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五章 唐诗三万篇

第五章 唐诗三万篇

    剑仙李太白?

    这诗好熟悉的感觉,是他?

    不应该是诗仙李白吗?

    “杀。”

    五名贼骑,飞驰而上,挥舞着手中的利器,朝着李白招呼过去。

    “我自巫峡西尽来,残阳如血百花开。”

    “秋风落日云翻覆,请君赴死李太白。”

    李白看着奔来的五名贼骑,非但没有丝毫惊慌失措,反而畅饮一番,豪迈无比道。

    待五骑近身一米时,他宛如突然变了一个人一般。

    此时他不再是醉醺醺的儒雅书生,好似一位绝世无双的剑客,眼神犀利。

    银鞍白马流光剑,一道寒光忽闪现,优雅的弧线,妖艳的鲜血喷涌而出。

    五颗头颅高高飞起,直接掉落在地。

    五匹骏马惊慌失措,夺路而逃,带着主人的无头尸,很快便消失在远方的石径小道上。

    所有人皆是一愣,他们哪个不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战士。

    但如此优美儒雅的杀人,生平未见……

    这一刻,这位俊逸非凡的中年大叔,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生动演示了,什么叫杀人艺术。

    果然是大牛人,难怪也称剑仙!

    李璿看着千古大牛人李白,心情也是十分澎湃啊!

    心中盘算着,这要是不耍帅剑,一心专注写诗,要给后世子孙留下多少文化瑰宝啊?

    嗯,有机会,一定要把李太白这位牛人关进小黑屋,让他醉心于写诗。

    这大唐不能白来,一定要让后世读书人明白,什么叫人心险恶。

    虽生死危机,但李璿心中还是忍不住恶趣味的想着。

    “喂,你们别光看着啊!”

    “快点揍他们,这么多人,我李太白也遭不住。”

    面对群起而攻的贼寇,大剑仙,大诗人李白再也无法保持风度了,与耍帅相比,小命更重要。

    李璿看着李白,真如诗中所写那般,几乎是十步杀一人,哪怕被百十号人围殴,也依旧是滴血不沾身。

    人如其诗也!

    “呵呵!”

    李璿没心没肺的笑了笑,让你耍帅,然后立刻吼道:“兄弟们,今有剑仙李太白助战,焉有不胜之理,杀啊!”

    当即,双方再次展开混战。

    不得不说李白剑仙之名,果真是名不虚传。

    一人一马一剑,纵横睥睨,贼寇竟无一合之敌。

    见李白如此勇猛无敌,众骑将也是士气大涨,纷纷手刃贼寇。

    很快,这支二千余众的贼寇,在丢下了一千三百余尸首之后,便彻底崩溃,四散而逃了。

    “殿下神威。”

    “大唐威武。”

    八百骁骑,大战之后,只剩下了一半。

    经历劫后余生之后,他们由衷的爆发出欢呼雀跃之声。

    “剑仙神武,众将威武。”

    “大唐荣耀永不灭,八方夷狄尽胆寒。”

    擦了擦脸上的血迹,李璿也是真心感慨道。

    这一刻,他才算真正体会到,生于大唐盛世,骄傲自豪之情,乃是传承于骨子里。

    收拾完战场之后,李璿命人将英雄遗体送回长安故土安葬。

    举行完告别祭奠仪式之后,众人才来到了驿馆,暂时落脚歇息。

    “久闻使君大名,今日得见,方才觉得使君谪仙临尘,实至名归也。”

    李璿与李白跪坐在案前,看着畅饮的李白道。

    “殿下过誉了,某不过一介山野村夫,闲云野鹤罢了。”

    李白十分洒脱,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使君若胸无志向,又何必三番两次入长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李璿似笑非笑的看着李白,问道。

    “曾经年少太轻狂,让殿下见笑了。”

    李白虽然说的十分洒脱,但眼神之中仍旧难掩一丝神伤。

    “使君之才可盖世,却不在长安殿堂之中。”

    “以使君之才情,何必困于方寸之地,无法自拔?”

    李璿也看到了李白眼神之中的黯然,当即开导道。

    “堂堂热血儿郎,既不能佐王治世以御诸侯,又不能封狼居胥,驰骋疆场,以报国恩。”

    “凡我大唐子民,莫不以出将入相为最高荣耀。”

    “若依殿下所言,某之才,当在何方?”

    李白自嘲一笑,反问道。

    “自秦汉于今,锦绣文章,诗词歌赋,传世之佳作几何?”

    李璿循序渐进,慢慢引导着。

    没办法,自己就是个古道热肠的人。

    千年以后,有太多大佬要与李白抢诗仙之名。

    所以,还是唐诗三百篇太少了。

    盛世中华,岂能没有锦绣文章,璀璨诗词?

    名字自己都琢磨好了,就叫《李某人馈赠后人唐诗三万篇》,如此方美哉。

    靠诗仙李白一人,估计有点难度。

    但不是还有杜甫,高适,王维,颜真卿,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群文坛大佬吗?

    《唐诗三万篇》,只要以后自己努努力,格外关照一下这些文坛大牛,也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想到那些小屁孩,抓耳挠腮背诗的场景,李璿就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自己实在太有想法了,太天才了,他们一定会感谢自己的馈赠。

    嗯,肯定会!

    李白看着李璿邪恶的笑容,总感觉有些瘆得慌,思虑片刻道:“神州人杰地灵,江山代有俊才出,传世之作犹如漫天星辰。只可惜,多毁于天灾兵祸,其中绝大多数皆付之一炬。”

    “使君所言极是。”

    “将相之才可留之青史,为后人道哉。”

    “文坛泰斗更能留下璀璨经文,万世诸生皆诵之。”

    “使君不妨仔细想一想,千年以后,百万后人,千万后人,万万后人,皆诵使君之诗经。”

    “那是何等风光,何等的璀璨?”

    李璿又开始画大饼,当然这块饼千年以后成真了,自己可没骗人。

    “可是……”

    李白也被李璿的话给震住了,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使君,将相亦不过数十年风光,便会成为千秋青史上,寥寥数笔的冰冷文字。”

    “锦绣文章,璀璨诗经不一样,哪怕千秋万世之后,依旧会有无数青年才俊为之折服。”

    “使君一生蹉跎,绝非是庸碌之才。而是取己之短,弃己所长,焉能不处处碰壁?”

    李璿不断洗脑,持续输入道。

    “真是这样么?”

    李白眼神露出一丝茫然,然后脑海之中,不断浮现这些年来的怀才不遇,哪怕勉强挤进去,也是备受排挤,无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