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五十八章 心怡之人,未必思君

第五十八章 心怡之人,未必思君

    “无稽之谈。”

    玉真公主笑了笑,直接否决了李璿的问题。

    “在蜀州与李白相处了一些时日,他也仗剑助了侄儿一臂之力。”

    李璿也没在意,毕竟只是满足好奇的八卦之心而已。

    以自己对高力士的了解来看,那高力士也不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

    “他还好吗?”

    玉真公主听闻之后,沉默良久之后,才低声叹道。

    “依旧龙精虎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璿想起那飘逸的身影,不由盛赞道。

    玉真公主白了一眼李璿道:“小家伙,竟敢取笑姑母。”

    “侄儿不敢。”

    李璿见玉真公主有点生气,当即收起嬉笑之色,正色道。

    “李白他是天上的谪仙人,不属于这浊世人间。”

    玉真公主被勾起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感叹万千道。

    “姑母喜欢他?”

    李璿见玉真公主也如此盛赞李白,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玉真公主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而是悠悠道:“你了解李白吗?”

    唔!

    李璿被问住了,自己了解吗?

    谈不上吧!

    自己对李白的印象,仅仅就是剑法高超,才情斐然,嗜酒如命!

    见李璿摇了摇头,玉真公主叹了一口气,露出追忆之色道:“十里红妆街满头,只为望君解思愁。”

    听闻此话,李璿脑海之中也不由出现了一些画面。

    长安街头,千娇百媚的女儿家,人头滚滚站满了街道两旁。

    少年英姿勃发,一袭白衣似雪,骑着高头骏马,在万千少女的欢呼声下,纵马奔腾!

    咦!

    这李白若生在后世,那就是妥妥的绝世大明星啊!

    “那姑母当年,为何没有招他做驸马?”

    李璿说完,就后悔了!

    自己这个姑母,终生未嫁,早早就入了道家,一心求道。

    不过她与李白,的确有点微妙的关系,否则也不会专门来问了。

    没记错的话,大诗人王维也与她有交集。

    “男女之间,一定要是爱情吗?”

    “我很欣赏李白,否则当年也不会向圣人举荐他。”

    “而我一向求道,不思男女之情。”

    玉真公主看着李璿,眼神充满了审视道。

    男女之间,真有纯粹的友情吗?

    李璿沉默了,这个千古谜题,还是让伟大的人去解开吧!

    自己,真的无能为力,也不甚了解。

    “璿儿还年少,姑母说笑了。”

    李璿巧妙的绕过了这个话题,并不想回答,也回答不好。

    “你还年轻,等你真正遇到那个让你心动之人,也许才会明白,世间真情最是断人肠。”

    玉真公主看着李璿英俊的面孔,宛如当年第一次见那个意气风发,桀骜不驯的少年。

    或许吧!

    心动吗?

    李璿想起了那个留着马尾辫,圆圆的脸蛋,总是挂着微笑的女孩。

    自己心动有用吗?

    心怡之人,未必思君。

    这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我喜欢她,她却爱上了别人!

    单相思,最是要不得,要不得呀!

    撇开心中的杂念,李璿呼出一口浊气,逝去的终究回不来了,看着玉真公主道:“姑母说的极是,没想到太白年轻时还如此受欢迎。”

    “他乃一介商籍,若不受欢迎,怎能娶了两个宰相之女?”

    玉真公主笑了笑,调侃道。

    李璿点了点头,在大唐,商籍卑贱无比,连布衣百姓都不如!

    不但无法参加科举,就连社会地位也非常低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瞧不起。

    即便富可敌国,也难以改变商籍卑贱的事实。

    这个时代,可是非常讲究门当户对。

    想要跨越门槛,简直难如登天。

    这也是为何,那些门阀氏族,就连李唐皇族都瞧不上的原因。

    当年太宗皇道想与崔氏结亲,却被崔氏婉拒!

    到了晚唐,文宗为太子求娶郑氏,更是被严词拒绝。

    转身就把郑氏之女,嫁给了崔氏一个九品小吏。

    “以太白之才,姑母当年为何没有劝谏圣人,留用于他?”

    李璿想了想,试探性问道。

    “他呀!”

    “起初我也想帮他,毕竟才华盖世,却因商籍终不得志。”

    “可后来,我才渐渐发现。”

    “帮他,便等于害他。”

    “他嗜酒如命,见天子,亦敢自称酒仙。”

    “醉饮之后,天子呼,犹不醒。”

    “众臣皆卑,唯他独傲。”

    “举世浑浊,太白独清。”

    “留在官场,没有人能够容得下他。”

    “他不属于长安,也不属于这人间。”

    玉真公主叹了一口气,也是十分无奈道。

    好吧!

    自己以为李白狂到没边了,没想到,太白之境界,早已突破了天际。

    这样的性格,的确如玉真公主所言,留在官场,只有死路一条。

    不但皇帝容不了他,满朝文武也容不下他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狂人。

    看来自己的想法没毛病,还是把他关到小黑屋,老老实实写唐诗三万篇才对。

    “今日皇兄五十寿诞,齐王弟诗词盖世,何不露一手,以助兴?”

    就在宴会进展的如火如荼时,太子李亨笑吟吟的看向正在与玉真公主畅谈的李璿道。

    “齐王弟文采斐然,可与李太白一较高下,我等有耳福了。”

    永王李璘也是一脸笑意,看着李璿道。

    庆王李琮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也看向了李璿。

    原本热闹非凡的宴会,顿时冷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的看向了李璿。

    就连玉真公主也停止了交谈,双眸神采奕奕的看着李璿,显然也有些期待。

    自己这个侄子的诗词,她也有所耳闻,的确很不错。

    但要说与李白相比,只怕还差上那么一些。

    毕竟,这齐王的诗词,好像总感觉有所欠缺。

    李璿有些恼火,这李亨就是巴不得自己当众出丑,故意给自己找茬。

    李亨敌视自己就算了,这李璘凑什么热闹?

    长这么丑,就学学庆王,带张面具遮起来。

    蹦跶这么欢,自己跟你有仇?

    但转念一想,这家伙敌视自己,恐怕也是因为自己近来受宠的缘故。

    果然是人红是非多,又是作诗,我会做个毛的诗啊!

    情诗倒是记得一些,那还是为了撩妹装逼,浸淫许久的结果。

    这可是寿诞,自己把脑子抠出来,也想不出来……

    怎么办?

    认怂服软,不是自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