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 » 第四十四章 菩萨皇帝

第四十四章 菩萨皇帝

    北魏自从分裂为东西两魏之后,两国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对峙,期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一直没有实力和精力对南方发动进攻。此时南方的政权是萧衍建立的梁朝。

    梁武帝萧衍在统治初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而且不分春夏秋冬,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甚至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一上台就纠正了宋、齐以来的弊政,废止了东昏侯设立的种种酷刑,禁绝除礼乐、军事以外的一切浮费,提倡节俭。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这方面,萧衍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萧衍还鼓励生产,开辟荒田,禁止豪强大族兼并土地,改革货币。这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南梁的经济发展。

    萧衍为了广开言路,曾多次下诏,称不论是官吏还是平民,如果想对国家政事发表意见,只要利国利民的都可以上奏。为此,他还在门前设立了两个盒子,一个叫谤木函,一个叫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良才没有被用,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信。

    萧衍还很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他积极拉拢寒门士族,做到唯才尽用,范云、徐勉、周舍等朝廷重臣均来自士族的中下层。同时为了避免得罪世家大族,他将世家子弟招入朝廷,给予虚职的高官,而实权皆由寒门子弟掌管。他还要求地方长官一定要清廉,经常召见他们,亲自训导他们要清正廉明,做官要为国为民。

    为了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和风俗秩序,萧衍大力推行儒学,亲自写了《春秋答问》等书,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举国上下充满了文化气息,涌现了一大批有重大成就的文学家和诗人,如《昭明文选》的作者萧统、《宋书》的作者沈约、《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等等。萧梁一朝的文学之盛,在中国历史上可能只有盛唐和北宋可与之比肩。此外,南梁时期还有很多科技成果,如祖冲之的《大明历》和圆周率,陶弘景对矿物的鉴别方法等。

    在萧衍的治理下,南梁变得日益兴盛,但国家承平日久了,他的兴趣就不在治理国家上了。萧衍到了他统治的中后期开始信奉佛教,到了痴迷的程度,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甚至自己出家当和尚。这或许主要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他的六弟萧宏,一个是他的次子萧综。

    萧衍对于自己的皇室亲属是很照顾的,照顾得有些徇私枉法。他的六弟萧宏窝藏杀人凶手,萧衍不但不惩罚,反而加封官职,妄加纵容。萧宏也不知感恩,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后,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私通,两个人还谋划着要篡夺萧衍的皇位。结果派人刺杀萧衍时,事情败露,刺客被抓,最后处死。萧衍的女儿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没脸再见父亲,于是自尽。尽管这样,萧衍最后也没有怪罪萧宏。

    萧综是萧衍的次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所以萧综很可能是东昏侯的儿子。但萧衍从不歧视萧综,还封他做王,做将军。后来吴淑媛失宠,出于对萧衍的怨恨,就把七个月生萧综的事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就认为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和萧衍开始疏远了。

    不久,南梁和北魏在边境发生冲突,萧衍让萧综领兵,率军作战,但萧综却投奔了北魏。他还改名为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侯服丧服三年。萧衍听说后,差点被气死,不但撤消了给他的封号,还把吴淑媛贬为庶人。后来,萧衍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让吴淑媛给他送去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却不愿意回来。不久,吴淑媛病逝,萧衍又起了恻隐之心,下诏恢复萧综的封号,给吴淑媛追加了谥号为“敬”。

    这两次打击对于萧衍来说是很大的,他逐渐看破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信佛之后,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这个命令下达之后,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萧衍这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萧衍身体力行,曾四次出家当和尚,被百姓称为“菩萨皇帝”。公元527年,萧衍到同泰寺出家,做了三天的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这次朝廷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赎回了萧衍。公元546年四月,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朝廷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公元547年三月,萧衍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最后朝廷出资一亿钱将其赎回。萧衍四次出家,精心研究佛理,没有精力再理朝政,导致朝中佞臣出现,朝政逐渐昏暗,并且萧衍每次出家朝廷都要用数亿钱将其赎回,导致国库被挥霍殆尽。

    萧衍还在南梁境内大修寺庙,仅都城建康就有500多座寺庙,数十万僧尼,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形容当时佛寺林立的状况。这些寺庙抢占了大量的土地,僧尼们也不纳税,国家的财政遭到严重破坏。

    萧衍信佛之后的种种行为导致南梁国内民不聊生,矛盾重重。现在只需要一个火星就会引爆,而萧衍亲自点燃了这颗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