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一步一步,走到陌生 » 第八章 金牛座的心结

第八章 金牛座的心结

    2019年女儿陈小果上初中的时候,陈成和柳萍结婚已经十六年。

    十六年来,陈成一直在电视台工作。其中,2008年——2016年,陈成还协助柳萍在婚庆行业摸爬滚打了八年。2016年结束婚庆这摊事儿的时候,他们不仅还清了东兴小区那套房子的按揭贷款,还挣下了一套价值50万元的万达商用公寓,外加一辆12万元的小轿车。

    这个成绩,陈成觉得还可以,柳萍觉得就那样。

    如果照这个水平下去,陈成挣着工资,柳萍随便干点什么,这都是一个吃喝不愁、过年过节还能买新衣服、每年还能安排一到两次旅游的小康之家。

    但问题就出在了柳萍感觉自己的财富“就那样”上。让她不满意的地方,是房子。确切地说,是错失了一套房子。

    东兴小区的房子在一楼,107平,这套房子不是他们落户东垣后的第一个家,而是第二个。他们的第一个家在七楼,也在东兴小区。女儿出生那一年,他们还住在东兴小区11号楼1单元701,是个顶楼,东楼头,面积只有82平。夏天暴晒,没有电梯,老人过来帮着带孩子爬楼特别吃力,柳萍就萌生了在东兴小区换套房子的念头。结果,斜对面3号楼4单元102那套西楼头的房子正在出售,两人看过之后非常心动。

    但是没有钱。当时柳萍刚生完孩子没有工作,陈成挣的工资刚刚还完七楼的贷款。但柳萍实在太想要那套房子了。最后,他们用七楼抵押了20万,一楼抵押了30万,共抵押按揭贷款50万,拿下了一楼。那是2007年的10月。

    七楼的房子,他们最初的想法是不卖。租出去可以抵一部分月供,坚持几年没准儿就能多出一套房子。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七楼的房子放了俩月,楞是没租出去。后来几经周折,总算租给了一对来东垣打工的夫妻,房租也只有800元。

    当时他们每月要还的月供是3600元,陈成的工资是5000元,柳萍没有收入。每月还完月供,还剩一千多元,加上收来的房租,全家的生活费每月不过两千。孩子的奶粉,一家人的吃喝,电话费物业费红白事随份子,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加一块,两千元哪能维系?陈成觉得太吃力,便主张卖掉七楼,把日子过得从容一些。他们还年轻,余生几十年,还愁不能再买一套房哩?柳萍虽有些犹豫,但也不知不觉地开始到中介打听房子的价格。

    转眼到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国内的楼市也陷入了低谷。眼看着房价一天天跌下去,夫妻二人慌了神儿。七楼的房产,今天还值41万,卖了就能还掉大部分贷款,谁知明天就变成了40万,后天变成了39万……开始还有些犹豫的柳萍,一下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毫不犹豫地把房子挂了出去。然而,房子却无人问津了。

    那段时间,卖掉七楼的房子成了这个家庭最迫切的事儿。看着房子一天一个价,夫妻二人也曾赌气说,低于多少钱就不卖了,留着自己用,大不了继续再熬几天苦日子。但真有客人来问了,柳萍还是会第一时间赶到中介沟通。聊着聊着,她就会违背自己的意志,把房价降个五千到一万。那时她潜意识里已经是准备吐血甩卖的心态了,但仍然跟购房者的预期有差距。他们的心理底线在跟楼市大势的博弈中一天天瓦解。终于,柳萍的一位同学介绍了一个买主,大家彼此信任,相谈甚欢,七楼的房子以比三个月前低了五万的价格甩了出去。夫妻二人如释重负,像总算把啃老多年的老姑娘嫁了出去。

    谁知,世事难料,造物弄人。

    就在他们长出了一口气,认为及时止损躲过了一劫的时候,国家出手四万亿救市。楼市被救活了。房价开始回升,没多久就变成了直线飙升。三线城市东垣,十年不到,房价从五千元飙升到了两万元。

    本以为甩掉了一个包袱,谁知是扔掉了一座金山。

    这让柳萍耿耿于怀。

    如果七楼不卖,那她现在就是百万富翁!她就是每天一身名牌、吃喝不愁、找人扯淡闲谝的富婆!哪还用起早贪黑、追风赶雨,挣命般地做什么婚礼?哪还用惶惶恐恐地来什么二次创业、做什么软装设计?可惜,真可惜。她多想能穿越回去,重新再来一番操作,那绝不是今天这个结果。但人生哪能“穿越”?做梦可以,终究会醒。

    下半生,他们还真没有再买一套住宅的能力了。

    伤心与耻辱齐飞。是自己命里不该有这笔财吗?不,不,是失误,是自己判断失误。经常以“懂财经、会理财”自诩的柳萍,在无数个深夜里长吁短叹,从此憋下了一口闷气。

    这口闷气,在他们结束做婚礼之后,柳萍不合时宜地、强行吐了出来。

    2017年,被婚礼折磨得浑身病痛的柳萍终于退出了婚庆圈,然后开始思考自己的养老问题。她的打算就是依靠公寓的租金。一套五十多平米的万达公寓,每月租金能到两千元。如果再有一套,每月就有四千元。每月四千元的养老金就比较体面了。即使后面几十年啥也不干,靠收房租也应该能吃喝不愁了。

    柳萍是金牛座。“柳氏致富论”体系的核心观点就是:钱不能放着,因为通胀,会缩水,必须投出去,让钱生钱。家里一旦有闲钱,哪怕只有几万块,她都会心慌。她的脑子里经常闪现“今天手里的几万块,明天突然就变成了几千块”的恐怖景象。

    金牛座懂理财却不管家里的账。这么多年,所有的贷款,收入,支出都是陈成在操持。在柳萍“置办两套公寓养老”的想法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家里其实刚刚还清各种贷款,存折上只有三万块。但这足以导致“理财大师”柳萍的慌乱。

    2017年的时候,柳萍经过一番观察分析后得出结论:东垣的房价基本涨到头了,再投资住宅,回报率会很慢。况且,他们也没有能力去投资住宅,光首付就付不起。公寓的租金远高于住宅,价格却远低于住宅。应该再贷款投资一套公寓,然后用公寓的租金还月供。几年之后,就可以白落一套公寓。这样,她“置办两套公寓用来养老”的计划就能完美实现。

    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把2008年卖掉七楼那套房子的失误、与巨额财富擦肩而过的耻辱,通过这套公寓找补回来。

    陈成听了这个想法后不以为然。他在柳萍的强烈要求下陪着去看了几套公寓,不说好也没说不好。他想的是家里只有三万块,再买一套公寓,就得是全部贷款。刚刚解放没两天,又得回到解放前。

    柳萍管不了那么多。

    她认定的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她必须要把两套公寓牢牢抓在手里。负责实操工作的陈成,不紧不慢不冷不热的态度,显然是在拖她的后腿。柳萍后半生的理想,绝不能再被这个看不清形势的蠢男人毁掉。在购买第二套公寓没有按照她预想的时间、节奏稳步推进后,她的情绪终于在2017年4月某天早饭之后爆发了。

    陈成永远忘不了那张扭曲的脸。

    两只满是血丝的眼睛向外挤鼓着,眼眶里呛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泪;腮帮子上的肉也充了血,像个猴屁股,一抽一抽地痉挛着;嘴像个炮雾机,持续地向外喷着吐沫星子;声音呼天喊地,因为愤怒已经到了撕裂的程度:你再不出手,就被别人抢走了!到手的财富,就被你这种蠢材、蠢蛋眼睁睁地送给别人了!你这种人能富,那就是天大的笑话!

    说实话,陈成被那一幕吓到了。柳萍的歇斯底里,像个要吃人的疯子。

    他选择了妥协。

    终于,2017年4月末,总价61万元的第二套万达公寓,以贷款55万的代价买了下来。陈成没有在房本上加自己名字。他觉得,既然让柳萍高兴,就让她高兴得彻底一点儿。反正加不加名字都是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

    如果说,买第二套公寓是个错误的话,那没有走按揭贷款就是错上加错。

    为了省掉中介帮忙找按揭银行五千块钱的服务费,他们脑袋一热,自己找了一个商业银行的小微贷,期限三年。三年到期后,需重新申请。到时能否审批通过,他们没有多想,只记得信贷员神神秘秘地说,要看当时的政策,一般都能过。

    就是这个“贷款55万、贷期三年”,让他们的生活重新带上了枷锁。陈成觉得,自己不是带着镣铐跳舞,而是带着镣铐在慢慢走向刑场。某种程度上讲,投资第二套公寓,是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