背后的利益纠葛本就极为复杂......”

    山下王朝数千,山上宗门成万,两两相视,本就是一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又两看相厌的局面。王清峰如今可不仅仅是挂着某处古老宗门剑子的身份,同样也是大奉王朝的挂名供奉。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还是相辅相成的。

    “王大人莫要着急,您若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四团气运之中,修炼运势之强烈,似乎比起王大人你,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嗯?你想说,他们的练气尽头比起我,要走得更远不成?”

    王清峰脸上闪过怒容,如今不过半个甲子修道光景的他,从来都是宗门中赞不绝口的剑道大才,也是老祖眼中有望混元剑仙的亲传弟子,盛名之下的他,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

    “王大人说笑了,说起剑道修炼,王大人比妾身应该更为熟稔”,苏稚开口调解道,虽然是想平息王清峰的怒气,但也不无道理。

    “心性、机缘、根骨,如此排序,为最优”,王清峰点头自语。

    苏稚嫣然一笑,

    “不瞒王大人说,其实最初老祖执意让妾身追随您前来,便已然推衍出王大人的来历之地极为不凡”,苏稚顿了顿,眼神迷离:“因此此次之行,妾身也是有老祖委托在身,替宗门寻找些有潜力的练气种子,抑或是收取些法宝物件。”

    闻言,王清峰眼神之中闪过一抹精芒,笑道:“既然是云岚老祖示意,那这个面子自然是拂不了的......”

    “只是丑话说在前头,不管事后结局收成如何,我皆是分文不取,但我有一个要求,不知云岚山可否同意。”

    苏稚半侧过身子,双手十指互错置于身后,微微前倾,如此一来,反倒是愈发衬得胸前的光景,肥硕饱满!展颜一笑,问道:“大人的要求是什么?莫非是对妾身有意?”

    反观王清峰,似乎对苏稚的玲珑身段仿佛视而不见一般,摇了摇头清冷道:“事成之后,我要进入云岚上的祖地。”

    王清峰话音落下,苏稚的身子微微一颤,眼神闪躲飘忽,半响后点了点头。

    “那你我就此分道扬镳即可,只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此地鱼龙混杂,别送死!”

    王清峰望着逐渐走远的女子身影,嘴角边挂起一抹笑意。

    一处小小的云岚山他自然是不会在意的,不过这云岚山祖地里,可就是别有一番洞天了。若非王清峰曾翻阅比较过诸多典籍,恐怕也不会知晓云岚山的一宗秘辛:云岚山那个曾号称数百年难寻的中兴之祖,似乎和当初创立云岚山的老祖有诸多共同点......

    ————————

    方才还在收拾着酒客们餐具的店小二,好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只见店小二莫名其妙的双手紧紧抱合,小跑地来到温酒的柜台前,小心翼翼地在陆长安面前,缓缓打开,还一个劲儿地问陆长安看到什么了没有。

    陆长安原先还以为店小二赶了个巧抓住了一只赶春蝶,打开一看却明明是一团空气,觉得很是无聊。

    不过店小二依旧神神叨叨,一脸坏笑地看向掌柜的,还调笑陆长安这等能辟谷的仙人,莫不是境界太低看不见?

    掌柜的难得说句话,不过却是一句让陆长安听得云里雾里的书上句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