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域传 » 第三十三章 告老还乡

第三十三章 告老还乡

    林清溪受到皇帝召见,此时心中大概也猜到一二,笑脸盈盈的就进了御书房,随着他大概的讲解,皇帝皇甫衍才知道了整个三线战争奇怪退兵的缘由。哈哈大笑,赞叹不已,原来谍报系统可以这么使用,谍报系统还能退兵,对于此番解困,皇甫衍对林风羽的依赖,渐渐的到达了顶峰,如今国力强盛导致他国的危机感,以及计谋退敌,皆是林风羽的功劳,这次挫折过去,皇甫衍已经想不出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大梁的崛起了。殊不知,马上又到他头疼的时候,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就这样在皇甫衍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刚觉得国力上涨,就来了大危险,大危险刚过,马上又要接受新一轮的头疼事,平民是如此,皇帝也躲不过罢。

    随着大梁此番战役的结束,戍卫边疆的武将老臣数十年的武官生涯也在大梁国的历史上走到了落幕的时候,因为这次攻防战,不仅仅是南边战线的老将黄柏顶着巨大的压力,东线以及西线两条战线也是分别面对着一整个国家的兵力,也可谓是死里逃生了。各个战线领兵的老将军均是全身挂彩,精力透支,几次都差点见了阎王。若是再让他们来一次这般强度的守城战,可能就死在战场中了,虽说军士的荣耀是马革裹尸还,但是活到六十多岁高龄在此乱世中还有什么看不开,也不想着这些战场荣耀了,只想回家含饴弄孙。

    随着边疆大小事务渐渐稳定,柳絮坊的情报显示如今齐晋楚正焦头烂额的应付着其余五国,估摸着短期边疆不会再有战事了,三名老将不约而同的,纷纷回朝述职领赏,其实领赏倒是其次,重点是,要跟皇帝提出他们想回家养老,颐养天年了。不然他们往年不管经历过多少战斗,大小皆有,即便受封赏也没有想过回朝,稳稳的驻守着边疆,未动分毫,此刻回朝,若是先帝在世可能是知道三位老将军就是回来哭老卖脸的心思,但是皇甫衍此刻还没意识到这些,但是不久后,他马上就会感觉国家的高层武将,会出现一个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空缺,让他慌乱不已。

    八方城中,百姓在街道上夹道欢迎着归来的守疆卫士,熙熙攘攘的人群拥挤的不时有人被推到主道中,两边站满了笑脸洋溢的人群,到处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南线老将军黄柏此时身披金甲,领头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正对着人群四处挥着手,此次回朝,距离上次已经接近十年了,他也好久没回到都城,一直都在边疆驻守着。看到夹道欢迎的人群,比之十年前稀稀落落的人群,他也深感恍如隔世,若不是刚经历了一场卫国战争,他甚至都有些错觉,难道大梁此刻已经国盛民强了吗。

    此时的大梁确实人口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飞跃,税赋的减少,比之周边的国家,居民的幸福感算是荒域诸国中最幸福的了吧,所以就导致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柳絮坊在边陲接壤的地方宣扬大梁的美好,导致越来越多的平民迁徙,让大梁的人口正在以一个可怕的速度暴涨着,社会的安定也让平民对大梁迅速的产生了巨大认同,照这种趋势再过几年,大梁拉出百万大军不是个梦。

    老将军黄柏的军列行到皇宫大门不远处,远远看到皇甫衍身着黄袍居中,朝中文武百官列队两旁,已经等候多时,太阳照到皇甫衍的身上,黄灿灿的,老将军黄柏拉了一下缰绳,身形顿了一下,不可置信的看了看两边,心里此刻想着“这,难道是迎接我的吗,好像也没别人了吧。”故此疑虑的看了一下两边,街道就这么大,也就他们一队军列,没过多考虑,慌忙驾马急行,奔到了皇甫衍前方,急匆匆的下马快步急行,跑到了皇甫衍身前半跪而下说道:“老臣惶恐,劳皇上在此等候老臣,罪该万死。”

    皇帝皇甫衍看着确实真的惶恐的老将黄柏,心中颇为满意,心想着先帝果然御下有方,数十年手掌重兵的边疆大将军,手握重权,即便经历了一场救国之战,依然没有一丝傲娇之气,此般作态,先不管是演的还是真心的,行为语言完全没有一丝逾越之处,而且还不仅仅只是老将黄柏,东西两线的老将也均是如此,他们早于黄柏一些已经入宫等待朝见,黄柏是最后到的。三人都是毕恭毕敬,惶恐不已,即便手握重权依然骨子里深刻着这些都是朝廷皇帝给的想法。

    念头一闪而过,皇甫衍温和的迎了上去,将黄柏握拳的拳头牵上拉起了身子,笑着说道:“老将军辛苦了,此番若无将军守城之功,哪还有我这皇帝当,哪还有这安宁生活啊。”

    才刚站起身子的黄柏听道皇甫衍的话,慌不迭的双腿均跪而下说道:“不是的不是的,皇上,都是皇上在后支持钱粮,运筹帷幄,全赖皇上的鸿威无边,皇恩浩荡,此次我们大梁才能转危为安,老臣只是尽了守城的本分罢了。”

    皇甫衍看到黄柏双腿皆跪,脸上笑意更浓,这面子,这马屁,已经双向到位了,心中满意至极,在次扶起黄柏:“老将军别在跪了,让众大臣看到,岂不是笑话我薄待功臣吗,来,咱们回朝。”说罢牵着黄柏的手双双走入宫中。

    回到皇宫的金銮大殿上,皇甫衍便让随身伺候的太监开始宣读了各类封赏。听着对各级将军以及士兵的各种赏金封侯封地,皇甫衍发现,除了三个老将军带来的各个手底下的左右将军听着封赏格外高兴外,他们三个老将看起来却不是很开心,反而有点忧虑之色。因为这种封赏,在他们驻守边疆数十年间,倒是不少,皇甫衍也可以当他们是司空见惯了。但是发现他们是欲言又止,面色尴尬,皇甫衍不禁心中作疑。

    “三位老将军,可是封赏不太满意?如今三位老将军可是我大梁的中流砥柱,位极人臣,朕也是封无可封了,若是不满意,几位说说,想要什么,若是朕有的,都能给你们,这等救国天功,要什么都不为过。”皇甫衍看着他们欲言又止的样子,心痒难耐,还是开口问道,对于这种话语,其余群臣均开始了窃窃私语。

    也不怪皇甫衍这般,那可是三国压境啊,一个不慎,真就是亡国之君了,还能这么坐在皇位上给人赏这赏那的吗,那种刺激的转变和情绪,过了十余日,皇甫衍都没缓过来,此刻看到三个功臣,更是高兴,自然都是予取予求的了。

    可是出乎皇甫衍意料的是,三个老将军互相看了一眼,像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一般,均同时双膝跪倒异口同声的说道:“请殿下体谅老臣年事已高,准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这一出可把皇甫衍整懵了,随着三个老将的话语出口,群臣哗然,窃窃私语更盛。这什么情况,三个卫戍边疆的重臣老将同时辞官,还是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刻,难道是皇上怕他们拥兵自重吗,还是什么原因?整个朝堂像炸开了锅般,都开始纷纷议论了起来。

    皇帝皇甫衍皱起了眉头,本来轻松愉快的声音此刻深沉了许多,像是压抑着怒火问道:“三位老将可是不满封赏?或是朕有什么做的不好,你们不满朕?”说道最后几个字,都有了一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听道皇甫衍的问话,三个老将军吓的慌忙磕头如捣蒜。黄柏带头慌忙说道:“非任何原因,就是老臣真的年事已高了,如今老臣六十有八,多年行伍生涯,全身暗伤无数,能活到这个年岁已经算是承蒙皇恩了,自感没有几年活头了,想在最后这段时间回家好好陪陪家人,逗逗孙子,望皇上成全。”

    说罢率先脱下了身上的甲胄,褪去内甲内衣,将整个上半身赤裸裸的展露在了朝堂上,虽然花甲之年,胸膛肌肉和手臂肌肉仍然厚重于常人,又常年练气,整个上半身的厚度看起来也有如成年棕熊一般饱满,就是皮肤稍稍下垂了一些。身体各处圆形的箭伤疤痕布满身体各个地方,手臂,肩头,背后,细数都有十余个之多。手臂,胸膛以及背上更是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刀疤纵横交错,最可怕的是左肩上一处巨大的疤痕如蜈蚣一般横向蔓延至右边胸膛下面一些,狰狞的疤痕正是上一次守卫齐国进攻那次被三个攻上城头的千户合力砍伤的新伤,此时还未完全愈合,还在渗着红黄混合的脓液。

    另外两位老将看到黄柏脱下衣服,他们也随之一起脱下了上身的甲胄内衣,其疤痕与各类伤也是不胜枚举,多不胜数,与黄柏不相上下。看到他们身上的各处伤痕,群臣震惊的都忘了议论,整个朝堂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那无关勇气,无关战功,而是为了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的付出,每一次抵御敌寇,不惧生死,只为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后方安定生活的无私付出。看到三个老将花白的头发和胡须,伤痕累累的身体,在场的群臣均眼含泪光,饱含尊敬的停下了口中所有的议论,随之看向皇甫衍,从心底里也希望皇甫衍能让他们三个老将好好的休息休息,回家颐养天年。

    皇甫衍看着三个老将,又看着老将军黄柏身上那条巨大的伤口,还在渗着脓液,心里也产生了许多不忍“是啊,终究为国付出了几十年,让他们在人生最后几年休息休息怎么了。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的老命丢在战场上才开心吗。自己的童年与成长,国家数十年的安定,不也是这些老将无惧生死的付出换来的吗。”想到这些,皇甫衍从皇座中缓缓起身,走到三人面前,将三人扶了起来,将黄柏丢在身旁那块包扎伤口的白布捡了起来,专心致志的给黄柏细细的包扎起了伤口。

    “皇上,这使不得。。”黄柏正想拒绝,皇甫衍抬起一只手,用不容怀疑且坚定的语气说道:“你们为国付出那么多年,朕只是为你包扎包扎伤口,权当是我为你尽些绵薄之力吧。”

    包扎完黄柏的伤口,皇甫衍慢慢的回到皇座上说道:“三位将军为国尽忠职守,戍卫边疆多年,劳苦功高。朕念你们年事已高,想告老还乡享受几年安定生活的简单愿望,朕怎能不准,赐你们每人一座大宅,黄金千两,好好养老吧。”

    随着皇甫衍的话语落下,三位老将均是老泪纵横的跪下磕头谢恩。满朝群臣也纷纷跪地高呼:“皇上圣明。”并为了三位老将军得偿所愿而共喜,此时的三位老将面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在也看不到初宣封赏时的忧虑和窘迫忧虑了。