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 » 第三十五章 冯后摄政

第三十五章 冯后摄政

    公元502年,萧衍灭南齐,建立了南梁。此时,中国北方的北魏看到南朝动荡,便蠢蠢欲动,想要趁乱南征。所以在南梁建国之初,北魏频频骚扰,故意挑起摩擦,北魏和南梁的关系陡然变得紧张起来。北魏之前经过了和刘宋多年的战争,损兵折将,国力空虚。但经过孝文帝的改革,又变得强盛起来了。国家一强盛,野心也就大了,所以北魏一直对南朝虎视眈眈。讲起这场改革,我们得先从一个女人说起,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明太后冯氏。

    冯太后的出身也不普通,她的先祖建立了五胡十六国中的北燕。后来,北燕为北魏所灭,她就被接到了北魏的宫廷当宫女。我们之前说过,太武帝拓跋焘听信谗言,逼死了自己的太子,所以在他死后,他的孙子拓跋浚继位为帝。拓跋浚看上了这个宫女,于是冯氏就由宫女一步步成为了拓跋浚的皇后。但她同时也是不幸的,在二十四岁那年,她的丈夫拓跋浚就去世了。在火化拓跋浚的遗物时,冯氏悲痛欲绝,突然间她就冲进了火海,边上的随从大吃一惊,赶紧把她抱出来,但人已经昏迷不醒了。冯氏的这种举动完全是出于对丈夫的情深似海,不过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个举动为她换来了极大的荣誉,所有人都认为这样一位忠于自己丈夫的女子,必定会忠于丈夫的国家和事业。

    拓跋浚死后,他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拓跋弘继承了皇位。不过这个儿子不是冯太后生的,因为当时北魏有一个传统,叫做子贵母死,就是如果你的儿子被立为太子,那这个母亲就得处死。当年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时,也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给处死了,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子幼母壮局面的出现。

    这个时候,拓跋贵族内部有人觉得皇帝年纪太小,太后可能以后会掌权,因此他们策划把这个皇帝换掉,换一个更年长的人来当皇帝。但他们太小看冯太后了。冯太后自从侍候拓跋浚开始就接触北魏的朝政,到现在已经十年之久了,她早已成为了一个非常老练的女政治家了。冯太后很快就铲除了这批图谋不轨的人。考虑到皇帝年纪还小,没有从政经验,所以冯太后就临朝听政,亲自处理国家政务。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拓跋弘开始不舒服了,他和冯太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冯太后不得已就放权了,让皇帝自己主持朝政。但主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拓跋弘发现哪里是自己在管事,还是太后在管事,身边都是太后的人,他们只对太后负责。尤其是掌握核心权利的人,据说还有不少都是太后的男朋友。拓跋弘觉得自己处处受到冯太后的监视,处处受掣肘。他当然不甘心,于是他就一边贬斥太后的亲信,一边扶植自己的亲信。

    冯太后当然接受不了这样的行为,而且此时拓跋弘的羽翼还未丰满,于是冯太后就逼迫拓跋弘退位。拓跋弘自知干不过冯太后,没有办法,只好把皇位让给了自己五岁的儿子拓跋宏,自己做了太上皇帝,这个时候他才十九岁。但这个太上皇帝并不是不管事的,他还是要管一些事的,冯太后自然不能容忍。到了拓跋弘二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476年,他突然暴毙。所有人都认为是冯太后和她的男朋友们把拓跋弘害死的。

    拓跋弘一死,冯太后就成为了北魏真正的掌权人。她在位十多年,不仅悉心培养拓跋宏,更是在推进北魏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的贡献主要有三点。

    第一,推行班禄制,就是给在职的官员发放薪水。北魏是一个以鲜卑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而鲜卑贵族获取收入的方式就是通过掠夺,但到了中原之后,这种方式就不可行了。因为这会造成官员索求无度,导致腐败滋生,同时也使人民的负担过重,而且国家的财政也得不到保证。冯太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规定所有在职官员的俸禄都只能由朝廷发放,不得对百姓进行搜刮,而且对应的惩罚措施也极其严厉。当时很多贵族表示反对,冯太后处死了以外戚为首的四十多个官员,强制推行。

    第二,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所谓均田制就是根据一定标准把田分给农户,包括露田和桑田,露田是产粮食的,死后要归还,桑田是种植桑麻的,死后可以继承。同时奴隶也可以分到田地,那么拥有奴隶越多的贵族,他分到的田地也就越多。通过均田制,让耕者有其田,然后政府就可以向你收税了,这个收税的制度就是租调制。租是对土地收税,调是对人口收税,凡是享受了均田制的农户,都要向国家上交一定数量的粮食和绢帛,这样就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班禄制也有了经济保障。

    第三,推行三长制。所谓“三长”是指邻长、里长、党长,农村每五户作为一邻,每五邻,即二十五户作为一里,每五里,即一百二十五户作为一党,这实际上就是建立了地方基层组织。三长代表国家向农户收税,直接对当地的地方官负责任。

    这些制度的推行可以说为中国以后几百年在中原的基本制度奠定了基础,而且取得的效果极其令人吃惊。比如均田制,看上去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实际上就是一种鼓励垦荒的制度。因为不管你种不种地,你都要缴纳田租和户调。这样一来,北方由于长期战争而荒废的大片土地就被重新开发出来了,这对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冯太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把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交给了她的孙子,也就是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自幼生长在祖母身边的拓跋宏,深受冯太后的执政理念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在冯太后去世后,为了完成祖母未竟的事业,拓跋宏决心把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