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 » 第十一章 祖逖北伐

第十一章 祖逖北伐

    东晋建立之前,北方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很多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而首先提出北伐中原,并且付诸实践的是一个著名人物,名叫祖逖。

    祖逖是范阳人,虽然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但他这个家族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父亲曾做过上谷太守。祖逖共有兄弟六人,几个哥哥都是饱读诗书,但祖逖不喜欢读书,他喜欢打架,喜欢仗义疏财,而且还关注社会事务。他常常假冒哥哥们的名义,把家里面的谷物、布帛等散发给穷苦百姓,所以为这个家族带来了很大声誉。哥哥们一直担心他不读书会学坏,突然有一天,祖逖说要读书了,一读就是博览群书。

    这位既慷慨大度,又博览群书的祖逖一来到西晋的都城洛阳,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大家觉得这个年轻人将来肯定会干一番大事业。而和祖逖一样胸怀大志,且关注天下大势的还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刘琨。刘琨和祖逖在洛阳城一见如故,非常投机,他们又都在司州衙门做文书官,所以经常彻夜畅谈。谈到激动处,听到荒野之郊有鸡叫,于是两个人爬起来,舞剑练拳,成语“闻鸡起舞”就由此而来。

    “永嘉之乱”发生后,二人各奔东西,但还都是以天下为己任。刘琨留在北方,和前赵、后赵相抗衡。祖逖则带着当地和沿途接纳的几百户人家南下,一路上救死扶伤,积攒了极高的人气。虽然在南下,但祖逖一直不忘要回到北方去,要恢复自己的家园。所以这一路上祖逖也收罗了一些亡命之徒,在他看来,以后收复中原还得靠这一帮人。

    祖逖一来到江南,就向当时还是安东将军的司马睿递交文书,要求带兵北伐。司马睿此时正在王导王敦兄弟的帮助下经营南方,他肯定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进行北伐。但为了鼓励祖逖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表个态,他就批准了祖逖的请求,并把他封为了奋威将军,豫州刺史,还象征性地给了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来支持祖逖北伐。其实当时的司马睿就是个光杆司令,既无兵,也无钱,兵和钱都在世家手里,所以就算司马睿想给也给不出来。祖逖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他比较理解司马睿的这种处境,所以他不在乎,他只要这个名分,这样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

    公元313年,祖逖带着军队,在京口(现江苏镇江)渡过长江,开始了他的北伐历程。船来到长江江面,望着滚滚而逝的长江水,祖逖拍打着手上的船桨,对追随着他的人起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收复中原,就像这涛涛的江水,一去不复返。渡过长江后继续北上,来到了淮河以南的淮阴,就驻扎在这里,开始招兵买马,购买粮饷,铸造兵器。凭借着祖逖的个人魅力,以及对时势的洞察,他招募到了很多当地的汉人武装,所以极大地壮大了他的队伍。

    祖逖继续率兵北上,北伐的第一站就是豫州。当时兖豫一带的流民张平、樊雅各自募集数千人在谯城建立邬堡,自立为堡主。祖逖派参军殷义去招抚他们。但是殷义态度傲慢,激怒了张平,殷义被杀。张平据守,祖逖攻击一年不克,后来诱降了张平的部将谢浮,杀了张平。祖逖进据太丘,樊雅仍然坚守谯城不降。祖逖又请南中郎将王含的参军桓宣招降了樊雅。

    祖逖北伐面对的最大对手,是五胡中非常彪悍的石勒,但祖逖有一次打败了石虎所带领的五万人的军队。这样一来,石勒一方面要顾及北方的战事,另一方面在南方又要对付祖逖这样强大的对手。所以有一段时间,石勒的部队就不渡过黄河了,和祖逖达成了一种默契,同时还派人去维修祖逖的母亲的墓,还传信给祖逖,要求互市。但祖逖不回信,回信就有政治问题了,不过同意贸易往来。这样一来,民众得到了好处,他控制的地区也得到了安宁,祖逖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祖逖在几乎没有东晋政府的支援下,以自己的才干,逐渐收复失地,不仅保住了江淮,而且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造成了进逼河北的态势。当时西晋虽然灭亡,但是北方仍有为晋坚守的地区,而且中原的遗民也深受杀掠之苦,盼望晋朝的北伐。而前赵和后赵互相争战,也有机可乘。如果东晋能专委祖逖经营,恢复河北不是没有可能,就算河北难取,河南之地也可以保证。

    不过东晋朝廷的做法却让祖逖的北伐事业戛然而止。司马睿提防祖逖,担心祖逖功高盖主,担心祖逖拥兵自重,于是他派了一个南方的官员,名叫戴渊,到那里去总揽前方战事,祖逖也归他节制。这个时候的祖逖本来就已经困难重重了,而且还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受到朝廷的猜忌。祖逖的心都碎了,想到自己满怀报国之志,却遭到了皇帝的猜忌。想到自己北伐中原就要功败垂成,无法兴复国家,解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无限的愤懑涌上心头,祖逖很快就病倒了。病中,祖逖依然没有忘记北伐大业。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营垒,派自己的侄子祖济修缮虎牢城。只可惜城池还没修好,祖逖就带着深深地遗憾撒手人寰了,时年56岁。

    祖逖一死,北伐彻底成为泡影。回顾祖逖的一生,少年时和刘琨闻鸡起舞,励志为国家做贡献,后来他又带兵北伐,为收复失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祖逖中流击楫,豪情万丈,但是最后功业未成,千古之下,真是令人扼腕痛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