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这位女侠请留步 » 第十六章 有坏蛋

第十六章 有坏蛋

    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元日。

    大江。

    这条宽阔的河流不仅孕育了这个文明,也为这个文明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变数。多少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望江兴叹。

    饮马,洒酒,高歌,狂笑,江湖好汉也好,传世名将也罢,有多少传奇诞生,就有多少英雄埋葬。

    其隔绝南北,让这片土地经两百年分裂,数次发生在这片水域上的南征北伐,也见证了数十野心者的无奈。

    今年暖冬,暖得不同寻常,江风扑面,感受不到北方的烈烈凛寒。

    独孤言静静的站在江边南望,大风吹卷惊涛,骇浪拍岸,惊天动地之响,耳鸣震震。

    “一万里江流东入海,八千面锦帆跨天堑!”

    独孤言心中豪情万丈,大丈夫之志,应如大江,东奔大海!

    身为豪杰,当有豪杰之志,安天下,利万民,掌万人之生死,荫子孙后代,生前名,身后名,我独孤言都要!

    “刘忠,李虎。”

    “末将在!”

    “传本将命令,元日渡江!”

    “遵命!”

    ……

    戌时中,夜色很深,太尉府。

    宇文博写好了手信,是小小的一纸信笺。

    “来人,将此信传出。”

    吹灭烛火,宇文博渐渐的隐入无边的黑暗,夜幕之下,枯骨一般的面庞,苍老如鬼…。

    ……

    凉王府,元启明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

    今日白天,最后的传动杆也已经打磨完毕。蒸汽机马上就进入最后的组装,跟着忙碌一天的元启明也稍显疲惫,但扔难以掩饰即将功成的喜悦。

    小侍女绾儿将他的大铁壶灌满水,费了点力气座到烧的正旺的火炉上。

    “王爷今日这般开心?”

    元启明笑道:“殷殷期盼,终要实现,自然开心。”

    因为牙还没长齐,绾儿还带着小猫图案的口罩,这让她的话稍显闷闷的。

    “王爷可是说那蒸汽机?”

    “正是。”

    “绾儿不懂,不过绾儿以后也要给王爷做蒸汽机。”

    元启明听到小侍女稚气的话不由更为开心。

    “那你可要好好习字,前日教你的算数可学的通了?”

    一说这个绾儿立刻眼睛发亮。

    “王爷考教绾儿罢。”

    元启明更开心。

    “那本王便考教你一番。”

    小丫头一听立即面露严肃,稚气的脸庞突然有一丝端庄之感,不过到底年幼,只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这个年代自然科学极其落后,元启明脑中的知识根本撑不起来一套基础理论的构建。

    就单单一个质量,在前世质量标的是来自‘国际千克原器’,所有计量的测量都应溯源到此。

    但对于国际千克原器的定义又更为复杂,根本不是元启明能完成的,甚至他都不指望他之后的几代人内能完成。

    所以至今他所用的一系列计量都用的是现在社会大家通用的,例如尺,两等。

    他要做的也是不现在建立起一套科学体系,而是想提前拉响工业的汽笛。让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交给这个世界的本来的人。

    因为他从来都相信,奇迹是由无数的这些人创造的。

    至于他到底能看到社会发展到哪一步,他从未想过,没准这个世界的发展轨迹不同于他上一辈子的世界呢。

    回到眼前。

    “丫头听好了,一个水池可装水五千斤。

    家里刘管事每半个时辰,会往里倒三百一十斤水;

    家中李管事每一个半时辰,会往外舀两百三十斤水;

    那么要需要多少时辰这个水池才能装满水?”

    绾儿年幼,虽自小在皇宫学了些字,但数学基础是丁点没有。

    来到凉王府,元启明常见她在自己身边转。偶尔会在自己画图的时候,她也垫着脚尖,两只手把着桌子沿儿,艰难的露出两只大眼睛好奇的看他画的图。

    元启明只当她想学,便偶尔也教教她基础算数,没想到小丫头学的还挺快。便是他那些如鬼画符一般的符号,她也能顺利掌握,元启明大为惊喜,觉得小丫头有点学数学的能力。

    只是这一道注水出水的题实在朝纲了。

    小丫头脖颈肉眼可见的通红,然后……。

    “哇……,王爷欺负人,又倒水又舀水,平白累着王府管事!”

    元启明看丫头哭的只见雷声,不见雨下。

    暗自撇了下嘴。

    “不会就不会吧,死丫头竟然跟我耍赖。”

    暖冬腊月,月明星稀,王府内元启明温和的训斥与绾儿鹂鸟般清脆的笑声混杂在一起,凸显出别样的温馨。

    就连府门外的兵卫也露出一丝微笑。

    “刘大哥,今年托王爷的福,能过个好元日了。”

    “是啊,日里家父还说,这样的贵人最难得的就是心善了,前日还托郎中给老人家瞧腿呢。”

    兵卫都颇有认同的相视一笑。

    “元日要到了,给王爷祈福吧……。”

    卫兵抬头看了看天空,忽见月亮被遮住。

    北方的冬天里乍起了,一丝带有湿气的风,穿过繁重的铁甲,直接打进他们的脊骨。

    一股冰寒自后背突然涌上,兵卫猛地打了个冷战。

    “奇怪,天怎么突然阴了起来。”

    卫兵突然觉得头晕,然后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

    黑暗中,三条身影瞬息间穿过横七竖八的兵卫,越过府中几许转折的长廊,直至王府中堂门口。

    其中一个身影,摇开手中折扇,轻轻一挥,中堂门口的卫兵便晕倒了过去。

    “里面的便是你们魏国凉往了,其名声你们应该也有耳闻,虽然幼稚天真,但做人还算磊落义气。你们寻他帮助,当不会错。”

    说罢这人“啪”的一声合上纸扇,转身便去。

    然后被他们当中的一个姑娘伸手拉住手腕。

    这人见被拉住手腕,面色不渝,吓得姑娘赶忙松开,脸颊瞬间涨红,显然这姑娘很怕生,刚才也是情急之举。

    当中的青年见妹子受吓,忙上前。

    “恩人,我家妹子从小怕见生人,冒犯了恩人,还请恩人千万不能怪她,她也是见恩人受伤颇重心里担心。

    另外我们兄妹还不知恩人姓名,还望恩人告知,我兄妹日后必当铭记在心。”

    这人听罢,目色没有一丝情绪,生硬的道:

    “不过萍水相逢,顺手罢了,以后也见不到面。恩人长,恩人短的,好无趣,我也不需你们记住。”

    说罢抬腿纵深,飘忽间已消失在月色之中,留下一对两相无语的兄妹。

    此二人便是李辟的的子侄,李其钰李泠两位兄妹。

    李其钰面色晦暗,头冠不整,全身多处衣裳损坏,手里的佩剑也断了一截。最严重的是其右臂处竟然是空荡着,显然已经被人斩去,但显然是被人处理过,已经止血。

    李泠稍微好些,一身黑色劲装裹在身上,盘着的头发散了下来,半张脸大如盆,青紫泛黑,一看便是受了重创,气喘吁吁,非常狼狈。

    二人被撂在王府中堂府门,互相搀扶着,对视一眼。正要上前叫门,突见府门打开,从淡黄色的烛光中,跳出一个不足三尺的小丫头。

    小丫头脸上带遮着一块画着猫儿图案的面罩,大眼睛里藏着一丝疑惑和惊慌。

    “咦?你们是谁?刘大哥,张大哥他们怎么都趴在地上!”

    随即突然反应过来,眼中瞬间渗出泪花。

    “哇”的一声掉头就往回冲去。

    “王爷,不好啦,有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