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太平道 » 第二十一章 五年

第二十一章 五年

    嫉妒,它就像一条毒蛇,吐着红色的信子,在心底里滋生、啃噬、蔓延,直至把自己变的面目全非。

    自从马修知道崔鸿渐和孙浩是好朋友后,各种找事情为难崔鸿渐,崔鸿渐越是忍让,他越是得寸进尺。而崔鸿渐已经烦不胜烦,已经压下好几次要用法术给马修一个教训的冲动了。

    马修还主动去接近孙浩,孙浩却不理会他,孙家嫡孙,从小这种人见多了。最终崔鸿渐遭殃了,马修更加变本加厉的为难崔鸿渐。

    古语有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崔鸿渐对他使用法术让他大病一场,他病好了还各种找事,崔鸿渐本就不是任人宰割的人,直接让他久病不起,书院山长让他回家休养,崔鸿渐才得以清静。

    在一天夜里,星光璀璨中墨玄终于闭关结束了。

    “师父,你们都说修士若与朝廷相合,会有大灾,什么师父你不阻止我求学,求功名?”

    “求学是求学,求功名是求功名,你求学就一定会有功名?”

    “会!”崔鸿渐坚定的说道。

    墨玄哑然一笑:“功名是以后的事,你如今好生读书,日后可生浩然正气,用浩然正气养金丹,你的修为也会稳步上升。”

    “好的师父,我前几天还遇到太平道的人,师父太平要术是不是就是太平经?”

    “对,未师活了很久,与张角算是师出同门,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事,等时机到了,为师再与你说。”

    墨玄其实在崔鸿渐出村后就没有闭关了,只是没有和崔鸿渐说,怕他太依赖自己,雏鹰始终是要展翅高飞。

    在看着崔鸿渐这一路走来,虽然才十多天的时间,但还是让墨玄感到熟悉。

    如今的世道犹如烈火烹油,鲜花虽着锦,但已经显出衰败之势,就如同当年汉末。

    天下大乱将起,崔鸿渐求功名怕是求不成了,但是崔鸿渐立道时的誓言让他想到了张角,他害怕崔鸿渐如张角一般,蜉蝣撼树。

    当年张角斩龙时他只能如旁观者一般,如今到崔鸿渐了,不管崔鸿渐会做什么,他都不想再有有心无力之感。

    而且这天下怕是出不了十年就会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了,崔鸿渐那个时候到底会怎么做,也无人可知,他解决完崔鸿渐的疑问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闭关。

    ……

    自马修回家休养寝舍中就只有崔鸿渐三人,三人出身相似,性情相投,很快也就成为朋友。这天他们在寝舍里谈起书院中的一个风云人物。

    “那李征次次第一,虽然是陇西李家的人,但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宁采臣小心翼翼的说着,他怕崔鸿渐不开心。

    “就是人太骄傲了,和鸿渐一般大,鸿渐也和他并列第一,但这个人啊,和谁说话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他本就是士族子弟,有些傲气很正常。”

    “听说他家已经给他选好了未婚妻,他才十一岁,哈哈…鸿渐,他都有妻子了,你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洛之秋说着说着就开始打趣起崔鸿渐。

    “我倒还小,二位兄长可比我年长的多,不知道二位兄长是否有心上人呢!”

    “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的心上人当然在书上了。”

    “所以你床下的书就是你的颜如玉?”宁采臣也开始打趣洛之秋。

    “我那是学习,万一这深山老林中有什么狐仙,鬼娘子看上了我,我也不能束手束脚的,你既然知道,你肯定偷看过,采臣你小小年纪就有种想法,这可不是好事。”

    斗嘴宁采臣完败。

    ……

    在书院的五年。

    崔鸿渐静心苦读,其间,张去疾师兄弟也多次来看他。独孤信对于崔鸿渐现在修为、才学都感到十分惊讶。

    经常与崔鸿渐畅谈理想,讨论国事,他只恨自己没有成亲,不然要是有个女儿,就算是绑也要把崔鸿渐绑走。

    这五年里,崔鸿渐他们这一届的学子都可以参加两次,基本书院的学子都去了,但大多都名落孙山,崔鸿渐亦是如此。

    但有一人,李征中了,书院里的人都说要不是他是陇西李家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中。

    朝廷设科举是给寒门出头的机会,但考官是世家,阅卷的是世家,寒门想中举的难度堪比登蜀道。

    但他的对外国策却受到当朝兵部尚书傅天仇欣赏,可惜傅天仇虽然位高权重,也是清流一派的人物,也帮不了崔鸿渐什么,只是劝慰崔鸿渐让他三年后再考。

    孙浩竟也没有中,但好在他年龄也不大,孙老爷就让他在家中读书,准备三年后的乡试,在不中,就花点钱给他买一个官做做。

    而采臣和之秋同属寒门子弟,老天似乎也要考验他们,没有运气能中。不过他两也但是放得下,听说有人因为没有中举,都跳河自杀了。

    宁采臣回到老家边种田边准备下次的科考,他自幼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本身无一技之长,如果考不上就真的对不起父老乡亲了。

    洛之秋则看清了在参加两次科考后,对中举这件事也看淡了,当个秀才也蛮好的,他倒是开始钻研商贾之术,想去找个大商人教自己经商。

    而远在陈国国都建康城中,朝堂之上。

    “阿…啰…跛…者…曩…”

    “阿…啰…跛…者…曩…”

    一阵阵梵音响起。

    “从今天开始普渡慈航大师为大陈国师,与朕同参国事。”

    “…拜见国师…”群臣参拜。

    “诸位免礼,小僧不过一介布衣,承蒙陛下厚爱,今后定与诸君协力同心,共创大陈天下。”

    僧袍兜帽之下,传出一声声似男似女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起来。

    而朝堂上诸位大臣眼底闪过一丝迷茫。

    ……

    霞光蔓延,烧红了天际。

    崔家村,村里呈出了喧嚣,拄着木杖的崔太公坐在石头上晒着夕阳,笑吟吟的看着前方破旧的房屋翻新,一个个裸着膀子的村汉扛着木梁送上房顶,将青瓦翻挪。

    这五年崔家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崔鸿渐暗中托左岸把徐家的钱捎给了家里。而崔成做事也极有远见,把一部分钱分给了村里的人,功劳也归崔鸿渐,乡亲们也对崔鸿渐感恩戴德。

    除一人外,他就是崔赖子,给了他的钱,他转头就花了,还经常来找崔成要钱,每次都被崔成打了出去。

    崔鸿渐也在书院休息时趁机回了村子,对村子的土地用了聚灵阵,从此田亩收成颇丰,谷物颗粒饱满,水池中的鱼虾更是成了抢手货,来往这里收购鱼虾的商贩络绎不绝,甚至还能卖去了外面的其他乡县,崔家村的乡亲自然在这里面得了实惠,日子也比从前好了不少,不敢说顿顿有肉,三天两头还是可以吃上一顿荤菜的。

    而随着崔家村好过了,自然眼红的人也就有了。

    “啊!!!”

    “你…你们是什么人!”

    “快跑,强盗来了!”

    凄厉的惨叫响起过后,便是一连串的怒吼、喊叫在村中传开,片刻间,不远的一栋茅草房轰的燃起大火,照亮了夜空。

    挨家挨户的人冲出,被持刀冲来的山匪堵在门口,威胁蹲去墙角,将家中肉食、米粮,藏起来的银两、铜钱一齐收刮干净,敢有反抗的,便是一刀劈过去。

    村子里混乱起来,几栋房屋都被点燃,崔太公杵着拐杖出来,跟他们讲理,被一脚蹬倒,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昏死了过去。

    另一头,崔赖子带着几名山匪冲到崔鸿渐家,崔瑶眼里露出惊恐,转身就朝屋里跑。

    “娘!爹!”

    赵福花和崔成听到崔瑶的声音赶紧冲出了房间,看着院中里的几人,自然也认出了带头的崔赖子。

    崔成拿起墙壁的木棍将妻女护在背后:“你们敢过来,老子和你们拼了……”

    崔赖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他家是我们村子里最有钱的,把他东西都拿了,这对母女也带上山,让大当家好好爽一爽…”

    崔赖子指着母女二人,完全不把崔成放在眼里,那四名山匪手中刀指向崔成,刚要动手就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大喝。

    “你们敢…”

    随后就看到凌空一把光剑由远及近飞向他们。

    崔鸿渐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