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张家遗孤 » 第一章:张小同

第一章:张小同

    腊月,天空昏黄,透着一股沉重之感,似有大雪将至。

    像这样的天色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看样子又是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季。

    汉都,太傅府内,张储吩咐下人采办物资。

    “你们几个,今天去街上采集些食材以及取暖的碳石,过几天会有大雪,天色异常,今年的雪会很大,你们要多做些准备。”

    “好的。”

    吩咐好这一切,张储长吁一声。

    “哎,朝廷腐败,人民流离失所,大雪来临恐怕是尸横片野,也不知当今汉国能坚持何时。”

    忧心忡忡。

    自新皇继位以来,张储称病家中,几年来到也是相安无事,朝廷虽没有辞去他的官位,不过这种安宁他自己清楚,不会长远。

    随着这几年的变故,很多之前的旧交大部分都站了不同的立场。

    自命清高的张储,自然知晓其中黑暗。

    若是先皇尚在还好,可如今……

    “父亲,你站在此处作甚?”一个稚嫩的声音突兀传来,将还在沉思中的张储叫醒过来。

    只见一名两岁的男童,小步子踩在木板上,沿着走廊跑来。

    一边跑,一边发出欢快的笑声。

    小脸蛋冻的通红,乌溜溜的眼睛闪动着,怪是可爱。

    这儿童正是张储之子,名叫张小同。

    “小同,你咋跑来了,你娘呢?”张储满脸溺爱的抚摸着小同的小脑袋,询问道。

    “娘在屋里,父亲你还没告诉我,你站在这里作甚?”

    别看小同年幼,小嘴巴嘟嘟,吐起字来倒是清晰。

    “呵呵……大人的事小孩不可多问。走,父亲带你找娘去。”张储拉低身子将小同举在肩膀,一边学着马叫声,一蹦一跳,欢笑声由近而远。

    张储老来得子,对于小同打心底喜爱。只是这寒冬里内外温差很大,长时间在外面小同的双手冻的冰凉,这才忙着带小同去找他娘亲。

    几天后。

    大雪似如约而至般呼啸降落,彻骨的寒意,使得人民在这个冬季感受到一股凄凉。

    很快,大雪铺满了大地,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景。

    只是,雪虽美,可并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如细微些,可能会嗅到雪中夹杂一股血腥气息。

    张储身子站立房前,目光眺望,深邃中透出一丝悲悯。

    与此同时,外面传来了说话声,话语紧促,倒也听不清具体。

    过了一会,一名身披蓑衣,头戴斗篷的中年男子径直向张储走来,男子步子很重,每一步都跨的很大,一看便知是一名武将。

    男子走近,摘下头上的斗篷,露出一张凶恶的脸孔,黝黑的肤色,浓眉大眼,宵小之辈望之一眼内心不自觉产生敬畏。

    来人真是当朝大将军秦牧,同样与张储为柱国之一。

    秦牧也是不可多得的几名忠臣之一,他为人耿直,正如他外表一般。

    对于朝廷之事也是敢怒不敢言,外戚当权,他唯有避之,因此主动交出兵权,修养家中,才能在这几年里相安无事。

    其实他们并非不心系朝廷,只是他们看的通透了,或许在等待某种契机。

    “秦兄,今日怎有闲暇来我这陋居?”话说随意,但也正是张储一直等待的人,见到秦牧到来,他脸上的笑容也随之绽开。

    “哈哈哈,张太傅说笑了,本该早些登门拜访才是,无奈要事缠身,迟迟不得空闲。”秦牧闻言,双手作揖。

    “好好,来了就好,你可知,秦兄是我盼星星盼月亮要盼的人。”说完,张储连忙将秦牧请到了书房。

    随之吩咐下人取来茶水招待。

    二人对立入座,一时间谁都没有先开口,不过,他们都能猜到彼此,有些沉默不语其实就是某种默契。

    当然,作为主人的张储,待客之道不能少,也就先开口问明来意,总之不能就这样四目相对的看着彼此。

    “秦兄,可有事情?今日到来我可不信你只是过来讨杯茶水。”端起茶壶往茶杯中添入茶水,随后将茶杯推至秦牧身前,示意喝茶。

    秦牧二话不说,直接一口饮尽。

    “嗐,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秦牧埋下头,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秦兄何事变的这般婆妈了?有什么直讲便是。”张储爽快的回应道。

    “即是如此,那我就快言快语了。”说完,秦牧稍作停顿,然又继续道:“张太傅,这些天我一直忧心忡忡,睡不得安,前方战事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可朝廷竟为此不闻不顾,难道是我汉国要灭亡了!”

    “汉国九州,现已有三州落入藩王之手,万万民众沦为流民,饿死的,冻死的,不计其数。这些可都是受战争所累,倘若先皇在位,又怎会出现这等情景。”

    “故而,我此行来的目的,就是你我联手将事情严重上奏朝廷,排除外戚,届时我再率兵征战,如此,还有一丝挽回的余地。”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只是皇帝年幼,太后当政,只怕我们说的这些她未必听的进去,从而惹来杀身之祸。”张储听后连忙摇头,虽然他很赞同秦牧所言,但是几年未曾参与政事,很多事情恐怕能所不及。

    “是呀,何尝不是,这不才来此与你商讨对策之法。”

    “我看难,你可知,你我二人如今已是这些外戚眼里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尽早将你我二人拔除。谈及对策之法,恐怕只有先皇降临。”张储此言是在试探秦牧的决心,如贸然行事,事未成人先死,那可就得不偿失,毕竟他们二人的区别是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臣,很多细节之事,习武之人肯定是想不到那么周全。

    “那你说如何是好?难不成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汉国灭亡!”秦牧双目瞪的老大,对于这些外戚所为,实难压抑心中怒火。

    “这到不是,不过我心中到是有一计,你可愿听否?”

    “愿闻其详……”秦牧摆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坐在书房聊了半天,正当张储举起茶壶添茶时,才发现茶壶中早已没了茶水。

    “来人……”张储放下手中茶壶,对外呼道。

    不一会,一名下人推门而入,恭敬的站在门口说道:“在,老爷。”

    “去……去打壶茶水过来。”

    下人闻言,立马转身带好了门离开。

    片刻,下人就取来茶水放在案几上,退出房门。

    “如今,国舅任职相国,你可单独面见相国,然而只要过了相国这一关,其他就容易多了,届时你如此说,你愿出征边疆收复失地,从而立下军令状,一旦兵败罪在你,功则归他,这样一来对他百利无一害,他没有拒绝你的理由。”

    “对……张太傅说的极是,这样一来兵权在手,就相当于手上多了一把刀剑,也算有了扳倒外戚的本钱。”

    “正是此意。同时我这边也设法面见圣上,一旦成,汉国有救。”

    “那如不成呢?”秦牧反问道。

    “不成嘛……再说不成的事情。”张储沉吟少许,最后也没有说出所以然。

    “好!就这么干!事后我就是安排。”秦牧很爽朗的说道。

    与此同时,门无声息的被打开了一道门缝,寒风顺着缝隙徐徐吹入,一股子凉意袭来,两人同时站起身子。

    只见门外一个小脑袋探出,朝着房内张望,小手掌牢牢的抓在门把的地方,露出两颗门牙,咿呀呀的笑着。

    “同儿,怎么又跑这里来了?”

    “爹爹,你怎么知道是同儿?你看得到我?”小孩的内心就是这么简单,以为屋内的父亲看不到自己。

    听了小同的话,二人不由得发出笑声。

    “是的,我看到同儿了。”

    小同见轻易的被父亲发现了,心中略感失落,从而一把将房门推开,小步子一蹬一蹬地来到父亲身前。

    “小同同,快叫秦伯伯……”秦牧微笑着,手指触碰着小同的脸蛋。

    “秦伯伯。”稚嫩的声音咬声道。

    “秦伯伯要走了,小同要乖喔。”

    说完,秦牧跟张储做了简单的告别,然后披上蓑衣,带上斗笠走出房门。

    步划匆匆,走动的身子甚至能带动飘落的雪花。

    张储望着秦牧远去的身影,心中却多了一份担忧,他知道,如果此事不成的后果,当然,大丈夫所为不只顾得自己,那怕是身死,为国为民也能永垂不朽,自己生死亦是如此。

    眼见,夜幕降临。

    只是大雪天依然能够清晰可见,夜晚的寒气更大,甚至坐在火炉旁,时而都会发出一阵哆嗦。

    “夫人,今晚气温降低,晚上你就带着同儿一起入睡吧,我呆一会,等下移去书房睡,三人入睡被褥不够大,受寒了可就不好了。”夫人闻言也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从一旁取来一件袍子披在张储的身上。

    坐了一会,等母子二人入睡后,张储起身往书房走去。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去了两个月。

    今年的冬季似乎很长,时间已到了第二年的春季,大雪依旧没停,昔日热闹的街道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人往,厚厚的积雪足足一米多厚,雪化了又添新雪,如此既往,使得地面上的陈雪难化。

    如继续下去,恐怕人的生存都成了很大的问题。

    此刻,不远处的屋檐下,一名老者,蜷缩着身子哆嗦在一旁,时而发出两声咳嗽。

    看其样子应该是难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流落至此,想想这两月来一直大雪瓢泼,他又是如何走来此地。

    此刻张小同正在府外偷偷玩雪,一眼便看到屋檐下蹲着个什么东西,黑乎乎的,与白雪形成了一道鲜明的对比,出于好奇,张小同小步子上前走去。

    “咦……是个人?”他目光清澈,小脑袋里面尽是各种疑问。

    他换着不同的角度观看,试图能够看清楚这人的脸,但是这人裹的很严实,只露出了他那苍白的头发,他也不敢太过上前,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害怕。

    “咳咳……”咳嗽声又起。

    吓得张小同立马退后数步,过于着急差一点将自己绊倒。

    见又没有了动静,小同又向前走出几步,小心翼翼的喊道:“爷爷,你怎么在这里睡觉?你不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