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往仙 » 第三十一章 再浮灵

第三十一章 再浮灵

    在此之前,云州以为自己对浮灵的感悟已经足够超然,也确实,他的灵光远胜青山派的踏天之人,甚至以浮灵七成的修为和踏天去的三长老都有一战之力。

    但是,在见到空灵仙君留下的传承之后,他才知道《踏天歌》这篇基础经文,是有多么地基础。

    那毕竟是最早的传道之法,足够包容万象却实在太过概括,一些细节之处也只是一笔带过,不曾细讲。

    云州曾以为这是为了不禁锢后人的思维,能让更多人走出不同的路。

    但是如今再想,又有了不同的理解。

    也许是那个时代涌现了太多奇异的想法,所以《踏天歌》其实更像是一个总纲,那位补天以自己的道为主,归纳了所有可行的路径,将之写进了传道经文里。

    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没有坏处,但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或者说,它适合启蒙,但不一定适合修至高深处。

    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间,有太多和当年那位补天一样惊才绝艳的人参与这世间修行之法的改良,并留下了各自的理解。

    比如这位空灵仙君。

    即使云州自己有所明悟后续也能走出一条新的路,但这个过程太慢了,慢到可能让他对自己的天赋产生怀疑。

    这就是无门无派散修的弊端。

    但是,空灵仙君的传承,让一切简单起来。

    这最后一位补天本就是散修出身,他深切地知道这类人在修行初期会面临的困难,所以传承之中,不仅有成册的经文《空灵经》,更是将一个浮灵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

    千千万万的灵光,一念之间,尽数归来。从此浮灵无尽,修为不可以数计。

    他的悟性,他早就修行过一遍的经验,在此刻展现地淋漓尽致。

    别人拿到《空灵经》可能也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摸索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而云州,几乎瞬间就已经融会贯通。

    《空灵经》给他提供了一条特殊的思路。就像围棋一样,每一步落子都代表着多种可能,而这些可能都在脑海中化为下一步行棋的底气。

    修行亦如是,甚至更为广阔。这个过程,可以将其凝为一点灵光,也可以细究出无数灵光。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植物的特征,那就是取了所有植物的共性;而树木、花草、藤蔓等各有千秋,甚至还可以细分,又岂是一个共性可以概括。

    类比修行之人,则可以以植物这个共性为灵光,却是浪费了其中各类生灵的独到之处;也可以念及单独的生灵,则灵光几乎无穷无尽。

    还有一种说法,就像时间行进一样,当前的每一个改变都会导致下一刻的无数可能,这些可能就是分支,就是具体的植物名称。而得以概括这个事件的名称,就是“植物”。

    这便是《空灵经》中讲究的浮灵之法。

    万事万物无数可能,所谓灵光也正是如此。

    空则可以纳天地万物,灵则不会囿于既有。

    能成补天者,从无一人是庸才。

    云州一念既成,灵台周边瞬间涌起不可计数的灵光。

    这是他曾经吸纳的十几点灵光细究而来,但在此显现,一化千万,却和那十几点并无区别。

    这是云州的成道之基!

    身边的老树似乎有所感觉,枝叶轻摆,像是有些欣慰。

    顿时之间,这无数灵光充盈早已和灵台相融的本性灵光,让他周身都绽放无尽清光。

    这一刻灵台清明,仿佛置身天地本源之中,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传遍全身。

    云州细心感悟,于此间洞彻修行。

    他的境界并无变化,但内中的底蕴提升到了一个无法计数的地步。

    若是之前对上三长老时他就有这番感悟,即使跨越浮灵和踏天去这条鸿沟,他也有信心压制着三长老让他毫无还手之力。

    灵台之上的辉光更加耀眼了一些,在朝着经文中演示的光团衍化。

    《空灵经》第一卷经文化为一卷书简模样传进他的脑海,那开篇是幼年的狐狸印在了书页的右上角,栩栩如生。

    而后诸多文字衍化着种种妙法,让他明晰领悟。

    下一刻,神念归位。云州伸出右手,一念之间其上清光凝实浑厚,有着《踏天歌》记载的包容广博,也兼具《空灵经》描述的浩渺无尽。

    这……是他的踏天去!

    他看了老树一眼,有些蠢蠢欲动,手上清光不断翻涌。

    但还不等他有所动作,老树先一步伸出一根枝条甩在他背上,毫不留情地将他打回了岔道口。

    “我就是想一下。”云州无奈扶额,“你果然能看到我的想法。”

    老树簌簌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的精神异于常人,没人能瞒着你看透你的想法,只是你表现地太明显了。”

    “胡说,仙君就能!”云州想起刚才下棋时的事情。

    “仙君是仙!”老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臭不要脸。”方才还说生死不知,现在脱口而出就是一个仙。

    云州暗啐一口。

    以他的修为,就是全力对着老树出手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所以才想借此试招。但是老树明显不买账,只能作罢。

    上一个时代的修行和如今几乎已经是两回事,云州一直无法定下一个明确的参照,也就没有对比的意义。

    至于白宿眠和晋光,他们在境界上就完全压制了云州,曾用过的手段他也无法复盘,所以不能作为参考。

    云州现在就想有个东西可以让他倾泻一下修为,好让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个大概的认知。

    可惜暂时没有。

    他取下头上的发冠,看到上面铭刻了一只小狐狸的模样,其他并无变化,想了想重新戴上。

    先去另一条岔路上看看。此行虽然有了意外收获,但最初的目的还没有达成,希望那里有他需要的东西。

    接下来这一路不再有任何拦路的东西,整条通道显得清幽冷寂,仿佛古旧的溶洞,有高低不同的钟乳石遍布各处。

    钟乳石自带光源,映照出奇诡的画面,绚丽却因为缺少人气而显得有些阴森。

    补天的想法真是难以捉摸。

    但是,云州看着这些钟乳石有点心动,他摸遍全身才在三长老的储物法器中找到一把匕首,两相比对了一下发现和钟乳石相差甚远。

    但是如今也没有别的东西可用,他寻了一株模样周正的,将灵力灌注到匕首之中,朝着石笋根部砍去。

    一声彷如金铁的断裂声震颤回响,那一株钟乳石掉在了云州手上。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走到尽头。

    而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块洁白的钟乳石闪烁着微光,几乎刚好成型为一面石碑一样,不知是人为磨损还是天生如此,光看品质就比一路上的好上不少。

    云州眼睛一亮。

    不过还没等他动手,就见到它凹凸不平的表面上隐现了一些字迹:

    第一行是“天临”。

    什么意思,时间?还是交代故事背景?

    他对这世间还知之甚少,想到可能这是谁的名号,暂且略过。

    第二行似乎是一座山名,叫做“黎山”。按故事的发展,这一步该是地点?也先略过。

    后面还有两行字,分别是“照月”和“明烛”。这两行字的中间似乎空了一行,间距和其他的并不相同。

    而在云州观察之时,他的发冠之上,一只狐狸虚影闪烁着微光,耳朵动了动,悄然睁开了眼睛,轻巧地一跃而起落入石碑当中。

    云州一惊,连忙以神念探入发冠之中,果然见到传承已经消失无踪。

    但他早已见过狐仙真身,所有传承都已了然于胸,倒也不曾着急。

    他回神再看向石碑时,便见最下方一行显露出橙色的光芒,和先前他发冠上的颜色一致。

    这是……在叫他留名!

    方才的狐狸,就是携带着《空灵经》踏天卷进入了石碑当中。

    云州明白了上面四行文字都是人名,他并不犹豫,在最后一行写下了“往仙”两字。

    “云州”这个名号是用来行走世间的,在这些机缘之地,如今的他还是不用真名的好。

    至于“往仙”。

    从上古到如今,仙人尽去,仙迹不显,就是往去之仙。他是那个时代仅存的遗民,这是他独有的印记。

    而一路修行,直指仙道,他所行所往,皆是为仙而去,此也为“往仙”。

    是身世的概括,也是未来的期许。

    他字迹飘逸,笔走游龙,将这二字刻在了石碑之上。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石碑绽放出了无数耀眼的光芒,璀璨绚烂,一道道仿佛要穿透整个溶洞,照的云州几乎睁不开眼。

    下一刻,便见石碑在光芒中消减为一块只有拇指大小的牌子,通体洁白晶莹,悬在云州面前。

    色泽莹润,样式精巧,外露着一层独特的光芒,平凡而又不凡。

    云州伸手去接,它便顺着落在了掌心,随之收敛了无数光辉。

    安静祥和,就如同一块精致的宝玉,散发着莹润的光芒。

    这就是……包含了目前已经出世的所有《空灵经》经文的传承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