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两条线的自由与无敌 » i2.以石补缺的小男孩

i2.以石补缺的小男孩

    这个世界是残缺的,而残缺的东西便是空无,空无必须有什么来填补,小男孩手中紧紧抓着一个石头,看着周围的一切,寻找着什么。

    小男孩热衷于石头,因为石头是坚韧的,虽然冰冷但却真实,将石头紧紧攥在掌心,似乎便握住了整个世界,自己整个人都变得更加真实了。

    这个世界是残缺的,比如拥有正面必然会有反面,有圆满必然会有所缺失,就像一之后必然是二,如果绕过了二,中间便缺了什么,小男孩摆弄着三颗小石头,仔细的思考着什么。

    “因为空无所以残缺,因为残缺了所以空无,残缺是必然存在的,是这个世界背后的真理。”小男孩摸索着其中一颗石头,很是确定的说到。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肯定会有,便以石头代替吧。”小男孩精心挑选了三枚小石头,将其珍重的收到了怀里。

    “让我找找看什么是残缺的吧?”小男孩看了看周围,发现有块空地,空地里什么都没有。

    小男孩走上前去,扒开上面的土壤,看到了里面的沙石,说到,“这并非残缺,只是自然规律。”

    小男孩看着周围的风景,发觉花草树木充足的填补了一切,更高的树冠更是栖息着一只只小鸟,用声音填补了森林的平静,小男孩静静的看着,竟发现一切没有空缺,而自己身处此地不觉得多余,离开此地也不显得空缺,小男孩摸索着三颗石头,来回排列着。

    “我就像山间的鸟儿,只是被一切包容,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既不残缺,也不多余。”小男孩心到,竟觉得自己多情,只是自讨没趣。

    小男孩回到了城镇,那是繁华的地方,而正因为繁华,残缺便显得异常明显,小男孩边走边观察着。

    他看到了人群的熙熙攘攘,听到了纷杂的争执吵闹,眉头紧紧皱着,他不喜欢充实到多余的环境,而这种繁华的城市,自然也让他感到不适。

    小男孩看着一个个商贩,看着一件件商品,竟感到了有些冗杂,有些多余,小男孩看到了一个落寞的身影,身前摆放着一些青菜,却少有人问津,小男孩走上前来,捡起一片叶子,放在了嘴中,竟有点苦涩。

    “你好像开始来跟他们不大一样。”小男孩看着这个有些自闭的商贩,跟其他商贩做着比对。

    “我的青菜是苦的,没人会喜欢的。”商贩怯生生的说着,静静看着自己的清白。

    小男孩犹豫了一下,掏出了点钱币买了一些,然后问到,“我也不见你吆喝啊。”然后指了指周围的商贩,又指了指嘴巴。

    “喊出来也没人要的,就算有人过来了也会嫌弃着走开的,并且还会谩骂两句。”商贩蹲在地上,环抱着双腿,脑袋低垂着,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好的经历。

    小男孩看了看周围的吆喝声,还有不断争执的声音,其中并不缺少谩骂,只是觉得这个商贩太敏感了一些,小男孩低头又抬头看着。

    “他应该是残缺了一些东西的,会是什么呢?”小男孩歪了歪脑袋,想起了打猎的冒险者,那是不惧死亡的勇气,然后掏出了一颗小石头。

    “这颗小石头就是勇气了。”小男孩说着,然后手中的小石头泛起了金色的光华,似乎能温暖人心,又如金属般坚韧。

    小男孩将这枚名为勇气的小石头,扔进了商贩的胸膛,看着商贩似乎被什么支撑着一点点抬头,脸上的表情也不再怯懦,浑身充斥着干劲,在商贩渐渐升起的吆喝声中,小男孩扭头离开了。

    “接下来,又有什么是残缺的呢?”小男孩沿着街道行走着,见证了各种各样的人群,又见证了太多的欢喜与忧愁。

    这时有一个怀才不遇的秀才,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秀才坐在河边,怀抱一壶酒,口若悬河的说着自己的往事,小男孩静静的听着。

    “我曾三岁熟读诗词歌赋,五岁学故事,七岁已经能够吟诗作对,十岁前便读尽了圣人言,谁知现在我二十岁,竟然考取不上功名。”秀才说着自己是怎样的怀才不遇,朝廷是怎样的昏暗,皇帝是怎样的昏庸,而自己却是怎样的了得。

    小男孩静静听着,问了几个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得到的却只是圣人云,书上说,秀才偶尔也会双手抱住对着天空作揖,说什么条理人心,抱怨天道无情,世道不公。

    小男孩静静的听着,竟有种现实与希望完全脱轨的感觉,秀才在两个世界不断的徘徊着,现实和希望的世界不停的碰撞着,却只是导致希望的破灭,现实的糟乱不堪。

    小男孩思索着,摸出了两颗小石头,说到,“现实和虚幻之间,应该有个东西用来连接,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绝对他需要那个东西。”

    小男孩右手揉捏着其中一颗小石头,小石头似乎变成了虚幻的丝线,飘向了秀才,在他内心中将虚幻和现实中间用丝线连接在了一起,而现实可以通往幻想,幻想也可以通过努力进入现实,而真正的努力会激荡丝线,得到秀才的感知。

    “这样他就会知道怨天尤人是没有意义的,其实现实和幻想之间一直需要桥梁。”小男孩摸索着最后一颗小石子,认真的思索着什么。

    小男孩走了,秀才却看了看手中的酒,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挠了挠头,放下了酒壶,竟觉得自己刚才是那样的无趣,然后游历去了,打算用行动真正的领会所学。

    小男孩看到了一个母亲在打骂着孩子,他捏了捏最后一颗小石头,有些心慌的走上前去,思考着自己是不是有做错什么。

    小男孩走上前,听到了母亲抱怨中夹杂的愤怒声,“别的孩子同你一块上学,都会写一千个字了,你连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只知道画画。”

    而小孩子低着头,撕心裂肺的哭着,似乎在不断的动摇着又飞快的坚定什么,坚定的东西又一次次的幻灭着。

    小男孩看着小孩子,有点感同身受,竟感到了一些紧张,忍不住的打着寒颤,似乎想起了某个童年的阴影。

    “期待的东西未必发生,喜欢的东西未必得到认可,然而期待的东西未必真如所想的美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幸福的事情,做被要求做却不喜欢的事情是更痛苦的。”小男孩看着这对母子,思索着将最后一颗石头掰成了两半。

    “期待的事情和美好的未来存在偏差,也就是存在夹角,那个夹角是存在的,但很多时候都是空无的。”小男孩将其中半颗石子,表面捏成了三角形。

    “喜欢做的事情和被要求做的事情,之间也是存在着什么的,而那该是意愿程度的高低,哪儿该有一个梯度,既有中间,也该有两边。”小男孩又将另一半小石头扭捏成了凸形,比划着什么。

    小男孩分别将两颗小石头,扔向了这对母子,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脸上的扭曲缓和了一些,语气也变得舒缓起来。

    小孩子也停止了内心的矛盾冲突,似乎将正在将不同的事物放在适合的位置,一点点的调整着自己对于爱好的认识。

    一切似乎陷入了诡异的宁静,直至母亲扔掉了手里的扫帚,小男孩回到了房间,翻开了课程,一切都似乎变得不一样了。

    这时,有个身穿七彩袍子的老者走上前,问到,“你真正的希望是什么?”

    小男孩摇了摇头,说到,“就像那对母子,所谓的希望都是错的,他的缺的是弥补空无的东西。”小男孩攥了攥拳头,似乎在抓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