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鹿传 » 第十二章 天降西南传谶语 万古龙脉葬妖王

第十二章 天降西南传谶语 万古龙脉葬妖王

    一间昏暗的房间里,四周摆满着整齐的器具,中间一张白布病床三面各架着一组反光铜镜。

    一个忙碌的黑影手中正快速移动,两旁各站一人,一个在接递器物,一个不停擦拭他的汗水,利用间歇更换水盆。

    数道强光从他们身体间的空隙穿过,照在被水浸湿的木地板上,如同镜面般透亮的水渍映出一片血红。

    王睿小心缝合最后一缕细小皮线,他布满血色的眼中,带着一丝兴奋。

    终于完成了。

    他看向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早已被疼痛折磨得昏迷的老四,长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出现了些小误差波折,但总体来说,这条腿算是保住了。

    接下来就是给伤口上药膏,再熬些汤药给伤患服下。

    只要不出大意外,应该能活下来。

    两个学徒开始忙碌着给伤者清洗血迹,敷上医馆特制膏药,再用竹板纱布固定关节。

    王睿走向一张作榻,一头躺倒,紧绷的神经松懈之后,他的精神力开始四散。模模糊糊头一歪,昏睡过去。

    门外李原焦急等待,看到抱着一堆染血布单出来的学徒,急忙上前问道,“里面怎么样了?是死是活?”

    那学徒一转身,侧对他,说道,“人还活着,王睿医师说腿保住了。你让让,我要拿东西去洗。”

    听到施术成功,王佟颤抖的手一软,茶杯咣当落地。

    李原也是兴奋得跳起叫嚷。

    两人各怀激动心情,互望一眼,老泪纵横。

    下一刻,两个大老爷们相拥而泣,尤是那焦虑的待产翁婿,直等得自家儿媳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给主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一般情难自禁。

    到得夜里,王睿醒来。

    他掀开被子,身上邋遢衣物早已被换下。抬头看去,竟然在老爹房里。

    书案前,王佟正手持书卷边看边做着笔记,没注意到他的动静。

    王睿拿起一件衣袍走到他的身后,给他披上。

    “坐。”王佟看到他醒了,指着案前席位。

    王睿走去,盘着腿一屁股坐下,趴在案台上看他老爹的笔记。

    王佟盯着他看了好一会,说道,“明日你把施术过程记录在册,务必详尽。”

    “好,那用了瞳术需要记吗?”王睿回道。

    “记,那上池之水的配方其他家也有,不算隐秘。书上的记载没有言传身教看了也学不去,不过你只需要写‘上池之水开的知物之眼’就可以。秘法不必写。”

    他继续说,“此册一出,你便得圣手之名。”

    “那有啥用?外人也不知,只有界内人知晓。”王睿并不是很感兴趣。

    王佟一笑,“傻小子,只要杏林承认了你圣手名号,以后你行走天下那些医者都会敬重你仰慕你,你说话的分量就会很重。”

    王睿坐直身子,盯着王佟说道,“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比如…”

    “你少胡思乱想。”王佟打断他,“此乃养望之法。”

    “若想成仁德心,必先得人心名望。所谓仁者亲也,从人从二,仁者兼爱,得其心者是为仁。德者望也,直视心路,敬守本心,真善无我谓之德。人心所归,导性向善,可成仁德心。”

    “世上事,说着简单。欲言行合一,难上之难。”

    王佟注视着他,郑重说道,“你修行的路还长,自己慢慢悟。”

    “哦。”

    王睿心想,说了等于没说,一句没听懂。

    父子俩又是一夜畅谈,愈合的情感再次破碎。

    深山老林里,宽大的绯黄树叶下方闪亮熊熊烈焰,一群人正捶击木桩,捆绑绳索,把制作好的结实木床吊下山崖。

    周围高大的树干间,插着一些燃烧的火炬,照亮崖边一大片范围。

    一个光膀汉子擦拭汗水,笑道,“这鬼地方做事真是方便,也不怕人看到。”

    麻袍青年盯着山崖下亮起的火把,说道,“据史料记载,那南岭王为得仙道,杀生无数,摄魂魄,聚尸骸,以活物祭天。最终天道轮回,亦是难逃劫数。其死后便葬在这茫茫百陌群山之中。相传,他墓中金箔成山,水银做海,玉珠为星,神灯长明。里面的财宝数不胜数。”

    一旁阎三公看向他,“桓先生,悬床吊挂已经布置好了,我们下去吧。”

    说话间,山林中又走出一拨人,为首一个身穿道服的老者身材矮小,双耳贴伏微微内卷,眉如逆毛,鼻似塌梁,三角眼,扁平嘴,一口黄牙歪斜。

    “嘿嘿,没想到你这个司天台的小崽子到是有点能耐。不错,不错。”黄牙老者背着手一脸媚笑。

    桓圭闻声回首,见着那人,嗤笑道,“我当是谁,原是个下三品的贪嗜利者。黄老儿你也算是本事,能屏息气象跟着小爷找来此处。”

    黄牙老者也不恼他,自顾说道,“都是太庙的人,为官家行事,何分彼此。你我联手,必寻得那三乘之法,冢中财物我只取三分,其余归你。只求同表献法之功,就算是我欠你一个人情。如何?”

    那个叫黄丘的老头,乃是大周太庙崇虚殿宫正,奉太士令来此探寻天象暗预。

    三千年前,周王灭殷,称天子,封诸侯,共治天下。

    承殷制,大周天子设天官太庙,问国事,礼祭祀,观天象,测吉凶。

    太庙又分六部,天官太宰居大冢寺总揽其政,太宗居宗礼庙掌祭祀礼仪,太史居春秋阁掌历法记事,太祝掌祈祷居星月坛,太士掌神事居崇虚殿,太卜掌占卜居司天台。

    合称天官六卿,直属天子,与三公各为左右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社稷。

    到得如今,朝堂明争暗斗,乌烟瘴气。六卿貌合神离,三公各为私欲,宦官弄权,外戚夺利。

    当今天子荒废政事宠幸美妾,豢养方士,求丹炼药,寻法养生。

    天下各诸侯国君投其所好,纷纷敬宝献法。那些国力强大的诸侯暗中贿赂公卿,讨得天子册封,四处扩张,制造争端,吞并领土,压榨弱小侯国。一时间,九州大地暗流渐起,各方势力屯粮聚兵,蠢蠢欲动。

    就在此时,天生异象,群星闪耀。各国祭司观星象测天命,得出结论:“天道出西南,九鼎现世,逐其鹿者得天命。”

    这黄丘与桓圭便是奉的太庙之命,暗里南寻神迹。

    眼看时间一天天流逝,神迹没找着,这两人倒是不约而同打起了传说中南岭王的主意。

    若是寻得那南岭王的仙法,或许天子欣喜之下能饶了他们的失职之罪。

    桓圭知其为人,如今大家同在一条船上,也不好翻脸。这贪财如命的老鬼能放低身段也是不易,那就让他个人情。

    他一转身,走上吊床,那控制机关摇臂的几人缓缓放松下降绳索。

    黄丘见他不搭话,便知他默认此事。吩咐属下四周守护,独自一人跃下断崖,轻飘飘落到桓圭身旁。

    他咧着一口黄牙对桓圭笑道,“还是公执明事理,其余四部那些庸碌事寮只看得眼前利益,哪懂什么人情世故。”

    桓公执笑而不语。

    一行人直入山洞,穿过寒流,下到一处碧绿温泉湖泊旁。

    有先行者来报,“桓先生,这里有人来过,湖边埋有残尸,似是猛兽所伤。”

    这些湘国的掘爬子乃是九流旁门,自成一派。

    他们结交豪门势力,与大族合作,暗地里为地主豪绅们做那黑心辣手的恶事。

    这阎家帮就是以家族成员为根基的江湖帮派,以偷陵掘墓,倒卖文玩为主要生存手段。

    帮主阎三公常与桓家来往,所以听到有帝王大墓可图,便与桓圭达成合作意愿。

    他们并不知道内幕,只是求财。关于桓圭身份也是一知半解,只认得他是桓家少爷,在京都与官府做生意。

    桓圭观看四周,言道,“必是之前那军官所来之地,看来这壶城里果然藏龙卧虎,那城主四处招揽能人异士必有所图。”

    黄丘点头,“这里两条通道,我们走哪边?万一你说的那人已经得手,我们岂不是白来一趟。”

    桓圭言,“此地见血,必有凶险。你带几人往左,我往右,若是有所发现就命人通知对方。以我所见,那些人损失惨重,急于下山,应该是没有得手。我们动作要快,避免夜长梦多,最好今夜能成事。”

    “好,就依你所言。”老头也不怕他耍花样,这种大墓想要找特定的东西得花上不少时间。更何况他们还要搬运财物,山顶又有自己的人守着,出路就一条,想跑是不可能的。

    两队人分道而行。

    漆黑的地底空间,泛起红黄火光,与洞壁四散的幽暗青绿相互交映,形成无数色彩斑斓的迷乱光影。

    光斑照在身上,掠过眼前,随着火把移动而幻灭,竟让人感到如入幻境,纸醉金迷。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有人喊道,“这里有石门。”

    桓圭往前方火光处望去,一扇巨大石门竖立在洞穴中央,两侧石壁修得坚固笔直。

    他心中激动,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扇雕刻精美的巨门预示着里面一定躺着一位地位崇高的人物。

    就算不是那传说中的南岭王,也必然是个绝世帝王之墓。

    “桓先生,这里有字。”总爱光膀子的阎彪此刻穿着一身皮衣,手举火把兴奋喊道。

    桓圭应声走去,摸着那一个个奇形怪状的上古蝌蚪文字,以他的见识居然无法辨认。

    阎彪心急,嚷道,“管他的,破了门,咱进去般空值钱的不就得了。”

    没错,既然认不得,那就不要浪费时间。

    “破门。”桓圭只想拿到想要的东西,早点回京复命。这破地方他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一声巨响,浓烟滚滚,火药燃尽的余烟里全是刺鼻的硫磺硝石酸味。

    整座洞穴剧烈震荡,碎石细沙唰唰的从洞顶松散的岩石间落下。

    密闭的石门被炸裂的瞬间,一股强劲的气流从门内喷涌而出,大量的碎石落岩被激流吹起,如炮弹般砸向人群躲避处。

    几个躲在薄弱山石后的阎家子弟被砸得人仰马翻,倒霉的直接手脚断裂,脑浆飞溅。

    恶臭的烟尘和浓郁的血腥味布满整个洞穴通道。

    劲风退去,阎彪指挥着躲过一劫的人救治伤者。

    “这才开个门,他娘的差点全军覆没。进去了还了得?”阎彪心有余悸,震惊的看着黑雾弥漫的山洞深处。

    “你们在这等着,我先进去查看虚实。”桓圭扯出一块棉布裹住口鼻。

    这些人不过是些江湖莽夫,若是死完了待会两方要是发生冲突,他可就落了下风。他们这个时候可还死不得,里面的宝贝还得有人来搬。

    说完,他挥手拍散眼前灰尘,举着火把消失在浓浓雾气里。

    另一边,黄丘领着阎三公和四个阎家帮的人走到了尽头。

    寒冷的洞穴里到处是落满霜雪的骸骨,黄牙老者蹲在高台草垛上,指尖沾着带血的冰霜。

    他喃喃自语,“这里应该是座祭祀台。”

    说着抬头环顾四周,头顶的幽光处似乎有一些漆黑的洞口,数量很多排列有序如同蜂巢。

    也就是他眼力过人,普通人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根本看不出端倪。

    当他盯着一处洞口观察异样的时候,忽然听到有细雷响声传来。下一刻,洞穴地面和高台微微抖动了一下。

    “那边好像有事发生,我们得去看看。”高台下,阎三公把手中捡来的一颗头骨,插进一具无头的毛茸茸尸体上,看向洞外。

    祭台上的黄丘一跃而下,说道,“这里是祭祀之所,除了遍地尸骸什么都没有。我们过去与他们汇合吧。”

    就在几人走后,洞顶蜂巢状的漆黑洞口中悄悄落下一滴墨绿浓稠的液体,雪地上被灼烧出一片薄雾。

    桓圭捂着嘴上棉布,在尘土飞扬的迷雾中摸索前行。

    他顺着倒灌的回流空气,找到了石门的破口。

    不得不说,这些掘爬子确是用药的行家。破口处刚好容一人弯腰进入,并不影响石门承重。若是整座巨门都塌了,说不得这洞口都得给乱石堵住。

    破洞周边的雾气被吸进巨门里,这里视线清晰了很多。

    桓圭往洞里伸进火把,里面漆黑一片,流动的气息吹得火光暗淡。他一抬脚,跨过破洞,顶住吸力,继续前行。

    越往里走,温度变幻得越加怪异。身后吸入的寒流冰冷刺骨,而迎面刮来的热浪炙热滚烫。

    两种极端的气流相互纠缠,又泾渭分明。

    在转过一个弯道后,一束光亮出现在前方不远处。

    桓圭加快步伐,跑向溢出光亮的洞口。

    当他停下脚步时,被眼前无与伦比的场景震惊得目瞪口呆。

    一座超级巨大的天然地底洞穴呈现视野之中。

    数百米宽的弧形穹顶,挂满绚丽多姿,玲珑剔透的各式晶石。美轮美奂的五色霞光穿透晶体,把整座洞顶照耀得如白昼般明亮。

    向下看去,脚底光滑的岩壁被人工开凿出数段回环阶梯,直进底部水面湖泊。

    百十米高落差的岩壁环绕成一个极大的圆弧,周围遍布石笋石柱,那些盛开的石花石瓣闪烁着点点星斑。

    层层叠叠的岩砂石田错落堆砌,似水浪般蜿蜒曲折一路朝洞穴底部延伸。

    地底湖泊正中央,露出一片耀眼的金色沙滩。沙滩中一个正方形空地,整齐的铺放着数以万计的青白玉石。

    一个凸起黑影四四方方,安静的躺在整座洞穴的轴心处,偶尔有黑白光影围绕流转,凝聚幻灭。

    桓圭呆立上方洞穴入口,那些寒流化成阵阵白雾朝着黑影飘浮而去。在他正对面偏下的遥远方位,一个火红山洞涌出的热浪化成黑烟,如龙卷起伏,被黑色阴影吸入体内。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桓圭有种置身仙境的错觉。

    就在发呆之时,身后传来欢呼声。

    外面等待多时的众人,安奈不住寂寞,已经跟了进来。

    看着眼前景象,一脸凝重的黄丘走到他身前的台阶边缘蹲下。

    “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黄丘问道。

    桓圭低头看着他的背影,“不知道。”

    穹顶的艳丽彩霞在黄丘眼中反射出无数光芒,他缓缓说道。

    “这里是十万年前,大溪朝始皇‘向古维殇’的陵墓。”

    “封印一代妖帝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