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十二章 皎皎郎君,淑女好逑

第十二章 皎皎郎君,淑女好逑

    “儿想先搬出十六王宅,便于相机行事。”

    李璿姿态放的很低,沉吟片刻后道。

    “仅仅搬出王宅?”

    杨玉环怔了怔神,看着李璿,感觉他不像是开玩笑。

    呃!

    自己可能严重低估了这位贵妃娘娘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在自己看来千难万难之事,可能在她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莫非就是男人与女人的差距吗?

    贼老天,不公啊!

    “那依母妃之见?”

    李璿嘀咕归嘀咕,脸上却笑着道。

    “暂时无法为你讨得实权,但自由出入宫廷,参加朝会,并非难事。”

    杨玉环轻描淡写道,似乎这些事,对她而言,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李璿。

    这给的实在太多了,贵妃娘娘就是霸气!

    “凉王,你可实在太瞧不起贵妃娘娘了。”

    “我们杨家诸兄弟姊妹,于国何功?”

    “姊妹皆是一品夫人,兄弟个个朝中手握实权的重臣。”

    虢国夫人也是风情万种一笑,对李璿调笑道。

    莫非真是自己想多了?

    自己这个便宜老爹,纯粹就是色令智昏了?

    “母妃古今第一美人,古之妲己,褒姒,貂蝉,昭君。”

    “在母妃面前,也要尽低眉。”

    李璿不动声色的恭维道,虽然没见过那些古代大美女,但眼前的杨玉环的确是自己有生以来见过最美的女人了。

    哪怕是上一世也加上,也没有。

    眼前虢国夫人这个妖妇,已经算是极品美人了,可在杨玉环面前,依旧逊色不少。

    “璿儿可真是油嘴滑舌,竟挑好话说。”

    杨玉环嘴上这样说,但哪有女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美呢?

    尤其还是一位俊俏小郎君,这无疑使人心情更加愉悦。

    见上方杨玉环笑的花枝乱颤,李璿不由一阵失神。

    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啊!

    呸!

    想什么呢?

    都是这该死的血脉之力,真是卑鄙龌龊的血脉。

    “母妃,儿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

    李璿撇开心头的杂念,继续谄媚道。

    “凉王,我与贵妃娘娘,谁更美?”

    一旁备受冷落的虢国夫人,再次开口,笑问道。

    时不时,还向李璿抛个狐媚之眼。

    “母妃最美。”

    “夫人虽也国色天香,但在母妃面前,万花尽失色。”

    李璿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开玩笑,你这妖妇虽然摄人心魄,但在本王的孝心面前,这又算得了什么?

    “凉王真是一个大孝子,当世楷模。”

    虢国夫人有些气愤的看着李璿,咬牙切齿道。

    我严重怀疑她是在内涵自己,但没有证据。

    李璿皮笑肉不笑的拱了拱手,受之无愧道:“多谢夫人妙赞。”

    “好了,你去准备一下吧!”

    “明日一早,我们启程回长安。”

    杨玉环见姐姐被气的不轻,脸色有些难看,连忙下了逐客令。

    “儿告退。”

    李璿再次拱手一拜,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直到目送李璿的身影完全离开之后,杨玉环才看着虢国夫人道:“一个孩子而已,何必与他怄气?”

    “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混蛋。”

    虢国夫人收回目光,幽怨道。

    “哎!”

    “你不会真喜欢上他了吧?”

    杨玉环看着自己的姐姐,有些吃惊道。

    “为何不呢?”

    “皎皎郎君,淑女好逑。”

    虢国夫人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对着杨玉环眨了眨大眼睛。

    “你个荡妇,他才十九岁,还没成年……”

    杨玉环感觉有些头疼,看着自己的姐姐,没好气道。

    “妹妹放心,人家会等他明年加冠。”

    虢国夫人伸出妖娆的红舌,舔了舔嘴唇道。

    “要浪回房浪,没点正经。”

    杨玉环看着有点花痴的姐姐,戏谑道。

    “好呀!”

    “那妹妹随姐姐一起回房,浪一浪……”

    虢国夫人不怀好意的站了起来,拉着杨玉环便朝后面厢房走去。

    两人悦耳的笑声时常响起,犹如两个小女儿家,夜半无声,窃窃私语。

    李璿回到自己的房间,屁股还没坐热,就见一人走了进来。

    “下臣边令诚,拜见殿下。”

    边令诚一脸沐浴春风的笑容,拱了拱手道。

    “今日一大早,便有喜鹊迎门。”

    “本王还纳闷会有什么贵客登门,未曾想是令诚啊!”

    “快快请坐。”

    李璿当即放下茶杯,起身笑脸相迎,十分热情的拉着边令诚入座。

    这一下,给边令诚给整不会了。

    这凉王殿下,真是好人啊!

    对待臣下,竟然如此礼贤下士,实在让人感激涕零。

    “殿下身份尊贵,令诚惶恐矣。”

    边令诚坐下之后,见凉王又是主动给自己倒茶,又是嘘寒问暖,连忙拱手拜道。

    “令诚,你我兄弟之交,怎能如此生疏?”

    李璿脸色热忱,再三正色道。

    兄弟?

    凉王殿下真拿自己当兄弟吗?

    天啊!

    这是多大的荣幸啊!

    “是,是,是。”

    “是令诚着相了,殿下勿怪。”

    边令诚眼睛有些红润,差点就哭了。

    自幼净身入宫,亲人,这东西离自己实在太过遥远了。

    幸得陛下宠信,方有显赫地位。

    平日里,自己走到那里,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边军大将,哪个对自己不是毕恭毕敬?

    但自己很清楚,他们虽然表面恭敬,但不经意间,眼神之中流露着的轻蔑,赤裸裸的暴露着他们的真心。

    他们表面恭敬,实则根本瞧不起自己这个身体残缺之人。

    所以,这些年,自己才会大肆敛财,敲诈这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可凉王殿下就不一样了,自始至终,自己从他身上,眼中,没有感受到一丝轻视。

    反而对自己,礼遇有加。

    这是装出来的吗?

    肯定不是,否则那是戏子,怎会是王爷呢?

    “我与兄长,一见如故。”

    “如兄长不弃,可唤小郎。”

    李璿很清楚,这个边令诚很受皇帝宠信,仅次于高力士。

    否则,李隆基也不会让他到处监军了。

    要知道,大唐的监军,权力很大,大到主将都要受其制约。

    古人云,宁得罪君子,不交恶于小人。

    这个边令诚,便是十足的小人。

    不过小人,也有弱点,若是利用得当,有时候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小……小郎……”

    边令诚似乎有些不太习惯,有些结结巴巴道。

    “三兄……”

    李璿也是满脸喜色,用真挚无比的声音喊道。

    三兄?

    殿下竟然喊我三兄啊!

    这岂不是说,在殿下心中,自己的地位仅次于高力士?

    要知道,在圣人心中,除了最受宠的高力士之外,对林招隐,尹凤祥的宠信也远在自己之上。

    诸王对高力士的称呼除了阿翁之外,还有一个称呼,便是二兄。

    哪怕太子殿下,见到高力士,也要如此称呼。

    由此可见,高力士地位之高。

    边令城真的是欣喜若狂,感觉林招隐,尹凤祥之流,似乎已经被自己超越。

    整个大唐宦官,除高力士之外,就属自己了。

    “哎!”

    “只可惜我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对三兄毫无帮衬。”

    “若有朝一日,本王能够发达,必在圣人面前,为三兄美言。”

    “以三兄之盖世才华,出将入相也不为过,如今只做个少府少监,实在太委屈三兄了。”

    李璿突然,扬天长叹一声,抱打不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