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太平道 » 第十四章 远行

第十四章 远行

    放榜日清晨,阳光明媚,空气湿润,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今年的考试比往年要早上一个半时辰。

    红榜前人头攒动,嘈杂无比,一群人挤在这里就等官府的来贴榜单。

    四周不停地有人窃窃私语,讨论着什么。

    “你说谁能中案首?”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咱们哪里的那个学霸!”

    “你怎么知道啊?他的成绩好到没朋友,就算是咱们那里也找不出几个人来和他比!”

    “鸿渐,你有把握吗?”孙浩看着人头攒动红榜前,孙浩也开始紧张了。

    “应该没什么问题。”崔鸿渐倒是无比轻松,他年纪还小,考不上也无所谓。

    当…当当…

    远处传来敲铜锣的声音,远远看见一队官差走来,为首的官差手捧红榜。

    “开榜了,开榜了…”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顿时所有人都涌上前去,争先恐后的挤着。

    “快看看,是谁家的得了案首!”

    官差将手中红榜举起,贴在墙上,然后大声宣读道:“本郡陈家,陈文轩经各司主官确定登县试第一名,为案首。”

    “哈哈哈,恭喜陈公子啊...”

    “恭贺恭贺...”众人纷纷道喜。

    “陈文轩,没有听过,沪川郡陈家,和皇家有点血缘关系…”

    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便被淹没了声音,陈文轩三个字,现在也算扬名平武郡了。

    一郡秀才取两百人,第七十五名是孙浩,第一百八十二名是崔鸿渐,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算不错了。

    “鸿渐,你别生气,现在我们大陈建国没有多久,尸位素餐的官员也就多了,但这样也好,等日后你我入了朝堂才是潜龙入水,我们才更好的施展抱负。”

    孙浩看到榜单后安慰着崔鸿渐,毕竟大家一同学习的,当然知道崔鸿渐的水平在自己之上,也知道排序更多的是按世家实力来排,担心崔鸿渐想不通。

    崔鸿渐有些好笑的看着孙浩,他这些不单单在孙家学堂学习,夜间只要墨玄没有闭关都会教授他一些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他的眼界也不止局限于当下,而且不是已经考上了嘛。

    “我没事的,浩哥你放心,我们快回去吧出来都快三个月了,我妹妹还等我买糖葫芦回去的。”

    崔家村。

    孙家把崔鸿渐考中秀才的事通知到了崔家村。

    崔成喜不自胜,还在村里摆了酒席庆祝,连续好几天,整个崔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崔家村的人们虽然知道崔鸿渐读书厉害,但没有想到崔鸿渐才十岁就能考过县试,成为秀才,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崔鸿渐从小就乖巧懂事,现在竟然能考上秀才,更让崔家村人高兴。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崔鸿渐,他回来那天也是选择夜深后才回到家,带上了在平武郡买的特产,还有糖葫芦。

    崔瑶也快四岁了,虽然崔鸿渐平日在孙家学习,但崔瑶却喜欢崔鸿渐的不行,每次崔鸿渐回来,都要他抱着才肯睡,哄完崔瑶睡着了,崔鸿渐回到自己房间中,崔成一直在等他。

    崔成看着崔鸿渐感慨的说“鸿渐,辛苦你了,能考上秀才真的不容易。”

    “要不爹你的教导,我也考不上的。”

    “哈哈…你这孩子,你已经考上秀才了,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崔鸿渐皱了皱眉:“学堂的孙教习介绍我去平武郡钟离书院求学…”

    崔成看出了崔鸿渐的顾虑:“鸿渐,好男儿志在四方,而且你爹我还没有老,你不用担心家里,而且你才十岁啊,不需要考虑这些。”

    崔鸿渐默不作声,崔成虽看出他的顾虑,但他又何尝舍得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出去闯,哪怕这个孩子各方面都超过自己了,但他更怕影响到了崔鸿渐的未来。

    崔鸿渐爷爷当年就是怕后人一辈子都以为这个天下就只有淮南城这么大,才要求后人不管能不能读出个名堂来,也要让后人知道,这天下很大。

    “好了,鸿渐,出去几个月了,好好休息。”崔成欣慰的看着崔鸿渐,摸了摸她的头就回房了。

    “师父,我该怎么办?”

    “自己的未来自己决定,你父亲的意见,为师的意见,都是我们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你的想法。”

    墨玄看着崔鸿渐犹犹豫豫的样子,恨铁不成钢地说“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如此儿女情长。”

    墨玄说完就不再理会崔鸿渐,转身接着修炼去了,崔鸿渐确实天赋异禀,才三年已经心动期,快要结丹了,刺激的墨玄不敢怠慢修行。

    晨光划破云隙,洒满山村,农家小院篱笆菜园里,葵花向阳转动着,露珠顺着叶尖滴落,匍匐的蛤蟆张开嘴,打了一个哈欠,凉凉的水滴落入口中,然后吞咽进肚里,花白的母鸡在刨着地面。

    不远处的房门打开,崔鸿渐走出了房门,在桶里打了一盆清水洗漱,外边再怎么好,始终还是自家里过着舒服。

    这几年时间,他在孙家经历许多事,见识和认知上,要比从前有了许多见解,但是世间文字万千,唯情字最杀人,爱情是,亲情亦是。

    他想出去看看师父讲述过的天下,但是他同时舍不得父母,舍不得妹妹崔瑶。

    赵福花起来后就看到崔鸿渐坐在院子里发呆,崔成也和她说过崔鸿渐现在的困扰,虽然不舍,但只要崔鸿渐做了决定她都会支持。

    “鸿儿,你带你妹妹出去玩一会,她一起床就找你…”

    “好嘞,娘。”

    崔鸿渐拉着妹妹崔瑶手,在村子里溜达。

    已经开春了,久冻的土地需要翻一翻,田埂上不时有村民们扛着农具来往,大家看见李素后的表情很统一,笑容里带着敬畏,不管年长年幼,胡乱给他行个礼,然后见鬼似的跑掉,跑得飞快,似乎怕崔鸿渐追上来咬他们一口似的。

    还有几位年迈的爷爷辈以前有事没事都会抱下崔鸿渐,或者摸下他的头,而现在见了面也离着一丈远,还要行礼,毕竟秀才在他们看来已经是最有出息,也高人一等的。

    他只是考上秀才而已,村民就已经如此了,日后又会如何?看着村民的行为,崔鸿渐心中更为烦闷,还没有逛完一半村子,崔鸿渐就抱起妹妹回家了。

    崔成看着崔鸿渐抱着妹妹,默不作声的进了屋,也没有说什么,等他当田间才发现村子的基本都在讨论崔鸿渐。

    “鸿渐,可真厉害,考上秀才了。”

    “可不能直呼人家名字,人家是星宿投胎,我在城里听说书人都这么说滴。”

    “以后多去拜拜他,说不定能粘个好运道…”

    ……

    夜色朦胧,繁星点缀,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映出了清幽宁静的景象。

    夜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带着阵阵凉意,令人感到惬意舒适。

    吃饭时崔成就感到崔鸿渐闷闷不乐的,才吃完饭崔成就把崔鸿渐喊了出来。

    “鸿渐,早上你抱妹妹出去玩,发生了什么?”

    “没有,只是村子里面的人太客气了,我不习惯。”崔鸿渐垂下了头。

    “在你眼里,考上秀才只是你人生的第一步,但在乡亲们眼里,这已经是他们能想像到顶点了。”

    “你还小,爹我也还年轻,你不应该受制于他人的眼光,这天下很大,我没有去过,但我希望你能替我出去看看,以后也带着你妹妹出去看看,而不是在崔家村腐朽。”崔成轻声的向崔鸿渐说着他的观点。

    “爹,我担心你们…”

    “鸿渐,爹我才二十七,正值壮年,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我也打听过了,从淮南城出发到平武郡的钟离书院只需要十五天,而且孙家拿了一百两银子给我,我已经收了,钱的事,你都不用担心。”崔成抚摸着崔鸿渐的头爽朗的说着。

    沉默了一会后:“爹,我决定了,去钟离书院读书。”

    “好…好好…”

    五日后,槐树在风里摇曳,哗哗的响,村里道路间的人分开,崔鸿渐牵着一头老驴,驮着他的书架慢慢悠悠朝着村口走出,身后还跟着抹眼泪的赵福花、抽泣的崔瑶。

    崔成也极为难受,粗糙的大手很快擦过眼眶,不想别人看见他这个样子。

    “出门在外,千万别委屈自己,在学院遇到不顺的事,就回来,我们村里的人都站在你这边,谁要敢惹你,我们帮你打回去!”

    “爹,娘…..儿子走了。”

    骑上驴背,驴脖铜铃轻响,行上了官道,回首望去,山下的村子依旧,一群站在那里的人,挥手送别。

    村子的人都以为崔鸿渐是和孙家一起上路的,却没有想到崔鸿渐没有接受孙家的好意,独自一人踏上了属于他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