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这位女侠请留步 » 第三章 大恶

第三章 大恶

    回到王府,已是烛火初上,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屋中走来走去。

    手里持一鸡毛掸子,鸡毛掸子小巧,比着她身量定做的。在房屋内扫扫划划,看样子已经做了很久,细微的汗珠从额头渗出。

    这位就是皇嫂给他的小侍女了,名唤绾儿,十岁,身世不详。

    元启明走近,绾儿有所感,回过头来见自家王爷回来了。

    也没多话,右手压左手,左手按在左胯骨上,双腿并拢屈膝,微低头,行了个常礼。

    “丫头有点敷衍”。

    元启明暗自撇了下嘴巴。

    然后突然眼神顿住,继而上前,弓着腰站在小丫头的身前,目光落在小丫头的脸上,一副憋笑憋得很辛苦模样。

    绾儿肉嘟脸颊肉眼可见得迅速涨红,使劲儿跺了跺脚,娇声道:

    “王爷!”

    原来这丫头竟然在自己嘴上沾了一圈胡子,白胡子垂下,正好遮住了嘴巴,自然也遮住了她不想让人看到得大豁牙。

    十岁的丫头确实到了知美丑的年岁了。

    在小丫头的头上揉了揉,元启明笑道:“绾儿这副模样怕更见不得人吧。”

    一听这话,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丫头眼泪便开始打转,低着头,看着自己脚尖,心里难过。

    她出生不详,从小没见过爹妈,幸得遇贵人,从未慢待过她。她也是个懂事的,感念恩人之慨,从未让自己懒惰下来,等年岁渐长,便来到王府。

    王爷也是个极温和的人,说话温和,做事温和对自己温和,对府内下人温和。

    嗯,要是第一次见到她豁掉的门牙,不笑就好了,这点瑕疵真让人遗憾,小丫头默默地想。

    “莫哭,莫哭,跟本王来。”

    听到王爷温和的声音,她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前面高大的身影,进了书房。

    这里她常来,也常看到王爷在这里拿着奇怪得大尺子,在一张银光纸上画来画去。

    她曾经偷偷打开看过,映入眼中那横七竖八的线条,错综复杂地排列在纸上,一看就有种莫名得神秘感,让她头晕目眩而恐惧,吓得她连忙合上画卷,心中对王爷敬畏更深。

    可是敬畏并不是畏惧,小丫头的心中一直觉得王爷真的太好了,对谁都好,对下人好,对后院的铁匠好,对那些铁匠鼻涕直流的娃娃好,对自己更好,好的让她有些不真实。

    有一次她心中想念皇后娘娘,便跑去皇宫玩耍,皇后给了她好多蜜饯零嘴。

    略带宠溺的问她。

    “绾儿在那边过的怎样,凉王有没有欺负你,要是不开心回皇宫来住也行。”

    小丫头一听这话,急得囫囵吞掉了一颗蜜饯,噎的直翻白眼,惹的椒房殿一阵手忙脚乱,好半天才平静下来,皇后重重点着她的额头,训斥道。

    “毛毛躁躁的,礼数都丢没了,凉王太过惯着你,我看你还是回来罢!”

    小丫头听到这话,垂头丧气一整天。

    直到夜色已深,见到自家王爷就站在椒房殿门口,目露微笑的看着她。

    “走吧,回家了。”

    小丫头一下子只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明黄的暖色,连忙转头看了看皇后娘娘。

    “好个没良心的丫头,可算白疼你了。”

    小丫头心思剔透着,一下便知道皇后娘娘的意思,低头拱进娘娘的怀里蹭来蹭去,惹得一旁小太子哈哈的笑。

    …………

    元启明来到案前,铺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个长方形,又在短边的两侧各画了带子似的半圆。

    端详片刻又觉不得劲,忽眼中一亮,白描勾勒出一只夸张的小猫图案。这才满意的把这张纸递给绾儿,“找府上的裁缝照着画,在比着你的脸型裁出吧。”

    绾儿是个聪明的,一眼便看出这东西能完美解决自己的问题。又仔细端详那只粗粗几笔勾勒出憨态的猫儿,越发的喜欢。

    她抬起头看向元启明,见到自家王爷已经打开平日里画画的大纸,开始紧皱着眉头思索了。

    嘴巴轻轻一扁,脆声道:“王爷,这东西叫什么?”

    王爷没有抬头,随口道了句:“口罩。”

    得到答案的小丫头蹦蹦跳跳的离开。

    …………

    戌时已末,夜深,元启明收拾完桌案,长舒了口气,大概是前世的习惯,这个时间还未到自己休息的时候。

    这时门外传来绾儿清脆的声音,“王爷,有位公子想要见您。”

    “公子?”

    世上公子多如牛毛,这名头在元启明这里没丝毫分量。

    绾儿继续说道:“管事说,那公子手持红笺,说王爷一听便见”

    “红笺!”

    元启明立刻站起身。

    这些年,他谋划许多,在他刻意养望之下,在江湖中搏得几分名望,利用名望结实一些江湖游侠儿。

    江湖游侠儿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一类群体,与市井泼皮不同,他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据说其历史跟脚,还要追溯道春秋战国时代的墨子身上。

    古人重义,江湖义气,是游侠儿们的立身之本,许多投身王府的游侠儿被元启明约束起来,暗中建立起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堪舆司。

    堪舆司分内外两司,内司主管长安城内大小消息地探查。

    元启明让内司人员根据消息得轻重,分为白黄红紫黑,五个级别。

    今日那公子既手持红签来寻自己,那么给这位公子发笺的内司人员,便认为这位公子的重要程度比较高级了。

    既如此。

    元启明立即道:“让管事引那位公子到主堂,本王即刻便到。”

    而与此同时,魏国皇宫,椒房殿,有一张纸笺静静地躺在文皇后的书案上。

    文皇后出身前朝贵族,其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但是随着兵灾不断,天下倾覆,她的家族也随之埋没在了黄土之下。

    二十年前文皇后嫁与当今皇帝,多年来夫妻二人感情甚笃,一时传为佳话。

    此时这位大魏皇后的脸上温婉化作一丝凝重,疑惑中带着欣慰,自言自语道。

    “呵,没想到这小子心中也是藏了气的,本就说一个恩宠无上的王爷,行事作风比君子还正,没想到把这分跋扈留给了奸佞之徒,也罢,这样也好。”

    ………

    王府主堂,一个少年端坐在客椅上,面色紧张。

    少年衣着还算整齐,就是有几处明显赃污,显得不是很体面。他刻意的想用其他干净处掩住赃污,但几番努力却做不到,这让少年的脸色更加拘谨。

    此时少年见一素白青年踏步而来。

    青年双眸有神,嘴角微微翘起,平添了几分亲和;束发金色高冠,又多了几分威仪;净面清爽,未有常见世家公子得粉墨虚浮,倒是多了几分硬朗。

    少年心中一阵紧张忐忑,“来人定是当今皇上胞弟,在江湖市井颇有名声的凉王了。丰俊如此,只是不知是否能庇佑自己?”

    如此想着,身子不由自主从椅子上弹起来。

    元启明不知少年心中所想,见少年腾的从椅子上跳起来,想是紧张了。故步伐缓了下来,没等少年行礼,便上前将其扶住。

    语气温和。

    “世兄不必多礼,小王慢待,让世兄久等了。”

    少年惶恐不跌,元启明将其引到椅子上坐好,又给他端了盏茶。

    “世兄不必紧张,既是我内司兄弟荐你来此,定是因为世兄有不凡之处,小王向来对各路豪杰心有敬慕的。

    世兄尝尝小王自家的茶,万莫嫌弃。”

    元启明落座后,少年已经咽了口清茶,紧张的神色也缓了下来。

    又从袖兜中掏出一张红纸递给元启明,元启明端详片刻,打开纸笺,上面只有一书,“此人与元吉有关。”

    元启明顿时了然,于是直切主题。

    “世兄但有所求,不妨慢慢道来。”

    而后随着少年地诉说,元启明终于了解了来龙去脉。

    原来这少年出自凉州武安郡谢家,谢家曾经本也是世家豪族,曾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当年陈郡谢氏作为天下士族领袖,其家族无论在政治还是在学术上都有无上地位,而其家族的家传武学,更是为其家族繁衍保驾护航,使其兴盛百年。

    但这么一个辉煌的家族却在政治倾轧中几近粉身碎骨,只有少数族人带着仅剩下的家族底蕴,几经辗转,终在武安郡安了家,又经了几代地发展,才又有了些许气候。

    少年名为谢安灵,于家中读书习武十六载,从未出过武安郡。

    忽一日,少年见家中侍女削肩臀圆,腹内一热,竟是尘心乍起。

    他自小一门心思地读书习武,从未有过二心,但这尘心一起,便再也按奈不住。

    于是便央着身为族长的父亲,求他让自己去那传说中,繁华似锦的都城长安一去。

    谢家族长好歹经过岁月磨砺,知道那京城并不如书上写得那般温情,其中得狰狞险恶轻易便会吞噬掉自己的独子。

    但年少的人受不得拘束,父亲从来都是少年第一个需要闯过去的关卡,无数心比天高的激情就是从反抗父亲开始。

    于是他不顾父亲禁令,偷偷从家中拿了点金叶子,便跑了出来。

    这一下便是如同鸟出樊林,鱼入大海。少年一路打马扬鞭,来到长安。

    见到长安的破败之后,少年心态大抵还处在反抗父亲的兴奋中,并未觉得失望。

    此后数日少年流连于长安城的勾栏瓦肆,好不快活,直到有一日发现自己所带的钱财已经挥霍得所剩无几。

    又一日,于烂醉中醒来,那仅剩的钱财也送给了梁上君子,至此终于成了穷光蛋。

    但此时的少年并未见慌张,多日来也结下了许多善缘,自忖借得一二盘缠回家,还是借的到的。

    哪知往日里与他称兄道弟,奉承拍马的一众“兄弟”,听到他借钱竟一个个翻了脸,只与市井泼皮别无二致,齐齐将他往外赶,还有各种他闻所未闻的脏话臭话往他身上招呼。

    少年哪曾受过这等气,抽出宝剑,一阵叮叮当当打的人仰马翻,那些泼皮见少年如此勇武,竞相把钱财奉上。

    见此,少年仿佛受到侮辱,更怒,把钱财打落一地,扬长而去。

    意气终究还是要付出代价,饥肠辘辘的少年,心中究竟有多少懊悔旁人不得而知。但饭总归要吃的,望着人声鼎沸的望月楼,少年心中发狠走了上去。

    点了满满一桌子吃食,正在大快朵颐之时,忽听一阵喧哗。

    少年抬头看去,便见一面色苍白的青年,青年一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样子。

    此时在他身前有一对丝竹父女,此父女一直在这酒楼弹奏,换得几分糊口钱。那女乐手是个盲人,颇有几分姿色,父亲脸色黝黑,一看是个憨厚的。

    青年语气微细,但话却轻浮:“小娘子有这等姿色本事何必整日抛头露面,不如随本公子去了,可好?”

    那父亲自然知道什么意思,但见眼前的公子面色及作为,肯定不是个好的,不想让女儿跳进火坑,于是讨好笑道:“公子抬爱了,小女容貌丑陋,实在担待不起公子垂帘,我父女这便走,不扰公子雅兴……。”

    哪知话还没说完,那青年便突然暴怒,站起身来,挥起巴掌,啪的一下打在了那父亲的脸上。

    “给脸不要脸,本公子说好看就是好看,一个下三滥的拉丝货也敢回嘴。”

    那父亲哪见过如此喜怒无常暴戾之人,一下子愣在那里,旁边的女儿听到父亲挨打,哭着上前护住父亲。

    青年见女子哭泣,似乎点着了心中的火焰,更加暴怒,他眼睛涨红,面色如紫,抽出腰间宝剑,竟要一剑刺死眼前的父女。

    见此,少年哪里忍的住,当即抽出宝剑荡掉青年的剑,回首一巴掌抽在青年的脸上。

    少年自小习武,修的家族武学,乃是当世一等功法,被酒色掏空的青年哪里是对手。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青年被抽的一阵踉跄,栽倒在地。青年的一众随从见此也抽出武器与少年叮叮当当的打了起来。

    而后随从一阵惊呼,众人目光看去,只见那青年面如色如紫,鼻孔一张一翕,嘴里也大喘着粗气,一看便是急症发作。

    随从们也顾不得少年,便抬着青年往回走去。

    这青年便是大将军元吉的儿子了,被抬回家,不多久便一命呜呼。

    而谢安灵与被他救下的丝竹父女一起藏在一处,躲避元吉地搜查,担惊受怕一天一夜。而他们躲避之处正巧是内司的一个据点。

    堪舆内司这些年替元启明搜集元吉的累累罪行,自然懂得自家王爷与元吉不对付。

    对谢安灵三人旁敲侧击之下,大致了解了首尾,便写了封书笺,让其来寻元启明。

    而少年谢安灵,这些时日自市井江湖闯荡,早听说凉王名号。京师市井素有“得陛下千金,不如得凉王一诺”的美誉,意气少年对这些最是崇敬,开始的紧张未尝没有初见偶像的激动在里面。

    元启明面色平静的听着谢安灵地讲述,不时地颔首,谢安灵也慢慢放松了下来,越来越随意。

    直到听到少年仗义出手,更是对少年面露微笑以示肯定。

    少年似找到知音,越发的开心,看元启明的目光更加激动,这种肯定及认同是少年最渴求的。

    终于,谢安灵讲完。

    堂内寂静。

    烛火绵绵。

    “王爷,夜凉了。”三尺多高的小侍女抱着厚赏悄然走来。

    而元启明也默默收起眼底那谁也看不见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