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五十七章 玉真公主

第五十七章 玉真公主

    足足在南薰殿听了李隆基教导了一个时辰,李璿方才诚惶诚恐的告退了。

    这老头子话里话外,无不在疯狂暗示自己,大有一副要大力栽培自己的样子。

    可李璿也是表面上装作受宠若惊,心里压根没当回事。

    因为李隆基这种人,哪怕不想管理朝政,也绝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大权。

    李亨也是一个可怜人,一直生活在老头子的阴影下,瑟瑟发抖。

    夺权也在常理之中,换作谁来也一样。

    面对一个天性凉薄的爹,随时都会被废,丢了性命。

    根本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只能走夺权之路。

    自己呢?

    同样不会坐以待毙,所以这世间本就没有对错。

    错的无非是立场而已,政治斗争,本就是你死我活!

    吏部被交给了杨国忠,那郑昂也是杨党的人。

    局势有些微妙,现在杨家一党如日中天,把控了御史台,吏部,秘书省以及将作监。

    殿中省,内侍监,中书省,门下省,都有皇帝的亲信宦官。

    李林甫虽然还是右相,但权利已经被大大分割了。

    丢了御史台只是李林甫失宠的开始,李隆基明显是要捧杨国忠上位了。

    这个过程不会太快,而是会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渐平稳过渡权利。

    微微思量片刻之后,李璿觉得倒也不一定是,李隆基真的怀疑李林甫有异心。

    而是多出于平衡之术的考量,毕竟李林甫执掌朝政十几年了。

    这对皇帝而言,权相做的太久了,也会威胁到皇权稳固。

    所以,打压李党,扶持杨党势在必行。

    即便再过十几年,也是同样的道理。

    李隆基仍旧会扶持某个党系,来取代杨党。

    出了宫,上了马车之后,李璿便让南霁云去庆王府。

    因为今日便是庆王五十岁寿诞,实在太穷了,也只能咬咬牙,把杨玉环赏赐自己的血珊瑚当贺礼了。

    一路上,李璿都在交代南霁云与刘晏,进去之后,一定要敞开肚子吃,否认就亏大了。

    很快,马车就停在了庆王府的大门前。

    李璿刚下车,就见一名青年走了过来,满脸笑意道:“齐王叔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小侄之罪。”

    看着此人与自己年龄相仿,看服袍装饰,应是个郡王。

    “殿下,这是新平郡王。”

    刘晏是齐王府长史,也负责宗亲关系维系,对于皇室之人,也十分了解,当即小声道。

    新平郡王,李俨?

    李璿顿时有了眉头,这孩子是前太子李瑛之子,三王被废为庶人,赐死之后。

    因庆王无子嗣,这孩子就被过继到了庆王膝下,后被册封新平郡王。

    “原来是李俨侄儿,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

    “王叔,都认识不出来了。”

    李璿直接拍了拍李俨的肩膀,老气纵横道。

    这小王叔,还没自己年龄大吧?

    李俨看着面前还没加冠的李璿,面带微笑道:“齐王叔里面请。”

    “好,一会过来陪王叔喝几杯。”

    李璿亲切的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带着刘晏与南霁云走了进去。

    在庆王府的门吏引领下,李璿来到了宴会上。

    此时的宴会上,已经坐了不少人。

    主位之下,李亨坐在右侧第一席。

    紧随其后的则是棣王李琰,永王李璘。

    而左边,第一席位空着,第二个则坐着荣王李琬,杨国忠等人。

    虢国夫人也在,至于与她坐一起的另外两个女子。

    想必就是秦国夫人与郑国夫人了。

    “齐王弟,入座……”

    坐在主位上的庆王李琮,脸上带着一块面具,显然不想以真容示人。

    看着庆王指着左侧第一个席位,李璿微微思量片刻,便开口道:“谢皇兄。”

    落座之后,见其他人都在三两交谈。

    李璿则是无聊的四处打量着,来到这里的,都是皇亲国戚。

    并没有朝中大臣,那杨国忠除外。

    庆王与庆王妃,也在上方窃窃私语,有说有笑。

    这时,大殿外,响起一个声音。

    “玉真公主到。”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纷纷站了起来。

    “哎呀!”

    “姑母,您可来了,侄儿还以为请不动您老人家呢!”

    庆王直接走了下来,迎了上去,亲切万分道。

    玉真公主年近花甲,已是双鬓渐白的老妇。

    但从她那精致的面孔上,也不难看出,她年轻时,也定是一位天色天香的美人。

    容颜易老,岁月催人!

    诸王皆对这位姑母十分敬重,无不起身相迎。

    “你就是齐王?”

    玉真公主也对诸王一一回笑,但来到李璿面前时,却停了下来,好奇的打量着李璿道。

    “正是侄儿,姑母万安。”

    李璿也不敢托大,这位玉真公主也是大唐传奇公主,在青史上留下了浓重笔墨。

    “我与齐王坐一起即可。”

    玉真公主微微一笑,然后直接在李璿身旁坐了下来。

    庆王见状,也有些无奈,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回去了。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投来诧异的眼神。

    毕竟,庆王早已在大殿上方,给玉真公主留了席位,这位置还在太子之上。

    庆王虽然不是太子,但身为皇长子,还是非常受人敬重。

    哪怕太子李亨,在其面前,也一直以弟谦称,不敢有丝毫不敬。

    “姑母找侄儿有事?”

    李璿与玉真公主客套了几句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道。

    “听说你见过李白?”

    玉真公主也没有丝毫扭捏,直接大大方方道。

    “李白?”

    李璿怔了怔,看了看玉真公主。

    这两人,一个郎才,一个女貌!

    据说当年就是玉真公主将李白引荐给了李隆基,所以才有了后来名传千古的清平调,与高力士脱鞋的笑谈。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李白,的确是狂的没边啊!

    内侍监大太监高力士脱鞋,贵妃亲自为其研墨,李隆基更是重赏求诗。

    所以,这也是他在仕途难以走下去的原因。

    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忍受这样的臣子,也没有哪个大臣,会喜欢与这样的人共事。

    “姑母,当年李白之所以被放归,真的是高力士向贵妃娘娘谗言吗?”

    李璿也有八卦之心,如今逮到了机会,当即问出了埋藏心中已久的悬案。

    这玉真公主也是当事人之一,她应是知道一些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