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盗墓之麒麟镇凶 » 第六十二章 断虫道 毒障

第六十二章 断虫道 毒障

    搞得胖子一路上暗爽不已,同时也一边防备着老胡和雪莉,生怕二人什么时候扑上来,再给他来一刀,这种每时每刻都被人盯上的感觉并不太好。

    我们举目观瞧,都觉得这两块石头像什么东西,再仔细一看,石上各用黑色颜料画着一只眼睛,不过不是雮尘珠那种眼球造型,而是带有睫毛的眼睛,目光深邃威严,虽然构图粗糙,却极为传神。难道这是在预示着,已经死去的献王正在用他的双眼注视着每一个胆敢进入这条山谷的人?

    雪莉走到近处看了看那岩石,转头对我们说道:“这是块一分为二的陨石,附近的坠机事故,多半都与它有关。”

    众人手腕上戴的潜水电子腕表,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显示了。这石头上有很多结晶体,应该是电子电路晶体管和无线电设备,都会受它的影响。可能附近坠机事故比较多,与这两块陨石有关,偏离航道的飞机,一旦接近这上空,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失灵,这里简直就是云南的百慕大三角。”

    所有人都抬起手看自己的手表,果然所有的数据全部消失,就像是电池耗尽了一样。

    胖子还有些不信,便从背包里掏出一部收音机,那是我带在路上听新闻广播用的,进了山之后,便没有了信号,所以一直压在包底,此时拿出来,刚一打开开关,立刻“呲喇呲喇”传出几声噪音,随后任凭怎么折腾,也没有了动静。

    胖子奇道:“真他妈奇怪,还有这种石头,不知道国际上成交价格多少钱一两,咱们先收点回去研究研究。”

    我顿时阻止道:“你是不是傻?外一带回去,整个京城的电子设备都失灵了怎么办?头上飞机掉下来怎么办?”

    胖子这才一头冷汗的停下了动作,真要是这样罪过就大了。

    老胡顿时给了胖子一个脖溜子道:“什么都想往回带,你是收破烂的啊?胖子,您学学辰爷,动动脑子,这献王老儿棺材里的东西随便拿出一样都比这值钱。”

    胖子嘴硬道:“我这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这东西带回去要是研究出什么厉害的武器就厉害了。”

    我们站在谷口,又对准那两块画着人眼的石头端详了一番,本来想今晚在这里扎营休息,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地方不对劲,老觉得被那双眼盯着,不免浑身不自在。不过虫谷中情况不明,如果再往里走,鬼知道会碰上什么东西,所以我们只好又顺原路返回,到那片长满红花的树丛附近扎营造饭。

    自从进了遮龙山,我们四人除了胖子睡了多半宿之外,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好好休息了,虽然运转呼吸法让身体得到了不小的好处,毕竟还是人,不睡觉肯定是不行的。

    这时候众人虽然不太疲惫,可是精神上也有些疲惫,所以选了个比较僻静空旷的地方,就地宿营。

    这附近虫蚁不多,而且还有胖子的血,又有花树清香袭人,确实是个野营露宿的上佳之地。明天开始,免不了又有许多玩命的勾当,今夜是最后一次休息的机会,必须把体力和精神状态恢复到最佳状态。于是随便吃了些从彩云客栈买来的牛肉和干粮,留下胖子值第一班岗,轮流钻进睡袋睡觉。昨夜在林中射杀了一群大雕鸮,雕鸮是种复仇心极强的动物,接近黎明的时候,已经有几只来袭击过我们,不过由于天色已亮,它们不习惯在白天活动,所以暂时退开,说不准什么时候,瞅个冷子,便又会卷土重来,所以这守夜的人是必须有的。

    守夜的事轮不到我,老胡等三人统一了想法,那就是我是我们这帮人的最高战力,必须得到最好的休息,关键的时候还靠着我救命呢!所以我就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天亮候,我们四人按照预定计划朝目的地出发,准备在山谷中找到那个有蟾蜍标记的地方,看看能否找到穿过山瘴的秘道。这献王墓经营多年,布置得十分周详,即使有秘道穿过地面的屏障,恐怕这条秘道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虫谷中的植物远比丛林中更为密集,所以狭窄难行。穿过溪谷前的两块巨大陨石,沿着蛇溪向山谷的深处前进,随着地形逐渐下降,藤茎类植物也就越来越多,一丛丛的藤萝将溪水上边全部遮盖,两侧的山壁悬挂了无数形形色色的小植物,犹如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

    由于地形狭窄,这里的生存竞争格外激烈,各种植物为了获得多一点点光线,都拼命向谷外扩展,所以从高处完全无法看到山谷内的地形。

    谷中异常潮湿闷热,我们目力所及,全是浓郁的绿色,时间久了,眼睛都觉得发花。为了在高密度的植物丛中前进,只好由胖子和老胡用工兵铲在前边开路,我和雪莉紧随其后,在蚊虫肆虐、老藤丛生的幽谷中艰难前进。

    比起蚊虫阻碍,藤萝类植物的阻碍最让人头疼,毕竟蚊虫怕胖子的血,这些藤萝类植物可不怕,只能一路上不停地砍,开辟道路。

    我们其实也没遭什么罪,我们的装备太好了,浑身上下密不透风,只有脸部漏在外边,不过三人带上衣服上的帽子,带着墨镜,就是有些累,枯燥墨开辟道路,一时间让人心烦意乱。

    雪莉:“这些蚊子是毒蚊,才是丛林中真正的吸血恶魔,而且又有剧毒,被咬到就完了,感谢上帝让我们有这么好的装备和死胖子的血。

    我嘴角抽搐道:“你的上帝应该是我吧!”

    杨雪莉一愣,然后回过神,自己都回归华夏国籍了,这么说确实有点不对劲,而且装备和胖子的血确实是我给的。

    胖子不怀好意道:“雪莉,米国那套彻底忘了吧!估计你那上帝来到这里也扛不住这里的蚊虫,只有我和辰爷的宝血能扛得住。”

    虽然谷中植物茂密,但是随着不断深入仍然可以看出,人类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不时露出一些倒塌的石像、石人。这些都是王墓神道两侧的石雕,看得出来献王墓与其他王陵一样,都特意建立墓前的神道,供后人前去明楼祭祀参拜。可是献王大概没有想到,他死后不到七八年的光景,他的领地臣民,包括他的老家古滇国,就都纳入了汉室的版图。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挖空心思经营建造的王陵,只能留在这幽暗的溪谷深处,永远地被尘封在历史角落中,只有我们这些倒斗的摸金校尉,才会不顾艰难险阻,前来拜访他。

    走了三四个钟头,终于在前边发现了一堵残墙的遗址,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道堤墙。现在只剩下三米多厚两米来高的夯土石台,上面也同样覆盖了一层杂草,只有一些青条石上才没有生长植物,看上去倒更像是一座绿色的土堆,混杂在深谷的丛林之间。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处被植物覆盖住的残墙便是人皮地图上标准的堤墙,胖子用登山镐在那断垣上凿了几下,想把表面的杂草和绿苔刮掉。没想到这一敲不要紧,从这堵破墙的缝隙中“嗖嗖嗖”钻出数百条手指大小的小树蜥。这些绿色的小家伙颜色与周围的植物一模一样,只有眼睛和舌头是血红的。

    胖子也被它们吓了一跳,抡起登山镐和工兵铲乱拍乱打,把不少小树蜥拍成了肉饼。

    我忽然发现这些小树蜥在惊慌逃窜的时候,几乎都是朝溪谷外跑,或者是爬上两侧的植物,被胖子一通乱打之下,却没有一只往溪谷深处逃跑,不仅是树蜥,包括四周飞舞的蚊虫和爬行的昆虫都不敢跨越雷池半步。溪谷那边几乎没有任何昆虫和动物,似乎这里是一条死亡分界线。

    谷中昆虫的举动颇为异常,它们为什么不敢向深处活动?我急忙跳上夯土和石条垒成的残墙,站在高处往溪谷里望去,只见前面的地形逐渐变低,大概再往里走,就进入了毒瘴气之境。

    山谷到了这里,地势已经越来越开阔,呈现出喇叭状,前边已经有若隐若现的轻烟薄雾,越往深处走,那白濛濛的雾气越显浓厚,放眼望去,前边谷中,尽被云雾笼罩,里面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的虫鸣鸟叫和风吹草动。

    我很清楚,我们到了断虫道了,距离目的地不远了。

    我们虽然距离山瘴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不得不将防毒面具戴上。胖子望了望前边白濛濛一片的瘴雾道:“既然咱们装备有防毒设备,不如不管它三七二十一,直接冲过这片白雾,岂不比在这乱树杂草丛中费劲拔力地找寻什么庙址,来得容易些?”

    我虽然不怕毒,但是这东西有点邪门,想想陈瞎子的眼睛就知道了,我可不想拿自己的眼睛去试这毒障,虽然百分之八十会没事,可是我可不想赌,毕竟有防毒面具,又不是没有,所以没有必要拿自己冒险。

    我对胖子说:“你这人除了脑子里缺根弦之外,也没什么大的缺点。你知道这片山瘴范围有多广?那白雾如此浓重,一旦走进去,即使不迷失方向,在能见度降低到极限的情况下,也要比平时的行进速度慢上数倍。万一走到天黑还走不出去,也不能取下防毒面具来吃饭喝水,那便进退两难了。”

    胖子不以为意道:“辰爷,您不是会五鬼搬运术吗?您把这些白雾搬走不就完事了?我们还怕什么?”

    我顿时一头黑线道:“我告诉你们,给我忘了这件事,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而且这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

    说着话,我们已经来到山谷左侧的山脚下,这里已经偏离了蛇溪很远一段距离,却几乎是三道断虫墙的正中地带。

    很快,我们看到了一大丛跳舞草,像是草鬼般一阵抖动,渐渐分作两丛,其后显露出半只火红的大葫芦。

    那火红的葫芦,是用石头雕刻而成,一米多高,通体光滑,鲜红似火。如果它是两千年前便竖立在此的,那么岁月的流逝,沧海都可能变为桑田,但这石头葫芦却如同刚刚完工。

    我们初见这只葫芦,心中俱是一凛,它的颜色竟然鲜艳如斯,这可当真有些奇怪,待到拨开那丛跳舞草,走到近前一看,方知原来是用红色赭石作为原料。赭石是天然生就的火红颜色,最早时的红色染料便是加入赭石粉末制成。

    这只石头雕成的葫芦,表层上也被涂抹了一层驱虫的材料,以至于杂草藤萝生长到这附近,也各自避开了它。这么多年来它始终孤零零地摆放在这山谷毫不起眼的角落中。

    老胡不禁奇道:“为什么不是蟾蜍的雕像,而是个葫芦?若要把这条水龙脉风水宝穴的形与势完全地释放出来,这里应该建座祭坛或者盖一座宗祠之类的建筑,才是道理。”

    山谷的边缘嶙峋陡峭的山壁上,垂下来无数藤萝,三步以外便全部被藤萝遮蔽。胖子性急,向前走了几步,用工兵铲拨开拦路的藤萝,回头对我们叫道:“快过来这边瞧瞧,还真有癞蛤蟆。”

    雪莉闻声上前,只见在无数条藤萝植物的遮盖下,正对着红石头葫芦的地方有座供奉山神的神邸,依山而建,但应该是建在背后这道山峰的中轴线上,采用楔山式大木架结构,分为前后两进,正前神殿的门面被藤萝缠绕了无数遭,有些瓦木已经塌落。

    顶上的绿瓦和雕画的梁栋,虽然俱已破败,但是由于这里是水龙脉的穴眼,颇能藏风聚气,还算保留住了大体的框架。山壁上的那几层断虫道由于水土的变化失去了作用,所以虽然神殿的木料朽烂不堪,但仍然未倒,也算得上是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