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六章 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六章 六宫粉黛无颜色

    “殿下,前方过了涪州,便是蜀州了。”

    郭子仪看着已经若隐若现的培洲城,松了一口气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看着苍茫古道,李璿想起了这句著名的诗句,不由感慨万千道。

    “想不到殿下竟有如此才情,好诗,好诗啊!”

    被忽悠瘸了的李白,也一同随行,听闻之后,眼神一亮道。

    咳咳!

    这就尴尬了,对不起小杜,我真不是故意卖弄,只是触景生情而已。

    无心之言,不会让几十年后某小杜,少了一首千古绝唱吧?

    罪过,罪过!

    李璿想到高力士的指点,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涪州城道:“此去蜀州已不远矣,直奔蜀州。”

    “殿下有令,直奔蜀州。”

    郭子仪当即下令,并无异义。

    一行人并未继续走广阔官道,而是选择一条小道,绕近路直奔蜀州而去。

    蜀州,贵妃之父曾在此任职,贵妃童年也是在此度过。

    得圣人幸宠之后,遂令蜀州刺史造杨苑,圣人更是亲手御撰和彻书家庙碑,以表杨家之功。

    一声声优美凄婉的琵琶之音,缭绕于耳,好似妇人的哭诉……

    “娘娘……”

    突然一名宫女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大声喊道。

    一声清脆的弦音响起,一根琵琶弦应声而断。

    “何事惊慌?”

    杨玉环放下了手中的琵琶,看向自己的贴身婢女道。

    “娘娘大喜,圣人派凉王殿下为使,前来迎娘娘回宫。”

    婢女满脸欣喜,向杨玉环回禀道。

    “宣吧!”

    杨玉环并没有意外,因为在之前,自己就收到了兄长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件。

    “是,娘娘。”

    婢女得到应许之后,立刻快步离开了。

    李璿在婢女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杨苑的花园。

    见杨玉环手中拿着曲谱观研,当即拱手道:“李璿拜见贵妃娘娘。”

    “凉王无需多礼。”

    杨玉环这才放下曲谱,打量着眼前的凉王李璿,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虽然记忆之中有杨玉环的样貌,但今日得见真人。

    李璿才真正有些理解了,李隆基为何宁愿不要老脸也要霸占儿媳。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这个女人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有关于她的传世之作,也有不少。

    也难怪李隆基,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沉默了良久,李璿有些意外,这女人好像跟历史上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贵妃听闻明皇遣使,当即痛哭流涕,拜感帝恩吗?

    本以为是一件手到擒来的泼天之功,好像气氛有点不对。

    难道是,古人诚我也欺吗?

    “贵妃娘娘,圣人对娘娘日思夜想,不知何时动身回长安?”

    没办法,人家不说话,只能自己说,李璿小心翼翼的试问道。

    “本宫为何要回去?”

    杨玉环一笑生花,反问道。

    “……”李璿。

    这不科学,与自己想象之中,完全是两码事。

    这一刻,自己才深深明白,何为恃宠而骄。

    本来想说这是圣人的旨意,可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换作别人,可能抗旨不遵的大帽子扣下来,任谁都要跪地求饶。

    眼前这位女人,可不是一般人。

    拿圣旨说事,无疑很蠢。

    可自己能怎么办?

    总不能把她绑回去吧?

    果然,傲娇的女人,都不好惹呀!

    “凉王若无它事,就请回吧!”

    “本宫还要研习新谱之曲,没时间招待凉王。”

    杨玉环见李璿默不作声,也不知道在寻思什么,直接下了逐客令。

    李璿知道再不果断,便要错失良机,当即把心一横,准备用出备用方案。

    来时,自己也自然想过很多种结果,所以也并未真的觉得会一切顺顺利利,毫无波折。

    “贵妃娘娘,圣人也知有愧,所以来时曾言,若贵妃娘娘仍心有怨气,便请贵妃聆听此曲。”

    李璿说完,从腰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玉笛。

    然后开始吹了起来,凄凄婉婉,笛音缭绕,恢弘大气之中,又好似带着无尽的思念之情,让人痛断肝肠。

    曲罢!

    许久之后,杨玉环早已泪眼婆娑,识音之人,方懂知音之人。

    这是一首对爱人,无限思念,无限眷恋的曲子。

    “此曲何人所作?”

    杨玉环用丝巾擦了擦眼睛,看着凉王李璿,态度好转了一些。

    “此曲乃陛下为娘娘所作。”

    李璿脸不红心不跳道,心中却默念,罪过,罪过,此因果实在太大了,希望天帝勿怪!

    “这曲子是凉王所著吗?”

    杨玉环本就极擅音律,对于李璿的谎言,根本就不相信,而是直接道。

    “此曲是圣人对娘娘的思念。”

    李璿知道瞒不过眼前这位音律大家,但也只能厚着脸皮,来个死不承认,模糊两可道。

    “圣人虽偏爱于本宫,但本性风流,绝作不出这样的曲子。”

    杨玉环似乎有些哀怨道。

    自己好像莫名吃了一个大瓜,李璿感觉自己的小心肝噗噗乱跳。

    看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莫非这杨贵妃,真是因为争风吃醋之事,被撵回了娘家?

    算了,这些八卦,没必要深究。

    “来时圣人一直念叨着娘娘,总是对李璿夸赞娘娘。”

    李璿知道这娘们不好忽悠,哪怕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也一样不好骗。

    是谁说那啥大无脑来的?

    放屁!

    “是吗?”

    “圣人如何夸本宫?”

    杨玉环莞尔一笑,好似让这花园之中盛开的娇艳百花,都失色不少。

    “圣人时常说贵妃娘娘,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李璿感觉自己又对不起了小白,但事急从权,也只能委屈你们了。

    “诗句倒是不俗,但好像似有残缺,还有吗?”

    杨玉环也被李璿那拙劣的表演,给逗的眉开眼笑,合不拢嘴。

    妈的!

    这就是不好好上学读书的下场,肚子里没墨水,真不行。

    嗯,唐诗三万篇还是有点少,自己要努力长命百岁,让小白,小杜他们也一起加班加点,争取搞个唐诗五万篇还差不多。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璿暗道,还好自己还记得一句。

    看样子学渣穿越,也不是什么好事。

    就这些诗词歌赋自己都记不住几首,而且还只能记住那些名传千古的佳句,断断续续。

    更别说什么发明制作,点燃科技之光了。

    自己当然也想,但实在没有这份经验与知识储备。

    “看样子,凉王倒是藏的挺深。”

    “不但精通音律,更是文采斐然。”

    “听闻凉王舍命为本宫求情,真是让本宫感动。”

    “只是本宫很好奇,凉王又所求为何?”

    “是像安禄山那般,拜本宫为义母,只为升官发财?”

    “亦或是凉王,也有问鼎之心,欲与太子一争长短?”

    杨玉环语气很平淡,并没有说的那般感动,看着李璿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