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逆贼 » 第二十二章 悲剧依旧

第二十二章 悲剧依旧

    尽管多了郭汜这只蝴蝶,但,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大——恰如他分析给贾诩听的那般,在安分了大半年后,关东群雄终于按捺不住彼此吞并的心思了,大乱斗就此开始。

    八月底,公孙瓒率先挑起了战火,率五万大军南下攻击袁绍,双方于龙凑(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展开大战。

    紧接着,九月初,袁术悍然挥军从南郡出击,攻打曹操,于长垣(今之匡城)一带激战连连。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刘表为了收回荆州所属的南郡,突然出兵从背后捅了袁术一刀,而陶谦则是挥师夹击曹操,中原大地上,战火已是熊熊狂燃。

    对郭汜来说,关外越乱,关中就越是安稳,但,司空马日磾显然不这么看。

    “大将军明鉴,关东局势已然败坏,若不设法制止,汉室重振无日矣。”

    于大朝会的前一日,忧心忡忡地便到了大将军府。

    “嗯……,马老大人可有何良策否?”

    汉室这面大旗,暂时还得扛着,所以,该表现一下忧国忧民时,郭汜自是不会含糊。

    “若是大将军能出兵调停,或可止干戈。”

    马日磾满脸期颐之色地提议道。

    “心有余,力不足啊,老大人应是知晓的,关中方稳,粮秣辎重依旧捉襟见肘,此时出兵,无异于自乱阵脚。”

    “且,关外诸雄对郭某误解甚深,我军不动还罢,就怕一出兵,诸雄便会群起而攻,到那时,我军进退失据,后果实是不堪设想。”

    几个月的相处下来,郭汜算是看明白了,三公里头,就马日磾一人是个理想主义者,此番跑来高呼出兵,定是受人怂恿所致。

    但,虑及其为人清廉自守,这段时日以来,在民政上也还都配合的不错,郭汜自是不介意跟他多说上几句。

    “唉……,汉室危矣,老朽断不能坐视,明日自当请旨出关东巡,若不能劝得各方止干戈,誓不还京。”

    这话,马日磾信,但,他却万万不肯放弃最后一丝挽救汉室的希望。

    “老大人,请恕郭某直言,关外那些混蛋都是数典忘祖之徒,反迹已明,您便是去了,也于事无补,一个不好,却恐遭小人暗算,窃以为不若多在关中着力。”

    “但消稳个三年,朝廷兵马齐备,又无后勤之虞,到那时,郭某自当挥师出关,横扫天下,还我汉室乾坤之晴朗。”

    原时空中,马日磾就是自请前去调停袁术与曹操之争,结果,竟是被袁术悍然扣下,肆意羞辱,并强行委任为军师。

    马日磾不从,忧愤发病,最终郁郁而终。

    这,真就是个悲剧。

    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郭汜是真不忍心让这位耿直老臣再遭此厄运。

    “时不我待啊,还请大将军成全。”

    知道郭汜是一番好意,但,马日磾却并不打算改变主意。

    “也罢,老大人既是一定要去,那,须得答应郭某一件事——绝不可去袁术处,此獠嚣张跋扈,非是肯听劝之人,老大人若去了,郭某担心您恐遭劫难。”

    看样子是劝不动了,郭汜难免有些无奈。

    “就依大将军。”

    马日磾应答得倒是很干脆,但,显然没听到心里去。

    结果,悲剧果然再度重演了——十月初九,马日磾前往袁术大营,试图调停四方混战,遭袁术轻鄙,夺其符节,用以矫诏强征各地民壮入伍,并强迫马日磾任其军师。

    马日磾求去不能,遭软禁,忧愤之下,卧病在床。

    消息传回长安后,朝野震怒,在郭汜的提议下,天子下诏,直斥袁术肆意妄为,勒令其即刻释放马日磾。

    不料,袁术不单不从,反倒将前去宣诏的宦官斩杀当场,并悬在辕门外的旗杆上示众。

    这下子,不止是郭汜怒了,杨彪、皇甫嵩等汉室老臣们也都怒了,双方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诏令天下群雄共讨袁术。

    刘表第一时间上本表示附议,加派三万援军,着令大将文聘全力猛攻宛城,与此同时,往长安城运送了一批粮秣以及财货,缴清了两年来荆州所应纳之税赋。

    天子大喜,在郭汜的建议下,下诏褒奖,并尊刘表为皇叔。

    于是乎,远在平原的刘备狠狠地打了个大喷嚏——他那顶“皇叔”的帽子都还没戴上呢,就不翼而飞了。

    陶谦原本与袁术有密盟,但,在滔滔的舆情面前,他退缩了,于占领了小沛之后,便即上了本章,表示愿意与曹操罢兵言和,并言称和议达成后,定会缴清数年来所欠之税赋云云。

    曹操闻讯,大喜过望,忙不迭地也上了本章,自承了数月前非议朝廷之罪,请求宽大处理,并表示愿意兴兵讨伐袁术,不破此獠,誓不收兵,唯愿朝廷恢复他那已被免去的兖州牧之官阶。

    对此,郭汜很快就给出了答复——准曹操戴罪立功,但,须得缴清了两年来的税赋欠债后,方可官复原职。

    曹操表示同意,并愿意派兵护送陶谦的朝贡队伍。

    随着三路豪强的先后归附,杨彪等朝中重臣大为兴奋,提议趁热打铁,要求派出新任太仆赵岐赶赴河北,调停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战事,并派出钦差前往蜀中,要求刘焉率部回京参与朝政。

    这,明摆着是打算挟群雄以压制西凉集团。

    郭汜看得很是通透,但却并未阻止,概因他很清楚刘焉的反心其实一点都不比袁术少。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钦差才刚走到汉中,刘焉就密令刚占据了汉中不到一年的张鲁将钦差一行十数人全都砍了头,并烧毁了褒斜栈道,派兵堵死了陈仓道,彻底切断了蜀中与关中的联系。

    这下子,可真就是捅了马蜂窝了——十一月二十七日,相关消息传回到了长安时,杨彪等人上蹿下跳,又是在朝会上慷慨陈词,又是鼓动太学生们在街头演说,蛊惑民众到大将军府门前请愿。

    目的就一个,逼郭汜率西凉军主力入川作战,行的是驱虎吞狼之策,用心何其险恶。

    偏偏,激愤之舆情摆在那儿,不回应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